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頭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頭枕,更具體地講涉及分成上塊體和下塊體或左塊體和右塊體的頭枕,其中每個塊體都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向上/向下移動,從而能夠自然地支撐使用者的頸部和頭部以形成合適的姿勢并提供舒適度。更具體地講,本發(fā)明涉及安裝在椅背上部的頭枕,該頭枕接觸使用者的頭部,具有呈人體工程學頭部形狀的凹陷部,以便用于接納頭部的部分可根據(jù)頭部的形狀或頸部的厚度適當擴展,以穩(wěn)定地并適當?shù)刂晤i部和頭部,從而防止頸部左/右傾。此外,本發(fā)明還涉及上塊體的前表面設置在下塊體的前表面后面的頭枕,以便能夠自然支撐地使用者的頸部和頭部以形成合適的姿勢,并且使用者的耳部可以保持自由,從而自然地支撐使用者的頸部和頭部,以便形成合適的姿勢并提供舒適度。此外,并且更具體地講涉及能夠通過在頭枕的中部形成狹縫使得頭枕能夠在向前/向后以及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擴展來自然地支撐使用者的頸部和頭部以獲得舒適姿勢并提供舒適性的可調式頭枕。2.相關領域討論通常,當處于直立姿勢時,頸椎呈顯著彎曲(C)的形狀。然而,當將頭部和背部倚靠在座位上休息和睡眠時,頸椎是懸空的,并且支撐頸椎的肌肉松弛,從而使頸椎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傾斜和扭曲。此外,由于頭部的后部為圓形,因此頭部不容易固定,而是容易斜倚并導致頸部傾斜現(xiàn)象。另外,當頸部和頭部的傾斜度不能夠被適當調節(jié)時,頸部肌肉會出現(xiàn)緊張和疼痛。當使用未考慮這些現(xiàn)象和不便之處的常規(guī)座椅或頭枕時,頸部和肩部的疼痛和不適會著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重。由于常規(guī)座椅不具有能夠根據(jù)所有使用者的頭部和頸部的尺寸和形狀來調節(jié)頭枕的技術,因此使用者的頭部和頸椎遭受不自然和不適狀態(tài)的情形以及頸部傾斜的現(xiàn)象被忽視,并且沒有解決座椅與頸部和頭部相關的基本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可調式頭枕,該頭枕具有能夠基本上解決頸部和頭部的不自然和不適姿勢以及頸部傾斜現(xiàn)象的人體工程學形狀和功能。本發(fā)明涉及安裝在座椅上的可調式頭枕,所述可調式頭枕包括上塊體和下塊體,所述上塊體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所述下塊體設置在上塊體的下面并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頸部的下凹陷部,其中上塊體和下塊體可彼此相對移動。此外,本發(fā)明還涉及安裝在座椅上的可調式頭枕,所述可調式頭枕包括上塊體和下塊體,所述上塊體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所述下塊體設置在上塊體的下面并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頸部的下凹陷部,其中下塊體的一部分從上塊體向前突出,并且上塊體和下塊體的至少一部分由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和海綿中的至少一種形成。
此外,本發(fā)明涉及可調式頭枕,該可調式頭枕包括上支撐件和下支撐件,所述上支撐件具有被構造成用于安放頭部并在上支撐件的前部形成的上凹陷部,所述下支撐件被設置在上支撐件的下面并具有被構造成用于安放頸部并在下支撐件的前部形成的下凹陷部,其中在上支撐件中形成狹縫,以便上支撐件能夠圍繞狹縫在向前/向后以及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擴展和收縮。發(fā)明效果從上文中可以看出,由于頭枕被分成可以單獨調節(jié)的上塊體/下塊體或左塊體/右塊體,因此可將頭枕調節(jié)至適形于頭部高度、頭部左/右方向的長度、頭部前/后方向的長度、頭部角度等的最舒適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上塊體的前表面設置在下塊體的前表面的后面,以便充分固定 頸部和頭部并且使耳部得到自由。另外,由于上塊體的前表面設置在下塊體的前表面的后面,從而在上塊體與下塊體之間形成臺階面,因此使用者可以更舒服地將頭部和頸部倚靠在其上面,以便適當?shù)刂晤^部和頸部。另外,從上文中可看出,由于形成了狹縫,上凹陷部的尺寸可被減小以適配使用者的頭部,從而適當?shù)厍沂孢m地固定頭部,防止頸部傾斜。此外,形成狹縫的部分可在使用者頭部重量的作用下以及通過氣囊中空氣的運動來擴展或收縮。
通過結合附圖詳細地描述示例性實施方案,本發(fā)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將變得更顯而易見,其中圖I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上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透視圖;圖2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和下塊體的分解透視圖;圖3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整個頭枕的分解透視圖;圖4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和下塊體的后部透視圖;圖5為示出了與上塊體和下塊體耦接的主框架的后部透視圖;圖6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上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透視圖;圖7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和下塊體的分解透視圖;圖8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主框架的透視圖;圖9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的視圖;圖10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的側視圖;圖11為示出了從頂部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的剖面圖;圖12為示出了從正面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和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的剖面圖;
圖13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的視圖;圖14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的視圖;圖15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視圖;圖1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具有彼此分離的塊體的頭枕的分解透視圖;圖17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和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的透視圖;圖18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透視圖;圖19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上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透視圖;圖20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和下塊體;圖21為從正面觀察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和角度調節(jié)裝置的剖面圖;圖2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的內部結構的視圖;圖23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的視圖;圖24為示出了與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耦接的座椅的視圖;圖25為示出了耦接到座椅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視圖;并且圖26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和下塊體的分解透視圖。圖27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的透視圖;圖28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的視圖,所述可調式頭枕安裝在座位上;圖29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的視圖,所述可調式頭枕安裝在座位上;圖30為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中收縮的氣囊的平面圖;并且圖31為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中擴展的氣囊的平面圖。10 :座椅、11 :接納部分、12 :穿過開關接納狹縫,100 :上塊體,110 :右上塊體,111 :緩沖構件、112 :右上框架、113 :后板、114 :側板、115 :底板、116 :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20 :左上塊體、121 :緩沖構件、122 :右上框架、123 :后板、124 :側板、125 :底板、126 :前/向后滑動突出部、
130 :上凹陷部、200 :下塊體、210 :右下塊體、211 :緩沖構件、212 :右下框架、213 :后板、214 :側板、215 :底板,216 :前/向后滑槽、217 :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20 :右下塊體、221 :緩沖構件、222 :左下框架、223 :后板224 :側板、225 :底板、226 :前/向后滑槽、227 :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30 :下凹陷部、300 :主框架、
310 :底板部、320 :后板部、330 左/向右滑槽、340 :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接納部、341 :右耦接孔、342 :左耦接孔,350 :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接納部、351 :右通孔、352 :左通孔、400 :高度調節(jié)裝置、401 :高度調節(jié)手柄、402 :高度調節(jié)桿,403 :高度調節(jié)齒條、500 :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1 :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2 :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3 :右螺旋齒輪、504 :左螺旋齒輪、505 :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600 :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1 :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2 :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3 :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4 :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IOOa :上塊體、IlOa :右上塊體,Illa :緩沖構件、112a、右上框架、113a :后板、114a :側板、115a :底板、116a :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17a :緊固孔、118a :向左/向右耦接突出部、120a :左上塊體、121a :緩沖構件、122a :左上框架、123a :后板、124a :側板、125a :底板、126a: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27a:緊固孔,130a:上凹陷部、200a :下塊體、210a :右下塊體、211a :緩沖構件、212a :下部框架、213a :后板、214a :側板、215a :底板、216a :中板、217a :向前/向后滑縫、218a :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9a :向左/向右耦接突出部,220a :左下塊體、221a :緩沖構件、222a :左下框架、223a :后板、224a ::側板、225a :底板、226a :中板、227a :向前/向后滑縫、230a :下凹陷部、300a :主框架、310a :側板部、311a :并且向前/向后滑縫、312a :通孔、320a :后板部、330a :底板部、331a :向左/向右滑縫、500a :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1a :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2a 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3a 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600a :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1a :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2a :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a :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4a :向前/向后調節(jié)殼體、605a :連接銷、700a :角度調節(jié)裝置、701a :殼體,702a :接納部分、703a :棘輪、704a :轉換構件、
