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混凝土雙t板,尤其涉及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
背景技術:
1、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是由混凝土澆筑的兩條肋梁、頂板及若干條預應力筋整體預制而成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承載構件,其截面呈雙t形。雙t板的頂板提供了較大的抗壓區(qū),而兩個下方的梁則承擔主要的拉力,當雙t板承受上部荷載時,分布在肋梁和頂板中的預應力筋所產生的壓應力可以抵消部分拉應力,從而減少頂板和肋梁中的裂縫,使得雙t板具有很好的抗彎性能,特別適合于承受均勻分布荷載或集中荷載,根據(jù)雙t板結構的獨特性,其被開發(fā)用于需要大跨度和高償債能力的建筑結構中,以滿足工業(yè)化生產對建筑空間和效率的需求,具有施工速度快、經(jīng)濟高效、適用性廣泛的特點。
2、但傳統(tǒng)的雙t板不僅會在制作過程因操作誤差、運輸?shù)跹b過程中因受震動以及受混凝土徐變、收縮、預應力筋松弛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雙t板的預應力降低或損失,從而導致雙t板強度減弱、質量下降、抗拉承載能力下降,影響雙t板的正常使用,傳統(tǒng)的雙t板還會隨著其承載量的需求逐漸增大而出現(xiàn)預應力不足等問題,且傳統(tǒng)的雙t板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預應力也會明顯減少,從而會弱化雙t板后期的承載能力和抗裂性,進而縮短雙t板的服役期。為了提升雙t板的預應力,傳統(tǒng)的加固手段通常采用在兩條肋梁和頂板中增設預應力筋或鋼筋,但其生產成本高,且由于雙t板為預制件,傳統(tǒng)的手段仍然無法解決因生產操作失誤、運輸受損、材料變質等因素而導致的預應力降低或損失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無法對預制混凝土雙t板的預應力進行恢復和提升的問題。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雙t板包括頂板和兩個肋梁,所述兩個肋梁分別對稱設置在頂板的下方,所述雙t板的端部支撐在支撐梁上,所述加強裝置包括加強件,所述加強件沿肋梁的長度方向設置并與肋梁的底部相抵接,且所述加強件的端部支撐在支撐梁上。
4、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通過在雙t板的兩個肋梁底部分別抵接加強件,以提升或恢復服役中的雙t板的預應力,保證了雙t板的強度、質量、承載能力和抗裂性,延長了雙t板的使用壽命,使得雙t板不受因生產操作失誤、運輸受損、材料變質、承載力超重、服役年限過長等因素而導致的預應力降低、損失、不足等問題的影響,仍能夠正常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拆裝簡單便捷、施工效率高、預應力恢復工期短。
5、進一步的,所述加強裝置還包括軟墊,所述軟墊沿肋梁的長度方向填充在加強件和肋梁之間。
6、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通過在加強件和肋梁之間鋪設軟墊,減小加強件和肋梁之間因施工容許誤差產生的縫隙,以確保雙t板的肋梁底部與加強件的頂部能夠完全接觸,從而使得肋梁的荷載能有效的傳遞至加強件,具體在使用時,當需要在肋梁的底部安裝或更換加強件時,可以通過調節(jié)墊布高度使得加強件和肋梁進行接觸有效,以保證能夠有效提高的預應力。
7、進一步的,所述加強裝置還包括支座組件,所述支座組件安裝在支撐梁上,所述加強件的端部與支座組件相連接。
8、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加強件的端部通過支座組件安裝在支撐梁上,施工便捷、容易操作。
9、進一步的,所述支座組件包括支座本體,所述支座本體上設有凹槽,所述加強件的端部能卡設在凹槽內。
10、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在使用時,先將支座本體安裝在支撐梁上,然后通過將加強件的端部卡設在凹槽內,完成加強件的安裝,使得加強件可拆卸,在使用時能夠單獨更換加強件,施工方便快捷、節(jié)約材料、降低成本。
11、進一步的,所述支座組件還包括螺紋套筒和螺釘,所述螺紋套筒預埋在支撐梁內,所述螺釘能穿過支座本體并與螺紋套筒螺紋連接。
12、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支座本體通過螺釘和螺紋套筒可拆卸的安裝在支撐梁上,施工便捷、容易操作。
13、進一步的,所述螺紋套筒和螺釘?shù)臄?shù)量分別為兩個或以上,各所述螺紋套筒均勻分布并分別對應一所述螺釘。
14、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各螺紋套筒和螺釘相互配合,以保證支座本體的穩(wěn)定性,使得支座本體安裝在支撐梁上能夠更加牢固和穩(wěn)定。
15、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包括預應力支撐柱,所述預應力支撐柱的長度沿肋梁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預應力支撐柱的端部能與凹槽卡接,所述預應力支撐柱內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預應力鋼筋。
