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電器,尤其涉及一種壺體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雙層的壺體結構越來越多,特別是在電熱水壺、豆?jié){機等液體加熱器上使用廣泛。以電熱水壺為例,單層電熱水壺的壺身溫度較高,用戶很容易接觸殼體而被燙傷,且保溫及加熱效率都不高;雙層電熱水壺包括內(nèi)膽和外殼,外殼側邊設有開口,其裝配方式為拉開外殼開口,然后將外殼直接套設在內(nèi)膽外,再用手柄覆蓋開口且夾緊外殼與內(nèi)膽連接,但是在安裝手柄之前,外殼由于自身的張力而無法處于合攏狀態(tài),造成手柄的裝配不方便,影響電熱水壺的生產(chǎn)效率。另外,雙層電熱水壺還存在外殼強度不夠易變形的問題,影響電熱水壺壺身的美觀性,當外殼與內(nèi)膽都不是等截面結構時,外殼與內(nèi)膽之間存在較大間隙,外殼強度不夠更加易變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低成本、裝配方便的壺體結構,使用更為方便安全。
一種壺體結構,所述壺體包括內(nèi)膽、外殼、手柄,所述外殼一側設有開口,所述外殼套設在所述內(nèi)膽外,所述壺體還包括設于所述外殼與所述內(nèi)膽之間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撐所述外殼,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設于所述開口處且沿所述內(nèi)膽外壁軸向設置,所述手柄覆蓋所述開口。
所述支架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為與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側邊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
所述支架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為環(huán)繞所述內(nèi)膽而成的環(huán)形支架,所述環(huán)形支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側邊連接。
所述支架還包括與第三支架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外壁軸向設置的加強筋。
所述內(nèi)膽外設有壺嘴,所述外殼上設有安裝所述壺嘴的安裝缺口,所述第三支架在所述壺嘴處沿所述安裝缺口形成壺嘴加強件。
所述支架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設于正對所述外殼開口處的位置。
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一體成型。
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三支架均設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底端或頂端,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三支架形成封閉的環(huán)形圈。
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別固定在所述內(nèi)膽上。
所述外殼與支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外殼側面開口,外殼在開口處的具有張力,外殼無法保持其原有的造型,因此所述外殼與內(nèi)膽之間增設了用于支撐外殼的支架,且外殼安裝在支架上,隨支架而變化。所述支架可以簡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過將外殼開口兩側分別安裝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加強了外殼在開口處的強度,使其外殼造型穩(wěn)定,不易變形;且當?shù)谝恢Ъ芎偷诙Ъ馨惭b在內(nèi)膽上時,外殼隨之固定且在開口處不會處于變形張開狀態(tài),便于手柄的安裝,其裝配過程穩(wěn)定且方便;同時,上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手柄處起到了隔熱的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亦可根據(jù)下述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壺體結構的實施一例示意圖。
圖2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壺體結構的實施例四示意圖。
圖7為壺體結構的實施例五示意圖。
圖8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外殼、支架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實施例二壺體的剖視圖。
圖16為圖15中A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17為圖15中B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18為實施例五結構示意圖。
圖19為圖18中C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20為外殼、支架開口處安裝前示意圖。
圖21為外殼、支架開口處安裝后示意圖。
圖22為電熱水壺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1-外殼;2-支架;3-內(nèi)膽;4-壺蓋;5-手柄;6-底座;7-蒸汽帽;8-蒸汽管;11-插片;12-安裝孔;13-上邊沿;14-下邊沿;15-壺嘴套;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延伸支架;24-環(huán)形支架;25-加強筋;26-壺嘴加強件;27-連接件;31-第一翻邊;32-第一折邊;33-壺嘴;34-第二翻邊;35-第二折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軸向”、“周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nèi)”、“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可以互相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 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熱水壺可以包括壺體結構、壺蓋4、底座6等。壺蓋4可通過轉軸與手柄5連接或者直接扣裝在壺體結構的頂部,底座6安裝在壺體結構的底部,底座6與壺體結構之間可設置加熱管和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溫控器、電源開關等,用戶通過按壓電源開關,使得電熱水壺接通電源,從而控制加熱裝置工作,溫控器用于當水沸騰時來跳斷電源。蒸汽管8設置在手柄5內(nèi)膽3之間且用于使內(nèi)膽3內(nèi)的蒸汽通到溫控器處。
