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用換氣頂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通用換氣頂窗,涉及一種廂式機動車輛及船舶頂部的通風裝置。
眾所周知,客車是一種乘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眾多乘員的呼吸釋放的CO2以及發(fā)動機排放的廢氣滲入車廂,造成車廂內空氣嚴重污染,對乘員健康危害很大。因此現行大客車頂部均設置通風換氣窗,以便適時調節(jié)車廂內空氣新鮮程度。目前部分中型面包客車未設置車頂通風窗,按照國家規(guī)定也應予以設置。93年冬在江蘇宜興地段曾發(fā)生過發(fā)動機有毒氣體滲入車廂而車頂又無通風窗,導致十余名乘員全體中毒昏迷的事故,足見面包車裝設車頂通風窗的重要性。導致一些面包車未裝設車頂通風窗的原因有多種,例如過去市場上較美觀、實用的商品頂窗總成并不多見,許多客車廠家只好用金屬板件自制天窗,其精度不高,造型不夠美觀,且功能經常失靈,造成漏雨現象等。再者市場上雖有較美觀的電動式通風器商品,但售價較高使一些汽車廠家望而卻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則是提供一種形體較小(尺寸線度約400-600mm)、重量輕、外形美觀、操作方便、通風性能優(yōu)越、整體成型、尺寸精確、物美價廉的車頂通風裝置,極適于面包車等中型、大型客車及船舶的大量采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留有矩形孔(正方形或長方形孔)的車廂頂部,裝上與之匹配的本實用新型的框架,該框架與它上面的頂蓋總成是由內部兩側(或單側)的升降機構相鉸連著的。升降機構(可以采用板簧式升降機構,也可以采用滑桿式升降機構)的作用是使頂蓋總成打開或關閉,從而實現車廂的通風或關閉。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附
圖1是單側采用板簧式升降機構而另一側采用固定鉸鏈的實例。附圖2是兩側均采用板簧式升降機構的例子。附圖3是滑桿式升降機構的示例。附
圖1中的零部件編號1、板簧2、升降機構把手 3、頂蓋總成4、密封圈 5、鉸鏈6、框架總成 7、密封墊圈8、車頂夾層 9、車廂內頂裝飾圈 10、肖釘11、螺結構部件頂蓋總成3是由兩塊曲面薄殼零件復合成的。它的俯視投影是四角有較大園角的矩形。其外表體則是在平面基礎上中部又凸出一個適當大的矩形。下面殼體又與外表殼體相匹配緊緊貼牢,使整個總成看上去非常飽滿、美觀,既減輕了重量又大大增強了機械強度和剛度。實際制品是外表殼體向上弓起,呈一定曲率的球面。殼體一般用高強度聚脂纖維壓制成型,或用金屬薄板壓制成型,并進行良好的表面工藝處理。
框架總成6是由復合增強聚脂材料注射成型的,它四個角的園角與頂蓋總成3園角相一致,中間是帶有四個園角的方筒形,具有相當的壁厚以提高強度。在側壁的適當位置予先植入用來固定板簧1的螺結構部件11。它的下端插入予留的車頂方孔中,它的外圍中部有一圈肋板,肋板下面粘有密封墊圈7,將肋板壓緊零件7并緊固在汽車棚頂上時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蚣艿纳现苓呏虚g有一圈槽口,供嵌入密封圈4之用。密封圈4是一種異型空芯管狀的橡膠類制品,具有良好的彈性和韌性,在頂蓋總成3壓下來時,由于零件4的作用而使本裝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板簧式升降機構設有另外單獨畫出來,它主要由附
圖1中的板簧1、升降機構把手2、肖釘10和螺結構部件11等構成。
升降機構把手2固定在頂蓋總成3上,板簧4一端用肖釘固定在框架6上,另一端用肖釘10固定在把手中部側面予留的縫槽中。
圖1所示是一側固定了一個把手和二個板簧,而另一側用特制的鉸鏈5將零件3與6鉸接起來。圖2則是兩側各固定一個升降機構把手2和二個板簧1。板簧式升降機構的特點是操作簡易可靠,且又美觀,注塑成型的把手2微帶彎曲。
操作升降機構上升時,同側頂蓋邊緣被抬起張開,板簧1經過最大受力點后自動反彈上升直至被把手縫槽限位,同時被頂蓋的重力所平衡而達到圖示最高止點。拉下升降機構時當頂蓋3內邊壓緊密封圈4時達到下止點。由于板簧1與肖釘10之間有一定的連接間隙,所以在最高止點時允許板簧與肖釘之間存在一定斜傾角,從而可以實現把手的單獨升降。
圖1中升降機構只能單側升降,圖2中則既可進行單側升降,也可兩側同時升降。
圖1中打開頂蓋總成3,如果此時車輛向右方行駛,則利用空氣流體的負壓,車廂內污氣被向左迅速抽出,由于它只能打開左邊,所以在這種安裝位置下它只起排風作用。但如果將框架總成6旋轉180°安裝在車頂,則本裝置頂蓋打開時變成只能進風。由于本裝置造型較小,而且橫寬縱窄(以圖面左、右方向為縱向),所以在車頂縱向可以布置多臺本裝置。布置時有的開口向前,有的開口向后,亦即有的實現進風,有的實現排風,合理配置,可以起到更佳的通風效果。還由于本裝置只用一側升降機構,提高了可靠性,所以本裝置是一種很有特色的產品品種。