16、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通過在預應力支撐柱內設置預應力鋼筋,以增加預應力支撐柱的強度,從而提升預應力,在使用時,將預應力支撐柱通過墊布抵接在肋梁的底部,用于提升或恢復雙t板的預應力,施工快速便捷。
17、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還包括長條支撐框,所述長條支撐框包覆在預應力支撐柱上。
18、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長條支撐框不僅用于預應力支撐柱生產定型,還能夠對預應力支撐柱的外壁進行保護,以防止預應力支撐柱損壞,延長預應力支撐柱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19、進一步的,所述預應力鋼筋的數(shù)量為兩個以上,各所述預應力鋼筋在預應力支撐柱的空腔內均勻分布。
20、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多個預應力鋼筋用于提高預應力支撐柱的強度,從而保證應力支撐柱的預應力。
21、進一步的,所述長條支撐框的外壁上設置有防腐層。
22、根據(jù)上述技術手段,防腐層防止長條支撐框生銹破損,延長長條支撐框的使用壽命。
23、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有益效果:
2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雙t板的兩個肋梁底部分別抵接有預設預應力的加強件,以提升或恢復服役中的雙t板的預應力,保證了雙t板的強度、質量、承載能力和抗裂性,延長了雙t板的使用壽命,使得雙t板不受因生產操作失誤、運輸受損、材料變質、承載力超重、服役年限過長等因素而導致的預應力降低、損失、不足等問題的影響,仍能夠正常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拆裝簡單便捷、施工效率高、預應力恢復工期短。
1.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雙t板(1)包括頂板(11)和兩個肋梁(12),所述兩個肋梁(12)分別對稱設置在頂板(11)的下方,所述雙t板(1)的端部支撐在支撐梁(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裝置包括加強件(3),所述加強件(3)沿肋梁(12)的長度方向設置并與肋梁(12)的底部相抵接,且所述加強件(3)的端部支撐在支撐梁(2)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裝置還包括軟墊(4),所述軟墊(4)沿肋梁(12)的長度方向填充在加強件(3)和肋梁(12)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裝置還包括支座組件(5),所述支座組件(5)安裝在支撐梁(2)上,所述加強件(3)的端部與支座組件(5)相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組件(5)包括支座本體(51),所述支座本體(51)上設有凹槽(511),所述加強件(3)的端部能卡設在凹槽(511)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組件(5)還包括螺紋套筒(52)和螺釘(53),所述螺紋套筒(52)預埋在支撐梁(2)內,所述螺釘(53)能穿過支座本體(51)并與螺紋套筒(52)螺紋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套筒(52)和螺釘(53)的數(shù)量分別為兩個或以上,各所述螺紋套筒(52)均勻分布并分別對應一所述螺釘(53)。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件(3)包括預應力支撐柱(31),所述預應力支撐柱(31)的長度沿肋梁(12)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預應力支撐柱(31)的端部能與凹槽(511)卡接,所述預應力支撐柱(31)內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預應力鋼筋(32)。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件(3)還包括長條支撐框(33),所述長條支撐框(33)包覆在預應力支撐柱(31)上。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鋼筋(32)的數(shù)量為兩個以上,各所述預應力鋼筋(32)在預應力支撐柱(31)的空腔內均勻分布。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混凝土雙t板預應力加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條支撐框(33)的外壁上設置有防腐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