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頂隔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隔熱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建筑屋頂隔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建筑工程單位中常用的屋面磚不能起到隔熱的效果,每當夏日時,由于受到炙熱陽光的照射,溫度會升高,尤其對于住在高層的居民,其屋內(nèi)會燥熱難耐。
[0003]現(xiàn)在樓頂溫度大約為40攝氏度,而傳統(tǒng)的方式不能解決有效的隔熱問題。目前有的隔熱方式主要有:對流板隔熱、材料隔熱和水循環(huán)隔熱。除水循環(huán)隔熱以外,其他的隔熱方式不甚理想。對流板隔熱雖然在理論上取得了阻斷熱傳遞,但在實際應用中,過分依賴外部通風對流條件。且樓頂上對流板由于女墻對風的阻礙作用,使對流板夾層內(nèi)的空氣,并不能順利流走。經(jīng)試驗表明,對流板中有大量的熱氣體堆積,從而熱氣體對房頂仍有很強的接觸傳熱率。而材料隔熱目前采用的技術是,使用多孔材料,如:珍珠鹽多孔陶瓷,大多通過阻礙熱空氣向下流動的空腔以及巨大的比熱容儲熱,減緩溫度的升高原理,進行隔熱。但客觀物理事實是,一般房屋在上午9點以前,被無可避免地加熱到50— 60攝氏度,從理論上只是減緩了熱傳遞速度,還是有大量的熱滲入屋內(nèi)。而水循環(huán)隔熱雖然效果較好,但是耗能較大,且限于建筑結(jié)構條件的原因,一般房屋并不適合推廣。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屋頂隔熱裝置,通過阻礙熱輻射,吸收太陽的熱量,直接為熱對流提供穩(wěn)定動力,從而阻礙熱量在空氣中的傳遞。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包括有上、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上設有凹腔,下板的底面設有通向所述凹腔的多個通孔,所述的上板固定連接在所述下板上,上板的中部設有與所述凹腔相連通的開口,所述凹腔的底面上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面與所述凹腔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隔板上表面的四周邊沿與所述開口的內(nèi)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下板底部的四周分別固定連接有多個支架,相鄰二個支架之間具有間隙。
[0007]所述的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面的面積大于所述開口的面積。
[0008]所述的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面積略小于所述凹腔底面的面積,大于所述開口的面積。
[0009]所述的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支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板。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簡單、高效,不受具體材料限制,能源轉(zhuǎn)化次數(shù)極少,且不依賴于外部的對流條件,對各種類型的房頂具有普遍適應性,本實用新型的對流隔熱效果遠大于一般的隔熱磚,同時在該過程中不需要消耗任何其他能量(僅使用來自于太陽的熱量),而且其結(jié)構對熱滲透具有共軛效應,即熱量越高,對流隔熱能量越強,保證了任何條件下的房頂隔熱效果。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部結(jié)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局部結(jié)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參見圖1、2,一種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包括有上、下板1、2,下板2上設有凹腔3,下板2的底面設有通向凹腔3的多個通孔4,上板I固定連接在下板2上,上板I的中部設有與凹腔3相連通的開口 5,凹腔3的底面上放置有隔板6,隔板6的底面與凹腔3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隔板6上表面的四周邊沿與開口 5的內(nèi)沿之間具有間隙;下板2底部的四周分別固定連接有多個支架7,相鄰二個支架之間具有間隙。
[0015]本實用新型中,凹腔3底面的面積大于開口 5的面積;隔板6的面積略小于凹腔3底面的面積,大于開口 5的面積;多個支架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板8。
[0016]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7]隔板6阻隔太陽直接輻射,并為凹腔3內(nèi)的空氣提供熱源,為熱空氣上升流走提供條件。多個通孔4的作用是使空氣貫通進入凹腔3,從而使冷空氣有效填充進入凹腔3。下板2和多個支架7的作用是:阻隔空氣間接熱輻射,且阻止過多的熱空氣堆積與屋頂接觸。多個支架7用于支撐下板2,并組成非閉合支架,其作用是:維持進氣空間。
[0018]當陽光照射隔板6的表面時,隔板6阻止陽光透過并被加熱,凹腔3內(nèi)的空氣與之共熱。由于浮力增強,熱空氣從隔板6上表面的四周邊沿與開口 5的內(nèi)沿之間的間隙溢出,凹腔3的內(nèi)部形成負壓。此時,外界冷空氣從相鄰二個支架之間的間隙進入,并從多個通孔4灌入凹腔3內(nèi)部,然后再次被隔板6加熱維持上述循環(huán)。其目的是:使用隔板6,使冷熱空氣分層,在最大的熱滲透率的情況下,也會保證熱空氣不與房頂接觸,這與其他專利中公布的垂直對流結(jié)構相比,其特點是:可以保證熱氣體始終不與房屋頂部接觸,并阻止其間接熱輻射,且空氣流程短,不依賴于風機等外部能源。
【主權項】
1.一種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包括有上、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上設有凹腔,下板的底面設有通向所述凹腔的多個通孔,所述的上板固定連接在所述下板上,上板的中部設有與所述凹腔相連通的開口,所述凹腔的底面上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面與所述凹腔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隔板上表面的四周邊沿與所述開口的內(nèi)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下板底部的四周分別固定連接有多個支架,相鄰二個支架之間具有間隙。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面的面積大于所述開口的面積。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面積略小于所述凹腔底面的面積,大于所述開口的面積。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支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屋頂隔熱裝置,包括有上、下板,下板上設有凹腔,下板的底面設有通向凹腔的多個通孔,上板固定連接在下板上,上板的中部設有與凹腔相連通的開口,凹腔的底面上放置有隔板,隔板的底面與凹腔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隔板上表面的四周邊沿與開口的內(nèi)沿之間具有間隙;下板底部的四周分別固定連接有多個支架,相鄰二個支架之間具有間隙。本實用新型簡單、高效,能源轉(zhuǎn)化次數(shù)極少,且不依賴于外部的對流條件,對各種類型的房頂具有普遍適應性,本實用新型的對流隔熱效果遠大于一般的隔熱磚,同時在該過程中不需要消耗任何其他能量,對熱滲透具有共軛效應,即熱量越高,對流隔熱能量越強,保證了任何條件下的房頂隔熱效果。
【IPC分類】E04D13/17, E04D13/16
【公開號】CN20478165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312903
【發(fā)明人】方天成
【申請人】方天成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