為滿足另外許多車輛的需求,本實用新型附圖2的例子就是采用了兩側共安裝兩組升降機構的實例,這時兩側的升降機構既可以單獨工作,也可以同時工作,亦即在車輛行進方向上既可實現頂蓋向前張開,也可實現頂蓋向后張開,一臺裝置可以實現進風、排風兩種功能,而不必再選擇車頂軸線的前后特定方向進行安裝。這樣的本裝置外型就稍大一些,例如圖2實例做成俯視是正方形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兩種實例,在車廂內頂部位都配置適合的車廂內頂裝飾圈9,這個裝飾圈面對乘客方向具有麻皮花紋,又有從內到外的弧形構造以及四周的大園角,十分美觀大方。裝飾圈9一般由工程塑料一次注射成型,它的垂直周邊與框架總成6下部內緣有很好的匹配。
另外如上所述附圖3是一種滑桿式升降機構的例子,它可以取代附圖2中的板簧式升降機構,由它連接著頂蓋總成3和下面的框架總成6。它零件編號為15、壓縮彈簧16、帶肋板的導筒17、導桿18、軸肖19、板狀連桿 20、螺結構軸肖本機構圖3位置是處于上止點。零件16和17之間存在適當間隙,使之相對活動自如而又無明顯晃動。導桿17是園形金屬棒,其半球形的端部開有槽口以夾持住零件19,當然它們之間也存在適當運動間隙(相互轉動)。槽口的根部有個斜面,在機構處于圖示130±1°的狀態(tài)下,該斜面正好阻止住板狀連桿19的內邊,使之不能再以零件20為軸心順時針旋轉,亦即零件16不能繼續(xù)升高,達到上止點。頂蓋總成3是與零件16上部肋板的固定孔(圖中未畫出)固定在一起的,而零件19又通過零件20等固定在框架總成6上,所以此時頂蓋總成3便被舉升到最高點。
當向下拉動零件16時,彈簧15被壓縮,零件19則以零件20為軸心逆時針旋轉,直到頂蓋總成3下面的密封圈4被壓緊而阻止零件16繼續(xù)向下運動,達到下止點,這個過程總升降高度為H。
過去各個汽車廠家自己制作車、船通風窗,其形式、規(guī)格不一,精度不高,使用不可靠,所以無法形成一種通風窗商品。而本實用新型精度高、造型美觀、重量輕、操作方便、價格較低且產品規(guī)格系列化,可供各種車輛、船舶采用。
權利要求1.一種通用換氣頂窗,是由頂蓋總成3、升降機構把手2、板簧1以及框架總成6等構成,其特征在于框架總成6通過兩側(或單側)的板簧1及升降機構把手2與頂蓋總成3相鉸連著。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頂蓋總成3是由兩塊曲面薄殼零件復合成的。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頂蓋總成3的外殼表面是在平面基礎上中部凸出一個適當大的、有一定上弓曲率的矩形。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頂蓋總成3下面的殼體與外表殼體相匹配緊緊貼牢。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框架總成6中間是方筒形且具有相當壁厚。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框架6的肋板下面粘有橡膠制品密封圈7。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圈4是一種空芯管狀的橡膠類制品。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板簧式升降機構主要由板簧1、升降機構把手2、肖釘10和螺結構部件11等構成。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滑桿式升降機構主要由壓縮彈簧15、帶肋板的導筒16、導桿17、軸肖18、板狀連桿19以及螺結構軸肖20等構成。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滑桿式升降機構連接著頂蓋總成3和下面的框架總成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通用換氣頂窗,屬于廂式機動車輛及船舶等的換氣裝置。它主要由精密成型的復合薄殼頂蓋總成、工程塑料成型的方筒形框架總成以及推拉式升降機構總成等構成精密、美觀、輕巧的實體。它裝在車、船頂部,利用車、船行駛速度有效地使車廂排風或進風,夏天時又可起風力降溫作用。它還可對車、船廂體進行嚴密地密封。由于本實用新型造型獨特,通風性能良好,外形美觀,重量輕等,適于各類中、大型車輛及船舶大量采用。
文檔編號E04D13/03GK2359373SQ97213928
公開日2000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7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4月7日
發(fā)明者李明 申請人: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