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豎式窯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筑材料的生產(chǎn)設備,特別是涉及燒制磚瓦和耐火材料的連續(xù)式燒成窯爐。
自1856年德國人霍夫曼發(fā)明輪窯以來,經(jīng)過130多年的發(fā)展,又出現(xiàn)了隧道窯、輥道窯、立窯等連續(xù)式窯爐。立窯的前身是曲線窯。中國的窯爐工程師在五十年代中期發(fā)明的曲線窯失敗以后,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改造成立窯。雖然在結構上和操作技術上都有很大進步,但仍然還存在問題。
本窯爐有五大特點第一,節(jié)約占地面積。本窯爐占地面積少而且在窯爐的頂部設有烘干室,可少用晾場或不用晾場。
第二,節(jié)約能源。本窯爐的兩側設有回收冷卻余熱管。一方面對窯爐保溫,另一方面利用回收冷卻段余熱,對制品進行烘干脫水。
第三,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本窯爐設有控溫控時的裝置,穩(wěn)定焙燒制品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溫度下進行焙燒。而且燒制品保溫冷卻在適當?shù)臏囟认拢M行強制冷卻。
第四,實用能源性強。本窯爐可以燒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
第五,生產(chǎn)品種較多。本窯爐不僅可以燒磚瓦,而且用匣駁可以燒多種其他產(chǎn)品。
采用本窯爐建廠,既可小規(guī)模,也可大規(guī)模;既可用土辦法生產(chǎn)也可采用機械化大規(guī)模作業(yè)。其總投資少,能耗低,見效快。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特征豎式窯爐有一個豎井狀的立式窯爐管,沿整個窯爐管分為四個段-烘干排潮段、預熱段、焙燒段和保溫冷卻段,每個段控制在一定的時間和溫度下運行。
在窯爐的頂上部設有濕基烘干室〔20〕。在焙燒段〔23〕設有加熱口〔33、34〕和加熱灶〔35、36〕,可以燒固體、氣體或液體燃料,燒液體或氣體使用加熱口〔33、34〕和加熱裝置;燒固體燃料使用加熱灶〔35、36〕和加熱口〔33、34〕。焙燒段的正壓氣流,經(jīng)過預熱段的煙熱與通過冷卻余熱管來自冷卻段〔25〕的冷卻余熱,兩種熱氣體在熱氣體混合室〔21〕混合。熱氣體正壓上升到烘干排潮段〔20、19〕,對烘干室〔20〕內(nèi)的濕基進行烘干排潮,直到把水蒸氣排出窯外。焙燒外燃制品可用加熱口〔33、34〕和加熱灶〔35、36〕施加燃料,對制品進行加溫。焙燒內(nèi)燃制品要關閉加熱口〔33、34〕,靠窯低部的活動窯門〔43、44〕處的氣體通過冷卻、保溫段〔25、24〕加熱供焙燒〔23〕使用。如果氧供焙燒不足,可打開二次進風閥〔39、40、41、42〕,對焙燒補充空氣直到滿足焙燒要求為止,使產(chǎn)品能穩(wěn)定焙燒時間和溫度,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利用冷卻風管〔4、5〕和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可抽取適當?shù)睦鋮s余熱,對產(chǎn)品進行強制冷卻,既利用了有害熱能又提高了產(chǎn)品質(zhì)量?;顒痈G門〔43、44〕是為了防止窯管內(nèi)氣流過大,運行迅速過快可通過調(diào)節(jié)活動窯門〔43、44〕,配合二次進風閥〔39、40、41、42〕使用。用補充新鮮空氣控制焙燒溫度,并用計時測溫器〔32〕進行監(jiān)測,穩(wěn)定焙燒時間和溫度,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
本發(fā)明的豎式窯爐,在運轉時,若坯件濕基含水率在15%以下時,可將其坯件直接碼裝入烘干排潮段〔19、20〕;若坯件含水率在15%以上時,可將其先堆好在晾場上進行第一次脫水干燥后,再碼裝入烘干排潮段〔19、29〕。在燒成過程中,被碼裝入烘干排潮段〔19、20〕的坯垛,按時以排潮〔19〕、烘干〔20〕、預熱〔22〕、焙燒〔23〕的程序進行自上而下的連續(xù)移動。制品的燒成工藝程序如下。
第一,裝窯。將適合含水量的濕基裝進排潮段〔19〕的裝窯口〔11〕。
第二,排潮。打開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冷卻余熱和預熱段煙熱在混合室〔21〕混合后,對坯件進行烘干排潮。打開排潮室空氣對流孔〔12、13、14、15〕,潮氣向上排出窯外。
