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隨物固定雙鎖插桿加強自行車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鎖,尤其是一種隨物固定雙鎖插桿加強自行車鎖。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在我們周圍,自行車的丟失特別嚴重,其根源,有這樣的原因,也有那樣的原因,但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其車鎖設計不合理,所以車輛才容易丟失。比如,現(xiàn)有車鎖的設計也很牢固可靠,但均是固定在車上,隨車而行,隨車鎖死,這種鎖定的方式,很容易被連車帶鎖一同被盜走,對此,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目前自行車極易丟失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隨物固定雙鎖桿加強自行車鎖,該車鎖不僅堅固可靠,難以被橇開,并且它還可以隨物固定,可以把車輛同無法移動的固定物共同鎖定在一起,-偷盜者就很難以把車輛盜走,因此,該鎖安全可靠,可以很好的使車輛得到保護,可徹底的杜絕自行車丟失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該車鎖有一個“U”形的并可活動的鎖物環(huán)(3),該環(huán)一端通過絞接軸(11)與鎖殼(8)的側(cè)面固定鉸連接;該鎖殼(8)是一個環(huán)形管狀,像“C”的形狀,在鎖殼(8)的中部,分別安裝帶有齒牙并相互嚙合的主、從動驅(qū)動齒輪(10)、(9);在鎖殼內(nèi),安裝有上、下鎖插桿(7)、(12);鎖物環(huán)(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個與“C”形缺口可配合的管狀的鎖固庫(5);使用時,把鎖物環(huán)(3)套入固定物(2),把車輪或車梁等車輛固定件(6)套入鎖殼內(nèi)部的圓孔中;只要轉(zhuǎn)動主驅(qū)動齒輪(10),即可驅(qū)動上、下鎖插桿(7)、(12)從鎖殼(8)的一端開口穿過鎖固庫(5)進入鎖殼(8)的另一個開口中固定,從而把可牢固的把車輛鎖住。
其有益效果是該車鎖不僅堅固可靠,難以被橇開,并且它還可以隨物固定,把車輛同無法移動的固定物共同鎖在一起,偷盜者就很難以把車輛盜走,因此,該鎖安全可靠,可以徹底解決自行車丟失的問題。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從動齒輪與上下鎖插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1·位移鎖物環(huán),2·固定物,3·鎖物環(huán),4·位移鎖固庫,5·鎖固庫,6·車輛固定件,7·上鎖插桿,8·鎖殼,9·從動齒輪,10·主動齒輪,11·絞接軸,12·下鎖插桿。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中,上、下鎖插桿(7)、(12)為金屬做成的的半圓環(huán)形狀,它的內(nèi)側(cè)帶有齒牙,該齒牙與主從動齒輪的齒牙嚙合;上、下鎖插桿(7)、(12)貼合在一起,滑配合的安裝在鎖殼(8)內(nèi),該上、下鎖插桿(7)、(12)其外側(cè)為光滑面。
在圖中,主、從動齒輪(10)、(9)均為圓柱形齒輪,各大小二組,該齒輪組各有一長一短的中心軸,其中的長軸,可與鎖殼上部的鎖頭匹配安裝;主動齒輪(10)與上鎖插桿嚙合,從動齒輪(9)與下鎖插桿(12)嚙合,并且,兩組主從動齒輪(10)、(9)之間匹配嚙合傳動。
權(quán)利要求1·隨物固定雙鎖插桿加強自行車鎖,該車鎖有一個“U”形的并可活動的鎖物環(huán)(3),該環(huán)一端通過絞接軸(11)與鎖殼(8)的側(cè)面固定鉸連接,該鎖殼(8)是一個環(huán)形管狀,像“C”的形狀;其特征是在鎖殼(8)的中部,分別安裝帶有齒牙并相互嚙合的主、從動驅(qū)動齒輪(10)、(9),鎖殼內(nèi),安裝有上、下鎖插桿(7)、(12);鎖物環(huán)(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個與“C”形缺口可配合的管狀的鎖固庫(5)。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隨物固定雙鎖插桿加強自行車鎖,其特征是主、從動齒輪(10)、(9)均為圓柱形齒輪,各大小二組,該齒輪組各有一長一短的中心軸,其中的長軸,可與鎖殼上部的鎖頭匹配安裝;主動齒輪(10)與上鎖插桿嚙合,從動齒輪(9)與下鎖插桿(12)嚙合,并且,兩組主從動齒輪(10)、(9)之間匹配嚙合傳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隨物固定雙鎖桿加強自行車鎖。該車鎖有一個“U”形的并可活動的鎖物環(huán),該環(huán)一端與鎖殼的側(cè)面鉸連接;該車鎖有一個環(huán)形管狀的鎖殼,在鎖殼的上,分別安裝有主、從、動驅(qū)動齒輪及上、下鎖插桿;鎖物環(huán)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個與該鎖殼缺口配合的管狀的鎖固庫;使用時,把鎖物環(huán)套入固定物,把車輛的固定件套入鎖殼的圓孔中,轉(zhuǎn)動主驅(qū)動齒輪,即可牢固的把車輛鎖住。該車鎖不僅堅固可靠,難以被橇開,并且它可把車輛同無法移動的固定物共同鎖在一起,因此,該鎖安全可靠,可以徹底解決自行車丟失的問題。
文檔編號E05B71/00GK2856339SQ20062006900
公開日2007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月24日
發(fā)明者葛蘇生 申請人:葛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