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墻體結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地震建筑墻體結構。
背景技術: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chǎn)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fā)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qū),極震區(qū)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qū)。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據(jù)統(tǒng)計,地球上每年約發(fā)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fā)生上萬次的震。其中絕大多數(shù)太小或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必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世界上運轉著數(shù)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jiān)測著地震的動向。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對于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級、做好防御,而不是預測地震。
當前的房屋建筑墻體,多數(shù)不具備預防地震的作用,從而導致發(fā)生地震災害時,建筑房屋容易瞬間倒塌,給地震災區(qū)人民造成嚴重的生命和財產(chǎn)損失。
因此,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地震建筑墻體結構,以解決現(xiàn)有房屋建筑不具備預防地震功能的不足和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針對目前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防地震建筑墻體結構,以解決現(xiàn)有房屋建筑不具備預防地震功能的不足和缺陷。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地震建筑墻體結構,包括房頂以及外墻體,所述房頂呈方形蓋結構,所述房頂下部嵌入設置有泡沫鋁材質的上防震層,所述上防震層內設置有若干用于緩沖房頂震動的緩沖彈簧;所述上防震層下部設置有鋼板;所述外墻體與所述房頂固定連接,將所述房頂穩(wěn)定支撐于所述外墻體的頂面;所述外墻體內層設置有支撐鋼板,所述支撐鋼板內層設置有混凝土墻,所述混凝土墻內層設置有泡沫鋁材質的防震墻壁,所述防震墻壁內設置有若干防震彈簧,所述防震墻壁內層設置有內鋼板;所述內鋼板以及防震墻壁的底部設置有下墻體,所述下墻體的底部設置有下鋼板;所述下鋼板的拐角底部設置有向所述外墻體外部傾斜的錐形支撐柱。
本申請的方案,一方面通過對墻體結構的設置,在房頂上嵌入設置上防震層和上鋼板,利于對房頂遇到地震時,對房頂進行緩沖,同時結合外墻體、支撐鋼板、混泥土墻、防震墻壁以及內鋼板的結構設計,使墻體的整體強度和支撐作用得到增強,能夠有效防止地震發(fā)生過程中引起的房頂快速坍塌,從而起到預防地震的作用;緩沖彈簧、防震彈簧用于輔助上防震層和防震墻壁的防震緩沖,提高墻體的抗沖擊性能;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鋼板支撐作用還能夠避免混凝土塊狀物掉落砸傷屋內人員,具有較好的抗震作用的同時,還具備安全保護屋內人員的作用。
另一方面,本申請的下墻體和下鋼板的結構設計,對上部的墻體結構具備較好的支撐作用,尤其是通過下鋼板的設置,使房屋建筑的底部抗擊地震破壞的能力增強,能夠有效避免房屋內部的地面在強震作用下造成嚴重破裂折斷而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同時,也能夠進一步降低由于房屋內部地面折斷破裂而加劇房屋倒塌的危險。
再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通過錐形結構支撐柱的設置,相對于傳統(tǒng)的直立底柱來說,一方面能夠保證支撐柱始終扎入地面以下的土層中,通過支撐柱的傾斜角度設置,增加支撐柱與地面土層的接觸面積,使支撐柱的支撐更加穩(wěn)定,從而在房屋遇到地震使,通過支撐柱的釘扎土層作用和傾斜穩(wěn)定支撐作用,降低房屋倒塌的危險。
優(yōu)選的,所述房頂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房頂?shù)南虏吭O置有用于嵌入安裝所述上防震層的凹槽,房頂與上防震層之間為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上鋼板的外形尺寸與所述上防震層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上鋼板嵌入安裝在所述房頂?shù)陌疾蹆?,將所述上防震層封閉固定在所述房頂內。
優(yōu)選的,所述上鋼板的底面與所述支撐鋼板、混泥土墻、防震墻壁以及內鋼板的頂面固定連接;所述上鋼板與所述支撐鋼板、內鋼板之間為鑲嵌連接結構。
優(yōu)選的,所述外墻體為混凝土磚墻結構,所述外墻體與所述支撐鋼板之間為固定粘貼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混凝土墻為混凝土添加纖維材料的墻體結構,所述混凝土墻的外壁與所述支撐鋼板粘貼連接,所述混凝土墻的內壁與所述防震墻壁粘貼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內鋼板與所述防震墻壁之間為固定粘貼連接;所述內鋼板與所述防震墻壁的底面安裝在所述下墻體的頂部。
