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草席的制備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草席材質(zhì)柔軟,與皮膚的親和力強,與竹席不同,草席涼度較低,適合老人、嬰兒以及體質(zhì)較弱的人群使用,但是傳統(tǒng)草席通常采用燈芯草、蒲草、馬蘭草等材料加工而成,這些材料制成的草席由于本身草質(zhì)的特性容易滋生螨蟲等細菌,而且使用時透氣、吸濕效果差,容易引起上火,缺乏保健功效,因此亟需設(shè)計一種降火保健草席來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背景技術(shù)中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保健草席具有降火的功效。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席草用常用方法將席草用紗線編織成草席,然后放入燒煮鍋A沸水中燒煮2-3h,然后將草席撈出放入燒煮鍋B中,加入水漫過草席,然后投入中藥藥包A,升溫至60-80℃,保溫2-4h,然后撈出草席;
S2、S1中處理好的草席放入燒煮鍋C中,加入燒煮鍋B中的剩液漫過草席,然后加入中藥藥包B,升溫至70-90℃,保溫3-5h,席草顏色成黑黃,手感柔軟時,將草席撈出,烘干;
S3、將S2烘干的草席置于浸泡池內(nèi),加入燒煮鍋C的剩液淹沒草席,浸泡8-12h,取出烘干,冷卻至室溫得到降火保健草席。
優(yōu)選地,S1中,中藥藥包A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石膏5-15份、寒冰石4-8份、知母2-5份、梔子1-4份、蘆根3-6份、無花粉2-5份、淡竹葉1-3份、夏枯草2-5份、鴨跖草3-6份、西瓜皮1-4份、荷葉2-5份、蓮子心3-6份、生地1-4份、紫草2-5份、犀角3-5份、牛黃4-6份、赤芍藥2-5份、大青葉1-3份、板藍根2-4份、青黛1-3份、玄參4-6份、茅根2-5份。
優(yōu)選地,S1中,中藥藥包A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石膏、寒冰石、知母、梔子、蘆根、無花粉、淡竹葉、夏枯草、鴨跖草、西瓜皮、荷葉、蓮子心、生地、紫草、犀角、牛黃、赤芍藥、大青葉、板藍根、青黛、玄參和茅根混合粉碎,混合均勻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中,攪拌均勻后于-30~-20℃凍干處理50-80min得到物料b;然后將物料b和水混合均勻,90-100℃煎煮5-15h,冷卻至室溫得到濾液,然后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得到濃縮液,接著將濃縮液75-85℃干燥后冷卻至常溫,然后研磨至20-40目顆粒狀物料,然后用紗布包裹后得到中藥藥包A。
優(yōu)選地,S1中,中藥藥包A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石膏8-12份、寒冰石5-7份、知母3-4份、梔子2-3份、蘆根4-5份、無花粉3-4份、淡竹葉1.5-2.5份、夏枯草3-4份、鴨跖草4-5份、西瓜皮2-3份、荷葉3-4份、蓮子心4-5份、生地2-3份、紫草3-4份、犀角3.5-4.5份、牛黃4.5-5.5份、赤芍藥3-4份、大青葉1.5-2.5份、板藍根2.5-3.5份、青黛1.5-2.5份、玄參4.5-5.5份、茅根3-4份。
優(yōu)選地,S1中,中藥藥包A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石膏10份、寒冰石6份、知母3.5份、梔子2.5份、蘆根4.5份、無花粉3.5份、淡竹葉2份、夏枯草3.5份、鴨跖草4.5份、西瓜皮2.5份、荷葉3.5份、蓮子心4.5份、生地2.5份、紫草3.5份、犀角4份、牛黃5份、赤芍藥3.5份、大青葉2份、板藍根3份、青黛2份、玄參5份、茅根3.5份。
優(yōu)選地,S2中,中藥藥包B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黃連4-9份、黃芩2-5份、黃柏1-3份、胡黃連2-5份、龍膽草1-3份、秦皮2-4份、苦參3-6份、白蘚皮1-3份、金銀花2-4份、忍冬草3-5份、連翹4-8份、犁頭草2-5份、四季青3-6份、芙蓉花1-4份、白腥草2-5份、虎耳草4-8份、紅藤2-5份、土茯苓3-6份、山豆根1-4份、橄欖2-5份、金果欖3-5份、淡秋石4-8份、馬齒莧2-5份、雞眼草4-8份、半枝蓮2-6份、白英3-6份、蛇莓4-8份、鳳尾草2-5份、藤梨根4-8份。
