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體旋轉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旋轉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體旋轉門。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在建筑物通行入口處大多使用旋轉門。旋轉門在滿足雙向通行能力的基礎上,能夠有效防止冷熱空氣交換,以符合節(jié)約能源和隔絕噪音等技術發(fā)展趨勢。根據(jù)單體使用數(shù)量進行劃分,現(xiàn)有的旋轉門主要包括單體旋轉門和雙體旋轉門兩大類。傳統(tǒng)單體旋轉門的兩個弧壁相對固定設置,形成通行出入口,并隨著門翼繞中心軸的轉動建立動態(tài)變化的通道。然而,現(xiàn)有單體旋轉門只具有旋轉門的單一功能,行人通行速度受到限制,因此無法進一步提高單位時間內的通流量。此外,受其自身結構的限制,現(xiàn)有單體旋轉門無法滿足大型物品通行等特殊的通行要求。有鑒于此,亟待針對現(xiàn)有單體旋轉門進行優(yōu)化設計,以便于運送大件物品。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單體旋轉門,以有效提高其單位時間通流效率,并可滿足寬通道的特殊通行要求。本發(fā)明提供的單體旋轉門,包括左右相對設置并形成縱向通道的固定弧壁和移動弧壁,所述移動弧壁由至少兩個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至少兩個弧壁移動體可繞中心軸分別向內外兩側轉動與所述固定弧壁圍合,所述單體旋轉門還包括與中心軸鉸接的平開折疊門翼。優(yōu)選地,所述移動弧壁由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優(yōu)選地,所述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均由弧壁驅動機構驅動向內外兩側轉動。優(yōu)選地,所述弧壁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頂板上方的柔性傳送部件、內側導向輪、中部導向輪和外側導向輪;在水平投影面內,所述內側導向輪和外側導向輪對稱設置在所述中部導向輪的兩側,所述柔性傳送部件首尾相連繞成近“8”字形,且近“8”字形的兩個環(huán)部分別套裝在所述內側導向輪和外側導向輪上,近“8”字形的交叉部均與所述中部導向輪的遠離中心軸側相抵;所述內側導向輪與中部導向輪之間的遠離中心軸側的所述柔性傳送部件形成內傳送段,所述外側導向輪與中部導向輪之間的遠離中心軸側的所述柔性傳送部件形成外傳送段,所述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分別掛裝在呈外凸圓弧狀的所述內傳送段和外傳送段上。優(yōu)選地,所述柔性傳送部件由電機驅動,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內側導向輪和/ 或外側導向輪相聯(lián)接。優(yōu)選地,所述柔性傳送部件由電機驅動,所述弧壁驅動機構還包括帶動所述柔性傳送部件的驅動輪,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驅動輪相聯(lián)接。
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內傳送段或外傳送段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相抵,且在所述驅動輪與所述中部導向輪之間設置有配合導向輪,所述內傳送段或外傳送段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依次繞經所述驅動輪、配合導向輪及所述內側導向輪或外側導向輪。優(yōu)選地,所述平開折疊門翼由門翼驅動機構驅動相對中心軸轉動。優(yōu)選地,具有四個繞所述中心軸轉動的門翼,其中至少一個為所述平開折疊門翼。根據(jù)實際需要,本發(fā)明提供的單體旋轉門可在普通旋轉門功能和平開門功能功能之間切換。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進行了結構優(yōu)化設計,該單體旋轉門的通行區(qū)域由相對設置固定弧壁和移動弧壁構成,其中,移動弧壁由至少兩個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并可繞中心軸向內外兩側轉動。本方案在旋轉門的狀態(tài)下,分體式的弧壁移動體圍合在固定弧壁的相對側;此狀態(tài)下,轉動中心軸調整該平開折疊門翼為與通行方向相垂直的姿態(tài),切換至平開門工作模式。而當分體式的弧壁移動體圍合在固定弧壁的內外兩側,轉動中心軸調整相應的平開折疊門翼大致在同一直線上,同樣可切換至平開門工作模式,顯然,此狀態(tài)下的通流量大于前述平開門工作模式。