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翻倒防止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69457閱讀:395來源:國知局
翻倒防止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翻倒防止裝置。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現(xiàn)有的翻倒防止裝置。該翻倒防止裝置被安裝在天花板與被設置于地板面上的家具的上表面之間。該翻倒防止裝置具備內(nèi)置有彈簧(spring)的支柱和被分別設置在該支柱的兩端處的基部。各基部具有圓盤狀的基部主體、和從基部主體的一個面的中心起垂直地延伸的圓柱狀的軸部。各基部以軸部被插入到支柱的兩端中且至少一方在軸向上進退自如的方式而配置。彈簧在翻倒防止裝置的長度伸長的方向上對進退自如的基部施加彈性力。該翻倒防止裝置在僅使彈簧稍微收縮的狀態(tài)下,使一個基部的基部主體抵接于家具的上表面,并使另一個基部的基部主體抵接于天花板。這樣一來,翻倒防止裝置以使支柱在鉛直方向上延伸了的狀態(tài)而被安裝在家具的上表面與天花板之間,從而能夠防止由于地震的晃動等而造成的家具的翻倒。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型登錄第3028334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專利文獻1的翻倒防止裝置由于在翻倒防止裝置的長度伸長的方向上施加了彈簧的彈性力,因此直至被安裝在家具的上表面與天花板之間為止,均會以最伸長的狀態(tài)而實施搬運等操作。因此,該翻倒防止裝置不容易實施搬運等操作。

本發(fā)明為鑒于上述現(xiàn)有的實際情況而完成的發(fā)明,其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搬運等操作容易實施的翻倒防止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翻倒防止裝置具備翻倒防止件、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以及連結件。翻倒防止件被安裝于,被設置在設置面上的物品與天花板之間、或者所述物品與從設置面起沿鉛直方向延伸的壁面之間、或者所述物品與設置面之間,并且該翻倒防止件向長度伸長的方向被施加力。第一基部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翻倒防止件的一端部上,并具有與物品抵接的第一抵接面。第二基部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翻倒防止件的另一端部上,并具有與天花板或者壁面或者設置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連結件保持為使翻倒防止件收縮而使第一基部與第二基部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翻倒防止裝置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即,具備角度限制部件,在由連結件而實施的折疊狀態(tài)的保持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該角度限制部件將翻倒防止件相對于第一基部的第一抵接面以及/或者第二基部的第二抵接面而限制于預定的角度。

此外,本發(fā)明的翻倒防止裝置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即,具備間隔限制部件,在翻倒防止件伸長時,該間隔限制部件將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限制為預定的間隔。

在此,物品包括家具、在上下方向?qū)⒍鄠€床鋪連結而成的床、大型電視、冰箱、書架、陳列柜(show case)、服務器機柜(server rack)等有可能由于地震的晃動等而翻倒的物品。設置面不僅包括建筑物內(nèi)的地板面,還包括在建筑物之外設置物品的基礎面等。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將實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裝置安裝在家具的上表面與天花板之間的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圖2為對實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裝置通過連結件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狀態(tài)將一個連結件拆下而進行表示的側(cè)視圖。

圖3為表示實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裝置通過連結件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4為表示將實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裝置安裝在家具的上表面與天花板之間的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圖5為對實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裝置通過連結件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狀態(tài)將一個連結件拆下而進行表示的側(cè)視圖。

圖6為表示將實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裝置安裝在家具的上表面與天花板之間的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圖7為表示實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裝置通過連結件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狀態(tài)的側(c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將本發(fā)明的翻倒防止裝置具體化的實施方式1至3進行說明。

<實施方式1>

如圖1所示,實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裝置10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被安裝有至少一個以上,其中,家具1以使背面1B與從地板面(未圖示)起沿鉛直方向延伸的壁面W對置的方式而被設置于地板面上。家具1為長方體形狀,并在正面1F具有未圖示的門、抽屜等,從而能夠在內(nèi)部收納衣物、飾品等。家具1的水平截面形狀為在左右方向(圖1中的進深方向)上較長的長方形形狀。該家具1在未安裝有翻倒防止裝置10的情況下,存在由于地震的晃動等而朝向前方(圖1中的右方)傾斜并翻倒的可能。

