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骨科頸椎骨折/術后病人保持頭頸中立位置的枕頭。
背景技術:
頸椎骨折/術后病人,早期需長時間取仰臥位,患者的頭枕部會有壓痛,甚至會發(fā)生壓瘡,頸部也會呈懸空狀態(tài),時間過長,患者會感到頸部酸痛不適;患者在睡眠時會無意識變動體位,存在風險。臨床上,護士常需要患者家屬準備10張左右毛巾,墊于頭枕部、頸部處,兩側(cè)用鹽袋或沙袋固定,外面使用毛巾包裹。護士在為頸椎患者翻身時,一般需要2-3人,一位護士固定頭頸部;一位護士協(xié)助取下患者頭頸部下的毛巾以及固定頸部的鹽袋,并放置與肩同高的枕頭,加以固定;另外還需要一位護士或家屬協(xié)助患者翻身。既需要大量人員,大量物資,大量時間,同時在為患者更換毛巾或體位時,因為每個護士固定手法不一,患者可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頸部不適,且翻身時存在風險。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頸椎病人體位固定枕,使患者在仰臥、側(cè)臥時均達到治療所需支撐高度,約束定位頭頸部可完成瞬間體位轉(zhuǎn)換,增加頸椎患者臥位舒適度。并且預防頭枕部的壓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頸椎病人體位固定枕,包括墊于病人頭部下方的頭枕和墊于病人頸部下方的頸枕;所述頭枕與頸枕相互連接,且頸枕高于頭枕;所述頭枕和頸枕兩側(cè)分別連接有頭頸固定枕;所述頭頸固定枕的高度與病人肩寬相配合;所述頸枕內(nèi)填充有氣囊,還 包括用于為氣囊充氣的手捏加壓球。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頸枕的外表面為曲面。曲面的頸枕符合人體工學原理,加大與頸部接觸的面積,為病人頸部提供更好的支撐,避免病人仰臥時頸部懸空。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頭枕內(nèi)填充有海綿。海綿透氣、柔軟、彈性適中,為病人頭部提供舒適的支撐。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頭頸固定枕內(nèi)的填充物為上下兩層,其下層為顆粒狀填充物占1/3,其上層為絮狀填充物占2/3。首先顆粒狀的填充物容易固定頭部保持頭頸中立位的體位,而絮狀填充物提供足夠的緩沖,使得頭部與頭頸固定枕接觸更加舒適,翻身側(cè)臥時不會感受到顆粒填充物的壓迫。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頭頸固定枕內(nèi)下層填充物為蕎麥或者決明子。蕎麥和決明子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特別是決明子,潤腸通便,降脂明目,治療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壓。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緩瀉作用,降血壓降血脂。
作為一種優(yōu)選,所述頭頸固定枕的高度為10-15厘米。與大部分病人的肩寬相符。這里所謂的肩寬是指病人肩部邊緣到頭部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具有上述結構的頸椎病人體位固定枕,其頸枕內(nèi)填充有可充放氣的氣囊,用于調(diào)節(jié)高度以適應不同的病人。其兩側(cè)的頭頸固定枕在病人側(cè)臥時也能保持頭頸的中立位置,減輕了醫(yī)務人員及病人家屬的工作量,節(jié)約了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頭枕、2頸枕、3頭頸固定枕、4手捏加壓球、5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包括墊于病人頭部下方的頭枕1和墊于病人頸部下方的頸枕2;所述頭枕1與頸枕2相互連接,且頸枕2高于頭枕1;頭枕1內(nèi)填充有海綿。頸枕2的外表面為曲面。所述頭枕1和頸枕2兩側(cè)方別連接有頭頸固定枕3;所述頭頸固定枕3的高度與病人肩寬相配合;所述頸枕2內(nèi)填充有氣囊5,還包括用于為氣囊5充氣的手捏加壓球4。所述頭頸固定枕3內(nèi)的填充物為上下兩層,其下層為顆粒狀填充物占1/3,最好為蕎麥或者決明子,其上層為絮狀填充物占2/3。頭頸固定枕3的高度最好為10-15厘米。頭枕1和頸枕2的寬度為18-20厘米。
使用的時候,如果病人需要仰臥,將頭枕1墊于病人頭部下方,將頸枕2墊于病人頸部下方。并通過手捏加壓球4為頸枕2內(nèi)的氣囊5充氣,將頸枕2調(diào)節(jié)到合適的高度。此時頭頸固定枕3用于夾持病人頭部,固定病人頭部的位置。
如果病人需要側(cè)臥,可直接枕于頭頸固定枕3上。由于頭頸固定枕3的高度與病人肩寬一致,這樣使得病人的頭部始終中立。
本申請中的“肩寬”是指病人肩膀邊緣到頭部之間的距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