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物理強化方法及其冷卻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物理強化方法及其冷卻風機。
目前用物理強化方法生產區(qū)域鋼化玻璃是在加熱時,將不鋼化部分加熱到退火下限溫度(應變點)以上一些,將鋼化部分加熱到接近軟化點(鋼化溫度),冷卻時,不鋼化部分不象鋼化部分那樣急冷,當鋼化部分的平均溫度等于不鋼化部分的溫度時,不鋼化部分才開始冷卻,這種方法是在一塊玻璃上加溫時要控制兩種溫度,冷卻時要控制兩個時間,因此設備和操作復雜,造成鋼化率下降,投資成本加大。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設備簡單的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物理強化方法及其冷卻風機。
本發(fā)明的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物理強化方法是加熱時,采用完全鋼化玻璃設備將鋼化部分和不鋼化部分同時加熱到鋼化溫度,就是說只需控制一個溫度。冷卻時,鋼化部分急冷,不鋼化部分緩冷,即鋼化部分的風壓,風量及時間與完全鋼化玻璃相同,而不鋼化部分的風量減少40~60%。為了實現(xiàn)上述強化方法中的兩種冷卻速度,本發(fā)明的冷卻風機是這樣設計的它包括風箱和風管,風箱與風管以膠管相連通,風管的噴嘴為線型,上、下風管相間平行排列,位于不鋼化部分的風管其噴嘴局部塞有塞片,以減小風量。上、下風管分別通過螺紋緊固裝置固定在上、下框架上。加工彎型區(qū)域鋼化玻璃時,可任意調整每根風管,以保證其噴嘴到玻璃的距離一致,調整完畢,用螺釘將風管緊固,上、下框架可在導柱上滑動,上框架上裝有吊鉤。
如果采用網眼式冷卻風機實施本發(fā)明的區(qū)域鋼化玻璃強化方法,則可將風柵上位于不鋼化部分的風眼直徑縮小一半。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工藝簡單,便于操作,不需增加復雜的程序控制;冷卻風機結構簡單,風量調整方便,既可用于區(qū)域鋼化玻璃,又可用于完全鋼化玻璃,還可用于彎型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生產;投資少,造價低,產品質量好。
圖1是本發(fā)明的冷卻風機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螺紋緊固裝置,2吊鉤,3升降裝置,4活動框架,5吊鉤收緊裝置,6上風箱,7機架,9膠管,10上風管,11滑柱,12下風管13膠管,14活動框架,15下風箱,8導套。
圖2是圖1的側視圖,圖中2吊鉤,4活動框架,5吊鉤收緊裝置,6上風箱,9膠管,10上風管,11滑柱。
圖3是線式冷卻風機的風線布置圖,圖中10上風管,12下風管,16區(qū)域鋼化玻璃,17不鋼化部分,18鋼化部分,19塞片。
圖4是網眼式冷卻風機的風眼布置示意圖,圖中16區(qū)域鋼化玻璃,17不鋼化部分,18鋼化部分,20上風眼,21下風眼,22風柵鐵板。
實施例參見圖1~3,以制造沈陽松遼小客車前風檔彎型區(qū)域鋼化玻璃為例,產品長1640mm,寬620mm,厚5mm,電爐100KW,爐溫控制在660℃,產品加熱時間4分25秒。冷卻風機電機55KW,風全壓630mm水柱,風流量19320m3/小時,風管風壓505mm水柱,上、下風管10和12各50個,管距40mm,噴嘴寬1mm,位于不鋼化部分的風管10、12其噴嘴每100mm的長度上間隔塞有總長度為50mm的金屬塞片19,即不鋼化部分的風量為鋼化部分風量的50%。
權利要求
1.一種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物理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熱時,將整塊玻璃加熱到接近軟化點(鋼化溫度),冷卻時,鋼化部分和不鋼化部分同時冷卻,鋼化部分急冷,不鋼化部分緩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物理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卻時,鋼化部分的風壓、風量及冷卻時間與完全鋼化玻璃相同,不鋼化部分的風量則減少40~60%。
3.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強化方法生產區(qū)域鋼化玻璃的冷卻風機,其特征在于上、下風箱6和15分別通過膠管9和13與上、下風管10和12相連通,上、下風管10和12帶有條型噴嘴并相間平行排列,位于不鋼化部分的風管10和12,其噴嘴局部塞有塞片19,上、下風管10和12分別由螺紋緊固裝置1固定在活動框架4和14上,活動框架4和14可沿導柱11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卻風機,其特征在于位于不鋼化部分的風管10和12其噴嘴每100mm的長度上間隔塞有總長度為50mm的塞片19。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造區(qū)域鋼化玻璃的物理鋼化方法和冷卻風機,本發(fā)明的鋼化方法是將整塊玻璃加熱到同一鋼化溫度再用兩種冷卻速度將鋼化部分和不鋼化部分同時冷卻,即鋼化部分急冷,不鋼化部分緩冷,本發(fā)明的冷卻風機采用線式冷卻,位于不鋼化部分的風管其風嘴口局部塞有塞片,使其風量小于鋼化部分風嘴口的風量,以實現(xiàn)兩種冷卻速度。本發(fā)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設備造價低,制造出的區(qū)域鋼化玻璃質量高。
文檔編號C03B27/04GK1045256SQ8910502
公開日1990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1989年3月2日 優(yōu)先權日1989年3月2日
發(fā)明者楊萬升, 孫貴臣 申請人:楊萬升, 孫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