705a :止動器、706a :彈簧,707a :調節(jié)杠桿、800a :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1a :殼體、802a :樞軸元件、803a :鉸鏈耦接部分、804a :鉸鏈耦接部分、805a :彈簧、IOOf :上塊體、IlOf :右上塊體、11 If :緩沖構件、112f :右上框架、113f :向前/向后接突出部、120f :左上塊體、121f :緩沖構件、122f :左上框架、200f :下塊體、210f :右下塊體、211f :緩沖構件、212f :右下框架、213 :向前/向后導槽、214f 向上/向下通孔、220f :左下塊體、221f :緩沖構件,222f :左下框架、223f :向前/向后導槽、224f 向上/向下通孔、300f :主框架、310f :側板部、320f :后板部、330f :底板部、331f 向上/向下通孔、500f :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1f :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2f :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600f :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1f :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2f :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700f :角度調節(jié)裝置、800f :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IOOc :上塊體130c :上凹陷部,200c :下塊體,230c :下凹陷部,240c :臺階面,300c :主框架,310c :側板,320c :后板,330c :底板,700c :角度調節(jié)裝置,800c :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14d :固定孔、15d :加強構件、IOOd :上塊體、IlOd :上部緩沖構件、120d :上部框架、130d :上凹陷部、200d :下塊體、210d :下部緩沖構件、220d :下部框架、230d :下凹陷部、240d :臺階面、700d :角度調節(jié)裝置、701d :殼體、704d :轉換構件、705d :止動器、706d :彈簧、707d :調節(jié)杠桿、800d :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1d :殼體、802d :樞軸元件、803d :鉸接部分、804d :鉸接部分、805d :彈簧、900d :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1d :殼體、902d :樞軸元件、903d :鉸接部分、904d :鉸接部分、905d :和彈簧、IOOe :上塊體、IIOe :上端緩沖構件、120e :上部框架、130e :上凹陷部、200e :下塊體、210e :右下塊體、211e :緩沖構件、212e :下部框架、214e :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20e :左下塊體、221e :緩沖構件、222e :下框架、224e :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30e :下凹陷部、240e :臺階面、300e :主框架、301e :向左/向右滑槽、302e :向左/向右通孔、500e :并且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1e :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2e :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3e :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700e :角度調節(jié)裝置、800e :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e :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
IOb :座椅、IIb :接納部分、100b :上支撐件、130b :上凹陷部、140b :后部設有后凹陷部、150b :狹縫、160b :氣囊、170b :保持器、200b :下支撐件、230b :下凹陷部、240b :臺階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 「第一實施方案I圖I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透視圖,它安裝到在座椅10的上部形成的接納部分11上,圖2為示出了彼此分離的上塊體100和下塊體200的視圖,并且圖3為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分解透視圖。另外,圖4為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100和下塊體200的后部透視圖,并且圖5為主框架300的后部透視圖。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包括上塊體100和下塊體200,所述上塊體100包括右上塊體110和左上塊體120,并且所述下塊體200包括右下塊體210和左下塊體220。具有適形于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形狀的大致半球形凹槽的上凹陷部130在上塊體100的中間形成,并且具有大致半圓柱形凹槽的下凹陷部230在下塊體200的中間形成。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安放在上凹陷部130上,并且使用者的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上,以防止頸部傾斜。右上塊體110、左上塊體120、右下塊體210和左下塊體220包括框架112、122、212和222、以及分別耦接到所述框架的緩沖構件111、121、211和221。參見圖2,上塊體100的上部框架112和122包括側板114和124、設置在側板114和124的后端的后板113和123、以及分別設置在側板114和124及后板113和123的下端的底板115和125。底板115和125從側板114和124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113和123向前延伸至預定的長度以形成大致“π ”形狀。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沿長度延伸的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16和126從底板115和125向下突出,并且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沿長度延伸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4從后板113和123向后突出。下塊體200的下部框架212和222包括側板214和224、設置在側板214和224的后端的后板213和223、以及分別設置在側板214和224及后板213和223的下端的底板215和225。底板215和225從側板214和224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213和223向前延伸以形成大致“I ”形狀。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沿長度延伸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7和227從底板215和225向下突出,并且與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對應的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沿長度延伸的向前/向后滑槽216和226在側板214和224的上部形成。同時,緩沖構件111、121、211和221可理想地由例如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形成。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
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同時,右上框架112、左上框架122、右下框架212和左下框架222可由注塑材料或
金屬形成。
如圖3所示,主框架300設置在下塊體200的下面。主框架300包括底板310和從底板310的后端向上延伸的后壁320。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延伸的向左/向右滑槽330在底板310的左邊緣和右邊緣處形成,并且從下部框架212和222向下突出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7和227插入到向左/向右滑槽330中。此外,高度調節(jié)齒條403 耦接到底板310的下部。用于接納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稍后描述)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接納部分340在后壁320中從一側到另一側沿長度形成,并且用于接納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稍后描述)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接納部分350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接納部分340的上部中從一側到另一側沿長度形成。本文中,右耦接孔341和左耦接孔342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接納部分340的預定中間位置前面形成,并且右通孔351和左通孔352鄰近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接納部分350的左右兩端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形成。可通過高度調節(jié)裝置400 (稍后描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來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上塊體100和下塊體200。首先,如圖3所示,高度調節(jié)裝置400包括高度調節(jié)手柄401、耦接到所述高度調節(jié)手柄401內部的高度調節(jié)桿402、在高度調節(jié)桿402的外部形成的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未示出)、以及高度調節(jié)齒條403,所述高度調節(jié)齒條與所述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未示出)嚙合并沿長度向上和向下延伸以使其上端耦接到底板310的下部。因此,當使用者旋轉高度調節(jié)手柄401時,高度調節(jié)桿402和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未示出)也會旋轉。當通過旋轉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未示出)來使高度調節(jié)齒條403向上和向下移動時,主框架300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動,從而能夠在向上/向下方向上調節(jié)頭枕的高度。接下來,如圖3和4所示,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包括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從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沿長度向內延伸并具有在其預定中間位置處形成的兩個螺旋齒輪503和504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以及從右下框架212和左下框架222向后突出并且具有在其內部形成的螺旋齒輪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505 (參見圖4)。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處形成的右螺旋齒輪503和左螺旋齒輪504彼此隔開并具有在相對方向上形成的齒輪。