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描述壺體結構。需要說明一點,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壺體結構可作為但不限于電熱水壺的壺體結構。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壺體結構,所述壺體包括內(nèi)膽3、外殼1、手柄5,所述外殼1一側設有開口,所述外殼1套設在所述內(nèi)膽3外,所述壺體還包括設于所述外殼1與所述內(nèi)膽3之間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撐所述外殼1,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設于所述開口處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所述手柄5覆蓋所述開口。需要說明一點,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以內(nèi)膽3高度方向為軸向示意說明)應當作廣義理解,例如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平行于軸向方向,同時還可以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大體上還是沿著軸向設置的,即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與軸向呈較小的角度的情況。
由于所述外殼1側面開口,外殼1在開口處的具有張力,外殼1無法保持其原有的造型,因此所述外殼1與內(nèi)膽3之間增設了用于支撐外殼1的支架2,且外殼1安裝在支架2上,隨支架2而變化。所述支架2可以簡單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過將外殼1開口兩側分別安裝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加強了外殼1在開口處的強度,保持外殼1開口處的造型穩(wěn)定,不易變形;當?shù)谝恢Ъ?1和第二支架22安裝在內(nèi)膽3上時,外殼1隨之固定且在開口處不會處于張開狀態(tài),便于手柄5的安裝,其裝配過程穩(wěn)定且方便;同時,上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手柄5處起到了隔熱的效果。
其中,為了更加方便的裝配,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分別固定在所述內(nèi)膽3上,其固定結構可以是通過在內(nèi)膽3上安裝馬仔,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過螺釘或卡扣等方式固定在馬仔上。當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分別固定在所述內(nèi)膽3上時,所述外殼1開口兩側即隨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此時,所述手柄5可很方便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或者內(nèi)膽3上。
上述壺體結構的裝配方法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先將外殼1定位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再將外殼1與支架2作為一個整體組件裝配到內(nèi)膽3上;第二種,先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到內(nèi)膽3上,再將外殼1定位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最后,所述手柄5覆蓋所述開口,且手柄5可與內(nèi)膽3固定連接,也可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連接。如圖14、20所示,根據(jù)上述結構,外殼1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連接關系包括:所述外殼1開口兩側分別設有插片11,所述外殼1的兩側通過彎折所述插片11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連接;或者,所述外殼1開口兩側分別設有插孔,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設有固定柱,所述外殼1的兩側通過所述插孔套設在固定柱上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連接;或者,所述外殼1開口兩側分別設有卡扣,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對應卡扣的位置設有卡槽,外殼1通過卡扣結構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連接。除此之外,所述外殼1可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一起固定到內(nèi)膽3上。
由于上述支架2結構穩(wěn)定,外殼1安裝在支架2上,支架2在外殼1開口處起到了吃撐的作用,使得外殼1在開口處的強度增大,從而加強整個壺體的強度,且便于手柄5的安裝,其裝配過程穩(wěn)定且方便,同時上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手柄5處起到了隔熱的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2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為與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側邊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需要說明一點,“所述第三支架為與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側邊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中的“周向”(以繞內(nèi)膽3軸線方向為周向示意說明)應當作廣義理解,例如包括延伸支架23的橫截面平行于內(nèi)膽3的橫截面,同時也可以包括延伸支架23的橫截面與內(nèi)膽3的橫截面呈較小的角度的情況。