如圖1至圖3所示,翻倒防止裝置10具備作為翻倒防止件的阻尼器(damper)20、第一基部30、第二基部40、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以及角度限制部件60。此外,翻倒防止裝置10具備對使阻尼器20最為收縮而使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進行保持的連結件70。

阻尼器20被安裝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阻尼器20具有柱體(cylinder)21、未圖示的活塞(piston)、連桿(rod)22以及未圖示的連桿引導件(rod guide)。柱體21為有底筒狀。連桿引導件對柱體21的開口部進行封閉?;钊曰瑒幼匀绲姆绞蕉徊迦朐谥w21內(nèi)。連桿23的基端部與活塞連結,頂端側(cè)插穿連桿引導件而朝向柱體21的外部突出。柱體21中被封入有工作油以及壓縮氣體。阻尼器20在長度收縮而使被封入在柱體21中的壓縮氣體被壓縮時,將在長度伸長的方向上被施加壓縮氣體的膨脹力。

阻尼器20為伸長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阻尼力小于收縮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阻尼力的壓縮效應阻尼器。在此,阻尼器20的伸長動作是指,連桿22自柱體21的突出長度以及阻尼器20的長度增長的動作。此外,阻尼器20的收縮動作是指,連桿22自柱體21的突出長度以及阻尼器20的長度縮短的動作。

由于阻尼器20的阻尼力產(chǎn)生的機構原理為公知的結構,因此省略圖示而進行說明。柱體21的內(nèi)部通過活塞而被劃分為連桿側(cè)壓力室和反連桿側(cè)壓力室,其中,在連桿側(cè)壓力室中收納有連桿22的基端部。在活塞中形成有使兩壓力室之間連通的作為節(jié)流閥的阻尼孔(orifice)。阻尼孔作為阻尼力產(chǎn)生部而發(fā)揮作用,其對隨著阻尼器20的伸縮動作而產(chǎn)生的連桿側(cè)壓力室與反連桿側(cè)壓力室之間的工作油的流動施加阻力而產(chǎn)生阻尼力。此外,在活塞中形成有經(jīng)由單向閥而對兩壓力室間進行連通的連通通道。單向閥容許工作油從連桿側(cè)壓力室朝向反連桿側(cè)壓力室的流動,并阻止與此反向的流動。因此,在阻尼器20的伸長動作時,工作油從連桿側(cè)壓力室朝向反連桿側(cè)壓力室的流動路徑為阻尼孔與連通通道這兩個路徑。另一方面,在阻尼器20的收縮動作時,工作油從反連桿側(cè)壓力室朝向連桿側(cè)壓力室的流動路徑僅為阻尼孔。因此,阻尼器20在伸長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阻尼力小于在收縮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阻尼力。

如圖1以及圖2所示,第一基部30為長條形狀,并且具有第一基板31和第一連結部32,所述第一基板31為平板狀,并具有與家具1的上表面1U面接觸的第一抵接面31A,所述第一連結部32以從第一基板31的表面(第一抵接面31A的相反側(cè)的面)31B突出的方式而形成,并對阻尼器20的柱體21的基端部進行連結。第一連結部32被形成在第一基板31的一個端部(圖1中的左側(cè)的端部)的附近處。第一連結部32具有第一連結部主體32A和第一軸部32B,所述第一連結部主體32A為平板狀,并且與第一基部30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軸部32B為圓柱狀,并且從第一連結部主體32A的兩面起在與第一基部30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線上延伸。第一連結部主體32A的頂端部的外邊緣形狀為半圓形。

如圖3所示,阻尼器20具有在柱體21的基端部上以夾持第一連結部主體32A的方式而形成的一對平板狀的柱體側(cè)連結部23。各柱體側(cè)連結部23的頂端部的外邊緣形狀為半圓形。此外,各柱體側(cè)連結部23在與柱體21的軸線正交的同一直線上設置有貫穿孔。阻尼器20將從第一連結部主體32A的兩面起延伸的各第一軸部32B以防止脫落的狀態(tài)而插入于被分別設置在一對柱體側(cè)連結部23上的貫穿孔中,并且相對于第一基部30而以將第一軸部32B作為中心而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被連結。