因此,當使用者在一個方向上旋轉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時,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右螺旋齒輪503和左螺旋齒輪504也會旋轉,這樣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505之間的間隙會增大或減小,從而使左下塊體210與右下塊體220之間的間隙有效地增大或減小。接下來,如圖3和5所示,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包括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從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向內延伸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鄰近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的左右兩端形成的兩個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以及與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嚙合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4。兩個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在分別與圖3所示的右通孔351和左通孔352相對應的位置形成,并且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4插入到右通孔351和左通孔352中以分別與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嚙合。因此,當使用者旋轉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時,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也會旋轉,這樣,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4可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從而使上塊體100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同時,在座椅上安裝頭枕時,開關接納狹縫12穿過接納部分11的一個側面形成,并且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或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穿過開關接納狹縫12。開關接納狹縫12可具有公差,使得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可從中自由穿過。在下文中,將描述具有上述構型的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操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將其頭部安放在上凹陷部130上,并將其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上。本文中,當頭枕高于或低于頭部位置時,使用者可旋轉高度調節(jié)手柄401以使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未示出)旋轉并使高度調節(jié)齒條403和主框架300向上和向下移動,從而調節(jié)頭枕的高度。
同時,當上凹陷部130或下凹陷部230的寬度稍大或稍小時,使用者可以旋轉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以使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外部形成的右螺旋齒輪503和左螺旋齒輪504旋轉,這樣,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505可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彼此分開或靠近,從而增大或減小下部框架212和222與上部框架112和122之間的側向間隙。同時,當使用者頭部的背面比較突出或平坦時,需要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調節(jié)頭枕,使用者可以通過旋轉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來使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旋轉,并使與其嚙合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4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這可以使耦接到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4的上部框架112和122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從而將頭枕調節(jié)到使頭部或頸部舒適的狀態(tài)。同時,在所述實施方案中,雖然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未示出)、右螺旋齒輪503和左螺旋齒輪504、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3等都是通過人工操作柄部來旋轉的,但也可以用電機使它們旋轉。此外,可將傳感器連接到頭枕以檢測使用者頭部的尺寸和形狀,以便自動調節(jié)頭枕。同時,在所述實施方案中,雖然頭枕一般分成四個塊體并使用了高度調節(jié)裝置400、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以能夠在包括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的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進行調節(jié),但頭枕也可以分成上塊體和下塊體并選擇性地僅使用必要的調節(jié)裝置,或者可以通過僅將上塊體分成左塊體和右塊體或僅將下塊體分成左塊體和右塊體而將頭枕分成三個塊體并選擇性地僅使用必要的調節(jié)裝置?!傅诙嵤┓桨窱圖6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IOa上的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透視圖,圖7為示出了彼此分離的上塊體IOOa和下塊體200a的視圖,并且圖8為示出了主框架300a的視圖。在第一實施方案中,雖然接納部分11在座椅10的上部形成,并且頭枕安裝在接納部分11中,但在本實施方案中,主框架300a耦接到座椅IOa以從座椅10向上突出,并且頭枕的塊體安裝在主框架300a中。如圖6和7所示,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包括上塊體IOOa和下塊體200a,所述上塊體IOOa包括右上塊體I IOa和左上塊體120a,并且所述下塊體200a包括右下塊體210a和左下塊體220a。
具有適形于使用者頭部的背面的大致半球形凹槽的上凹陷部130a在上塊體IOOa的中間形成,并且具有大致半圓柱形凹槽的下凹陷部230a在下塊體200a的中間形成。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安放在上凹陷部130a上,并且使用者的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a上以防止頸部傾斜。右上塊體110a、左上塊體120a、右下塊體210a和左下塊體220a包括框架112a、122a,212a和222a以及分別耦接到框架的緩沖構件111a、121a、211a和221a。參見圖7,上塊體IOOa的上部框架112a和122a包括側板114a和124a、設置在所述側板114a和124a的后端的后板113a和123a、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側板114a和124a以及后板113a和123a的下端的底板115a和125a。底板115a和125a從側板114a和124a 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113a和123a向前延伸至預定的長度以形成大致“π,,形狀。本文中,向左/向右耦接突出部118a從右上框架112a的后板113a向左突出,并且向左/向右耦接凹槽(未示出)在左上框架122a的后板123a中形成以便向右打開,所述向左/向右耦接突出部118a可插入到向左/向右耦接凹槽中。此外,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16a和126a在右上框架112a和左上框架122a的側板114a和124a外部形成,并且緊固孔117a和127a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在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16a和126a中形成。同時,下塊體200a的下部框架212a和222a包括側板214a和224a、設置在所述側板214a和224a的后端的后板213a和223a、設置在所述側板214a和224a及后板213a和223a的下端的底板215a和225a、以及設置在所述底板215a和225a之上并基本上平行于底板215a和225a的中板216a和226a。底板215a和225a以及中板216a和226a從側板214a和224a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213a和223a向前延伸至預定的長度以形成大致“I ”形狀。本文中,在側板214a和224a中從其正面并在中板216a和226a之上切出向前/向后滑縫217a和227a。此外,具有在其內表面形成的螺旋齒輪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503a在側板214a和224a中并在中板216a和226a與底板215a和225a之間形成。另外,向左/向右耦接突出部219a從右下框架212a的后板213a向左突出,向左/向右耦接凹槽(未示出)在左下框架222a的后板223a中形成以便向右打開,向左/向右率禹接突出部219a可插入到所述向左/向右I禹接凹槽中。此外,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沿長度延伸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8a和228a以被形成為分別從底板215a和225a的下部突出。同時,緩沖構件llla、121a、211a和221a可理想地由例如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形成。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
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同時,右上框架112、左上框架122、右下框架212和左下框架222可由注塑材料或
金屬形成。在緩沖構件中,上部緩沖構件Illa和121a耦接到上部框架112a和122a的底板115a和125a,并且下部緩沖構件211a和221a插入并耦接在下部框架212a和222a的中板216a和226a與底板215a和225a之間。上部框架112a和122a安裝在下部框架212a和222a的中板216a和226a上。頭枕的上塊體IOOa和下塊體200a耦接到主框架300a的內部,并且如圖8所示,主框架300a包括左側板和右側板310a、設置在側板310a的后端的后板320a、以及設置在側板310a和后板320a的后端的底板330a。向前/向后調節(jié)殼體604a(稍后描述)耦接到側板310a的外部,并且向前/向后滑縫311a在向前/向后調節(jié)殼體的前部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沿長度形成。此外,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a可以穿過的通孔312a在側板310a中形成。另外,被構造成調節(jié)主框架300a角度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耦接到側板310a。 此外,向左/向右滑縫331a在底板300a中形成,所述向左/向右滑縫耦接到下部框架212a的底板215a、225a的下部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8a和228a并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沿長度延伸。同時,如圖8至14所示,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包括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a、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a、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和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以實現(xiàn)對于向左/向右和向前/向后方向的調節(jié)、角度調節(jié)和傾斜度調節(jié)。