延伸支架23的結構形式可包括如下幾種:延伸支架23的一端與第一支架21的側邊連接,另一端懸空;延伸支架23的一端也可以與第二支架22的側邊連接,另一端懸空;顯而易見地,延伸支架23的條數(shù)可為一條或多條,也可以同時包括上述兩種不同的延伸支架23。增加上述延伸支架23,一方面,通過上述延伸支架23包裹夾緊所述內(nèi)膽3外壁,使得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更加貼合內(nèi)膽3外壁;另一方面,延伸支架23的長度可自由限定,當長度較短時,可節(jié)省材料降成本;當長度較長時,可增加延伸支架23包裹內(nèi)膽3的強度,同時加強外殼1在延伸支架23處的強度。
進一步地,為防止延伸支架23發(fā)生形變,當延伸支架23為兩個及以上時,兩個延伸支架23之間可設置加強筋25,所述加強筋25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即沿所述內(nèi)膽3高度方向設置,所述加強筋25的上端與下端之間存在高度差),用于支撐延伸支架23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外的區(qū)域,增加強度。例如,兩延伸支架23的一端均與第一支架21的側邊連接,兩懸空端之間通過加強筋25連接?;蛘?,一延伸支架23與第一支架21的側邊連接,一延伸支架23與第二支架22的側邊連接,兩延伸支架23不處于同一平面。兩延伸支架23之間通過加強筋25連接。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加強筋25的條數(shù)可為1條或多條,設置位置也可不同,優(yōu)選為對稱設計,更加牢固可靠。
進一步地,上述延伸支架23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設置且緊貼所述內(nèi)膽3外壁,使得延伸支架23的內(nèi)表面與內(nèi)膽3外壁抵頂,當外殼1套設在支架2外時,內(nèi)膽3與外殼1之間的間隙可由支架2填充,增加外殼1強度。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無需固定到內(nèi)膽3上,減少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內(nèi)膽3上的裝配過程,加快了裝配效率,同時也無需在內(nèi)膽3上設置其他結構,例如馬仔等破壞內(nèi)膽3完整性,減少上述結構也可以降低成本。
如圖3-圖4所示,一種壺體結構,所述壺體包括內(nèi)膽3、外殼1、手柄5,所述外殼1一側設有開口,所述外殼1套設在所述內(nèi)膽3外,所述壺體還包括設于所述外殼1與所述內(nèi)膽3之間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撐所述外殼1,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設于所述開口處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所述手柄5覆蓋所述開口。這里需要說明一點,軸向設置的理解同實施例1所述。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2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為環(huán)繞所述內(nèi)膽3而成的環(huán)形支架24,所述環(huán)形支架2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側邊連接。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環(huán)形支架24的條數(shù)可為一條或多條。
優(yōu)選地,環(huán)形支架24包括兩個,分別位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上部和下部,具體結構舉例如下:
所述第三支架為設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部的上環(huán)形支架24,所述上環(huán)形支架24的外表面緊貼所述外殼1內(nèi)表面,所述內(nèi)膽3頂部開口設有第一翻邊31和第一折邊32,所述第一折邊32和第一翻邊31與所述內(nèi)膽3的外側面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上環(huán)形支架24和外殼1的上邊沿1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固定。所述上環(huán)形支架24加強了外殼1上部的強度。
或者,所述第三支架為設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下部的下環(huán)形支架24,所述下環(huán)形支架24的外表面緊貼所述外殼1內(nèi)表面,所述壺體還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設有第二凹槽,所述下環(huán)形支架24和外殼1的下邊沿14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固定。所述下環(huán)形支架24加強了外殼1下部的強度。特別指出,當外殼1的高度大于內(nèi)膽3的高度且相差較大,或者底座6的高度較小而無法完全支撐外殼1底部的強度時,所述下環(huán)形支架24更加具有有益效果,此時下環(huán)形支架24具有撐圓所述外殼1底部形狀的作用,保證外殼1的形狀。當外殼1的高度大于內(nèi)膽3的高度且相差較大,所述下環(huán)形支架24不用緊貼內(nèi)膽3外壁,僅是環(huán)繞內(nèi)膽3設置(或者可以理解為是環(huán)繞外殼1內(nèi)壁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位于外殼1外的第一邊,位于外殼1內(nèi)的第二邊,所述第二邊的高度大于第一邊的高度。所述第二邊用于抵持下環(huán)形支架24的內(nèi)壁,第一邊和第二邊夾緊所述外殼1和下環(huán)形支架24的下邊沿14,加強外殼1底部的強度,穩(wěn)固外殼1造型。
這里需特別指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所述支架2可以同時包括上環(huán)形支架24和下環(huán)形支架24,分別支撐外殼1的上下部分,從而達到對整個外殼1的強度維護。
或者環(huán)形支架24為一個,位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中部。
上述第三支架的作用在于:1.加強外殼1周向的強度,使之不易變形,即維持外殼1造型;2. 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連接在一起,加強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穩(wěn)定性,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不固定在內(nèi)膽3上時,也可以保證穩(wěn)定性。
