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床的背部升起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床的背部升起機構。
背景技術:
人體從仰臥轉變成坐姿的過程中,一般是以髖關節(jié)為轉軸發(fā)生轉動,背、臀部表面拉長,腹部收縮。目前,在具有起背功能的護理用床中,其起背動作是以床墊表面沿長度方向發(fā)生收縮,如果人體仰臥在這樣的床上完成起背動作,由于以上所述的一伸一縮,人體背部與床墊表面發(fā)生相對運動,造成摩擦,人體會被床向腳的方向推移一大段的距離。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護理用床的背部升起機構,使床墊表面在起背運動的過程中能與人體背部表面的運動軌跡基本吻合,避免摩擦,并最大限度的減少運動過程中人體的移動,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裝在床架(2)上的驅動電機(4),在床架(2)上連接有轉軸(6)和傳動軸(9),在轉軸(6)的兩端固定有支撐桿(13),支撐桿(13)的另一端連接在床板(1)上;在轉軸(6)上還固定有曲柄(5)和曲柄(24),曲柄(5)與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相連,曲柄(24)通過連桿(10)與固定在傳動軸(9)上的曲柄(23)相連;在傳動軸(9)的兩端固定有曲柄(8),曲柄(8)通過連桿(7)與滑桿(20)相連,滑桿(20)的一端固定在床板(1)上,另一端又連接在床架(2)上。
在固定于轉軸(6)上的支撐桿(13)的另一端上連接有滾輪(15),滾輪(15)裝入在固定于床板(1)上的滑槽(3)中。
滑桿(20)在與連桿(7)連接的一端的另一側又連接有滑輪(22),滑輪(22)裝入在固定于床架(2)上的弧形凹槽(21)中。
滾輪(15)和滑輪(22)也可為可轉動的滑塊。
驅動電機(4)也可為手動的伸縮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其床墊表面在起背運動的過程中能與人體背部表面的運動軌跡基本吻合,避免了摩擦,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運動過程中人體的移動,達到了本發(fā)明的目的。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床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發(fā)明處于升起狀態(tài)時的左向側視圖;附圖3為本發(fā)明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4為本發(fā)明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如附圖1-4所示,在床架(2)上裝有驅動電機(4),驅動電機(4)采用帶伸縮桿的微型電機,在床架(2)上連接有一根轉軸(6)和一根傳動軸(9),轉軸(6)和傳動軸(9)可轉動。在轉軸(6)的兩端各焊接有一根支撐桿(13),在每根支撐桿(13)的另一端上各連接有滾輪(15),并將滾輪(15)裝入在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槽(3)中,滾輪(15)可在滑槽(3)中滾動;在轉軸(6)上焊接一個曲柄(5)和一個曲柄(24),將曲柄(5)與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相連,將曲柄(24)通過連桿(10)用銷軸與焊接在傳動軸(9)上的曲柄(23)相連,在傳動軸(9)的兩端各焊接一根曲柄(8),并將曲柄(8)用銷軸與連桿(7)相連,將連桿(7)的另一端用銷軸與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桿(20)相連,在滑桿(20)與連桿(7)相連處的另一側裝有滑輪(22),并且滑輪(22)裝入在固定于床架(2)上的弧形凹槽(21)中,滑輪(22)可在弧形凹槽(21)中滾動。
當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收縮時,拉動曲柄(5)使轉軸(6)向前轉動,帶動支撐桿(13)通過滾輪(15)向上頂起床板(1),滾輪(15)同時在滑槽(3)內滾動。轉軸(6)還帶動曲柄(24)旋轉并通過連桿(10)向后推動曲柄(23)使傳動軸(9)向后旋轉并通過曲柄(8)、連桿(7)向后拉動滑桿(20),使作為床板(1)的旋轉中心的滑輪(22)在凹槽(21)中向后滾動,于是,在床板(1)向上轉動的過程中,它的轉軸不是固定在一點上,而是向后、向上移動。床板(1)需要還原到水平位置時,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伸出,機構進行逆運動。上述中,滾輪(15)可為1個、2個或多個,但從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成本上考慮,最好為2個;驅動電機(4)也可采用市場上出售的手動的伸縮機構成品或一般機械設備上所使用的手動的伸縮機構部件。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在床架(2)上裝有驅動電機(4),在床架(2)上連接有一根轉軸(6)和一根傳動軸(9),轉軸(6)和傳動軸(9)可轉動。