首先,如圖8和9所示,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a包括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a、具有在外周處形成的螺旋齒輪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a、以及在下部框架212和222a的側板214a和224a中形成的并具有在其內周處形成的螺旋齒輪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503a。因此,當使用者旋轉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a時,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a也會旋轉,這樣,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a外周形成的螺旋齒輪與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503a內周形成的螺旋齒輪嚙合,從而使下部框架212a和222a向左和向右移動。因此,當調節(jié)安裝在左側和右側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a時,右下塊體210a與左下塊體220a之間的間隙會增大或減小。本文中,通過主框架300a的向左/向右滑縫331a可滑動地引導下部框架212a和222a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8a和228a。接下來,圖10和11中示出了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a,圖10示出了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a的示意性側視圖,并且圖11示出了從頂部觀察時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a的剖面圖。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a包括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a、稱接到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a內部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2a、耦接到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2a并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3a、以及被構造成將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3a的一端及在上部框架112a和122a的側板114a、124a外部形成的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16a和126a連接在一起的連接銷605a。本文中,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2a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3a的某些部分被接納在連接到側板310a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殼體604a中。另外,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116a和126a插入到下部框架212a和222a的向前/向后滑縫217a和227a以及主框架300的向前/向后滑縫311a中,以便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滑動。因此,當使用者旋轉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a時,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2a也會旋轉,這樣,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3a可以向前和向后移動,從而使通過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3a和連接銷605a連接的上部框架112a和122a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同時,圖12示出了從正面觀察時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的剖面圖,并且圖13分別在左側和右側示出了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的外觀和內部結構。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包括殼體701a、在殼 體701a內部形成的接納部分702a、接納在接納部分702a中的棘輪703a、設置在棘輪703a的下面并通過操作轉換桿707a來旋轉的圓三角形轉換構件704a、設置在轉換構件704a的左右兩側的兩個止動器705a、以及被構造成使止動器705a抵靠轉換構件704a而偏置的彈簧706a。彈簧706a的一端由接納部分702a的壁表面支撐,并且另一端由止動器705a支撐,以便持續(xù)使止動器705a抵靠轉換構件704a而偏置。因此,當止動器705a接觸轉換構件704a的拐角時,止動器705a與棘輪703a分開。然而,當轉換構件704a通過旋轉使它的一個側面而不是拐角接觸其中一個止動器705a時,傾斜的止動器705a垂直設置以接觸棘輪 703a。當任何一個止動器705a插入到棘輪703a的齒之間時,雖然棘輪703a可在壓迫止動器705a朝向彈簧706a的方向上旋轉,但棘輪703a不能在壓迫止動器705a朝向轉換構件704a的方向上旋轉。同時,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的殼體701a向上和向下沿長度延伸,以便在其上部處耦接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 (稍后描述)的殼體外部,并插入到座椅的上部中,以便在其下端處耦接到座椅上。同時,圖12示出了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的剖面圖,并且圖14示出了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 —般用于車輛的頭枕。當從背面向正面施加力時,所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具有向前移動至預定距離和向上移動至預定距離的功能。具有上述功能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包括殼體801a以及接納在殼體801a內部的樞軸元件802a和彈簧805a。本文中,樞軸元件802a的上端通過鉸鏈耦接部分803a可樞轉地耦接到殼體801a的內表面,并且下端通過另一個鉸鏈耦接部分804a可樞轉地耦接到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因此,如圖14的上側所示,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的樞軸元件802a處于傾斜的狀態(tài)下,當對主框架300a向前施加力時(如圖14下側所示),樞軸元件802a旋轉至垂直對齊,以使上部框架120a向前移動至預定的距離并向上移動至預定的距離。如上文所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a的內部構型和原理一般用于常規(guī)車輛的頭枕中,并且實施方案中所述的調節(jié)裝置800a采用一般用于常規(guī)車輛中的構型和原理,因此將省略對于構型和原理的詳細描述。在下文中,將描述具有上述構型的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操作原理。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將頭部安放在上凹陷部130a上,并將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a 上。本文中,當上凹陷部130a或下凹陷部230a的寬度稍大或稍小時,通過旋轉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a使具有在其外周處形成的螺旋齒輪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a旋轉,在下部框架212a和222a的側板214a和224a的緊固孔503a內周形成的螺旋齒輪與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a外周形成的螺旋齒輪嚙合,以使下部框架212a和222a以及上部框架112a和122a同時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移動,從而調節(jié)凹陷部130a和230a的寬度。同時,當使用者頭部的背面較突出或平坦而需要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調節(jié)時,使用者可通過旋轉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a使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2a旋轉,這樣,可以使與其耦接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3a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因此,可以對通過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603a和連接銷605a連接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突出部116a和126a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施加力,這樣,可以使上部框架112a和122a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以將頭枕調節(jié)至使頭部或頸部感覺舒適的狀態(tài)。另外,當需要對主框架300a進行角度調節(jié)時,使用者可將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a的調節(jié)杠桿707a操作至中間位置,使得轉換構件704a位于空檔位置并且棘輪704a可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旋轉,將主框架300a旋轉至舒適的角度,然后以不同方向操作安裝在主框架300a兩側的調節(jié)杠桿707a以防止進一步旋轉。另外,當需要進行傾斜度調節(jié)時,可以向前或向后推動主框架300以使傾斜度調 節(jié)裝置800a的樞軸元件樞轉,并使主框架300a在向上/向下和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至預定的距離以完成傾斜度調節(jié)。因此,使用者可將上塊體100和下塊體200調節(jié)至最適合其身體和頭部形狀的狀態(tài),使得頭部可以得到舒適的支撐。同時,在所述實施方案中,雖然是通過手動操作手柄來使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a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602a旋轉,但也可以通過電機使其旋轉。另外,也可使用電機來進行主框架300a相對于座椅IOa的角度調節(jié)。另外,在所述實施方案中,雖然頭枕通常分成四個塊體并使用了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a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a以能夠在包括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的方向在內的所有方向上進行調節(jié),但頭枕也可分成左右兩個塊體或上下兩個塊體并選擇性地僅使用必要的調節(jié)裝置,或者可通過僅將上塊體分成左塊體和右塊體或僅將下塊體分成左塊體和右塊體而將頭枕分成三個塊體并選擇性地僅使用必要的調節(jié)裝置。此外,在所述實施方案中,雖然只有一個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安裝在座椅IOa與主框架300a之間,但在上部框架112a和122a與下部框架212a和222a之間還可安裝一個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以便能夠在上部框架112a和122a與下部框架212a和222a之間進行進一步的角度調節(jié)?!傅谌龑嵤┓桨窱圖15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視圖,圖16為示出了彼此分離的頭枕塊體的視圖,并且圖17為上塊體和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的后部透視圖。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包括上塊體IOOf和下塊體200f,所述上塊體IOOf包括右上塊體IlOf和左上塊體120f,并且下塊體200f包括右下塊體210f和左下塊體220f。具有適形于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形狀的大致半球形凹槽的上凹陷部130f在上塊體IOOf的中間形成,并且具有大致半圓柱形凹槽的下凹陷部230f在下塊體200f的中間形成。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安放在上凹陷部130f上,并且使用者的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f上,從而防止頸部傾斜。右上塊體110f、左上塊體120f、右下塊體210f和左下塊體220f包括框架112f、122f、212f和222f、以及分別耦接到框架的緩沖構件Illf、121f、211f和221f。框架112f、122f、212f和222f可由注塑材料或金屬形成并可具有大致1/2半球形內表面,并且緩沖構件lllf、121f、211f和221f可理想地由例如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形成。
