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潔工具,特別涉及一種雙面用拖把。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在售的免手洗平板拖把多為單面用拖把,拖地時,若拖把變臟則需將其清洗干凈后才能繼續(xù)拖地,此種結構設置延長了勞動時間,增加了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雙面用拖把,可實現平板拖把雙面用,雙面同時免手洗,減少清潔時間、節(jié)省勞動強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雙面用拖把,包括:握桿和雙面均設有拖布的拖板;所述拖板沿其長度方向的中部與所述握桿的底端相鉸接;所述握桿上設有可延其軸線方向運動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下端相對設有兩個擠水滾輪,當所述拖板的長度方向的軸線與所述拖把桿的軸線平行時,兩個所述擠水滾輪位于所述拖板的上方,且當所述套管沿所述握桿的長度方向向下運動時,兩個所述擠水滾輪分別一一對應地沿所述拖板的兩側向下滾動。
握桿與拖板的中部鉸接,拖板的兩側均設有拖布,使用時,當位于拖板一側的拖布臟了之后不必對其立即清洗,可以將拖板翻轉至另一側,用位于其另一側的拖布繼續(xù)拖地,然后雙面拖布一同清洗,而在清洗時,當將套管沿握桿的軸線方向向下運動時,位于套管下端的兩個擠水滾輪可沿拖板的兩側滾動,即對拖板兩側的拖布同時進行擠水,可同時清洗拖板兩側的拖布,縮短了清洗時間,節(jié)省勞動強度。
同時,擠完水后,整個拖把可直立放置,節(jié)省空間,且利于拖板上的拖布的晾干,拖布不會因為再次接觸地面而再次變臟。
優(yōu)選地,所述拖板的長度方向的中部有一個U型缺口,所述U型缺口中設有一對對稱的圓孔,所述握桿的底端可旋轉地連接有一個T型鋼軸,所述T型鋼軸的凸出部可旋轉地套在所述U型缺口的圓孔中。
優(yōu)選地,所述握桿設有第一限位部件,所述套管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相適配的第二限位部件,使用狀態(tài)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件與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卡接。
優(yōu)選地,所述拖布通過魔術貼粘接于所述拖板的兩側。
優(yōu)選地,所述套管的上端的外側壁設有一層軟墊。
優(yōu)選地,所述握桿的材質為不銹鋼管,且所述握桿位于所述套管的上端設有一層軟墊。
優(yōu)選地,所述拖板的設有U型槽缺口側的一端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握桿的下端相適配。
優(yōu)選地,所述握桿的下端還設有與所述底板相適配的滾輪槽,所述滾輪槽內設有凸出的滾動輪,擠水狀態(tài)下,所述滾動輪沿所述套管的內壁滾動。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雙面用拖把的擠水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
1 握桿
2 拖板
3 套管
4 擠水滾輪
5 T型鋼軸
6 滾輪槽
61 滾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雙面用拖把的擠水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雙面用拖把,包括:握桿1和雙面均設有拖布的拖板2;拖板2沿其長度方向的中部與握桿1的底端相鉸接;握桿1上設有可延其軸線方向運動的套管3,套管3的下端相對設有兩個擠水滾輪4,當拖板2的長度方向的軸線與拖把桿的軸線平行時,兩個擠水滾輪4位于拖板2的上方,且當套管3沿握桿1的長度方向向下運動時,兩個擠水滾輪4分別一一對應地沿拖板2的兩側向下滾動。
握桿1與拖板2的中部鉸接,拖板2的兩側均設有拖布,使用時,當位于拖板2一側的拖布臟了之后不必對其立即清洗,可以將拖板2翻轉至另一側,用位于其另一側的拖布繼續(xù)拖地,然后雙面拖布一同清洗,而在清洗時,當將套管3沿握桿1的軸線方向向下運動時,位于套管3下端的兩個擠水滾輪4可沿拖板2的兩側滾動,即對拖板2兩側的拖布同時進行擠水,可同時清洗拖板2兩側的拖布,縮短了清洗時間,節(jié)省勞動強度。
同時,擠完水后,整個拖把可直立放置,節(jié)省空間,且利于拖板2上的拖布的晾干,拖布不會因為再次接觸地面而再次變臟。
在本實施例中,在拖板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有一個U型缺口,U型缺口中設有一對對稱的圓孔,握桿1的底端可旋轉地連接有一個T型鋼軸5,T型鋼軸5的凸出部分可旋轉地套在U型缺口的圓孔中,此種結構設計,結構簡單、可實現該雙面拖把的靈活使用。
在使用狀態(tài)下,由于可能需要握緊握桿1和套管3,為避免在使用時,由于拖地時用力將套管3沿握桿1的軸向向下推動,在握桿1上還設有第一限位部件,在套管3上設有與第一限位部件相適配的第二限位部件,在使用狀態(tài)下,第二限位部件與第一限位部件卡接,以避免套管3沿握桿1的周向向下推動。
在本實施例中,拖布通過魔術貼粘接于拖板2的兩側,該粘接方式便于拆卸,可手洗,同時,使用時間較久后便于更換,當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將拖布固定于拖板2的兩側。
由于在擠水時,需要推動套管3沿握桿1的周向向下運動,因此,在套管3的上端的外側壁設有一層軟墊,提升手感,增加舒適度,同時在拖地時,手握該軟墊處,舒適性更好。
考慮到握桿1的強度以及在使用時,握桿1會經常遇水,因此將握桿1的材質選為不銹鋼,同時考慮到握桿1的輕便度,將握桿1的材質為不銹鋼管,且握桿1位于套管3的上端設有一層軟墊,增加舒適度。
在本實施例中,在拖板2的設有U型槽缺口側的一端設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與握桿1的下端相適配,在擠水狀態(tài)下,當將拖板2的長度方向的軸線旋轉至與握桿1的軸線方向平行時,該固定裝置可鎖定該拖板2,防止該拖板2的角度變化,便于對該拖板2兩側的拖布進行擠水,當擠水完成后可將該固定裝置打開,使拖板2恢復到原位置繼續(xù)使用。
握桿1的下端還設有滾輪槽6,滾輪槽6內設有凸出的滾動輪7,擠水狀態(tài)下,套管3在沿握桿1的軸向向下運動時,該滾動輪7可沿套管3的內壁滾動,相當于一個滑道的作用,便于帶有兩面拖布的拖板2進入套管3內的兩個擠水滾輪4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上”、“下”、“頂”、“底”、“內”、“外”、“軸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