外殼1、支架2與內(nèi)膽3之間的裝配方法與實施例1所述類似。第一種,先將外殼1定位到上述支架2上,只需將外殼1與支架2作為一個整體組件的開口拉大,然后套設到內(nèi)膽3外;第二種,先將上述支架2套設在內(nèi)膽3外,即拉開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位置為正對外殼1開口的位置,以下論述同此)的距離,然后拉開外殼1開口套設在支架2外且將外殼1定位支架2上。最后,所述手柄5覆蓋所述開口且與內(nèi)膽3固定連接。
上述外殼1與支架2的定位結構,除了包括所述外殼1開口兩側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還可包括所述外殼1上邊緣或者下邊緣定位在環(huán)形支架24上。
進一步地,為防止環(huán)形支架24發(fā)生形變,當環(huán)形支架24為兩個及以上時,兩個環(huán)形支架24之間可設置加強筋25,所述加強筋25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即沿所述內(nèi)膽3高度方向設置,所述加強筋25的上端與下端之間存在高度差),用于支撐環(huán)形支架24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外的區(qū)域,增加強度。優(yōu)選的位置可為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位置相對的另一側,且只需設置一條,結構簡單。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加強筋25的條數(shù)可為多條,設置位置也可不同,優(yōu)選為對稱設計,更加牢固可靠。
這里需特別指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如圖5所示,所述支架2可以同時包括延伸支架23和環(huán)形支架24,例如延伸支架23設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上部用于支撐外殼1上部,環(huán)形支架24設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下部用于支撐外殼1下部。
上述支架2通過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和加強筋25組成一簡易條框型支架2,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穩(wěn)定外殼1在開口處的造型,進一步地,第三支架和加強筋25分別加強了壺體周向和軸向的強度,從而加強了壺體整體的強度。結構簡單且結構牢靠,既能夠用來固定外殼1,又可以加強外殼1的強度,使之不易變形。
實施例3:
上述實施例中的支架2結構,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正對所述外殼1開口處的位置)無連接關系,當?shù)谝恢Ъ?1和第二支架22不固定在內(nèi)膽3上,且外殼1在開口處的張力較大時,開口也會被拉得張開角度較大且易變形,對手柄5安裝會提升安裝難度。
如圖1、圖3-圖5所示,基于上述實施例的結構,所述支架2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連接件27,所述連接件27設于正對所述外殼1開口處的位置。上述連接件27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連接關系可為一體成型或可拆連接。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連接件27的個數(shù)可為1個或多個,更加牢固可靠。
例如,當所述連接件27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一體成型時,所述連接件27設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或頂端,使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一端連接,保證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連接距離。進一步地,上述連接件27與所述第三支架均設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或頂端,所述連接件27與所述第三支架形成封閉的環(huán)形圈,加強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開口處的穩(wěn)定性。外殼1、支架2與內(nèi)膽3之間的裝配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
例如,當所述連接件27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為可拆連接時,所述連接件27用于拉緊外殼1開口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分別設有卡鉤,所述連接件27兩端設有卡槽,所述卡鉤與卡槽配合連接。外殼1、支架2與內(nèi)膽3之間的裝配方法與實施例2相同,區(qū)別在于,在安裝手柄5之前,所述第一支架21與第二支架22先通過上述可拆連接件27連接固定。上述可拆連接件27可固定于第一支架21與第二支架22的中部,也可并排固定多個。
優(yōu)選的,連接件27還可同時包括上述一體成型的連接件27和可拆的連接件27。 例如,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設有一體成型的連接件27,所述可拆的連接件27可用于連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頂端。
上述一體的連接件27的設置,使得開口的一端閉合,保證了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連接距離,便于可拆連接件27的安裝,使得開口不會處于兩端完全張開的狀態(tài),便于手柄5的安裝,裝配過程穩(wěn)定,提升裝配效率。舉例說明如下:
如圖20-22所示,述支架2外,所述外殼1開口兩側邊分別與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連接時,所以外殼1開口兩側隨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變化而變化,例如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距離逐漸變小,所以外殼1開口兩側之間的距離也逐漸變??;反之,所以外殼1開口兩側之間的變化也可帶動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變化;同時,外殼1可通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來加強開口兩側處的強度,使外殼1開口兩側保持其造型,不易變形,從而加強外殼1整體的強度。