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
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同時,右上框架112f和左上框架122f具有大致1/2半球形內表面,耦接突出部113f從右上框架112f的后端向左突出,并且耦接凹槽(未示出)在左上框架122f的后端形成以向右打開,所述耦接突出部113f可滑動地插入到所述耦接凹槽中。另外,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f耦接到右下框架212f和左下框架222f的背面,并且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f的外周形成有螺紋。當右下框架212f和左下框架222f耦接到主框架300f時,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f穿過在主框架300f的后板320f中形成的向前/向后通孔321f。另外,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未示出)從右上框架112f和左上框架122f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沿長度向下突出,并且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插入到下部框架212f和222f的向前/向后導槽214f和224f中并由其引導。同時,右下框架212f和左下框架222f具有大致長方體形狀,它的一個角被去掉,呈大致1/2半球形形狀,向前/向后導槽213f和223f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在其上部沿長度形成,在其前部形成了便于穿行的向上/向下通孔214f和224f。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f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f (稍后描述)穿過向上/向下通孔214f和224f。耦接突出部215f從右下框架212f的后端向左突出,并且耦接凹槽(未示出)在左下框架222f的后端形成以向右打開,所述耦接突出部215f可插入到所述耦接凹槽中。主框架300f包括兩個側板310f、設置在側板后端的后板320f、以及設置在側板310f和后板320f的左下端和右下端的底板330f。本文中,向前/向后通孔321f被形成為向前和向后穿過后板320f,并且向上/向下通孔331f被形成為向上和向下穿過底板330f。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f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f穿過向前/向后通孔321f,并且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f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f穿過向上/向下通孔331f。同時,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f包括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f和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f。在下塊體200f耦接到主框架300f的狀態(tài)下,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f穿過主框架300f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孔321f以從主框架300f的后板320f外部部分地突出。在突出部分處形成有螺紋,并且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f安裝在螺紋部分上。同時,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600f包括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f和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f。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602f分別固定到右上框架112f和左上框架122f的下端,并依次穿過下部框架212f和222f的向上/向下通孔214f和224f以及主框架300f的向上/向下通孔331f,以部分地從主框架300f的底板330f向下突出。在突出部分處形成有螺紋,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f耦接到螺紋部分。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f連接到主框架300f的側板310f外部,并且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f耦接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f的下端的外部。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f的下端的某些部分沿長度向下延伸以插入到座椅的固定孔中,從而將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耦接到座椅。本文中,由于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f和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f的構型和功能相同,因此將不重復描述交叉的內容。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的操作方法。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將頭部安放在上凹陷部130f上,并將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 230f 上。本文中,當使用者的頭部寬度不適合上凹陷部130f的寬度時,使用者釋放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501f以調節(jié)右下框架212f和左下框架222f之間的間隙,然后固定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501f,使得下塊體200f固定時保持合適間隙。同時,當需要根據(jù)使用者頭部的背面突出程度向前和向后移動上塊體IOOf時,使用者釋放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f以向前和向后自由地移動上塊體200f,然后將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601f旋轉至合適的位置以將上塊體IOOf固定在下塊體200f上。「第四實施方案I圖18為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視圖。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包括上塊體IOOc和固定在上塊體IOOc的下部的下塊體200c。上塊體IOOc包括上凹陷部130c,所述上凹陷部具有在其中間形成的并且適形于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形狀的大致半球形凹槽,并且所述下塊體200c包括下凹陷部230c,所述下凹陷部具有在其中間形成的半圓柱形凹槽。本文中,上塊體IOOc的前表面以臺階形式設置在下塊體200c的前表面后面,位于上凹陷部130c的左右兩側。因此,上塊體IOOc的前表面與下塊體200c的前表面之間形成臺階面240c,所述臺階面240c具有從正面向背面逐漸增大的傾斜度。由于上塊體IOOc的前表面與下塊體200c的前表面呈臺階形式,使得下凹陷部230c支撐使用者的頸部以基本上防止頸部傾斜,將用于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130c的左右外側部分地切掉以使耳部得到自由,以便無論使用者的頭部寬度是否不同而都可以使用該頭枕。上塊體IOOc和下塊體200c可以彼此整體形成。同時,上塊體IOOc和下塊體200c安裝在主框架300c上。主框架300c包括左右兩個側板310c、耦接到側板310c的后端的后板320c、以及耦接到側板和后板的下端的底板330c。底板從左右兩個側板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向前延伸至預定的長度以形成大致C形。目前,用于車輛的頭枕的框架由金屬形成,框架外部連接有薄海綿,頭枕上布置有外罩,然后頭枕耦接到座椅的主體。另一方面,在該實施方案中,如圖18所示,頭枕(其具有可舒適地支撐頸部和頭部的凹陷部)由柔軟材料形成,例如膠乳和記憶泡沫,頭枕上布置有外罩,頭枕安裝在主框架300c上,然后頭枕耦接到主框架300c和座椅的主體。
在如圖18所示將頭枕耦接到座椅主體的方法中,將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c和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c安裝在主框架300c的兩個側板處,并將從殼體沿長度延伸的下端插入到座椅IOd的固定孔14d中以便如圖24所示耦接到座椅IOcL由于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c和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c具有與第五實施方案(稍后描述)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和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相同的構型和功能,因此將在后面通過第五實施方案來詳細描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和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上塊體IOOc和下塊體200c可理想地由例如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形成。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 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傅谖鍖嵤┓桨窱圖19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IOd上的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的透視圖,圖20為單獨示出了構成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的上塊體IOOd和下塊體200d的視圖。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上塊體IOOd包括上部框架120d和耦接到上部框架120d的上部的上部緩沖構件liod。上部框架120d包括左右兩個側板、f禹接到側板的后端的后板、以及I禹接到側板和后板的下端的底板。底板從左右兩個側板的下端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向前延伸以形成大致C形。上部緩沖構件IlOd由具有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彈性材料形成,其前部被部分地移除,形成大致半球形形狀。從上部緩沖構件移除的部分形成上凹陷部130d,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安放在其上面并由其支撐。下塊體200d包括下部框架220d和耦接到下部框架的下部緩沖構件210d。下部框架220d包括左右兩個側板、耦接到側板的后端的后板、以及耦接到側板和后板的下端的底板。底板從左右兩個側板的下端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向前延伸至預定的長度以形成大致C形。下部緩沖構件210d為大致長方體彈性構件,其前上部被部分地移除,形成傾斜形狀,其前中部被部分地移除,形成大致半圓柱形形狀。在通過從下部緩沖構件210d以一定角度移除前上部而形成的部分處形成臺階面240d,并且在通過部分地移除前部而形成的部分處形成凹形的下凹陷部230d。上部緩沖構件IlOd和下部緩沖構件210d可理想地由例如乳膠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形成。同時,框架IlOd和210d可由注塑材料或金屬形成。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
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同時,右上框架112、左上框架122、右下框架212和左下框架222可由注塑材料或
金屬形成。
