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式墻板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裝配式鋼結構是現(xiàn)代建筑中常見的結構體系,其結構構件在工廠加工完成后運至現(xiàn)場,采用高強螺栓和焊接連接,具有現(xiàn)場工作量少、施工速度快、自重輕的優(yōu)點,還具有減小地震作用的功能。其施工現(xiàn)場各工序可立體交叉作業(yè),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建設周期。
在鋼結構住宅體系中,復合墻板應用普遍。與普通的墻體材料相比,復合墻板具有承載力高、保溫效隔音效果好、適合產(chǎn)業(yè)化的優(yōu)點。選擇高質量的外墻復合保溫墻板材料和安裝體系對推進住宅產(chǎn)業(yè)化和節(jié)能建筑意義重大。西方發(fā)達國家已將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建筑作為住宅產(chǎn)業(yè)化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之一,復合墻板材料在發(fā)達國家建筑的應用所占比例已高達60%,而我國僅占5%。
近幾年,國內政策大力推進建筑產(chǎn)業(yè)化,帶復合墻板鋼框架體系在我國正在得到迅速的推廣。由于裝配式鋼框架結構體系對墻體板的要求較高,合理開發(fā)出一種鋼框架與墻體板之間共同作用的連接節(jié)點,意義重大。
目前,因外掛式墻板在裝配式鋼結構體系中并非主要結構承重構件,鋼結構體系一般利用鋼框架承擔豎向和水平荷載,而墻體板構件不參受力。但在地震作用下,此種結構中的墻板會與鋼框架共同抵抗水平剪力,同時承受風荷載,并在一定程度上產(chǎn)生位移,勢必造成連接節(jié)點的損傷與破壞,導致連接件耐久性降低,進而引起局部墻板脫落,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正是為了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式墻板下承式連接結構。
本發(fā)明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T型鋼通過連接組件與上層墻板形成豎向摩擦滑移連接,角鋼通過連接組件與下層墻板形成豎向摩擦滑移連接,鋼梁上翼和下翼通過高強螺栓組分別與T型鋼和角鋼形成水平摩擦滑移連接;
所述角鋼懸掛于所述鋼梁下翼下方,對上層墻板進行掛拉限位調整,所述T型鋼設于所述鋼梁上翼上方,伸入墻板接縫并在其上方預埋鋼板,托舉上層墻板;所述疊合樓板通過焊釘錨固于鋼梁上翼,由所述鋼梁支承。
進一步的,所述T型鋼上設T型鋼豎向孔和T型鋼水平孔,所述T型鋼豎向孔和所述T型鋼水平孔均為長橢圓孔,所述連接組件和所述高強螺栓組分別連接于所述T型鋼豎向孔和所述T型鋼水平孔處,與所述T型鋼豎向可調式連接和水平可調式連接,并在所述連接組件和所述高強螺栓組緊固后與所述T型鋼形成摩擦滑移連接;
所述角鋼上設角鋼豎向孔和角鋼水平孔,所述角鋼豎向孔和所述角鋼水平孔均為長橢圓孔,所述連接組件和所述高強螺栓組分別連接于所述角鋼豎向孔和所述角鋼水平孔處,與所述角鋼豎向可調式連接和水平可調式連接,并在所述連接組件和所述高強螺栓組緊固后與所述角鋼形成摩擦滑移連接。
進一步的,內置螺母預埋于上層墻板或下層墻板中,與螺栓和墊片構成所述連接組件,所述螺栓安裝于所述T型鋼豎向孔或所述角鋼豎向孔中,并可在所述T型鋼豎向孔或所述角鋼豎向孔中豎向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鋼梁上翼通過兩個高強螺栓組與所述T型鋼連接,所述T型鋼上相應設有兩個T型鋼水平孔;所述鋼梁下翼通過兩個高強螺栓組與所述角鋼連接,所述角鋼上相應設有兩個角鋼水平孔。
進一步的,上層墻板中預埋的內置螺母距離上層墻板底部50~100mm,下層墻板中預埋的內置螺母距離下層墻板底部50~100mm。
進一步的,穿插鋼筋穿過所述內置螺母水平設置于所述上層墻板或所述下層墻板內。
進一步的,所述T型鋼豎向孔、T型鋼水平孔、角鋼豎向孔和角鋼水平孔的長度均為50~100mm。
進一步的,所述T型鋼兩端各設一個加強肋。
進一步的,所述角鋼的立面為梯形。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裝配式鋼結構外掛式墻板下承式連接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T型鋼托住墻體,承載墻體自重,能很好的符合墻板下承式受力模型,支承效果更理想;
2、T型鋼和角鋼上均設有長橢圓孔,連接組件和高強螺栓組可在長橢圓孔中水平和豎向滑動,安裝調節(jié)方便;