優(yōu)選地,S2中,中藥藥包B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黃連、黃芩、黃柏、胡黃連、龍膽草、秦皮、苦參、白蘚皮、金銀花、忍冬草、連翹、犁頭草、四季青、芙蓉花、白腥草、虎耳草、紅藤、土茯苓、山豆根、橄欖、金果欖、淡秋石、馬齒莧、雞眼草、半枝蓮、白英、蛇莓、鳳尾草和藤梨根加一倍的水打漿,過濾除渣,收集得到濾液A;將酒糟裝入布袋,與糯米混合入鍋,加入物料重量20-25%的水,小火加熱,燜干后取出,送入烤箱,在140-160℃下焙烤至香時出料,與濾液A混合密封浸泡3-4h后過濾除渣,所得濾液B經(jīng)噴霧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用紗布包裹得到中藥藥包B。
優(yōu)選地,S2中,中藥藥包B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黃連5-8份、黃芩3-4份、黃柏1.5-2.5份、胡黃連3-4份、龍膽草1.5-2.5份、秦皮2.5-3.5份、苦參4-5份、白蘚皮1.5-2.5份、金銀花2.5-3.5份、忍冬草3.5-4.5份、連翹5-7份、犁頭草3-4份、四季青4-5份、芙蓉花2-3份、白腥草3-4份、虎耳草5-7份、紅藤3-4份、土茯苓4-5份、山豆根2-3份、橄欖3-4份、金果欖3.5-4.5份、淡秋石5-7份、馬齒莧3-4份、雞眼草5-7份、半枝蓮3-5份、白英4-5份、蛇莓5-7份、鳳尾草3-4份、藤梨根5-7份。
優(yōu)選地,S2中,中藥藥包B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黃連6.5份、黃芩3.5份、黃柏2份、胡黃連3.5份、龍膽草2份、秦皮3份、苦參4.5份、白蘚皮2份、金銀花3份、忍冬草4份、連翹6份、犁頭草3.5份、四季青4.5份、芙蓉花2.5份、白腥草3.5份、虎耳草6份、紅藤3.5份、土茯苓4.5份、山豆根2.5份、橄欖3.5份、金果欖4份、淡秋石6份、馬齒莧3.5份、雞眼草6份、半枝蓮4份、白英4.5份、蛇莓6份、鳳尾草3.5份、藤梨根6份。
本發(fā)明的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席草用常用方法將席草用紗線編織成草席,然后放入燒煮鍋A沸水中燒煮,然后將草席撈出放入燒煮鍋B中,加入水漫過草席,然后投入中藥藥包A,升溫后保溫,然后撈出草席;S2、S1中處理好的草席放入燒煮鍋C中,加入燒煮鍋B中的剩液漫過草席,然后加入中藥藥包B,升溫后保溫,席草顏色成黑黃,手感柔軟時,將草席撈出,烘干;S3、將S2烘干的草席置于浸泡池內(nèi),加入燒煮鍋C的剩液淹沒草席,浸泡,取出烘干,冷卻至室溫得到降火保健草席。S1中,中藥藥包A通過將石膏、寒冰石、知母、梔子、蘆根、無花粉、淡竹葉、夏枯草、鴨跖草、西瓜皮、荷葉、蓮子心、生地、紫草、犀角、牛黃、赤芍藥、大青葉、板藍根、青黛、玄參和茅根混合粉碎,混合均勻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凍干處理得到物料b;然后將物料b和水混合均勻,煎煮,冷卻至室溫得到濾液,然后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得到濃縮液,接著將濃縮液干燥后冷卻至常溫,然后研磨成顆粒狀物料,然后用紗布包裹后得到中藥藥包A,運用到本發(fā)明保健草席的制備中,有效提高了本發(fā)明保健草席的降火功效。S2中,中藥藥包B通過將黃連、黃芩、黃柏、胡黃連、龍膽草、秦皮、苦參、白蘚皮、金銀花、忍冬草、連翹、犁頭草、四季青、芙蓉花、白腥草、虎耳草、紅藤、土茯苓、山豆根、橄欖、金果欖、淡秋石、馬齒莧、雞眼草、半枝蓮、白英、蛇莓、鳳尾草和藤梨根加一倍的水打漿,過濾除渣,收集得到濾液A;將酒糟裝入布袋,與糯米混合入鍋,加入水,小火加熱,燜干后取出,送入烤箱,在焙烤至香時出料,與濾液A混合密封浸泡后過濾除渣,所得濾液B經(jīng)噴霧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用紗布包裹得到中藥藥包B,運用到本發(fā)明保健草席的制備中,進一步提高了本發(fā)明保健草席的降火功效。本發(fā)明制備得到的保健草席具有降火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出詳細說明,應(yīng)當了解,實施例只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是用于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定,任何在本發(fā)明基礎(chǔ)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換等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