進一步地,通過上述連接件27使得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一端連接,另一端安裝之前的敞開距離為A,另一端安裝之后的敞開距離為B,且B< A;所述手柄5覆蓋所述開口,使開口不外露,提升壺體美觀性。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一端連接,另一端安裝之前的敞開距離為A。即,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一端連接,用于穩(wěn)定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距離;另一端敞開是為了能夠將支架2在此處拉開,便于將外殼1和支架2安裝在內(nèi)膽3外;敞開距離為A一方面有由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自身在此端產(chǎn)生的張力而拉開的距離,另一方面也有外殼1固定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后在此端產(chǎn)生的張力而拉開的距離;為了使得外殼1安裝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后在開口處不會處于張開狀態(tài),另一端安裝之后的敞開距離為B,即拉緊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間距,使得B<A,更加便于手柄5的安裝,裝配過程穩(wěn)定,提升裝配效率。
進一步地,由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仍然敞開,甚至外殼1和支架2的張力過大,使得開口尺寸過大,既不便于手柄5安裝,也影響壺體的美觀性,所以需要再設連接件27,用于在所述外殼1和支架2安裝到位后拉緊所述開口兩側,即拉緊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間距,使得B<A,更加便于手柄5的安裝,裝配過程穩(wěn)定,提升裝配效率。
所述連接件27可為一個單獨的元件,所述連接件27的兩側設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設有卡鉤,所述卡鉤卡入所述卡槽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
進一步地,內(nèi)膽3上正對開口處設有蒸汽孔,以及與所述蒸汽孔連接的蒸汽管8,所述蒸汽孔與蒸汽管8之間通過轉向蒸汽帽7連接,所述卡槽設于所述蒸汽帽7的兩側,所述卡鉤卡入所述卡槽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述蒸汽帽7既可以作為蒸汽孔與蒸汽管8的轉向件,又可以作為連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另一端的連接件,結構簡單,節(jié)約成本。
基于上述的結構,所述連接件27還可以用于連接外殼1用,包括設于所述外殼1開口一側的緊固孔,和設于所述外殼1另一側的緊固片,所述緊固片穿過緊固孔并與緊固孔固定。通過外殼1開口兩側拉緊實現(xiàn)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
基于上述的結構,所述連接件27包括設于所述內(nèi)膽3上的馬仔,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過螺釘固定到馬仔上;或者,所述連接件27包括設于所述內(nèi)膽3上的固定柱,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設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過所述固定柱穿過所述固定孔固定。
基于上述結構,所述手柄5包括用于握手的把手和位于把手內(nèi)側的手柄座,所述手柄座覆蓋所述開口且與內(nèi)膽3固定;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設有安裝孔12,所述手柄座內(nèi)側設有卡扣,所述卡扣扣入所述安裝孔12用于緊固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或者,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分別設有徑向卡筋件,所述手柄座上設有徑向卡合件,所述卡筋件與卡合件交錯抵持用于緊固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述手柄座具有上述連接件27的作用,即用于外殼1與支架2安裝到位之后緊固開口兩側。
這里需特別指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上述手柄座與支架2的配合結構可與上述連接件27一起使用,也可單獨使用。
基于上述結構,所述外殼1頂部設有敞開的第一安裝口,所述外殼1底部設有敞開的第二安裝口,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安裝之前,所述第二安裝口的內(nèi)徑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安裝口的內(nèi)徑尺寸;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安裝之后,所述第二安裝口的內(nèi)徑尺寸大于第一安裝口的內(nèi)徑尺寸。當所述外殼1的造型為上小下大的時候,由于外殼1在開口的張力使得外殼1造型改變,此時,所述需要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拉緊,保持外殼1的造型。
上述連接件27既可以通過拉緊外殼1來拉緊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也可以通過拉緊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來拉緊外殼1。
實施例4:
如圖6所示,一種電熱水壺,包括壺體、設于壺體頂部的壺蓋4和設于壺體底部的底座6,所述底座6支撐所述壺體,所述壺體包括內(nèi)膽3、外殼1、手柄5,所述內(nèi)膽3外設有壺嘴33,所述壺嘴33可以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內(nèi)膽3上,也可以與內(nèi)膽3一體成型而成,所述外殼1一側設有開口,所述外殼1套設在所述內(nèi)膽3外,所述外殼1上設有安裝所述壺嘴33的安裝缺口,所述壺嘴33伸出所述安裝缺口,所述手柄5覆蓋所述開口。