第三,預熱。利用豎式窯管〔3〕的抽力,把高溫焙燒后的流體熱能傳遞到準備進入焙燒段的坯件,也就是初加溫。逐步升溫到焙燒段〔23〕,也就是燒制品從預熱段〔22〕下降到焙燒段〔23〕。
第四,焙燒。將窯外的新鮮空氣,通過冷卻段〔25〕、保溫段〔24〕加熱供給焙燒段〔23〕。焙燒段〔23〕的能源靠加熱坯件內(nèi)的固體燃料,另外從加熱灶〔35、36〕、加熱口〔33、34〕,在窯外補充加能。為了提高燒制品的質(zhì)量。對焙燒要控制一定的溫度,保持一定的時間。用計時測溫器〔32〕監(jiān)測焙燒溫度和時間。
1.窯溫過低要升溫。用加熱口〔33、34〕、加熱灶〔35、36〕補充能源。
2.窯溫過高要降溫。用調(diào)節(jié)活動窯門〔43、44〕大小來降溫。
3.衡溫穩(wěn)定焙燒。打開二次進風閥〔39、40、41、42〕供氧燃燒。正常運行將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二次進風閥〔39、40、41、42〕、活動窯門〔43、44〕打開,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
第五,保溫。將焙燒后的制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時間。
第六,冷卻。將其冷卻段余熱抽送混合室〔21〕對濕基進行脫水干燥處理。
第七,出窯。用液壓出窯車〔47〕緩慢向上將坯垛移動能取出抬橋〔28〕為止,再緩慢向下移動到一定位置安裝好抬橋〔28〕,將產(chǎn)品通過軌道〔48〕推出窯外。
本發(fā)明的豎式窯爐有如下優(yōu)點。
第一,冷卻段的余熱風道的兩根主風管〔4、5〕設置在立方形窯爐管的正前方豎式窯管對稱軸線左右兩側,緊靠窯管〔3〕,對窯管起保溫作用。當關閉余熱風道管內(nèi)的余熱風閘板〔37、38〕時,該冷卻段余熱風道就成為一個與外界大氣不相通的系統(tǒng)。由于該余熱風道設置在方形窯管中心軸線兩側,故余熱管與大氣相隔,余熱不易淺漏和散失,并提高了窯爐的基礎溫度。當相應的打開處于冷卻段余熱回收管內(nèi)的余熱風閘板〔37、38〕時,通往余熱混合室〔21〕的冷卻余熱與來自焙燒預熱段的煙熱混合。在窯管烘干排潮段〔20、19〕和排潮段上的對流孔〔12、13、14、15〕的抽吸作用下,即可將混合室的余熱對濕基進行脫水干燥處理,然后從窯頂排出。需要進行干燥處理的濕基在烘干排潮段〔20、19〕的烘干時間、溫度等均可根據(jù)制品需要進行控制。因此,可充分地有效利用廢煙熱和冷卻余熱。并獲得含水率低,含水率較穩(wěn)定的干基,供給窯爐焙燒連續(xù)運行。
第二,本窯爐不需要特殊的材料和設備,結構較簡單,易于建造。
本發(fā)明的豎式窯爐的上述優(yōu)點,構成了本發(fā)明的特點,使磚瓦廠和耐火材料廠不僅不需要設置寬大的晾場或干燥室、干燥設備,而且不需要另增加能源烘干濕基,更能提供含水率較低、含水率較穩(wěn)定的干基,從而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提高生產(chǎn)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此外,由于從制坯到成品出窯的全部工藝都可在廠房內(nèi)進行,因此生產(chǎn)不受霜雨等天氣變化和季節(jié)變換的影響,生產(chǎn)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都比較穩(wěn)定,加之成品出窯采用液壓裝置升降,工人操作簡便,勞動條件比較優(yōu)越。
下面再用實施例并對照實施例示意圖,對本發(fā)明的豎式窯爐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本發(fā)明的豎式窯爐有一幢普通的機制磚瓦廠和耐火材料廠式的廠房1,在廠房1內(nèi)有窯爐體2,在窯爐體2內(nèi)有俯視呈方形的連續(xù)焙燒制品的長方形豎式窯爐管3,在窯爐3的頂上部設有排潮烘干段19、20,在實施過程中將適應含水率的坯件,從窯的裝窯口11裝進窯爐的烘干段排潮部19,制品進入烘干排潮段19、20后,通過焙燒的煙熱和冷卻段的冷卻余熱在混合室21內(nèi)混合后對濕基進行烘干排潮。
本豎式窯爐運行的燒制半成品(干基)脫水靠兩方面,一方面靠自然干燥,另一方面可采用窯爐頂上部的烘干排潮段19、20脫水干燥。