如圖1以及圖2所示,第二基部40也為長條形狀,并且具備第二基板41和第二連結部42,所述第二基板41為平板狀,并且具有與天花板C面接觸的第二抵接面41A,所述第二連結部42以從第二基板41的表面(第二抵接面41A的相反側(cè)的面)41B突出的方式而形成,并對阻尼器20的連桿22的頂端部進行連結。第二連結部42被形成在第二基板41的一個端部(圖1中的右側(cè))的附近處。第二連結部42具有第二連結部主體42A和第二軸部42B,所述第二連結部主體42A為平板狀并且與第二基部40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軸部42B為圓柱狀,并從第二連結部主體42A的兩面起在與第二基部40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線上延伸。第二連結部主體42A的頂端部的外邊緣形狀為半圓形。

阻尼器20具有在連桿22的頂端部上以夾持第二連結部主體42A的方式而形成的一對平板狀的連桿側(cè)連結部24。各連桿側(cè)連結部24的頂端部的外邊緣形狀為半圓形。此外,各連桿側(cè)連結部24在與連桿22的軸線正交的同一直線上設置有貫穿孔。阻尼器20將從第二連結部主體42A的兩面起延伸的各第二軸部42B以防止脫落的狀態(tài)而插入于被分別設置在一對連桿側(cè)連結部24上的貫穿孔中,并且相對于第二基部40而以將第二軸部42B作為中心而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被連結。

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具有:供第一基部30的第一連結部32的一個第一軸部32B插穿的線圈部50A;與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抵接的一端部50B;以及與阻尼器20的一個柱體側(cè)連結部23卡止的另一端部50C。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在使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30而立起的方向上施加彈性力。即,在圖1中,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以使阻尼器20以第一基部30的第一連結部32的第一軸部32B為中心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的方式而施加彈性力。

角度限制部件60具有:從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起延伸的支承部60A;和被設置在支承部60A的頂端并對阻尼器20的柱體21進行把持的把持部60B。支承部60A具有下部和上部,所述下部從第一基板31的第一連結部32與一個端部(圖1中的左側(cè)的端部)之間的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起沿與該正面31B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上部與下部的上端連續(xù),并且向隨著趨向于第一基板31的另一個端部側(cè)(圖1中的右側(cè))而遠離第一基板31的方向傾斜。也就是說,支承部60A的上部相對于第一基板31的正面31B以及第一抵接面31A而以預定的角度延伸。

把持部60B具有與支承部60A的頂端部的兩個部位連續(xù)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一對把持片61。把持部60B在將柱體21夾持在一對把持片61之間時,各把持片61以與柱體21的外側(cè)面緊密地抵接的方式以與柱體21的外周面相同的曲率半徑而彎曲。此外,在把持部60B中,各把持片61的頂端部朝向外側(cè)敞開,以便使柱體21易于被插入到一對把持片61之間。此外,把持部60B被形成為,一對把持片61的各頂端部的最狹窄的間隔小于柱體21的直徑。

在以此方式而構成的把持部60B中,各把持片61能夠彈性變形而使頂端部之間擴展開,從而能夠?qū)⒅w21夾持在一對把持片61之間。此時,一對把持片61各自的內(nèi)側(cè)面與柱體21的外側(cè)面緊密地抵接,因此,把持部60B能夠無松動地對柱體21進行把持。被把持部60B所把持的柱體21將成為軸線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而傾斜了預定的角度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角度限制部件60能夠?qū)⒆枘崞?0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而限制于預定的角度。

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使阻尼器20最為收縮而使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最為接近并且使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與第二基部40的第二基板41平行的折疊狀態(tài)下,連結件70被嵌合到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兩端部(圖3中的左右端部)上。也就是說,連結件70以兩個為一組。各連結件70具有長方形形狀的連結件主體71和從連結件主體71的各個長邊起在相同方向上與連結件主體71正交地延伸的卡止片72。連結件主體71的短邊為與被設為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10的第一基板31的第一抵接面31A與第二基板41的第二抵接面41A之間的間隔相同的長度,連結件主體71的長邊為與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相同的長度。連結件70以使各卡止片72、72卡止于處于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10的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兩端部的外側(cè)面上的方式而進行嵌合,從而能夠?qū)⒎狗乐寡b置10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以此方式,該翻倒防止裝置10能夠通過連結件70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從而能夠以緊湊的方式而實施搬運等操作。