如圖8-14所示,所述壺體還包括設于所述外殼1與所述內(nèi)膽3之間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撐所述外殼1, 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設于所述開口處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所述支架2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為與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側邊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或者,所述第三支架為環(huán)繞所述內(nèi)膽3而成的環(huán)形支架24,所述環(huán)形支架2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側邊連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第三支架的條數(shù)可為一條或多條。此外,當所述第三支架為兩個及以上,所述兩個第三支架之間設有加強筋25,用于加強強度。所述支架2還包括設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連接件27,所述連接件27的實施方式參考實施例3所述。 所以,支架2可以為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與第三支架、連接件27、加強筋25的組合結構,具體組合方式可參考上述實施例1-3所述。
本實施例中的支架2還包括所述壺嘴33處沿所述安裝缺口形成壺嘴加強件26,壺嘴33與外殼1夾緊壺嘴加強件26并使加壺嘴加強件26緊貼安裝缺口,加強了外殼1在安裝缺口處的強度。其中,所述壺嘴加強件26定位于外殼1,是指外殼1對壺嘴加強件26進行支撐,在壺嘴33的壓力作用下能夠使壺嘴加強件26固定好,如果失去壺嘴33的壓力作用,壺嘴加強件26可能會從外殼1上掉落,也可能不會從外殼1上掉落,另外,壺嘴加強件26與壺嘴33之間僅僅是相互接觸關系,如果失去外殼1的支撐后,壺嘴加強件26無法保持與壺嘴33的接觸關系,即會受重力而與壺嘴33分離并掉落。所述壺嘴加強件26包括面對所述壺嘴33外側壁的第一面、面對內(nèi)膽3外側壁的第二面、面對安裝缺口內(nèi)側端面的第三面,所述第二面位于第三面的背面,所述壺嘴33的外側壁壓在第一面上,所述外殼1安裝缺口內(nèi)側壁壓在第三面上。所述壺嘴加強件26通過與所述第三支架連定位在安裝缺口處,此處壺嘴加強件26與所述第三支架的連接關系包括壺嘴加強件26與第三支架一體成型,還包括壺嘴加強件26通過加強筋25與第三支架連接,加強筋25設于所述壺嘴加強件26的下方,用于支撐所述壺嘴加強件26。
或者,所述壺嘴加強件26還包括面對安裝缺口外側端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面、第三面與第四面形成開口朝向安裝缺口的嵌槽,安裝缺口插入嵌槽中將壺嘴加強件26定位。此時,壺嘴加強件26可以用外殼1實現(xiàn)定位。上述壺嘴加強件26不僅加強了外殼1在安裝缺口處的強度,同時在安裝缺口處形成一圈沿壺嘴33設置的裝飾圈,更加美觀。另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當所述壺嘴加強件26與安裝缺口的卡接配合足夠牢固時,所述壺嘴加強件26可單獨設置,無需與第三支架連接。
需特別指出,上述壺嘴加強件26的第一面還可以全部覆蓋壺嘴33外側面,即第一面沿壺嘴33外側面延伸且包裹所述壺嘴33,上述結構不僅提升了在壺嘴33處的美觀性,壺嘴加強件26的色彩可區(qū)別于外殼1設置,又起到了隔熱的作用,防止用戶在壺嘴33處燙傷。為了更加美觀,壺嘴33的出水邊設有第二翻邊34,所述第二翻邊34蓋住所述壺嘴加強件26延伸至壺嘴33出水處的邊沿。
壺嘴33會對壺嘴加強件26產(chǎn)生向下的壓力,因此壺嘴33與外殼1會夾緊壺嘴加強件26,使壺嘴加強件26緊貼安裝缺口,因此強度較弱的安裝缺口就可以通過壺嘴加強件26來利用壺嘴33的剛性進行支撐,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外殼1在安裝缺口的位置發(fā)生碰撞,通過壺嘴加強件26將碰撞的沖擊力傳遞給壺嘴33,使得壺嘴加強件26和外殼1在安裝缺口的位置不會向內(nèi)側形變,確保外殼1在安裝缺口的位置不易開裂,從而提高外殼1的使用壽命,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另外,設置了加強件后,可以避免外殼1與壺嘴33之間相互摩擦導致壺嘴33劃傷,從而確保產(chǎn)品長期使用的美觀性。
實施例5:
如圖7所示,一種電熱水壺,包括壺體、設于壺體頂部的壺蓋4和設于壺體底部的底座6,所述底座6支撐所述壺體,所述壺體包括內(nèi)膽3、外殼1、手柄5,所述內(nèi)膽3外設有壺嘴33,所述壺嘴33可以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內(nèi)膽3上,也可以與內(nèi)膽3一體成型而成,所述外殼1一側設有開口,所述外殼1套設在所述內(nèi)膽3外,所述手柄5覆蓋所述開口。
如圖18-21所示,所述外殼1上設有安裝缺口,所述外殼1在安裝缺口處還設有包裹在壺嘴33外側的壺嘴33套,所述壺嘴33的出水邊設有第二翻邊34,所述壺嘴33套的上邊沿13抵頂所述第二翻邊34。進一步地,所述壺嘴33的出水邊還設有第二折邊35,所述壺嘴33外側面與第二翻邊34和第二折邊35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包裹所述壺嘴33上邊沿13。顯而易見的,所述壺嘴33套與外殼1一體成型。
如圖8-10、12-14所示,所述壺體還包括設于所述外殼1與所述內(nèi)膽3之間的支架2,所述支架2用于支撐所述外殼1, 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設于所述開口處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所述支架2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為與所述第一支架21或第二支架22側邊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周向延伸的延伸支架23,或者,所述第三支架為環(huán)繞所述內(nèi)膽3而成的環(huán)形支架24,所述環(huán)形支架2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側邊連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想到的,第三支架的條數(shù)可為一條或多條。此外,當所述第三支架為兩個及以上,所述兩個第三支架之間設有加強筋25,用于加強強度。所述支架2還包括設于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連接件27,所述連接件27的實施方式參考實施例3所述。 所以,支架2可以為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與第三支架、連接件27、加強筋25的組合結構,具體組合方式可參考上述實施例1-3所述。