實施例1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席草用常用方法將席草用紗線編織成草席,然后放入燒煮鍋A沸水中燒煮2.5h,然后將草席撈出放入燒煮鍋B中,加入水漫過草席,然后投入中藥藥包A,升溫至70℃,保溫3h,然后撈出草席;
S2、S1中處理好的草席放入燒煮鍋C中,加入燒煮鍋B中的剩液漫過草席,然后加入中藥藥包B,升溫至80℃,保溫4h,席草顏色成黑黃,手感柔軟時,將草席撈出,烘干;
S3、將S2烘干的草席置于浸泡池內(nèi),加入燒煮鍋C的剩液淹沒草席,浸泡10h,取出烘干,冷卻至室溫得到降火保健草席。
S1中,中藥藥包A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10份石膏、6份寒冰石、3.5份知母、2.5份梔子、4.5份蘆根、3.5份無花粉、2份淡竹葉、3.5份夏枯草、4.5份鴨跖草、2.5份西瓜皮、3.5份荷葉、4.5份蓮子心、2.5份生地、3.5份紫草、4份犀角、5份牛黃、3.5份赤芍藥、2份大青葉、3份板藍根、2份青黛、5份玄參和3.5份茅根混合粉碎,混合均勻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中,攪拌均勻后于-25℃凍干處理65min得到物料b;然后將物料b和水混合均勻,95℃煎煮10h,冷卻至室溫得到濾液,然后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得到濃縮液,接著將濃縮液80℃干燥后冷卻至常溫,然后研磨至30目顆粒狀物料,然后用紗布包裹后得到中藥藥包A。
S2中,中藥藥包B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6.5份黃連、3.5份黃芩、2份黃柏、3.5份胡黃連、2份龍膽草、3份秦皮、4.5份苦參、2份白蘚皮、3份金銀花、4份忍冬草、6份連翹、3.5份犁頭草、4.5份四季青、2.5份芙蓉花、3.5份白腥草、6份虎耳草、3.5份紅藤、4.5份土茯苓、2.5份山豆根、3.5份橄欖、4份金果欖、6份淡秋石、3.5份馬齒莧、6份雞眼草、4份半枝蓮、4.5份白英、6份蛇莓、3.5份鳳尾草和6份藤梨根加一倍的水打漿,過濾除渣,收集得到濾液A;將酒糟裝入布袋,與糯米混合入鍋,加入物料重量22.5%的水,小火加熱,燜干后取出,送入烤箱,在150℃下焙烤至香時出料,與濾液A混合密封浸泡3.5h后過濾除渣,所得濾液B經(jīng)噴霧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用紗布包裹得到中藥藥包B。
實施例2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席草用常用方法將席草用紗線編織成草席,然后放入燒煮鍋A沸水中燒煮2h,然后將草席撈出放入燒煮鍋B中,加入水漫過草席,然后投入中藥藥包A,升溫至80℃,保溫2h,然后撈出草席;
S2、S1中處理好的草席放入燒煮鍋C中,加入燒煮鍋B中的剩液漫過草席,然后加入中藥藥包B,升溫至90℃,保溫3h,席草顏色成黑黃,手感柔軟時,將草席撈出,烘干;
S3、將S2烘干的草席置于浸泡池內(nèi),加入燒煮鍋C的剩液淹沒草席,浸泡12h,取出烘干,冷卻至室溫得到降火保健草席。
S1中,中藥藥包A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5份石膏、8份寒冰石、2份知母、4份梔子、3份蘆根、5份無花粉、1份淡竹葉、5份夏枯草、3份鴨跖草、4份西瓜皮、2份荷葉、6份蓮子心、1份生地、5份紫草、3份犀角、6份牛黃、2份赤芍藥、3份大青葉、2份板藍根、3份青黛、4份玄參和5份茅根混合粉碎,混合均勻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中,攪拌均勻后于-30℃凍干處理80min得到物料b;然后將物料b和水混合均勻,90℃煎煮15h,冷卻至室溫得到濾液,然后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得到濃縮液,接著將濃縮液75℃干燥后冷卻至常溫,然后研磨至40目顆粒狀物料,然后用紗布包裹后得到中藥藥包A。