此外,如圖1所示,在將該翻倒防止裝置10安裝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的情況下,能夠以接下來所說明的方式對翻倒防止裝置10進行安裝。首先,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配置通過連結件70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10。此時,以使第一基部30處于下側(cè)的方式配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接下來,從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10的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兩端部上拆下連結件70。這樣一來,翻倒防止裝置10通過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的彈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軸部32B為中心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并且通過被封入在柱體21中的壓縮氣體的膨脹力而使阻尼器20的長度伸長。并且,阻尼器20的柱體21被角度限制部件60的把持部60B把持,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而成為預定的角度。在該狀態(tài)下,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與天花板C抵接。也就是說,阻尼器20相對于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也成為預定的角度。以此方式,該翻倒防止裝置10能夠以使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成為預定的角度的方式而安裝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在此,預定的角度是指,通過阻尼器20在收縮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阻尼力而對家具1由于地震的晃動等而傾斜時所產(chǎn)生的力進行衰減,從而能夠抑制家具1的傾斜并防止翻倒的最適合的角度。該角度優(yōu)選為,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家具1的上表面1U)而處于65°~85°的范圍(以下均相同)。

實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裝置10具備阻尼器20、第一基部30、第二基部40以及連結件70。阻尼器20被安裝于,被設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并向長度伸長的方向受到在阻尼器20的柱體21中所被封入的壓縮氣體的膨脹力所施加的作用力。第一基部30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阻尼器20的一端部(柱體21的基端部)上,并具有與家具1的上表面1U抵接的第一抵接面31A。第二基部40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阻尼器20的另一端部(連桿22的頂端部)上,并具有與天花板C抵接的第二抵接面41A。連結件70保持為使阻尼器20收縮而使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

由于該翻倒防止裝置10能夠通過連結件70而被保持為阻尼器20收縮而使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因此,能夠以緊湊的方式實施搬運等操作。

因此,實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裝置10能夠容易地實施搬運等操作。

此外,實施方式1的翻倒防止裝置10具備角度限制部件60,所述角度限制部件60在由連結件70而實施的折疊狀態(tài)的保持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將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而限制于預定的角度。因此,翻倒防止裝置10能夠以使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成為預定的角度的方式而設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從而能夠良好地防止家具1的翻倒。

<實施方式2>

如圖4以及圖5所示,實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裝置110在不具備角度限制部件60而具備間隔限制部件80這一點上與實施方式1不同。其它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相同的結構標有相同的符號而省略詳細的說明。

間隔限制部件80具有有底筒狀的第一至第四筒部81、82、83、84和圓盤狀的連接部件85。第二筒部82從底部側(cè)被插入到第一筒部81的開口部中,并以防止脫落的方式在第一筒部81內(nèi)沿軸向進退自如。第三筒部83從底部側(cè)被插入到第二筒部82的開口部中,并以防止脫落的方式在第二筒部82內(nèi)沿軸向進退自如。第四筒部84從底部側(cè)被插入到第三筒部83的開口部中,并以防止脫落的方式在第三筒部83內(nèi)沿軸向進退自如。連接部件85被安裝在第四筒部84的頂端部上。該間隔限制部件80在軸向上伸縮自如。

翻倒防止裝置110通過該間隔限制部件80而對第一基部30和第二基部40進行連結。間隔限制部件80以兩個為一組。也就是說,各翻倒防止裝置110將各間隔限制部件80的基端部(第一筒部81的被封閉的一端部)粘合并固定在第一基部30的兩端部各自的正面31B上。各間隔限制部件80在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正面31B正交的方向上伸縮,頂端部(連接部件85)被粘合并固定在第二基部40的兩端部各自的正面41B上。

該翻倒防止裝置110隨著阻尼器20以及間隔限制部件80的伸縮,而在第一基部30的第一基板31與第二基部40的第二基板41為平行的狀態(tài)下,使第一基部30和第二基部40遠離或接近。如圖5所示,該翻倒防止裝置110在使阻尼器20以及間隔限制部件80最為收縮而使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最為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下,使連結件70被嵌合到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兩端部上。以此方式,該翻倒防止裝置110能夠通過連結件70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從而能夠以緊湊的方式實施搬運等操作。