本窯爐的運行方式和立窯基本相似,各段保持一定的溫度,燒制品運動。保持各段的溫度是靠豎式窯爐的窯管3,自然通風熱空氣上浮,冷空氣自下而上的補充,將新鮮氧帶進高溫焙燒段23,使制品內(nèi)的燃料燃燒,滿足制品的溫度。烘干、焙燒、保溫、冷卻、出窯地周而復始的運行。
本窯爐的特點就在于設有烘干排潮段19、20,可減少晾場或不用晾場。干燥室的設計是在垂直立式窯爐一根軸線上,又在一個正方體上,因此烘干段20烘干的坯件,可直接進窯預熱焙燒,不需要作第二次碼裝,本窯爐烘干段20,使用的熱能是焙燒制品的廢煙熱和冷卻段25的冷卻余熱?;厥盏氖菑U熱不需另增加熱能供給烘干室20,同時在適當?shù)那闆r下提取冷卻段25的熱能,對燒制品進行強制冷卻,可提高燒制品質(zhì)量。
本窯爐的建造和運行是立體式,燒制品從上至下,氣體流向從下至上。窯爐內(nèi)燒制品的負荷重已夠保滿,所以不可能給燒制品增加壓力。本窯爐附設烘干室的原理是烘干段的負荷相隔窯爐焙燒制品預熱段22,六十公分21的混合室。另設有一套升降裝置31。按操作程序,烘干后的制品下降焙燒窯爐預熱段22預熱、23焙燒、24保溫、25冷卻出窯,周而復始的運行。
本窯爐上述冷卻余熱風道管4、5;風道管上設有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和二次進風閥39、40、41、42,打開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可將保溫冷卻段25的多余熱能,靠余熱風管4、5的立式作用抽送到窯預混合室21烘干室用。為了穩(wěn)定窯爐各段溫度,保證衡溫時間,可將活動窯門43、44關閉部分或全部,在關閉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當窯爐溫度下降缺氧時,可打開二次進風39、40、41、42,從窯爐外面補充新鮮空氣,助燃料燃燒,直到衡溫滿足焙燒制品要求時,再打開活動窯門43、44,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連續(xù)運行。
出窯。將液壓出窯車47通過軌道48推到窯爐低部,將液壓車47升起把燒制品向上頂起能抽出燒制品抬橋28為止,將抬橋抽出后,緩慢的將液壓車往下降數(shù)公分,直到把抬橋28重新再安裝好,液壓車47再往下降,直到把液壓出窯車47能推出出窯口45、46。
本窯爐上述的加熱口33、34,加熱灶35、36是用來對窯爐內(nèi)的燒制品補充能源的,設在保溫24與焙燒段23的部位,加熱口下部正好是保溫24與焙燒23的分界線。
本窯爐可用三種燃料作能源一、液體。
二、氣體。
三、固體。
燒液體和氣體燃料時安裝一套燃燒裝置,在加熱口向窯爐施加熱能。
燒固體燃料,將固體燃料施放在加熱灶35、36內(nèi)燃燒,通過加熱口33、34進窯內(nèi),利用窯管3的自然通風對流加溫。
本窯爐上述的計時測溫器32,是用來測量焙燒段的溫度與時間,如焙燒段23要求衡溫保持,并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nèi)浮動;產(chǎn)品才能保證焙燒質(zhì)量。時間由焙燒制品的要求定,溫度的高低也是根據(jù)燒制品要求;根據(jù)制品的要求制定出燒成時間和溫度,計時測溫器32就是執(zhí)行觀察溫度的儀器。當窯爐內(nèi)焙燒段23計時測溫器反映溫度不夠時,可通過加熱口33、34,加熱灶35、36進行補充熱能。當窯爐內(nèi)焙燒段23計時測溫器反映溫度超高時,可關閉43、44活動窯門部分或全部;當需要一定時間的衡溫焙燒時,可調(diào)節(jié)二次進風39、40、41、42補充一定的新鮮空氣。各段19、20、21、22、23、24、25衡溫運行。
附圖的簡單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fā)明的豎式窯爐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豎式窯爐實施例前后立面示意圖。
圖3是圖1的B-B剖面圖意圖。圖中劃分的各段是窯爐運行時熱氣體的劃分。
圖4是圖1B-B剖面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熱氣體在窯管內(nèi)的流向。
圖5是圖1的A-A剖面示意圖。表示窯爐內(nèi)部的結構位置圖。
圖6是圖3、圖4的C-C剖視示意圖。
圖7是圖5D-D剖視示意圖。
上述圖中各符號的含意如下1-·廠房2-·窯爐體
3~10-·窯爐管4、5-·冷卻余熱風道管6、7-·冷卻余熱風道口11~18-·裝窯12、13、14、15-·排潮段空氣對流孔19~30-·排潮段20-·烘干段21-·熱氣體混合室22-·預熱段23-·焙燒段24-·保溫段25-·冷卻段26-·出窯段27-·把梯28-·抬橋29-·抬橋橫梁31-·烘干室升降裝置32-·計時測溫器33、34-·加熱口35、36-·加熱灶
