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抗震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點剪切式粘滯阻尼墻。
背景技術:
消能減震技術是被動控制技術的一種,它是把結構的某些非承重構件設計成消能構件,或在結構的某些部位設置消能部件。小震作用下,結構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能滿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大震作用下,消能部件產(chǎn)生較大的阻尼力,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使主體結構的動力反應減小,達到減少結構損傷的目的。消能減震技術被廣泛用于高層建筑、高聳構筑物和大跨橋梁的抗震和抗風,以及現(xiàn)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等方面。目前已經(jīng)開發(fā)和運用的消能裝置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消能結構構件,包括偏心鋼支撐、方框支撐和豎縫剪力墻等;另一類是消能阻尼器,包括粘性和粘彈性阻尼器、摩擦阻尼器、金屬阻尼器等。目前公認的粘滯阻尼墻一般由鋼箱體、內鋼板及粘滯阻尼材料組成。實際工程應用時,鋼箱體固定于建筑樓面梁,內鋼板固定于上層梁,鋼箱體內灌入一種特殊的粘滯阻尼材料。當樓層發(fā)生相對變形或速度時,內鋼板在裝滿粘滯阻尼材料的鋼箱體內滑動,由粘滯材料的剪切變形產(chǎn)生阻尼力,耗散振動能量,從而減小主體結構的動力反應。傳統(tǒng)阻尼墻的內鋼板整體加工安裝后,阻尼墻面尺寸不可調節(jié),不能有效地調節(jié)所需要的阻尼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剪切板與粘滯材料的作用面積,可實現(xiàn)多方向剪切,從而增大阻尼力,提高減震耗能效果的多點剪切式粘滯阻尼墻。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點剪切式粘滯阻尼墻,包括上部連接板、剪切板、支撐剪切板、阻尼墻箱體、粘滯阻尼材料和下部連接板,上部連接板固定在上層樓面梁的底部,剪切板固定在上部連接板的底面,阻尼墻箱體固定在下部連接板上,阻尼墻箱體頂部設有開口,下部連接板定在下層樓面梁的頂部,阻尼墻箱體內充滿粘滯阻尼材料,所述剪切板從阻尼墻箱體上部插入至阻尼墻箱體內,并置于粘滯阻尼材料中,其中:剪切板有兩塊或多塊,相互之間平行設置,相鄰剪切板之間通過支撐剪切板連接。
為優(yōu)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支撐剪切板垂直于剪切板。
上述的支撐剪切板與剪切板之間傾斜設置,且二者之間的夾角為45°至90°之間。
上述的剪切板為鋼板。
上述的每個剪切板上均設置有若干個前后貫通的阻尼孔。
上述的支撐剪切板為鋼板。
上述的支撐剪切板的形狀為圓形、方形或多邊形。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具有兩個甚至多個剪切板,大大增加了剪切面的數(shù)量,支撐剪切板也具有一定的剪切面,實現(xiàn)多方向剪切,增加了阻尼墻的剪切力,較大地提高了阻尼墻的耗能能力。
阻尼墻噸位大、屈服位移大,解決了普通金屬阻尼器噸位小、屈服位移小的問題。
傳統(tǒng)的內鋼板在粘滯材料中作剪切運動,存在發(fā)生剪切變形從而失穩(wěn)的可能,而本實用新型的阻尼墻具有支撐剪切板,可以大大降低剪切板變形的可能性,提高了剪切墻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同時也是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是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是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上部連接板1、剪切板2、支撐剪切板3、阻尼墻箱體4、粘滯阻尼材料5和下部連接板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第一實施例:如圖1至圖2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點剪切式粘滯阻尼墻,包括上部連接板1、剪切板2、支撐剪切板3、阻尼墻箱體4、粘滯阻尼材料5和下部連接板6,上部連接板1固定在上層樓面梁的底部,剪切板2固定在上部連接板1的底面,阻尼墻箱體4固定在下部連接板6上,阻尼墻箱體4頂部設有開口,下部連接板6定在下層樓面梁的頂部,阻尼墻箱體4內充滿粘滯阻尼材料5,所述剪切板2從阻尼墻箱體4上部插入至阻尼墻箱體4內,并置于粘滯阻尼材料5中,其中:剪切板2有兩塊,相互之間平行設置,相鄰剪切板2之間通過支撐剪切板3連接。
實施例中,支撐剪切板3垂直于剪切板2。
實施例中,剪切板2為鋼板。
實施例中,每個剪切板2上均設置有若干個前后貫通的阻尼孔。
實施例中,支撐剪切板3為鋼板。
實施例中,支撐剪切板的形狀為方形。
第二實施例:
實施例中,支撐剪切板3與剪切板2之間傾斜設置,且二者之間的夾角為60°。
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
實施例中,支撐剪切板3與剪切板2之間既有垂直設置的,也有傾斜設置的。
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
當樓層發(fā)生相對變形或速度時,剪切板2和剪切支撐板3在粘滯阻尼材料5中作剪切運動,使粘滯阻尼材料發(fā)生剪切變形而產(chǎn)生阻尼力,吸收輸入建筑結構的地震能量,保護建筑結構的安全和穩(wěn)定。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