優(yōu)選的,所述下墻體的底面與所述下鋼板的上表面固定粘貼連接;所述下鋼板的外形與所述外墻體組成的墻體框架底面輪廓相匹配,所述下鋼板的表面輪廓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墻體框架的底面輪廓尺寸。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柱為鋼架混凝土結構,所述支撐柱的傾斜角度為45°-60°,支撐柱的外形為三棱錐結構,支撐柱設置在土層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一方面通過對墻體結構的設置,在房頂上嵌入設置上防震層和上鋼板,利于對房頂遇到地震時,對房頂進行緩沖,同時結合外墻體、支撐鋼板、混泥土墻、防震墻壁以及內鋼板的結構設計,使墻體的整體強度和支撐作用得到增強,能夠有效防止地震發(fā)生過程中引起的房頂快速坍塌,從而起到預防地震的作用;緩沖彈簧、防震彈簧用于輔助上防震層和防震墻壁的防震緩沖,提高墻體的抗沖擊性能;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鋼板支撐作用還能夠避免混凝土塊狀物掉落砸傷屋內人員,具有較好的抗震作用的同時,還具備安全保護屋內人員的作用。
2、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下墻體和下鋼板的結構設計,對上部的墻體結構具備較好的支撐作用,尤其是通過下鋼板的設置,使房屋建筑的底部抗擊地震破壞的能力增強,能夠有效避免房屋內部的地面在強震作用下造成嚴重破裂折斷而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同時,也能夠進一步降低由于房屋內部地面折斷破裂而加劇房屋倒塌的危險。
3、再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通過錐形結構支撐柱的設置,相對于傳統(tǒng)的直立底柱來說,一方面能夠保證支撐柱始終扎入地面以下的土層中,通過支撐柱的傾斜角度設置,增加支撐柱與地面土層的接觸面積,使支撐柱的支撐更加穩(wěn)定,從而在房屋遇到地震使,通過支撐柱的釘扎土層作用和傾斜穩(wěn)定支撐作用,降低房屋倒塌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墻體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局部視圖A;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局部視圖B。
圖中:1、房頂;2、上防震層;3、緩沖彈簧;4、上鋼板;5、外墻體;支撐鋼板;7、混泥土墻;8、防震墻壁;9、防震彈簧;10、內鋼板;11、下墻體;12、下鋼板;13、支撐柱;14、土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如圖1-4所示:
一種防地震建筑墻體結構,包括房頂1以及外墻體5,所述房頂1呈方形蓋結構,所述房頂1下部嵌入設置有泡沫鋁材質的上防震層2,所述上防震層2內設置有若干用于緩沖房頂1震動的緩沖彈簧3;所述上防震層2下部設置有鋼板;所述外墻體5與所述房頂1固定連接,將所述房頂1穩(wěn)定支撐于所述外墻體5的頂面;所述外墻體5內層設置有支撐鋼板5,所述支撐鋼板5內層設置有混凝土墻,所述混凝土墻內層設置有泡沫鋁材質的防震墻壁8,所述防震墻壁8內設置有若干防震彈簧9,所述防震墻壁8內層設置有內鋼板10;所述內鋼板10以及防震墻壁8的底部設置有下墻體11,所述下墻體11的底部設置有下鋼板12;所述下鋼板12的拐角底部設置有向所述外墻體5外部傾斜的錐形支撐柱13。
本申請的方案,一方面通過對墻體結構的設置,在房頂1上嵌入設置上防震層2和上鋼板4,利于對房頂1遇到地震時,對房頂1進行緩沖,同時結合外墻體5、支撐鋼板5、混泥土墻7、防震墻壁8以及內鋼板10的結構設計,使墻體的整體強度和支撐作用得到增強,能夠有效防止地震發(fā)生過程中引起的房頂1快速坍塌,從而起到預防地震的作用;緩沖彈簧3、防震彈簧9用于輔助上防震層2和防震墻壁8的防震緩沖,提高墻體的抗沖擊性能;同時,本實用新型通過鋼板支撐作用還能夠避免混凝土塊狀物掉落砸傷屋內人員,具有較好的抗震作用的同時,還具備安全保護屋內人員的作用。
另一方面,本申請的下墻體11和下鋼板12的結構設計,對上部的墻體結構具備較好的支撐作用,尤其是通過下鋼板12的設置,使房屋建筑的底部抗擊地震破壞的能力增強,能夠有效避免房屋內部的地面在強震作用下造成嚴重破裂折斷而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同時,也能夠進一步降低由于房屋內部地面折斷破裂而加劇房屋倒塌的危險。
再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通過錐形結構支撐柱13的設置,相對于傳統(tǒng)的直立底柱來說,一方面能夠保證支撐柱13始終扎入地面以下的土層14中,通過支撐柱13的傾斜角度設置,增加支撐柱13與地面土層14的接觸面積,使支撐柱13的支撐更加穩(wěn)定,從而在房屋遇到地震使,通過支撐柱13的釘扎土層14作用和傾斜穩(wěn)定支撐作用,降低房屋倒塌的危險。
優(yōu)選的,所述房頂1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房頂1的下部設置有用于嵌入安裝所述上防震層2的凹槽,房頂1與上防震層2之間為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上鋼板4的外形尺寸與所述上防震層2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上鋼板4嵌入安裝在所述房頂1的凹槽內,將所述上防震層2封閉固定在所述房頂1內。
優(yōu)選的,所述上鋼板4的底面與所述支撐鋼板5、混泥土墻7、防震墻壁8以及內鋼板10的頂面固定連接;所述上鋼板4與所述支撐鋼板5、內鋼板10之間為鑲嵌連接結構。
優(yōu)選的,所述外墻體5為混凝土磚墻結構,所述外墻體5與所述支撐鋼板5之間為固定粘貼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混凝土墻為混凝土添加纖維材料的墻體結構,所述混凝土墻的外壁與所述支撐鋼板5粘貼連接,所述混凝土墻的內壁與所述防震墻壁8粘貼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內鋼板10與所述防震墻壁8之間為固定粘貼連接;所述內鋼板10與所述防震墻壁8的底面安裝在所述下墻體11的頂部。
優(yōu)選的,所述下墻體11的底面與所述下鋼板12的上表面固定粘貼連接;所述下鋼板12的外形與所述外墻體5組成的墻體框架底面輪廓相匹配,所述下鋼板12的表面輪廓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墻體框架的底面輪廓尺寸。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柱13為鋼架混凝土結構,所述支撐柱13的傾斜角度為45°-60°,支撐柱13的外形為三棱錐結構,支撐柱13設置在土層14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