本實施例中的支架2還包括所述壺嘴33處沿所述安裝缺口形成壺嘴加強件26,壺嘴33與外殼1夾緊壺嘴加強件26并使加壺嘴加強件26緊貼安裝缺口,加強了外殼1在安裝缺口處的強度。所述壺嘴加強件26包括面對所述壺嘴33外側壁的第一面、面對內(nèi)膽3外側壁的第二面、面對安裝缺口內(nèi)側端面的第三面,所述第二面位于第三面的背面,所述壺嘴33的外側壁壓在第一面上,所述外殼1安裝缺口內(nèi)側壁壓在第三面上。所述壺嘴加強件26通過與所述第三支架連定位在安裝缺口處,此處壺嘴加強件26與所述第三支架的連接關系包括壺嘴加強件26與第三支架一體成型,還包括壺嘴加強件26通過加強筋25與第三支架連接,加強筋25設于所述壺嘴加強件26的下方,用于支撐所述壺嘴加強件26。
進一步地,當所述壺嘴33套無法與壺嘴33緊密貼合時,第一面可沿壺嘴33外側面延伸甚至全部包裹所述壺嘴33外側面。此時,所述壺嘴加強件26可單獨設置,無需與第三支架連接,壺嘴加強件26只需搭持在安裝缺口處,然后通過外殼1與壺嘴33即可夾緊所述壺嘴加強件26。
實施例6:
根據(jù)上述實施例1或2或3或4或5,進一步地,所述支架2內(nèi)表面設有凸筋,所述凸筋從支架2內(nèi)側壁向內(nèi)膽3外壁延伸。所述凸筋抵頂所述內(nèi)膽3外壁,結構簡單,無需將整個支架2緊貼內(nèi)膽3外壁,即可實現(xiàn)加強外殼1強度的目的,節(jié)省材料,成本低。
實施例7:
如圖20-21所示,根據(jù)上述實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當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沒有固定在所述內(nèi)膽3上時,所述內(nèi)膽3上設有螺釘孔,所述手柄座上設有螺釘柱,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設有安裝孔12,所述螺釘柱穿過所述安裝孔12,所述壺體還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過螺釘孔與螺釘柱連接。通過手柄座與內(nèi)膽3的連接過程中,螺釘柱穿過安裝孔12,實現(xiàn)手柄座對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固定,且通過所述手柄座與內(nèi)膽3固定夾緊開口的兩側部分。
或者,所述內(nèi)膽3上設有螺釘孔,所述手柄座上設有螺釘柱,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上設有安裝孔12,所述手柄座內(nèi)側設有卡扣,所述卡扣扣入所述安裝孔12用于緊固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壺體還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過螺釘孔與螺釘柱連接。上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通過手柄座的卡扣與安裝孔12的配合實現(xiàn)緊固結構,同時還可加固手柄座的固定。
進一步地,為了使開口不外露影響壺體美觀,所述手柄5包括把手和位于把手內(nèi)側的手柄座,所述手柄座覆蓋所述開口。
根據(jù)上述結構,內(nèi)膽3上正對開口處設有蒸汽孔,以及與所述蒸汽孔連接的蒸汽管8,所述蒸汽管8用于將內(nèi)膽3中水沸騰產(chǎn)生的蒸汽輸送到內(nèi)膽3底部。所述手柄座覆蓋所述開口,所述手柄座中部設有容納所述蒸汽管8通過的凹槽。
實施例8:
根據(jù)上述實施例3或4或5或6或7,所述電熱水壺還包括伸出壺體外的電源開關,所述手柄5上設有用于電源開關通過的第一缺口,所述電源開關依次穿過開口和第一缺口伸出壺體外;或者,所述底座6上設有第二缺口,所述電源開關依次穿過第二缺口和開口伸出壺體外。
實施例9:
根據(jù)上述實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支架2還包括與第三支架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的加強筋25。除上述兩個第三支架之間設置加強筋25之外,還應包括加強筋25的一端與第三支架連接,加強筋25的另一端和外殼1一起與底座6連接;或者加強筋25的一端與第三支架連接,加強筋25的另一端和外殼1一起插入第一凹槽固定;或者第三支架設于加強筋25中部,加強筋25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底座6、第一凹槽固定,此時,所述底座6和第一凹槽起到了夾緊支撐所述外殼1與加強筋25的作用。
綜上所述所有實施例的支架2有益效果:
由于外殼1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破壞了外殼1的整體結構強度,使得外殼1在開口處具有了張力,這種張力使得開口改變原有的大小,且開口的設置方向也進行了改變,不便于手柄5的安裝。所以,所述外殼1與所述內(nèi)膽3之間的設有支架2,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支架2的強度來支撐外殼1的強度。首先,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設于所述開口處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與開口的設置方向相同,剛好可以用來固定外殼開口兩側的邊緣,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為外殼1開口的固定帶來了便利性,此時外殼1開口兩側的內(nèi)表面則緊貼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外表面,當手柄覆蓋在開口上,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外殼1開口兩側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外殼1開口兩側的形狀不會因為手柄5安裝之后帶來的擠壓力而造成變形。當?shù)谝恢Ъ?1和第二支架22固定在內(nèi)膽3上且外殼1的開口兩側固定在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時,外殼1開口的位置已經(jīng)被確定,開口大小也被確定了,此時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為手柄5的安裝提供了便捷之處,易于手柄5覆蓋開口,同時也手柄5的安裝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需拉開開口將外殼1套設在內(nèi)膽3外殼,對開口具有拉力,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加強外殼1在開口處軸向的強度,防止了外殼1開口兩側因為拉扯而變形,從而加強了外殼1整體的強度。