上部框架120d和下部框架220d通過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和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耦接到座椅的上部。首先,圖21示出了從正面觀察時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和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的剖面圖,并且圖22示出了從其右側觀察時的內部結構。這兩個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和900d—般用于車輛的頭枕中。當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施加力時,頭枕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移動至預定的距離并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動一定的距離。具有上述功能的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包括殼體901d以及接納在殼體901d中的樞軸元件902d和彈簧905d。本文中,樞軸元件902d的上端可樞轉地耦接到鉸接部分903d上,鉸接部分903d和殼體901d耦接到上部框架120d的下側表面,其下端可樞轉地耦接到另一個鉸接部分904d,所述另一個鉸接部分904d耦接到下部框架220d的上側表面。因此,如圖19所示,在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和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向上和向下對齊的狀態(tài)下,雖然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的樞軸元件902d設置為如圖22 的左側所示的傾斜狀態(tài),但當向后給上部框架120d施加力時,如圖22右側所示,樞軸元件902d旋轉至垂直對齊,上部框架120d向后移動至預定的距離并向上移動至預定的距離。如上所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的內部構型和原理一般地且廣泛地用于車輛所用的頭枕。由于該實施方案采用一般用于車輛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的構型和原理,因此將省略對于構型和操作原理的詳細描述。雖然該實施方案中所用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的內部構型是已知的,但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當將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固定地安裝在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以便能夠在上塊體IOOd與下塊體200d之間進行傾斜度調節(jié)時,可根據(jù)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形狀,通過對上部框架進行向前/向后調節(jié)操作,將頭枕調節(jié)至最舒適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雖然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但還沒有在分成上塊體和下塊體以便調節(jié)以適形于頭部的頭枕中所用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的實例。同時,與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類似,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包括殼體801d、以及接納在殼體801d中的樞軸元件802d和彈簧805d。本文中,樞軸元件802d的上端通過鉸接部分803d耦接到下部框架220d的下側表面,鉸接部分的下端耦接到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的殼體。因此,當從正面向背面推動下部框架220d時,由于樞軸元件802d可通過旋轉使下部框架220d向上移動預定的距離并向后移動預定的距離,因此可調節(jié)頭枕使其適形于頸部的形狀。本文中,由于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采用一般用于汽車頭枕的已知技術,因此將不再對其進行詳細描述。雖然該實施方案中所用的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和900d的構型是已知的,但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當使用這兩個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和900d以便能夠在上塊體IOOd與下塊體200d之間進行進一步的傾斜度調節(jié)時,可以根據(jù)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形狀將頭枕調節(jié)至最舒適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同時,圖21和23示出了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的結構,圖21示出了從正面觀察時它的剖面圖,圖23的右側示出了它的側視圖,并且圖23的左側示出了它的內部結構,其中移除了殼體的一部分。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包括殼體701d、在殼體701d的內部形成的接納部分702d、接納在所述接納部分702d中的棘輪703d、設置在棘輪703d下面并可通過操作轉換桿707d使其旋轉的大致圓三角形轉換構件704d、設置在轉換構件704d的左右兩側的兩個止動器705d、以及被構造成使止動器705d抵靠轉換構件704d偏置的彈簧706d。彈簧706d的一端由接納部分702d的壁表面支撐,并且另一端由止動器705d支撐,以便持續(xù)使止動器705d抵靠轉換構件704d而偏置。因此,當止動器705d接觸轉換構件704d的拐角時,止動器705d與棘輪703d間隔開。然而,當轉換構件704d旋轉以使它的一個側面而不是拐角接觸其中一個止動器705d時,傾斜的止動器705d垂直設置以接觸棘輪 703d。當任何一個止動器705d插入到棘輪703d的齒之間時,雖然棘輪703d可在壓迫止動器705d朝向彈簧706d的方向上旋轉,但棘輪703d不能在壓迫止動器705d朝向轉換構件704d的方向上旋轉。同時,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的殼體701d沿長度向上和向下延伸,以使其上部耦接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的殼體外部,并將其插入到座椅IOd的固定孔14d中,使其下端耦接到座椅上,如圖24所示。圖24為示出了其上安裝了頭枕的座椅的視圖。在圖24中,附圖標號15d代表用于支撐頭枕的加強構件,所述加強構件在將頭枕用于車輛時可以防止頭枕因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的強烈沖擊而受損。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的操作方法。使用者坐在圖19所示的座椅上,將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d上,并將頭部安放在上凹陷部130d上。本文中,由于頸部由下凹陷部230d支撐以防止頸部傾斜,即使在上塊體IOOd的前表面設置在下塊體200d的前表面后面時,頭部也可以得到充分固定和支撐,并且使用者的耳部可以是相對自由的。同時,使用者可通過操作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SOOd和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來將頭枕調節(jié)至舒適狀態(tài)。首先,將安裝在下部框架的兩個側板上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d的調節(jié)杠桿707d操作至中間位置,以將轉換構件704d設置在空檔位置,以便棘輪703d可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旋轉,下部框架220d旋轉至舒適角度,并且兩個調節(jié)杠桿707d以不同方向旋轉以防止棘輪703d進一步旋轉。然后,操作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d以使下塊體200d移至合適的位置,并且操作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d以使上塊體IOOd移至合適的位置。因此,使用者可將上塊體100和下塊體200調節(jié)至最合適的狀態(tài)以適形于其身體和頭部形狀,以便頭部可以得到舒適的支撐。 「第六實施方案I圖25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上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的視圖。根據(jù)該實施方案的頭枕包括上塊體IOOe和下塊體200e,所述下塊體200e包括右下塊體2IOe和左下塊體220e。上凹陷部130e (其具有適形于使用者頭部背面形狀的大致半球形凹槽)在上塊體IOOe的中間形成,并且下凹陷部230e (其具有半圓柱形凹槽)在下塊體200e的中間形成。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安放在上凹陷部130e上,并且使用者的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e上,從而防止頸部傾斜。上塊體100e、右下塊體210e和左下塊體220e包括框架120e、212e和222e、以及分別耦接到框架的緩沖構件110e、211e和221e。參見圖25和26,上塊體IOOe的上部框架120e包括左右兩個側板、設置在側板的后端的后板、以及設置在側板和后板的下端的底板。底板從側板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向前延伸至預定的長度以形成大致” □”形。上部緩沖構件IlOe為大致長方體彈性構件,其前上部被部分地移除,形成大致半球形形狀。通過部分地移除上部緩沖構件而形成的凹形部分形成上凹陷部130e,并且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安放在上凹陷部130e上并由其支撐。下塊體200e的下部框架212e和222e各自包括側板、設置在側板的后端的后板、 以及設置在側板和后板的下端的底板。底板從側板向內延伸至預定的長度并從后板向前延伸至預定的長度以形成大致“Π ”形。本文中,向左/向右插入突出部215e從右下框架212e的后板向左突出,并且所述插入凹槽(未示出)在左下框架222e的后板中形成以便向右打開,所述插入突出部可插入到所述插入凹槽中。此外,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沿長度延伸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4e和224e從底板向下突出。另外,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503e被形成為穿過側板,并且螺旋齒輪可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的內周處形成。同時,緩沖構件110e、211e和222e可理想地由例如乳膠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形成。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同時,框架120e、212e和222e可由注塑材料或金屬形成。緩沖構件的上部緩沖構件IlOe耦接到上部框架120e的底板,并且下部緩沖構件211e和221e耦接到下部框架212e和222e的底板。同時,上塊體IOOe和下塊體200e被接納在主框架300e的上部中。主框架300e包括左右兩個側板、設置在側板后端的后板、以及設置在側板和后板的下端的底板。兩個向左/向右滑槽301e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在底板中沿長度形成。下部框架212e和222e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4e和224e插入到向左/向右滑槽301e中。同時,在主框架300e的側板處形成了左右兩個通孔302e,并且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e (稍后描述)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e插入到左通孔和右通孔302e中。此外,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e和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e耦接到主框架300e的側板外部,并且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e耦接到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SOOe的側面。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e的上端的一部分耦接到上部框架120e的側板外部,并且所述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e的下端的一部分耦接到主框架300e的側板外部。