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方案中,移動弧壁由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 每個單體旋轉門的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均通過弧壁驅動機構驅動向內外兩側轉動。具體地,柔性傳送部件首尾相連繞成近“8”字形,并與內側導向輪、中部導向輪和外側導向輪相配合形成外凸圓弧狀的內傳送段和外傳送段,分別用于掛裝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在電機驅動下,該全封閉的柔性傳送部件受三個導向輪的引導按照既定的軌跡運行,以中部導向輪為分界,內傳送段和外傳送段可同步相對或相向作弧向轉動, 這樣,掛裝在內傳送段和外傳送段上的分體式移動弧壁可隨著電機的正、反轉向兩個方向打開或關閉。具有結構設計合理,動作可靠的特點。本發(fā)明提供的單體旋轉門可適用于任何建筑物通行出入口,特別適用于具有特殊通行要求的建筑物。
圖1是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單體旋轉門的軸側示意圖;圖2為圖1中所示單體旋轉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單體旋轉門處于平開門工作模式的示意圖;圖4和圖5分別示出了具體實施方式
中單體旋轉門在兩種平開門功能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操作順序的示意圖;圖6為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單體旋轉門處于固定寬通道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7為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弧壁驅動機構的軸側示意圖;圖8為圖7的A部放大圖;圖9為圖7的B部放大圖;圖10為圖9的C向視圖;圖11為圖7中所示柔性傳送部件與各輪在水平投影面內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圖12為第二實施例中所述弧壁驅動機構的柔性傳送部件與各輪在水平投影面內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中固定弧壁1、移動弧壁2、內側弧壁移動體21、外側弧壁移動體22、中心軸3、平開折疊門翼4、鉸接軸41、弧壁驅動機構5、柔性傳送部件51、內側導向輪52、中部導向輪53、外側導向輪M、驅動輪55、配合導向輪56、電機6、張緊輪7。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單體旋轉門,以有效提高其單位時間通流效率,并可滿足寬通道的特殊通行要求。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請參見圖1,該圖為本實施方式所述單體旋轉門的軸側圖。如圖所示,根據(jù)實際需要,該單體旋轉門可在普通旋轉門功能和平開門功能之間切換。為詳細說明本申請的發(fā)明點所在,請一并參見圖2,該圖為圖1中所示單體旋轉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結合圖2所示,該單體旋轉門具有左右相對設置并形成縱向通道的固定弧壁1和移動弧壁2,該移動弧壁2的橫向旁側為所應用的建筑物固定部G,以便于根據(jù)實際需要轉動移動弧壁2,在單體旋轉門與旁側的建筑物固定部G形成固定的寬通道。需要明確的是,此處所使用的方位詞“橫向”是以單體旋轉門的轉動中心與旁側建筑物固定部G之間的連線為基準定義的,相應地,所使用的方位詞“縱向”以該“橫向”為基準,兩者大致呈相互垂直的狀態(tài)。應當理解,方位詞“橫向”和“縱向”的使用并不限定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本方案中,移動弧壁2由內側弧壁移動體21和外側弧壁移動體22圍合而成,側弧壁移動體21和外側弧壁移動體22可繞中心軸3分別向內外兩側轉動與固定弧壁1圍合。該單體旋轉門為四翼旋轉門。本方案中,其中一個門翼與中心軸3鉸接可折疊,即繞鉸接軸41轉動的平開折疊門翼4,以便于實現(xiàn)單體平開門的功能,提高單位時間的通行效率。也就是說,在旋轉門功能狀態(tài)下,該平開折疊門翼4與其他三個門翼均布對稱設置; 另外,如圖3所示,轉動中心軸3調整該平開折疊門翼4為與通行方向相垂直的姿態(tài),即可切換至單體平開門工作模式。可以理解的是,該中心軸3的結構形式可以任意選擇,只要滿足與頂板(圖1中未示出)連接并可帶動門翼4轉動實現(xiàn)旋轉門通行的基本功能,均在本申請請求保護范圍內, 而不局限于軸類。