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建筑預制構件,具體涉及一種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及建筑構造。
背景技術:
1、預制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tǒng)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xiàn)場作業(yè)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運輸?shù)浇ㄖ┕がF(xiàn)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xiàn)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
2、目前的預制構件多為大型結構件,主要包括鋼筋以及混凝土,大型結構件中的鋼筋需要外伸,與其他結構件的鋼筋搭接綁扎,最終澆筑形成連接節(jié)點。但是對于一些小型化、靈活性高的施工項目,大型結構件的連接形式限制了構件自身的尺寸,而且也不利于安裝、操作,無法適用此類場景。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及建筑構造,解決了預制構件在小型化、靈活性高的施工項目中適用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3、一種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包括預制的橫板和縱板,橫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開設有橫板水平拼縫,橫板的左端面和/或右端面開設有橫板豎直拼縫,縱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開設有位于前后的縱板水平拼縫,縱板的左端面和/或右端面開設有位于前后的縱板豎直拼縫。
4、進一步的,所述的橫板和縱板均為長方體結構。
5、進一步的,所述的橫板水平拼縫和縱板水平拼縫中的至少一個縫內(nèi)設有凸出的鋼筋座。
6、進一步的,所述的鋼筋座為開口朝外的u形結構。
7、進一步的,所述的橫板水平拼縫、橫板豎直拼縫和縱板豎直拼縫中的至少一個包括直角段和鈍角段。
8、進一步的,所述的直角段位于拼縫的兩端及中間的位置,鈍角段位于兩端與中間之間的位置。
9、進一步的,所述的縱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開設有位于前后的縱板水平通槽。
10、一種建筑構造,采用上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橫板水平拼縫或縱板水平拼縫與相鄰的橫板水平拼縫或縱板水平拼縫相對并澆筑連接,橫板豎直拼縫或縱板豎直拼縫與相鄰的橫板豎直拼縫或縱板豎直拼縫相對并澆筑連接,水平拼縫和/或豎直拼縫內(nèi)布置有鋼筋。
11、進一步的,所述的橫板布置有前后兩面,縱板布置在前后兩面的橫板之間。
12、進一步的,所述的橫板和縱板為層狀布置,每層相鄰的兩個橫板之間布置有一縱板,上下層的橫板和縱板為交錯布置,水平拼縫內(nèi)布置有鋼筋。
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利用拼縫與混凝土澆筑,代替?zhèn)鹘y(tǒng)的鋼筋綁扎與混凝土澆筑,使得預制構件自身尺寸以及設計更加自由,能夠滿足小型化的尺寸要求,在連接強度達標的條件下,同樣也能夠適配大型化的施工。
15、(2)拼縫的結構降低了預制構件生產(chǎn)的難度,方便工廠加工以及模板制作,只需內(nèi)部鋼筋綁扎即可,不需考慮鋼筋的外漏以及模板的開孔。
16、(3)拼縫內(nèi)敷設鋼筋,配合混凝土實現(xiàn)拼縫之間的連接,具有可靠的連接強度,保證板件之間的連接穩(wěn)定,保證施工質量。
17、前述本實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進一步選擇方案可以自由組合以形成多個方案,均為本實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護的方案;并且本實用新型,(各非沖突選擇)選擇之間以及和其他選擇之間也可以自由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了解本方案后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和公知常識可明了有多種組合,均為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在此不做窮舉。
1.一種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包括預制的橫板(1)和縱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板(1)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開設有橫板水平拼縫(101),橫板(1)的左端面和/或右端面開設有橫板豎直拼縫(102),縱板(2)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開設有位于前后的縱板水平拼縫(201),縱板(2)的左端面和/或右端面開設有位于前后的縱板豎直拼縫(20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板(1)和縱板(2)均為長方體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板水平拼縫(101)和縱板水平拼縫(201)中的至少一個縫內(nèi)設有凸出的鋼筋座(301)。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座(301)為開口朝外的u形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板水平拼縫(101)、橫板豎直拼縫(102)和縱板豎直拼縫(202)中的至少一個包括直角段(302)和鈍角段(303)。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段(302)位于拼縫的兩端及中間的位置,鈍角段(303)位于兩端與中間之間的位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板(2)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開設有位于前后的縱板水平通槽(203)。
8.一種建筑構造,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預制式拼裝組合結構板組,橫板水平拼縫(101)或縱板水平拼縫(201)與相鄰的橫板水平拼縫(101)或縱板水平拼縫(201)相對并澆筑連接,橫板豎直拼縫(102)或縱板豎直拼縫(202)與相鄰的橫板豎直拼縫(102)或縱板豎直拼縫(202)相對并澆筑連接,水平拼縫和/或豎直拼縫內(nèi)布置有鋼筋。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板(1)布置有前后兩面,縱板(2)布置在前后兩面的橫板(1)之間。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建筑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板(1)和縱板(2)為層狀布置,每層相鄰的兩個橫板(1)之間布置有一縱板(2),上下層的橫板(1)和縱板(2)為交錯布置,水平拼縫內(nèi)布置有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