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種折梁結構。
背景技術:
1、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各種造型特色的建筑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建筑,這些建筑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制成,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經常會出現大跨度空間的情況,為了滿足規(guī)劃或使用要求,特色建筑中經常出現折梁折板做法來做出造型不一的構件,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折梁結構?,F有的折梁結構可參考公開號為:cn201985127u的可折疊太陽能光伏組件安裝架,由折梁、支撐梁和底梁構成,折梁的左端與底梁的左端鉸接,支撐梁的下端與底梁的右端鉸接,其上端與折梁的右端定位連接,該結構只采用單一的支撐梁進行支撐。
2、由于折梁的折彎節(jié)點處受彎,因而折梁的承載力較差,折彎角受力不合理,無法保證結構安全,如何對彎折梁進行錨固,成為結構設計中亟待解決的一項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zhí)岢隽艘环N折梁結構,適用于對彎折梁進行錨固。
2、根據本申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折梁結構,包括:固定連接的兩個水平梁模組、第一加固筋與第二加固筋;
3、水平梁模組包括:第一連接梁與第二連接梁;第一連接梁的體長方向與第二連接梁的體長方向互相平行;
4、兩個水平梁模組的第一連接梁連接,兩個第一連接梁的體長方向之間設有預設角度;兩個水平梁模組的第二連接梁連接,兩個第二連接梁的體長方向之間設有預設角度;
5、第一加固筋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一連接梁連接,第二加固筋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二連接梁連接。
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水平梁模組還包括:連接部;
7、第一連接梁與第二連接梁之間通過所述連接部連接。
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連接部包括:兩個以上的箍筋;
9、兩個以上的箍筋相鄰排布,兩個以上的箍筋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梁與第二連接梁連接。
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箍筋設有七個。
11、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加固筋與第二加固筋均設有凸起部;
12、第一加固筋的凸起部的凸起方向朝向兩個第二連接梁的交點;
13、第二加固筋的凸起部的凸起方向朝向兩個第一連接梁的交點。
1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加固筋的主體呈“v”形結構;
15、“v”形結構的頂角與兩個第二連接梁的交點連接。
1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加固筋的主體呈“v”形結構;
17、“v”形結構的頂角與兩個第一連接梁的交點連接。
1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加固筋設有連接接觸部;
19、連接接觸部設置在第一加固筋連接第一連接梁的一端。
2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加固筋設有加固接觸部;
21、加固接觸部設置在第二加固筋連接第二連接梁的一端。
22、有益效果:第一連接梁與第二連接梁互相平行設置形成水平梁模組,兩個水平梁模組之間設有預設角度,兩條連接梁的設置相較于單條梁的設置可以有效分散壓力,提高整體在折彎區(qū)域的強度與硬度,同時第一加固筋適用于為兩個第一連接梁的連接區(qū)域進行加固,第二加固筋適用于為兩個第二連接梁的連接區(qū)域進行加固,在兩個加固筋的作用下進一步對兩個連接的水平梁模組進行受彎、受剪的加強,有效的提高抗震承載力。
23、根據下面參考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本申請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將變得清楚。
1.一種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連接的兩個水平梁模組、第一加固筋與第二加固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梁模組還包括:連接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包括:兩個以上的箍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設有七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筋與所述第二加固筋均設有凸起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筋的主體呈“v”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筋的主體呈“v”形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筋設有連接接觸部;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折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筋設有加固接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