本文中所述“內”、“外”方位詞是以建筑物為基準定義的,同樣,此處“內”、 “外”方位詞的應用并不限制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在旋轉門狀態(tài)下運行時,移動弧壁2的位置狀態(tài)如圖2中所示。根據(jù)實際需要,可將側弧壁移動體21和外側弧壁移動體22可繞中心軸3分別向內外兩側轉動與固定弧壁1 圍合。請一并參見圖4和圖5,分別示出了移動弧壁2和平開折疊門翼4的操作順序示意圖。以下簡述該單體旋轉門在兩種平開門功能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操作過程。首先,四個門翼停留位置的排列方式為“ + ”字狀,即轉動中心軸3調整相應的平開折疊門翼4與建筑物固定部G大致在同一直線上,如圖3所示,平開折疊門翼4與建筑物固定部G相對設置,即切換至平開門工作模式;然后,內側弧壁移動體21和外側弧壁移動體 22如圖4中箭頭所示分別向內外兩側轉動;直至內側弧壁移動體21和外側弧壁移動體22分別與相應的固定弧壁1圍合,如圖4所示,切換至寬通道平開門工作模式。另外,如圖6所示,還可以將平開折疊門翼4繞其與中心軸3的鉸點轉動90°后固定,在該單體旋轉門的旁側形成固定的寬通道。特別說明的是,本申請的核心設計思想對于二翼、三翼等旋轉門同樣適用,而不僅局限于圖中所示的四翼旋轉門。此外,對于多翼旋轉門而言,其平開折疊門翼4也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一個,實際上,各門翼可均采用平開折疊門翼的設計。顯然,采用一個平開折疊門翼4配合形成固定的寬通道,從加工制造成本的角度考慮為最優(yōu)方案。另外,本方案的移動弧壁2由內外兩個弧壁移動體構成,當然也可以由三個以上的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只要滿足使用需要均可。本方案中,內側弧壁移動體21和外側弧壁移動體22均通過弧壁驅動機構驅動向內外兩側轉動。具體請參見圖7、圖8、圖9和圖10,其中,圖7是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弧壁驅動機構的軸側示意圖,圖8為圖7的A部放大圖,圖9為圖7的B部放大圖,圖10為圖9的 C向視圖。該弧壁驅動機構5包括設置在頂板(圖中未示出)上方的柔性傳送部件51、內側導向輪52、中部導向輪53和外側導向輪M。在水平投影面內,內側導向輪52和外側導向輪M對稱設置在中部導向輪53的兩側,柔性傳送部件51首尾相連繞成近“8”字形,結合圖11所示,該圖為各導向輪在水平投影面內的位置關系示意圖。顯然,本方案中近“8”字形的柔性傳送部件51即為數(shù)字“8”的變形,該近“8”字形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對稱形狀。近“8”字形的兩個環(huán)部分別套裝在內側導向輪52和外側導向輪M上,近“8”字形的交叉部均與中部導向輪53的遠離中心軸側相抵。在內側導向輪52與中部導向輪53 之間的遠離中心軸3—側的柔性傳送部件51形成內傳送段E,在外側導向輪M與中部導向輪53之間的遠離中心軸3側的柔性傳送部件51形成外傳送段F,內傳送段E和外傳送段F 均呈外凸圓弧狀。這樣,內側弧壁移動體21和外側弧壁移動體22體分別掛裝在呈外凸圓弧狀的所述內傳送段E和外傳送段F上,該柔性傳送部件51由電機6驅動沿導向輪確定的運動軌跡位移,從而帶動弧壁移動體相對于中心軸3實現(xiàn)轉動。顯然,中部導向輪53與柔性傳送部件51同時存在兩個導向接觸位置,如圖8所示,該中部導向輪53軸向設置兩個與柔性傳送部件51的截面形狀相適配的導向槽,以確保柔性傳送部件51能夠順暢地沿著預定的運動軌跡位移。電機6的輸出軸可以通過驅動輪帶動柔性傳送部件51位移。如圖所示,該弧壁驅動機構5還包括帶動柔性傳送部件51的驅動輪55和配合導向輪56。驅動輪55與內傳送段E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51相抵,且在驅動輪55與中部導向輪53之間設置有配合導向輪56,內傳送段E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51依次繞經驅動輪55、配合導向輪56及內側導向輪52。當然也可以是這樣的設計(圖中未示出),驅動輪55與外傳送段F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51相抵,且在驅動輪55與中部導向輪53之間設置有配合導向輪56,外傳送段F 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51依次繞經驅動輪55、配合導向輪56及外側導向輪M。在電機6 驅動下,該全封閉的柔性傳送部件51受三個導向輪的引導按照既定的軌跡運行,以中部導向輪53為分界,內傳送段E和外傳送段F可同步相對或相向作弧向轉動,這樣,掛裝在內傳送段E和外傳送段F上的分體式移動弧壁可隨著電機6的正、反轉向兩個方向打開或關閉。