此外,如圖4所示,在將該翻倒防止裝置110安裝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的情況下,能夠以接下來所說明的方式進行安裝。首先,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配置通過連結件70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110。此時,以使第一基部30處于下側(cè)的方式而配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接下來,從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110的第一基板31以及第二基板41的兩端部拆下連結件70。這樣一來,通過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的彈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軸部32B為中心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并且通過被封入在柱體21中的壓縮氣體的膨脹力而使阻尼器20的長度伸長。伴隨于此,間隔限制部件80也將伸長,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之間的間隔將擴展。在間隔限制部件80伸長為預定的長度的同時、或者在即將伸長到預定的長度之前,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與天花板C抵接。因此,在翻倒防止裝置110中,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之間的間隔大致成為預定的間隔。此時,翻倒防止裝置110的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而大致以預定的角度傾斜。

實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裝置110也具備阻尼器20、第一基部30、第二基部40以及連結件70。阻尼器20被安裝于,被設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1與天花板C之間,并且向長度伸長的方向受到在阻尼器20的柱體21中所被封入的壓縮氣體的膨脹力所施加的作用力。第一基部30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阻尼器20的一端部(柱體21的基端部)上,并具有與家具1的上表面1U抵接的第一抵接面31A。第二基部40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阻尼器20的另一端部(連桿22的頂端部)上,并具有與天花板C抵接的第二抵接面41A。連結件70保持為使阻尼器20收縮而使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

由于該翻倒防止裝置110也能夠通過連結件70而被保持為阻尼器20收縮而使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因此能夠以緊湊的方式實施搬運等操作。

因此,實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裝置110也能夠容易地實施搬運等操作。

此外,實施方式2的翻倒防止裝置110具有在翻倒防止件伸長時將第一基部30和第二基部40限制為預定間隔的間隔限制部件80。因此,該翻倒防止裝置110在由連結件70而實施的折疊狀態(tài)的保持被解除時,阻尼器20將伸長,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之間的間隔將擴展。由于該翻倒防止裝置110通過間隔限制部件80而將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之間的間隔限制為預定的間隔,因此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之間的間隔將成為預定的間隔而不會過于擴展。如果根據(jù)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的間隔而準備間隔限制部件80所限制的第一基部30與第二基部40的預定的間隔不同的多個種類的翻倒防止裝置110,則能夠容易地設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此外,該翻倒防止裝置110能夠安裝成使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30的第一抵接面31A以及第二基部40的第二抵接面41A成為預定的角度,從而能夠良好地防止家具1的翻倒。

<實施方式3>

如圖6以及圖7所示,在實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裝置210中,第一基部230以及第二基部240的方式、角度限制部件260的方式以及連結件270的方式與實施方式1等不同。其它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相同的結構標有相同的符號而省略詳細的說明。

第一基部230與第二基部240為相同的形狀。第一基部230為長尺寸形狀。第一基部230具有平板狀的第一基板231、平板狀的縱板部232、折返部233以及第一連結部234。第一基板231具有與家具1的上表面1U面接觸的第一抵接面231A。縱板部232從第一基板231的一個端部(圖6以及圖7中的左側(cè)的端部)起與第一基板231正交地延伸。折返部233從縱板部232的頂端部(圖6以及圖7中的上側(cè)的端部)起沿著與第一基板231相同的方向突出。第一連結部234以從縱板部232的內(nèi)側(cè)面(圖6以及圖7中的右側(cè)的面)232A突出的方式而被形成,并對阻尼器20的柱體21的基端部進行連結。第一連結部234具有第一連結部主體234A和第一軸部234B,所述第一連結部主體234A為平板狀并且與縱板部232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軸部234B為圓柱狀并且從第一連結部主體234A的兩面起在與縱板部232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線上延伸。第一連結部主體234A的頂端部的外邊緣形狀為半圓形。

第二基部240也為長條形狀。第二基部240具有平板狀的第二基板241、平板狀的縱板部242、折返部243以及第二連結部244。第二基板241具有與天花板C面接觸的第二抵接面241A。縱板部242從第二基板241的一個端部(圖6以及圖7中的右側(cè)的端部)起與第二基板241正交地延伸。折返部243從縱板部242的頂端部(圖6以及圖7中的下側(cè)的端部)起沿與第二基板241相同的方向突出。第二連結部244以從縱板部242的內(nèi)側(cè)面(圖6以及圖7中的左側(cè)的面)242A突出的方式而形成,并對阻尼器20的連桿22的頂端部進行連結。第二連結部244具有第二連結部主體244A和第二軸部244B,所述第二連結部主體244A為平板狀并且與縱板部242所延伸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軸部244B為圓柱狀并且從第二連結部主體244A的兩面起在與縱板部242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同一直線上延伸。第二連結部主體244A的頂端部的外邊緣形狀為半圓形。