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SOOe的上部的一部分從主框架300e的側板外部耦接到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e的下側,并且所述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SOOe的下端的一部分耦接到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e。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e的上端的一部分耦接到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800e,并且以桿形延伸的下端插入到在座椅上部形成的孔中,從而耦接到座椅。本文中,由于上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900e、下部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SOOe和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e的構型和功能與第五實施方案相同,因此省略對其的重復描述。同時,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500e包括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e以及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e,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從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e向內延伸并具有在其外周處形成的螺旋齒輪。如圖26所示,從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e向內延伸的向左/向右調 節(jié)桿502e穿過主框架300e的左通孔和右通孔302e以便插入到下部框架212e和222e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503e中。本文中,由于在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e的外周形成螺旋齒輪并且在下部框架212e和222e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孔503e的內周也形成螺旋齒輪,因此當旋轉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e以使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502e旋轉時,下部框架212e和222e可以向左和向右滑動。同時,當下部框架212e和222e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滑動時,從其向下突出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214e和224e由在主框架底板中形成的向左/向右滑槽301e引導。在下文中,將描述具有上述構型的頭枕的操作方法。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將其頭部倚靠在頭枕上,使得頭部安放在上凹陷部130e上,并且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e上。本文中,當需要進行類似于上述實施方案的角度調節(jié)時,可操作角度調節(jié)裝置700e來調節(jié)主框架300e的角度;并且當需要進行傾斜度調節(jié)時,可向后移動主框架300e來調節(jié)傾斜度。另外,當僅需要通過上塊體IOOe的傾斜度調節(jié)來進行上部框架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操作時,可向后對上塊體IOOe施加力,使上塊體IOOe向上移動至預定的距離并向后移動至預定的距離。另外,可旋轉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501以向左和向右增大或減小右下塊體210e與左下塊體220e之間的距離。因此,使用者可調節(jié)頭枕以使其適形于使用者頭部的背面形狀、頸部長度或頸部角度,使得能夠以最舒適的狀態(tài)來支撐頸部和頭部?!傅谄邔嵤┓桨窱圖2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的透視圖。根據(jù)所述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可調式頭枕包括上支撐件100和設置在上支撐件100的下面的下支撐件200。在上支撐件100的前部設有上凹陷部130,所述上凹陷部以類似于人類頭部背面的近似半球形形狀凹陷,并且在上支撐件100的后部設有后凹陷部140b,所述后凹陷部以向左/向右的方向朝它的中部深度凹陷。因此,上支撐件100被構造成當從頂部觀察時,上支撐件的中部的向前/向后方向的厚度較薄,并且其向前/向后方向的厚度朝相對的左端和右端逐漸增大。在本文中,在上支撐件100的中部設有向左/向右方向上的狹縫150,所述狹縫以預定深度從上端向下切開。在上支撐件100的中部,將狹縫150向左/向右切割至預定的深度。
同時,在位于上支撐件100下面的下支撐件200的前部設有下凹陷部230,該下凹陷部以近似圓柱形形狀凹陷。使用者的頸部可安放并固定在下凹陷部230上以防止頸部傾斜。下支撐件200的下凹陷部230的左前表面和右前表面從上支撐件100的上凹陷部130的左前表面和右前表面突出。即,上支撐件100的前表面從下支撐件200的前表面縮回。因此,上支撐件100和下支撐件200的前表面具有 臺階形狀以形成臺階面240,該臺階面的傾斜度從其正面朝背面逐漸增大。使上支撐件100與下支撐件200的前表面呈臺階狀的原因是因為使用者的頸部由下凹陷部230支撐以充分地防止頸部傾斜,因此將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130的左部分和右部分切掉以使耳部獲得自由。同時,上支撐件100和下支撐件200可包括具有彈性的構件,例如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
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圖28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10上的具有上述構型的頭枕的視圖。用于接納頭枕的接納部分11在座椅10的椅背上部形成,并且頭枕保持在并耦接到接納部分11,以便頭枕能夠以可用的方式設置。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操作。使用者坐在座椅10上,使其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上,并且頭部安放在上凹陷部130上。因此,安放在下凹陷部230上的頸部得到自然支撐并防止頸部向左/向右以及向后傾斜。此外,由于頭部背面安放在上凹陷部130上以防止頭部向左和向右移動,因此可完全防止頸部傾斜現(xiàn)象。在本文中,當使用者頭部的背面突出時,由于存在狹縫150,上凹陷部130能夠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擴展,因此使用者的頭部可放入到上凹陷部130中,以便使用者能夠更舒適地坐在座椅上并能夠防止頸部傾斜現(xiàn)象。「第八實施方案I圖29-3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的頭枕,圖3為示出了安裝在座椅上的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視圖,圖4和5為從頂部觀察時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平面圖。在所述實施方案的描述中,在整個說明書中類似的附圖標號表示類似的元件。根據(jù)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包括上支撐件100和設置在上支撐件100的下面的下支撐件200。在上支撐件100的前部設有上凹陷部130,所述上凹陷部以類似于人的頭部背面的近似半球形形狀凹陷;在上支撐件100的后部設有后凹陷部140,所述后凹陷部相對于上凹陷部130是對稱的并以近似半球形形狀凹陷。因此,上支撐件100被構造成當從頂部觀察時上支撐件的中部的向前/向后方向的厚度較薄,并且其向前/向后方向的厚度朝相對的左端和右端逐漸增大。在本文中,在上支撐件100的中部設有在向左/向右方向上的狹縫150,該狹縫以預定深度從上端向下切開。在上支撐件100的中部,將狹縫150向左/向右切割至預定的深度。同時,在位于上支撐件100下面的下支撐件200的前部設有下凹陷部230b,該下凹陷部以近似圓柱形形狀凹陷。使用者的頸部可安放并固定在下凹陷部230上以防止頸部傾斜。下支撐件200的下凹陷部 230的左前表面和右前表面從上支撐件100的上凹陷部130的左前表面和右前表面突出。即,上支撐件100的前表面從下支撐件200的前表面縮回。因此,上支撐件100和下支撐件200的前表面具有臺階形狀以形成臺階面240,所述臺階面的傾斜度從其正面朝背面逐漸增大。使上支撐件100與下支撐件200的前表面呈臺階狀的原因是因為使用者的頸部由下凹陷部230支撐以充分地防止頸部傾斜,因此將用于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130的左部分和右部分切掉以使耳部獲得自由。氣囊160設置在后凹陷部140中。氣囊160被構造成通過接納來自空氣供應裝置(未示出)的空氣來擴展,或通過排出空氣來收縮。在本文中,只要能夠向氣囊160中提供空氣,任何裝置例如手動橡膠泵或自動泵均可用作空氣供應裝置。圖4示出了處于收縮狀態(tài)的氣囊160,并且圖5示出了處于擴展狀態(tài)的氣囊160。在氣囊160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狹縫150的寬度增大并且狹縫在使用者頭部重量的作用下向后移動,從而為頭部直徑較大或頭部背面突出的使用者提供合適的形狀。另一方面,當氣囊160擴展時,狹縫150的寬度減小,并且后凹陷部140保持初始狀態(tài)。因此,可為頭部直徑較小或頭部背面平坦的使用者提供合適的形狀。同時,保持器170設置在后凹陷部140的后部。保持器170可為如下構件,所述構件在后凹陷部140的后部與單獨的實心板連結,以防止插入到上支撐件100的后凹陷部140內的氣囊脫離。同時,上支撐件100和下支撐件200可包括彈性構件,例如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海綿等。彈性構件可通過發(fā)泡膨脹模塑方法來制備,然后通過后加工在其外周面上涂覆軟聚氨酯樹脂,從而防止水分和雜質侵入。將由70%的纖維吸附劑、20%的防水劑和10%的抗菌除臭劑混合而成的涂布液體涂覆到聚氨酯外周面上以防止細菌繁殖并保持清潔。然而,當在頭枕上使用包層時,可省略后加工。在下文中,將描述所述實施方案的頭枕的操作。使用者坐在座椅10上,使其頸部安放在下凹陷部230上,并且頭部安放在上凹陷部130上。因此,安放在下凹陷部230上的頸部得到自然支撐并防止頸部向左/向右以及向后傾斜。此外,由于頭部背面安放在上凹陷部130上以防止頭部向左和向右移動,因此可完全防止頸部傾斜現(xiàn)象。
在本文中,當使用者的頭部直徑較大或頭部背面突出時,氣囊160中的空氣被排出,狹縫150的寬度增大,并且狹縫在使用者頭部的作用下向后移動,從而使上凹陷部130的容積增大,以便使用者的頭部與上凹陷部130適配以保持舒適狀態(tài)。另一方面,當使用者的頭部直徑較小或頭部背面平坦時,將空氣充入到氣囊160中使狹縫150的寬度減小,以使后凹陷部140和上凹陷部130保持初始狀態(tài),以便使用者的頭部與上凹陷部130適配。因此,使用者能夠以更舒適的姿勢坐在座椅上并防止頸部傾斜現(xiàn)象。同時,盡管包括有氣囊160的實施方案被示例為頭枕的包括安裝在其后部的保持器的后凹陷部140,但頭枕也可不包括保持器,而是可 將座椅10的接納部分11的前表面用作保持器。在本文中,實施方案中所描述的向前方向是指當使用者的頭部被頭枕支撐時使用者所面對的方向。雖然結合某些示例性實施方案來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fā)明實質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本文進行多種形式和細節(jié)的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安裝在座椅上的頭枕,包括 上塊體,所述上塊體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和下塊體,所述下塊體設置在所述上塊體的下面并且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頸部的下凹陷部, 其中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能夠相對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頭枕, 還包括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被構造成使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滑動,以使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相對移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的頭枕,還包括主框架,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安裝在該主框架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頭枕,其中所述上塊體包括上部框架和接納在所述上部框架中并耦接到所述上部框架的緩沖構件, 所述下塊體包括下部框架和接納在所述下部框架中并耦接到所述下部框架的緩沖構件,并且 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主框架處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以及耦接到所述上部框架以與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嚙合的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