S2中,中藥藥包B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4份黃連、5份黃芩、1份黃柏、5份胡黃連、1份龍膽草、4份秦皮、3份苦參、3份白蘚皮、2份金銀花、5份忍冬草、4份連翹、5份犁頭草、3份四季青、4份芙蓉花、2份白腥草、8份虎耳草、2份紅藤、6份土茯苓、1份山豆根、5份橄欖、3份金果欖、8份淡秋石、2份馬齒莧、8份雞眼草、2份半枝蓮、6份白英、4份蛇莓、5份鳳尾草和4份藤梨根加一倍的水打漿,過濾除渣,收集得到濾液A;將酒糟裝入布袋,與糯米混合入鍋,加入物料重量25%的水,小火加熱,燜干后取出,送入烤箱,在140℃下焙烤至香時出料,與濾液A混合密封浸泡4h后過濾除渣,所得濾液B經(jīng)噴霧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用紗布包裹得到中藥藥包B。
實施例3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席草用常用方法將席草用紗線編織成草席,然后放入燒煮鍋A沸水中燒煮3h,然后將草席撈出放入燒煮鍋B中,加入水漫過草席,然后投入中藥藥包A,升溫至60℃,保溫4h,然后撈出草席;
S2、S1中處理好的草席放入燒煮鍋C中,加入燒煮鍋B中的剩液漫過草席,然后加入中藥藥包B,升溫至70℃,保溫5h,席草顏色成黑黃,手感柔軟時,將草席撈出,烘干;
S3、將S2烘干的草席置于浸泡池內(nèi),加入燒煮鍋C的剩液淹沒草席,浸泡8h,取出烘干,冷卻至室溫得到降火保健草席。
S1中,中藥藥包A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15份石膏、4份寒冰石、5份知母、1份梔子、6份蘆根、2份無花粉、3份淡竹葉、2份夏枯草、6份鴨跖草、1份西瓜皮、5份荷葉、3份蓮子心、4份生地、2份紫草、5份犀角、4份牛黃、5份赤芍藥、1份大青葉、4份板藍根、1份青黛、6份玄參和2份茅根混合粉碎,混合均勻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中,攪拌均勻后于-20℃凍干處理50min得到物料b;然后將物料b和水混合均勻,100℃煎煮5h,冷卻至室溫得到濾液,然后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得到濃縮液,接著將濃縮液85℃干燥后冷卻至常溫,然后研磨至20目顆粒狀物料,然后用紗布包裹后得到中藥藥包A。
S2中,中藥藥包B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9份黃連、2份黃芩、3份黃柏、2份胡黃連、3份龍膽草、2份秦皮、6份苦參、1份白蘚皮、4份金銀花、3份忍冬草、8份連翹、2份犁頭草、6份四季青、1份芙蓉花、5份白腥草、4份虎耳草、5份紅藤、3份土茯苓、4份山豆根、2份橄欖、5份金果欖、4份淡秋石、5份馬齒莧、4份雞眼草、6份半枝蓮、3份白英、8份蛇莓、2份鳳尾草和8份藤梨根加一倍的水打漿,過濾除渣,收集得到濾液A;將酒糟裝入布袋,與糯米混合入鍋,加入物料重量20%的水,小火加熱,燜干后取出,送入烤箱,在160℃下焙烤至香時出料,與濾液A混合密封浸泡3h后過濾除渣,所得濾液B經(jīng)噴霧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用紗布包裹得到中藥藥包B。
實施例4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席草用常用方法將席草用紗線編織成草席,然后放入燒煮鍋A沸水中燒煮2.2h,然后將草席撈出放入燒煮鍋B中,加入水漫過草席,然后投入中藥藥包A,升溫至75℃,保溫2.5h,然后撈出草席;
S2、S1中處理好的草席放入燒煮鍋C中,加入燒煮鍋B中的剩液漫過草席,然后加入中藥藥包B,升溫至85℃,保溫3.5h,席草顏色成黑黃,手感柔軟時,將草席撈出,烘干;
S3、將S2烘干的草席置于浸泡池內(nèi),加入燒煮鍋C的剩液淹沒草席,浸泡11h,取出烘干,冷卻至室溫得到降火保健草席。