若為了增加外殼1的強度而加厚厚度,這樣電熱水壺的成本升高,而且電熱水壺的會變得較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而支架2的可性高且價格便宜,支架2可便于成型各種凸筋,用于與內(nèi)膽3、外殼1、手柄5的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2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或第二支架22側邊連接且環(huán)繞所述內(nèi)膽外壁設置,即第三支架可為延伸支架23或環(huán)形支架24,簡單來說所述第三支架用于加強外殼1周側的強度。特別是外殼1與內(nèi)膽3之間存在較大間隙時,用戶使用過程中或運輸過程中,若沒有支撐件支撐壺身,外殼1易收到外力撞擊而造成內(nèi)凹,影響壺體的美觀性,此時第三支架就起到了支撐外殼1周側的強度,所述第三支架填充了外殼1與內(nèi)膽3之間的間隙。另外,第三支架還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連接且環(huán)繞內(nèi)膽設置,第三支架和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組成了一個簡易的框架,使得上述框架結構可以較為穩(wěn)定地放置,即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無需固定在內(nèi)膽3上或借助其他外力即可實現(xiàn)佇立,此時可以省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裝配過程;而且,即使第三支架為封閉的環(huán)形支架24,也可以通過拉開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距離,將支架套設在內(nèi)膽外。由于第三支架對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拉力較小,所以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拉開距離較小,當外殼1開口兩側與第一支架21和第二之間22連接或外殼1與第三支架連接時,外殼1在開口處張開程度也會變小,便于手柄5將開口覆蓋。
進一步地,由上述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組成的支架2在開口處存在張力過大時,開口也會被拉得張開角度較大且易變形,所以,所述連接件27與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一體成型,使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一端連接,使得外殼1安裝到外殼2之后,保證了開口一端閉合,外殼1在開口處的張力的得到有效控制,更加便于可拆連接件27的安裝以及手柄的安裝,同時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間的另一端可用于拉開開口,不影響支架2的安裝。特別是,當所述連接件27與所述第三支架均設于所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底端或頂端,所述連接件27與所述第三支架形成封閉的環(huán)形圈時,所述環(huán)形圈使得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更加穩(wěn)定。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2還包括與第三支架連接且沿所述內(nèi)膽3外壁軸向設置的加強筋25。所述加強筋25用于支撐第三支架軸向的變形力,使第三支架很好地在內(nèi)膽3外設置。
進一步地,壺嘴加強件26定位于外殼1是指外殼1對壺嘴加強件26進行支撐,在壺嘴33的壓力作用下能夠使壺嘴加強件26固定好,如果失去壺嘴33的壓力作用,壺嘴加強件26可能會從外殼1上掉落,也可能不會從外殼1上掉落,另外,壺嘴加強件26與壺嘴33之間僅僅是相互接觸關系,如果失去外殼1的支撐后,壺嘴加強件26無法保持與壺嘴33的接觸關系,即會受重力而與壺嘴33分離并掉落。所述內(nèi)膽3外設有壺嘴33,所述外殼1上設有安裝所述壺嘴33的安裝缺口,所述第三支架在所述壺嘴33處沿所述安裝缺口形成壺嘴加強件26。壺嘴33會對壺嘴加強件26產(chǎn)生向下的壓力,因此壺嘴33與外殼1會夾緊壺嘴加強件26,使壺嘴加強件26緊貼安裝缺口,因此強度較弱的安裝缺口就可以通過壺嘴加強件26來利用壺嘴33的剛性進行支撐,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外殼1在安裝缺口的位置發(fā)生碰撞,通過壺嘴加強件26將碰撞的沖擊力傳遞給壺嘴33,使得壺嘴加強件26和外殼1在安裝缺口的位置不會向內(nèi)側形變,確保外殼1在安裝缺口的位置不易開裂,從而提高外殼1的使用壽命,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另外,設置了壺嘴加強件26后,可以避免外殼1與壺嘴33之間相互摩擦導致壺嘴33劃傷,從而確保產(chǎn)品長期使用的美觀性。
綜上所述,本使用新型的支架2結構采用了極其簡單的框架結構,即便最復雜的實施方式也使得整體框架大面積的鏤空,仍舊保持對外殼1較好的支撐強度。本發(fā)明的支架2抓住支撐的關鍵點設置,實現(xiàn)對外殼1的支撐。最簡單的框架結構為通過設置條狀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實現(xiàn)對外殼1開口處的強度,從而實現(xiàn)外殼1整體的強度;進一步地,通過設置環(huán)抱內(nèi)膽3的第三支架來支撐外殼1周側的強度,以及加強筋25來支撐第三支架另一側的強度,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與第三支架、加強筋25可形成簡單的框架結構,即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和加強筋25用于在豎直方向上的支撐,第三支架用于橫向上的支撐。上述框架結構存在大面積的鏤空,鏤空面積可達75%以上,無需網(wǎng)狀式和柵格式的鏤空即可實現(xiàn)對外殼1的支撐強度,節(jié)省材料,降成本。
上述支架2結構簡單,成本低,安裝便捷;而且,支架2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壺體形狀,組合選擇合適的結構形狀,應用性廣泛。所述支架還具有隔熱和保溫的作用。上述全部實施例中,外殼1的材料可為金屬件或塑膠件,支架2的材料可選擇塑膠件或可塑性較強的塑料件,例如PP、PC、PVC等。所述支架2采用塑料件,由于塑料件的可塑性較好,易注塑成各種形狀的結構,另外塑料件相對于其他的材料成本更低,而且滿足基本的強度要求。外殼1采用金屬件,例如不銹鋼,使得壺體外觀更加美觀,不銹鋼外殼內(nèi)設塑料支架,塑料支架還具有隔熱作用,防止用戶燙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進行接合和組合,此外,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