5.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頭枕,其中所述主框架包括底板和從所述底板的背面向上延伸的后壁, 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設置在所述后壁的前部并安裝在所述底板之上, 通孔被形成以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穿過所述后壁,并且 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齒條穿過所述通孔以與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小齒輪嚙合。
6.根據(jù)權利要求5的頭枕,其中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在所述上塊體的下部和所述下塊體的上部中的任何一處形成,并且向前/向后滑槽在另一處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沿長度形成,所述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插入到所述向前/向后滑槽中以便被引導。
7.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頭枕, 所述頭枕包括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被構造成調節(jié)所述上塊體或所述下塊體的左右寬度。
8.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頭枕,還包括主框架,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安裝在該主框架上。
9.根據(jù)權利要求8的頭枕, 所述下塊體包括右下塊體和左下塊體, 所述左下塊體包括左下框架和耦接到所述左下框架的緩沖構件, 所述右下塊體包括右下框架和耦接到所述右下框架的緩沖構件,并且 其中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包括 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安裝在所述主框架中并具有在其外周上在相對方向上形成的兩個螺旋齒輪;和 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具有在其內周上形成的螺旋齒輪以與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的螺旋齒輪嚙合,并分別耦接到所述右下框架和所述左下框架,其中通過旋轉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來使所述右下框架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和所述左下框架的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在相對方向上移動。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的頭枕,其中所述主框架包括底板和從所述底板的后端向上延伸的后壁, 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安裝在所述主框架的后壁中, 左耦接孔和右耦接孔在所述主框架的后壁中形成以對應于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的兩個螺旋齒輪,并且 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突出部從所述左下框架和所述右下框架向后突出以插入到所述左耦接孔和所述右耦接孔中。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的頭枕,其中所述向左/向右滑槽在所述主框架中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沿長度形成,并且 插入到所述向左/向右滑槽中的向左/向右滑動突出部從所述右下框架和所述左下框架向外突出。
12.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頭枕,其中高度調節(jié)齒條垂直耦接到所述主框架的下部,并且 所述高度調節(jié)齒條與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嚙合以通過旋轉所述高度調節(jié)小齒輪來使所述主框架向上和向下移動。
13.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頭枕,其中所述上塊體包括上部框架和耦接到所述上部框架的緩沖構件, 所述下塊體包括下部框架和耦接到所述下部框架的緩沖構件, 所述下部框架包括側板、設置在所述側板背面處的后板、設置在所述側板和所述后板的下端處的底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底板之上并與所述底板間隔開的中板, 所述上部框架設置在所述下部框架的中板之上,并且 緩沖構件設置在所述下部框架的中板和底板之間。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的頭枕,其中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從所述上部框架的側板向外突出,并且 向前/向后滑縫在所述下部框架的側板中形成,所述向前/向后滑動突出部插入到所述向前/向后滑縫中并被引導。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的頭枕,其中向前/向后滑縫以對應于所述下部框架的向前/向后滑縫的形狀在所述主框架的側板中形成。
16.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頭枕,還包括角度調節(jié)裝置,所述角度調節(jié)裝置被構造成能夠調節(jié)座椅與所述主框架之間的角度。
17.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頭枕,其中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的至少一部分由下列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包括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和海綿中的至少一種。
18.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頭枕,其中向上/向下通孔在所述下塊體和所述主框架中形成以彼此對應,并且 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裝置包括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以及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在其上端耦接到所述上塊體并被構造成在其下端通過所述下塊體和主框架的向上/向下通孔從所述主框架向下突出,并且向前/向后調節(jié)手柄在所述主框架的下部與所述向前/向后調節(jié)桿螺紋接合。
19.根據(jù)權利要求8的頭枕, 其中所述下塊體包括左下塊體和右下塊體, 向前/向后通孔在所述主框架中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沿長度形成以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穿過所述主框架,并且 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裝置包括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以及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在其前端耦接到所述左下塊體和所述右下塊體并被構造成在其后端通過所述主框架的向前/向后通孔從所述主框架向后突出,并且向左/向右調節(jié)手柄在所述主框架的背面與所述向左/向右調節(jié)桿螺紋接合。
20.一種安裝在座椅上的頭枕,包括 上塊體,所述上塊體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和下塊體,所述下塊體設置在所述上塊體的下面并且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頸部的下凹陷部, 其中所述下塊體的一部分從所述上塊體向前突出, 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能夠彼此相對移動, 所述上塊體包括上部框架和耦接到所述上部框架的緩沖構件,并且 所述下塊體包括下部框架和耦接到所述下部框架的緩沖構件, 其中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的至少一部分由下列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包括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和海綿中的至少一種。
21.根據(jù)權利要求20的頭枕,其中所述上塊體的前表面和所述下塊體的前表面為臺階狀以形成臺階面, 其中所述臺階面從其正面向背面向上傾斜。
22.根據(jù)權利要求21的頭枕,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彼此整體形成。
23.根據(jù)權利要求20的頭枕, 所述上塊體包括上部框架和接納在所述上部框架中并耦接到所述上部框架的緩沖構件, 所述下塊體包括下部框架和接納在所述下部框架中并耦接到所述下部框架的緩沖構件, 其中所述緩沖構件由下列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包括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和海綿中的至少一種。
24.根據(jù)權利要求23的頭枕,還包括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所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在其上部耦接到所述上部框架,并且在其下部耦接到所述下部框架, 其中所述傾斜度調節(jié)裝置使所述上部框架和所述下部框架能夠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相對移動。
25.根據(jù)權利要求24的頭枕,還包括被構造成調節(jié)所述頭枕角度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4的頭枕,其中所述下塊體包括右下塊體和左下塊體,并且 所述左下塊體和所述右下塊體能夠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移動。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4的頭枕,其中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能夠相對移動。
28.—種可調式頭枕,所述可調式頭枕包括 上支撐件,所述上支撐件具有上凹陷部,所述上凹陷部被構造成用于安放頭部并在所述上支撐件的前部形成;和 下支撐件,所述下支撐件設置在所述上支撐件的下面并具有下凹陷部,所述下凹陷部被構造成用于安放頸部并在所述下支撐件的前部形成, 其中切口部分在所述上部支撐件中形成,以便所述上部支撐件能夠圍繞所述切口部分向左和向右擴展和收縮。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8的頭枕,其中所述上支撐件具有后凹陷部。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8的可調式頭枕,其中所述上支撐件前端的上凹陷部的左側和右側設置在所述下支撐件的前端的后面。
31.根據(jù)權利要求29的頭枕,其中氣囊耦接到所述后凹陷部,以便在空氣被充入氣囊或從所述氣囊排出時所述切口部分向前和向后移動并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變寬或變窄。
32.根據(jù)權利要求28或29的可調式頭枕,其中所述上支撐件和所述下支撐件包括膠乳泡沫、記憶泡沫、聚氨酯泡沫和海綿中的至少一種。
33.根據(jù)權利要求30的頭枕,其中所述上支撐件和所述下支撐件為臺階狀以形成臺階面,其中所述臺階面從其正面向背面向上傾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安裝在椅背上部的接觸使用者頭部的可調式頭枕,其特征在于具有呈人體工程學頭部形狀的凹陷部,使得調節(jié)所述凹陷部以使其適合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頭部尺寸、頭部形狀和頸部形狀來適當?shù)匕卜蓬i部和頭部,從而允許使用者在座椅上休息和睡眠。所述安裝在座椅上的可調式頭枕包括上塊體和下塊體,所述上塊體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頭部的上凹陷部,并且所述下塊體設置在所述上塊體的下面并具有在其前部呈凹面以安放頸部的下凹陷部。本文中,所述上塊體和所述下塊體能夠彼此相對移動。
文檔編號A47C7/38GK102665490SQ201080039305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3日
發(fā)明者南海鉉 申請人:南海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