S1中,中藥藥包A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8份石膏、7份寒冰石、3份知母、3份梔子、4份蘆根、4份無花粉、1.5份淡竹葉、4份夏枯草、4份鴨跖草、3份西瓜皮、3份荷葉、5份蓮子心、2份生地、4份紫草、3.5份犀角、5.5份牛黃、3份赤芍藥、2.5份大青葉、2.5份板藍根、2.5份青黛、4.5份玄參和4份茅根混合粉碎,混合均勻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中,攪拌均勻后于-30℃凍干處理80min得到物料b;然后將物料b和水混合均勻,90℃煎煮15h,冷卻至室溫得到濾液,然后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得到濃縮液,接著將濃縮液75℃干燥后冷卻至常溫,然后研磨至40目顆粒狀物料,然后用紗布包裹后得到中藥藥包A。
S2中,中藥藥包B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5份黃連、4份黃芩、1.5份黃柏、4份胡黃連、1.5份龍膽草、3.5份秦皮、4份苦參、2.5份白蘚皮、2.5份金銀花、4.5份忍冬草、5份連翹、4份犁頭草、4份四季青、3份芙蓉花、3份白腥草、7份虎耳草、3份紅藤、5份土茯苓、2份山豆根、4份橄欖、3.5份金果欖、7份淡秋石、3份馬齒莧、7份雞眼草、3份半枝蓮、5份白英、5份蛇莓、4份鳳尾草和5份藤梨根加一倍的水打漿,過濾除渣,收集得到濾液A;將酒糟裝入布袋,與糯米混合入鍋,加入物料重量25%的水,小火加熱,燜干后取出,送入烤箱,在140℃下焙烤至香時出料,與濾液A混合密封浸泡4h后過濾除渣,所得濾液B經(jīng)噴霧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用紗布包裹得到中藥藥包B。
實施例5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降火保健草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席草用常用方法將席草用紗線編織成草席,然后放入燒煮鍋A沸水中燒煮2.8h,然后將草席撈出放入燒煮鍋B中,加入水漫過草席,然后投入中藥藥包A,升溫至65℃,保溫3.5h,然后撈出草席;
S2、S1中處理好的草席放入燒煮鍋C中,加入燒煮鍋B中的剩液漫過草席,然后加入中藥藥包B,升溫至75℃,保溫4.5h,席草顏色成黑黃,手感柔軟時,將草席撈出,烘干;
S3、將S2烘干的草席置于浸泡池內(nèi),加入燒煮鍋C的剩液淹沒草席,浸泡9h,取出烘干,冷卻至室溫得到降火保健草席。
S1中,中藥藥包A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12份石膏、5份寒冰石、4份知母、2份梔子、5份蘆根、3份無花粉、2.5份淡竹葉、3份夏枯草、5份鴨跖草、2份西瓜皮、4份荷葉、4份蓮子心、3份生地、3份紫草、4.5份犀角、4.5份牛黃、4份赤芍藥、1.5份大青葉、3.5份板藍根、1.5份青黛、5.5份玄參和3份茅根混合粉碎,混合均勻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中,攪拌均勻后于-20℃凍干處理50min得到物料b;然后將物料b和水混合均勻,100℃煎煮5h,冷卻至室溫得到濾液,然后將濾液進行減壓濃縮得到濃縮液,接著將濃縮液85℃干燥后冷卻至常溫,然后研磨至20目顆粒狀物料,然后用紗布包裹后得到中藥藥包A。
S2中,中藥藥包B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按重量份將8份黃連、3份黃芩、2.5份黃柏、3份胡黃連、2.5份龍膽草、2.5份秦皮、5份苦參、1.5份白蘚皮、3.5份金銀花、3.5份忍冬草、7份連翹、3份犁頭草、5份四季青、2份芙蓉花、4份白腥草、5份虎耳草、4份紅藤、4份土茯苓、3份山豆根、3份橄欖、4.5份金果欖、5份淡秋石、4份馬齒莧、5份雞眼草、5份半枝蓮、4份白英、7份蛇莓、3份鳳尾草和7份藤梨根加一倍的水打漿,過濾除渣,收集得到濾液A;將酒糟裝入布袋,與糯米混合入鍋,加入物料重量20%的水,小火加熱,燜干后取出,送入烤箱,在160℃下焙烤至香時出料,與濾液A混合密封浸泡3h后過濾除渣,所得濾液B經(jīng)噴霧干燥制成粉末,然后用紗布包裹得到中藥藥包B。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發(fā)明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yīng)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