37、38-·冷卻余熱風閘板39、40、41、42-·二次進風閥43、44-·活動窯門45、46-·出窯口47-·液壓出窯車49、50、51、52-·操作走道53、54-·出窯走道
權利要求
1.豎式窯爐有廠房[1]、窯爐體[2]、窯爐管[3],在一個整體窯管內(nèi)[3]劃分為熱氣體運行的各段程序[19、20、21、22、23、24、25、26],由于窯爐管的建造是一個豎井窯爐管[3],焙燒物的運行是從上至下與立窯基本相似,氣體是從下至上靠密封的窯管[3]豎井自然產(chǎn)生空氣對流的抽力向上移動。焙燒物向下移動。在焙燒物與氣體的相對移動保持了各段一定的溫度。當氣體與物體發(fā)生不平衡時,就靠窯爐各部位設施調(diào)節(jié)控制。其特征就在于1.1窯爐體上部增加了一段窯爐管作烘干、排潮,利用窯爐內(nèi)焙燒后的廢煙熱和冷卻段[25]的有害余熱,對溫基進行脫水烘干,減輕晾場和另設干燥室的負擔。烘干排潮段[19、20]與窯爐相隔六十公分,熱氣體混合室[21]。作窯爐內(nèi)兩種廢熱氣體的混合。在排潮烘干段窯管的自然抽力作用下,熱氣體對濕基進行烘干排潮。烘干的坯件在烘干段[20]由升降裝置[31]將烘干的坯件,降至焙燒窯爐預熱段[22]預熱焙燒。1.2窯爐體的中部設有加熱口[33、34]、加熱灶[35、36]。加熱口[33、34]的下部與窯爐焙燒段[23]和保溫段[24]分界線相平衡,設在窯爐管的前后兩面。加熱口[33、34]、加熱灶[35、36]是用來對窯內(nèi)補充一部分熱能或全部熱能。加熱口[33、34]、加熱灶[35、36]可燒固體、氣體或液體燃料。1.3窯爐體的窯管正前兩側,設有冷卻余熱風道管[4、5],余熱進風口設在窯爐管冷卻段[25]與保溫段[24]的分界線下。在窯爐管[3]上開有冷卻余熱風道口[6、7],保溫段[24]的下口向下沿通向冷卻余熱風通管[4、5]。冷卻余熱風管道[4、5]沿窯管[3]的兩側豎通熱氣體混合室[21]、既回收了冷卻余熱,又對焙燒窯管起到保溫作用。
2.窯爐體〔2〕與窯爐管〔3〕兩側的中間設有冷卻余熱風通管〔4、5〕;在冷卻余熱風通管〔4、5〕的下部,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的上部,緊靠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設有二次進風閥〔39、40、41、42〕,是補充窯內(nèi)新鮮空氣調(diào)節(jié)窯爐焙燒溫度的調(diào)節(jié)。2·1 在窯爐的冷卻余熱管〔4、5〕下部,二次進風閥〔39、40、41、42〕和冷卻余熱風道口〔6、7〕的中間設有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打開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可將冷卻段〔25〕的余熱抽送到熱氣體混合室〔21〕烘坯件。冷卻余熱風通管上的二次進風閥〔39、40、41、42〕和冷卻余熱風通道〔4、5〕上部的冷卻余熱風閘板〔37、38〕,可同時關、同時開,也可關一開一調(diào)節(jié)使用。2·2 窯爐體〔2〕、窯爐管〔3〕的下部,出窯段〔26〕的出窯口〔45、46〕設有活動窯門〔43、44〕,活動窯門的開、關大小可調(diào)節(jié)窯爐焙燒物的溫度、焙燒時間的長短,配合二次進風可衡溫穩(wěn)定焙燒段〔23〕的溫度,穩(wěn)定焙燒質(zhì)量。2·3 窯爐的頂部預熱段〔22〕與烘干排潮段〔19、20〕的中間,設有六十公分高的一段空間,是兩種熱氣體的混合室〔21〕,混合后在烘干排潮段〔19、20〕的窯管抽力作用下,熱氣體向上排出窯爐外。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豎式窯爐涉及一種建筑材料的生產(chǎn)設備,特別是涉及燒制紅磚和耐火磚的連續(xù)式燒成窯爐。
文檔編號C04B35/64GK1041441SQ8810973
公開日1990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1988年9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88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龍懷安 申請人:龍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