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本發(fā)明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的制備方法可通過如下步驟實現(xiàn):
[0029](1)預制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時,以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的橫躺方式制好成型模板,并分別預埋好四根短鋼筋7和吊裝彎鉤6,提前將廢舊混凝土塊體4充分澆水濕潤;澆筑時,采用在成型模板內一次性投放表面濕潤的廢舊混凝土塊體4然后再澆筑混凝土 5充分振搗,待其凝固后得到預制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 ;
[0030](2)將預制好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并對其充分澆水濕潤,采用吊機通過吊裝彎鉤6將表面濕潤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依次吊入事先已安裝好的鋼管1內部,并使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沿軸向對齊,然后沿著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的側面與鋼管1內壁之間的空隙灌入后澆的新混凝土 2并插入振動棒充分振搗,直至整個鋼管1內部的空隙被灌滿,待其凝固后得到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
[0031]為對比起見,取外徑500mm,壁厚6mm且材料相同的圓鋼管,立方體抗壓強度為30MPa的廢舊混凝土塊體以及立方體抗壓強度為40MPa的天然骨料混凝土,且廢舊混凝土塊體與天然骨料混凝土的質量比為1:3,直接交替投放澆筑于鋼管內,制作傳統(tǒng)現(xiàn)場施工形式的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通過計算得出兩種混凝土柱的軸心受壓承載力均為8854kN,但本發(fā)明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能夠簡化現(xiàn)場繁瑣的施工流程,能節(jié)省施工時間以及人工成本,利于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的工業(yè)化生產。
[0032]實施例2
[0033]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
[0034]所述鋼管1外徑600mm,壁厚8mm,鋼管長度4000mm,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底面邊長為410mm,高1200mm,短鋼筋7伸出底面100mm,吊裝彎鉤6伸出頂面50mm。鋼材牌號Q235,實測屈服強度270MPa,抗拉強度368.7MPa。
[0035]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由立方體抗壓強度30MPa的廢舊混凝土塊體4和立方體抗壓強度40MPa的混凝土 5混合而成,混合后立方體抗壓強度為36MPa,后澆的新混凝土 2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為40MPa。
[0036]為對比起見,取外徑600mm,壁厚8mm且材料相同的圓鋼管,立方體抗壓強度為30MPa的廢舊混凝土塊體以及立方體抗壓強度為40MPa的天然骨料混凝土,且廢舊混凝土塊體與天然骨料混凝土的質量比為1:3,直接交替投放澆筑于鋼管內,制作傳統(tǒng)現(xiàn)場施工形式的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通過計算得出兩種混凝土柱的軸心受壓承載力均為13290kN,但本發(fā)明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能夠簡化現(xiàn)場繁瑣的施工流程,能節(jié)省施工時間以及人工成本,利于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的工業(yè)化生產。
[0037]實施例3
[0038]本實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
[0039]所述鋼管1外徑500mm,壁厚6mm,鋼管長度4000mm,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底面邊長為345mm,高1200mm,短鋼筋7伸出底面100mm,吊裝彎鉤6伸出頂面50mm。鋼材牌號Q235,實測屈服強度265MPa,抗拉強度362.9MPa。
[0040]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由立方體抗壓強度30MPa的廢舊混凝土塊體4和立方體抗壓強度30MPa的混凝土 5混合而成,混合后立方體抗壓強度為30MPa,后澆的新混凝土 2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為30MPa。為對比起見,取外徑500mm,壁厚6mm且材料相同的圓鋼管,立方體抗壓強度為30MPa的廢舊混凝土塊體以及立方體抗壓強度為30MPa的天然骨料混凝土,直接交替投放澆筑于鋼管內,制作傳統(tǒng)現(xiàn)場施工形式的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通過計算得出兩種混凝土柱的軸心受壓承載力均為7671kN,但本發(fā)明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能夠簡化現(xiàn)場繁瑣的施工流程,能節(jié)省施工時間以及人工成本,利于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的工業(yè)化生產。
[0041 ] 如上所述,便可較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
[0042]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管(1)、在鋼管(1)的內部軸向依次放置的多根相互間隔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以及填充在鋼管(1)與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之間空隙內后澆的新混凝土(2);在每根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內,分別預埋有伸出其頂部的吊裝彎鉤(6)和伸出其底部的短鋼筋(7)。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由廢舊混凝土塊體(4)和混凝土(5)澆筑而成;所述短鋼筋(7)的端部均與其相鄰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的頂部相抵,使各相鄰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之間形成用于澆筑后澆的新混凝土(2)的預留空隙。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舊混凝土塊體(4)為舊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橋梁或堤壩拆除并去除保護層和全部或部分鋼筋之后的尺寸不小于100mm的廢舊混凝土塊體。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澆的新混凝土(2)和混凝土(5)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且抗壓強度不小于 30MPa。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舊混凝土塊體(4)與混凝土(5)的質量比為1:4?1:1 ;所述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單根高度不小于800mm。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裝彎鉤(6)的外露高度小于60mmo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鋼筋(7)的數(shù)量為4根,各短鋼筋(7)的直徑相同且不小于20mm,每根短鋼筋(7)的外露部分長度為 60mm ?100mm。8.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預制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時,以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的橫躺方式制好成型模板,并分別預埋好四根短鋼筋(7)和吊裝彎鉤¢),提前將廢舊混凝土塊體(4)充分澆水濕潤;澆筑時,采用在成型模板內一次性投放表面濕潤的廢舊混凝土塊體(4)然后再澆筑混凝土(5)充分振搗,待其凝固后得到預制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 (2)將預制好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并對其充分澆水濕潤,采用吊機通過吊裝彎鉤(6)將表面濕潤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依次吊入事先已安裝好的鋼管(1)內部,并使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沿軸向對齊,然后沿著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3)的側面與鋼管(1)內壁之間的空隙灌入后澆的新混凝土(2)并插入振動棒充分振搗,直至整個鋼管(1)內部的空隙被灌滿,待其凝固后得到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半預制圓鋼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及其制備方法,包括鋼管、在鋼管內部軸向依次放置的多根相互間隔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以及填充在鋼管與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之間空隙內的后澆的新混凝土;在每根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內,分別預埋有伸出其頂部的吊裝彎鉤和伸出其底部的短鋼筋;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由廢舊混凝土塊體和混凝土澆筑而成;在各相鄰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之間形成用于澆筑后澆的新混凝土的預留空隙。本發(fā)明采用預制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節(jié)段,將再生混合混凝土的施工流程單獨提前完成,從而避免了現(xiàn)場施工時因再生混合混凝土施工步驟較多而影響整個施工進度的問題,對促進再生混合混凝土柱的工程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IPC分類】E04C3/34
【公開號】CN105298020
【申請?zhí)枴緾N201510846626
【發(fā)明人】吳波, 彭程緯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