在轉軸(6)的兩端各焊接一根支撐桿(13),在每根支撐桿(13)的另一端上各連接有可轉動的滑塊(15),并將滑塊(15)裝入在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槽(3)中,滑塊(15)可在滑槽(3)中滑動;在轉軸(6)上焊接一個曲柄(5)和一個曲柄(24),將曲柄(5)與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相連,將曲柄(24)通過連桿(10)用銷軸與焊接在傳動軸(9)上的曲柄(23)相連,在傳動軸(9)的兩端各焊接一根曲柄(8),并將曲柄(8)用銷軸與連桿(7)相連,將連桿(7)的另一端用銷軸與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桿(20)相連,在滑桿(20)與連桿(7)連接處的另一側裝有可轉動的滑塊(22),并且滑塊(22)裝入在固定于床架(2)上的弧形凹槽(21)中,滑塊(22)可在弧形凹槽(21)中滑動。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在床架(2)上裝有驅動電機(4),在床架(2)上連接有一根轉軸(6)和一根傳動軸(9),轉軸(6)和傳動軸(9)可轉動。在轉軸(6)的兩端各焊接一根支撐桿(13),在每根支撐桿(13)的另一端上各連接有滾輪(15),并將滾輪(15)裝入在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槽(3)中,滾輪(15)可在滑槽(3)中滾動;在轉軸(6)上焊接一個曲柄(5)和一個曲柄(24),將曲柄(5)與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相連,將曲柄(24)通過連桿(10)用銷軸與焊接在傳動軸(9)上的曲柄(23)相連,在傳動軸(9)的兩端各焊接一根曲柄(8),并將曲柄(8)用銷軸與連桿(7)相連,將連桿(7)的另一端用銷軸與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桿(20)相連,在滑桿(20)與連桿(7)相連處的另一側裝有可轉動的滑塊(22),并且滑塊(22)裝入在固定于床架(2)上的弧形凹槽(21)中,滑塊(22)可在弧形凹槽(21)中滑動。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在床架(2)上裝有驅動電機(4),在床架(2)上連接有一根轉軸(6)和一根傳動軸(9),轉軸(6)和傳動軸(9)可轉動。在轉軸(6)的兩端各焊接一根支撐桿(13),在每根支撐桿(13)的另一端上各連接有可轉動的滑塊(15),并將滑塊(15)裝入在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槽(3)中,滑塊(15)可在滑槽(3)中滑動;在轉軸(6)上焊接一個曲柄(5)和一個曲柄(24),將曲柄(5)與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相連,將曲柄(24)通過連桿(10)用銷軸與焊接在傳動軸(9)上的曲柄(23)相連,在傳動軸(9)的兩端各焊接一根曲柄(8),并將曲柄(8)用銷軸與連桿(7)相連,將連桿(7)的另一端用銷軸與焊接在床板(1)上的滑桿(20)相連,在滑桿(20)與連桿(7)連接處的另一側裝有滑輪(22),并且滑輪(22)裝入在固定于床架(2)上的弧形凹槽(21)中,滑輪(22)可在弧形凹槽(21)中滾動。
權利要求
1.一種床的背部升起機構,它包括裝在床架(2)上的驅動電機(4),其特征在于在床架(2)上連接有轉軸(6)和傳動軸(9),在轉軸(6)的兩端固定有支撐桿(13),支撐桿(13)的另一端連接在床板(1)上;在轉軸(6)上還固定有曲柄(5)和曲柄(24),曲柄(5)與驅動電機(4)的伸縮桿相連,曲柄(24)通過連桿(10)與固定在傳動軸(9)上的曲柄(23)相連;在傳動軸(9)的兩端固定有曲柄(8),曲柄(8)通過連桿(7)與滑桿(20)相連,滑桿(20)的一端固定在床板(1)上,另一端又連接在床架(2)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的背部升起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于轉軸(6)上的支撐桿(13)的另一端上連接有滾輪(15),滾輪(15)裝入在固定于床板(1)上的滑槽(3)中。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的背部升起機構,其特征在于滑桿(20)在與連桿(7)連接的一端的另一側連接有滑輪(22),滑輪(22)裝入在固定于床架(2)上的弧形凹槽(21)中。
4.按照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床的背部升起機構,其特征在于滾輪(15)和滑輪(22)也可為可轉動的滑塊。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的背部升起機構,其特征在于驅動電機(4)也可為手動的伸縮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床的背部升起機構,它包括裝在床架上的驅動電機,在床架上連接有轉軸和傳動軸,在轉軸的兩端固定有支撐桿;在轉軸上還固定有曲柄,曲柄與驅動電機的伸縮桿相連;在傳動軸的兩端固定有曲柄,曲柄通過連桿與滑桿相連,滑桿的一端固定在床板上,另一端又連接在床架上。本發(fā)明的床墊表面在起背運動的過程中能與人體背部表面的運動軌跡基本吻合,避免了摩擦,并最大限度的減少了運動過程中人體的移動。
文檔編號A47C20/00GK1751631SQ20051020066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戚道易 申請人:戚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