實際上,電機6的輸出軸還可以與內側導向輪52和/或外側導向輪53相聯(lián)接,該方式中柔性傳送部件51與各輪在水平投影面內的位置關系如圖12所示,通過內側導向輪 52和/或外側導向輪53帶動柔性傳送部件51,可最大限度的減少機械損失。為確保柔性傳送部件51的張力始終不變,可在內傳送段E和外傳送段F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51處設置張緊輪7。特別說明的是,電機6的參數(shù)選配可根據(jù)實際旋轉門的尺寸及所需驅動力等參數(shù)設定,同時電機至執(zhí)行部件之間的動力傳輸路徑上可選擇的設置減速器,以提高輸出扭矩, 由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實現(xiàn)上述技術選擇,故本文不再贅述。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相對設置并形成縱向通道的固定弧壁和移動弧壁,所述移動弧壁由至少兩個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至少兩個弧壁移動體可繞中心軸分別向內外兩側轉動與所述固定弧壁圍合,所述單體旋轉門還包括與中心軸鉸接的平開折疊門^r 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弧壁由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均由弧壁驅動機構驅動向內外兩側轉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壁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頂板上方的柔性傳送部件、內側導向輪、中部導向輪和外側導向輪;在水平投影面內,所述內側導向輪和外側導向輪對稱設置在所述中部導向輪的兩側,所述柔性傳送部件首尾相連繞成近“8”字形,且近“8”字形的兩個環(huán)部分別套裝在所述內側導向輪和外側導向輪上,近 “8”字形的交叉部均與所述中部導向輪的遠離中心軸側相抵;所述內側導向輪與中部導向輪之間的遠離中心軸側的所述柔性傳送部件形成內傳送段,所述外側導向輪與中部導向輪之間的遠離中心軸側的所述柔性傳送部件形成外傳送段,所述內側弧壁移動體和外側弧壁移動體分別掛裝在呈外凸圓弧狀的所述內傳送段和外傳送段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傳送部件由電機驅動,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內側導向輪和/或外側導向輪相聯(lián)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傳送部件由電機驅動,所述弧壁驅動機構還包括帶動所述柔性傳送部件的驅動輪,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驅動輪相聯(lián)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內傳送段或外傳送段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相抵,且在所述驅動輪與所述中部導向輪之間設置有配合導向輪,所述內傳送段或外傳送段相對側的柔性傳送部件依次繞經所述驅動輪、配合導向輪及所述內側導向輪或外側導向輪。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開折疊門翼由門翼驅動機構驅動相對中心軸轉動。
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單體旋轉門,其特征在于,具有四個繞所述中心軸轉動的門翼,其中至少一個為所述平開折疊門翼。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單體旋轉門,包括左右相對設置并形成縱向通道的固定弧壁和移動弧壁,所述移動弧壁由至少兩個弧壁移動體圍合而成,至少兩個弧壁移動體可繞中心軸分別向內外兩側轉動與所述固定弧壁圍合,所述單體旋轉門還包括與中心軸鉸接的平開折疊門翼。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根據(jù)實際需要,本發(fā)明提供的單體旋轉門可在普通旋轉門功能和平開門功能之間切換,以有效提高其單位時間通流效率,并可滿足寬通道的特殊通行要求。當分體式的弧壁移動體圍合在固定弧壁的內外兩側,并配合平開折疊門翼的轉動后,在旋轉門的一側具有最大寬度尺寸的平開門功能,滿足運送大件物品的通行需求。
文檔編號E06B3/90GK102206982SQ20111011197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張雷, 費向紅 申請人:北京寶盾門業(yè)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