如圖7所示,該翻倒防止裝置210在使阻尼器20收縮時,成為第一基部230與第二基部240最為接近并使第一基部230的第一基板231和第二基部240的第二基板241平行的折疊狀態(tài)。也就是說,該翻倒防止裝置210在折疊狀態(tài)下,第一基部230的縱板部232的頂端面以及與該面連續(xù)的折返部233的側(cè)面(圖7中的上側(cè)的面)與第二基部240的第二基板241的正面(圖7中的下側(cè)的面)241B抵接,第二基部240的縱板部242的頂端面以及與該面連續(xù)的折返部243的側(cè)面(圖7中的下側(cè)的面)與第一基部230的第一基板231的正面(圖7中的上側(cè)的面)231B抵接。

如圖6所示,角度限制部件260通過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而構成。也就是說,當通過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的彈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軸部234B為中心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時,阻尼器20的柱體21的基端部側(cè)的角部與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的頂端面(圖6的右側(cè)的端面)233A抵接。由此,阻尼器20的進一步的轉(zhuǎn)動被限制。因此,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能夠作為角度限制部件260而發(fā)揮作用,而將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限制于預定的角度。

如圖6以及圖7所示,連結件270通過第一卡止件271、第二卡止件272、第一卡止孔273以及第二卡止孔274而構成。第一卡止件271為鉤形,且其一端部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安裝在第一基部230的第一基板231的另一個端面(圖6以及7中的右側(cè)的端面)231C上。第二卡止件272為與第一卡止件271相同的形態(tài),且其一端部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安裝在第二基部240的第二基板241的另一個端面(圖6以及7中的左側(cè)的端面)241C上。第一卡止孔273被凹陷設置在第二基部240的縱板部242的外側(cè)面(圖6以及7中的右側(cè)的面)242A上,在折疊狀態(tài)下能夠供第一卡止件271的頂端部271A插入而卡止。第二卡止孔274被凹陷設置在第一基部230的縱板部232的外側(cè)面(圖6以及7中的左側(cè)的面)232A上,在折疊狀態(tài)下能夠供第二卡止件272的頂端部272A插入而卡止。因此,如圖7所示,連結件270通過將翻倒防止裝置210設為折疊狀態(tài),并將第一卡止件271的頂端部271A插入于第一卡止孔273中而卡止,且將第二卡止件272的頂端部272A插入于第二卡止孔274中而卡止,從而能夠?qū)⒎狗乐寡b置210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以此方式,該翻倒防止裝置210能夠通過連結件270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從而能夠以緊湊的方式實施搬運等操作。

此外,如圖6所示,在將該翻倒防止裝置210安裝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的情況下,能夠以接下來所說明的方式進行安裝。首先,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配置通過連結件270而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210。此時,以使第一基部230處于下側(cè)的方式而配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上。接下來,將被保持為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210的第一卡止件271的頂端部271A從第一卡止孔273中拔出,并將第二卡止件272的頂端部272A從第二卡止孔274中拔出。這樣一來,翻倒防止裝置210通過扭轉(zhuǎn)螺旋彈簧50的彈性力而使阻尼器20以第一軸部234B為中心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并通過被封入在柱體21中的壓縮氣體的膨脹力而使阻尼器20的長度伸長。并且,阻尼器20的柱體21的基端部側(cè)的角部與作為角度限制部件260的第一基部230的折返部233的頂端面233A抵接,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而成為預定的角度。在該狀態(tài)下,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與天花板C抵接。也就是說,阻尼器20相對于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也成為預定的角度。以此方式,該翻倒防止裝置210能夠以使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以及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成為預定的角度的方式而安裝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