3、在地震作用下,連接組件和高強螺栓組可在T型鋼和角鋼的豎向孔和水平孔中產(chǎn)生相對滑移,消耗、荷載能量來保護墻板,達到耗散地震能量、減輕結構地震反應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連接組件和穿插鋼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T型鋼的主視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T型鋼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T型鋼的右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角鋼的主視剖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角鋼的仰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角鋼的右視圖。
圖中:
1、T型鋼,11、T型鋼豎向孔,12、T型鋼水平孔,13、加強肋;2、角鋼,21、角鋼豎向孔,22、角鋼水平孔;3、連接組件,31、內置螺母,32、螺栓,33、墊片;4、鋼梁,5、高強螺栓組,6、穿插鋼筋;7、現(xiàn)澆樓板層;8、疊合樓板;101、上層墻板,102、下層墻板;12、墻板接縫。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8所示,其結構關系為:T型鋼1通過連接組件3與上層墻板101形成豎向摩擦滑移連接,角鋼2通過連接組件3與下層墻板102形成豎向摩擦滑移連接,鋼梁4上翼和下翼通過高強螺栓組5分別與T型鋼1和角鋼2形成水平摩擦滑移連接;
角鋼2懸掛于鋼梁4下翼下方,對上層墻板101進行掛拉限位調整,T型鋼1設于鋼梁4上翼上方,伸入墻板接縫12并在其上方預埋鋼板,托舉上層墻板101;疊合樓板8通過焊釘錨固于鋼梁4上翼,由鋼梁4支承。
優(yōu)選的,T型鋼1上設T型鋼豎向孔11和T型鋼水平孔12,T型鋼豎向孔11和T型鋼水平孔12均為長橢圓孔,連接組件3和高強螺栓組5分別連接于T型鋼豎向孔11和T型鋼水平孔12處,與T型鋼1豎向可調式連接和水平可調式連接,并在連接組件3和高強螺栓組5緊固后與T型鋼1形成摩擦滑移連接;
角鋼2上設角鋼豎向孔21和角鋼水平孔22,角鋼豎向孔21和角鋼水平孔22均為長橢圓孔,連接組件3和高強螺栓組5分別連接于角鋼豎向孔21和角鋼水平孔22處,與角鋼2豎向可調式連接和水平可調式連接,并在連接組件3和高強螺栓組5緊固后與角鋼2形成摩擦滑移連接。
優(yōu)選的,內置螺母31預埋于上層墻板101或下層墻板102中,與螺栓32和墊片33構成連接組件3,螺栓32安裝于T型鋼豎向孔11或角鋼豎向孔21中,并可在T型鋼豎向孔11或角鋼豎向孔21中豎向滑動。
優(yōu)選的,鋼梁4上翼通過兩個高強螺栓組5與T型鋼1連接,T型鋼1上相應設有兩個T型鋼水平孔12;鋼梁4下翼通過兩個高強螺栓組5與角鋼2連接,角鋼2上相應設有兩個角鋼水平孔22。
優(yōu)選的,上層墻板101中預埋的內置螺母31距離上層墻板101底部50~100mm,下層墻板102中預埋的內置螺母31距離下層墻板102底部50~100mm。
優(yōu)選的,穿插鋼筋6穿過內置螺母31水平設置于上層墻板101或下層墻板102內。
優(yōu)選的,T型鋼豎向孔11、T型鋼水平孔12、角鋼豎向孔21和角鋼水平孔22的長度均為50~100mm。
優(yōu)選的,T型鋼1兩端各設一個加強肋13。
優(yōu)選的,角鋼2的立面為梯形,節(jié)約了材料用量,降低了角鋼2的生產(chǎn)成本,也更為美觀。
具體安裝時,在距離上層墻板101底部50~100mm處預埋內置螺母31,同時配置配套螺栓32和墊片33,T型鋼1伸入墻板接縫12托住上層墻板101,承載上層墻板101自重。螺栓32和墊片33在T型鋼1的T型鋼豎向孔11處與T型鋼1豎向可調式連接,并在螺栓32緊固后將T型鋼1壓緊固定于上層墻板101上。
在距離下層墻板102底部50~100mm處預埋內置螺母31,同時配置配套螺栓32和墊片33,螺栓32和墊片33在角鋼2的角鋼豎向孔21處與角鋼2豎向可調式連接,并在螺栓32緊固后將角鋼2壓緊固定于下層墻板102上。
將T型鋼1和角鋼2通過高強螺栓組5分別與鋼梁4頂部和底部連接,高強螺栓組5分別連接于T型鋼1的T型鋼水平孔12和角鋼2的角鋼水平孔22處,與T型鋼1和角鋼2形成水平可調式連接,并在高強螺栓組5緊固后與T型鋼1和角鋼2壓緊固定。
疊合樓板8與連接結構整體裝配完畢后,在其上方澆注成型現(xiàn)澆樓板層7。
本發(fā)明的T型鋼1托住墻體,承載墻體自重,能很好的符合墻板下承式受力模型,支承效果更理想,T型鋼1和角鋼2上均設有長橢圓孔,連接組件3和高強螺栓組5可在長橢圓孔中水平和豎向滑動,安裝調節(jié)方便。此外,在地震作用下,連接組件3和高強螺栓組5可在T型鋼1和角鋼2的豎向孔和水平孔中產(chǎn)生相對滑移,消耗、荷載能量來保護墻板,達到耗散地震能量、減輕結構地震反應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