實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裝置210也具備阻尼器20、第一基部230、第二基部240以及連結件270。阻尼器20被安裝于,被設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1與天花板C之間,并向長度伸長的方向受到在阻尼器20的柱體21中所被封入的壓縮氣體的膨脹力所施加的作用力。第一基部230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阻尼器20的一端部(柱體21的基端部)上,并具有與家具1的上表面1U抵接的第一抵接面231A。第二基部240以轉(zhuǎn)動自如的方式而被連結在阻尼器20的另一端部(連桿22的頂端部)上,并具有與天花板C抵接的第二抵接面241A。連結件270保持為使阻尼器20收縮從而使第一基部230與第二基部240接近的折疊狀態(tài)。

由于該翻倒防止裝置210也通過連結件270而保持為阻尼器20收縮而使第一基部230與第二基部240接近了的折疊狀態(tài),因此能夠以緊湊的方式實施搬運等操作。

因此,實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裝置210也能夠容易地實施搬運等操作。

此外,實施方式3的翻倒防止裝置210也具備角度限制部件260,所述角度限制部件260在由連結件270而實施的折疊狀態(tài)的保持被解除的狀態(tài)下,將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以及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而限制于預定的角度。因此,翻倒防止裝置210能夠以使阻尼器20相對于第一基部230的第一抵接面231A以及第二基部240的第二抵接面241A成為預定的角度的方式而設置在家具1的上表面1U與天花板C之間,從而能夠良好地防止家具1的翻倒。

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通過上述記載以及附圖而說明的實施方式1~3,例如以下的實施方式也包含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nèi)。

(1)雖然在實施方式1~3中,翻倒防止裝置具備角度限制部件或間隔限制部件,但是也可以不具備這些部件。

(2)雖然在實施方式1~3中,翻倒防止裝置具備對阻尼器向使其相對于第一基部立起的方向施加彈性力的扭轉(zhuǎn)螺旋彈簧,但是也可以不具備扭轉(zhuǎn)螺旋彈簧。在該情況下,對翻倒防止裝置進行設置的設置者以手動的方式使阻尼器立起,或通過其它的結構而使阻尼器自動地立起。

(3)雖然在實施方式1~3中,作為翻倒防止件而使用了阻尼器,但是也可以使用螺旋彈簧等。

(4)雖然在實施方式1~3中,作為翻倒防止件而使用了壓縮效應阻尼器,但是也可以使用伸長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阻尼力大于收縮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阻尼力的伸長效應阻尼器或雙效阻尼器。

(5)雖然在實施方式1~3中,將翻倒防止裝置安裝在家具(物品)的上表面與天花板之間,但是也可以將翻倒防止裝置配置在家具(物品)的上表面與壁面之間、或者家具(物品)的背面與壁面之間、或者家具(物品)的底面與地板面(設置面)之間。

(6)雖然在實施方式1以及2中,連結件具有長方形形狀的連結件主體和從連結件主體的各個長邊起在相同方向上與該連結件主體正交地延伸的卡止片,并且以兩個為一組,但是也可以為兩端或者一個端部開口的方筒狀的連結件,并將折疊狀態(tài)的翻倒防止裝置從開口部插入到內(nèi)部而保持折疊狀態(tài)。

(7)雖然在實施方式2中,間隔限制部件以兩個為一組,但是間隔限制部件也可以設為僅一個而對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進行連結并將第一基部與第二基部之間的間隔限制為預定的間隔。

(8)雖然在實施方式1以及3中具備角度限制部件,在實施方式2中具備間隔限制部件,但是也可以以組合的方式而具備角度限制部件和間隔限制部件。

符號說明

1…家具(物品);C…天花板;W…壁面;10、110、210…翻倒防止裝置;20…阻尼器(翻倒防止件);30、230…第一基部;31A、231A…第一抵接面;40、240…第二基部;41A、241A…第二抵接面;70、270…連結件;60、260…角度限制部件;80…間隔限制部件。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洛南县| 博湖县| 柳州市| 凤凰县| 辽阳县| 乌兰县| 阿图什市| 宜兴市| 柯坪县| 莫力| 莱州市| 进贤县| 行唐县| 广元市| 鹤壁市| 屯昌县| 东辽县| 安仁县| 汤阴县| 南木林县| 宣威市| 永城市| 平和县| 大悟县| 黔江区| 阿坝| 永胜县| 桐乡市| 来安县| 靖江市| 晋州市| 古蔺县| 保靖县| 民和| 卫辉市| 恩平市| 绥德县| 屏东县| 马尔康县| 育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