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白板,特別是涉及能夠確保使用者在支柱附近便于移動和安全性的白板。
背景技術:
一般的書寫板和操作面板使用了由側視時倒T字型或倒V字型的支柱構成的支承體以預定高度支承,以便于使用者站著書寫以及操作。
然而,這些支柱大多是比書寫板以及操作面板等的板側面更向前側突出,特別是在使用者的腳附近突出,因此該支柱已成為使用者移動的障礙。
因此,為了不妨礙使用者移動,例如,公開有如下的支承體,所述支承體是包括從板側面的中心部向斜下后側延伸的支柱和從該支柱的下端部向前側延伸的支柱腳的支承體(參照專利文獻1)或者是包括在一對支柱之間橫跨設置的用于支承板的板支承部件、從該板支承部件向斜下前側延伸的支柱和從該支柱的下端部向后側延伸且在其后側具有重量部的支柱腳的支承體(參照專利文獻2)。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文獻實開平01-09159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文獻特開2016-18089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
就專利文獻1的支承體而言,在使用者的膝蓋附近產生空間的自由度。然而,為了穩(wěn)定地支承板,有必要使支柱腳比板的側面更向前側延伸,使用者走動時,有可能會被橫臥在腳附近的支柱腳絆倒,使用者總是要注意支柱腳。
另外,就專利文獻2的支承體而言,如果使用者止步于板的前面進行簡單操作的程度的話支柱并不會礙事,但是若要在支柱附近移動時,由于支柱的前端延伸到使用者的腳附近,所以成為使用者移動的障礙,存在絆倒或者受傷的問題。
進一步,就專利文獻2的支承體而言,由于支柱越向上越向后側傾斜,因此在相對于地板面大致垂直安裝的板的下角部,不僅書寫和操作變得困難,還存在擋住從斜面觀看板的人的視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鑒于上述現有的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確保使用者在支柱附近便于移動和安全性、不妨礙書寫和操作且能夠確保從斜方向觀看板的人的可見度的白板。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實用新型具備能夠書寫的板、軸支承該板的一對支柱、支承該支柱的支柱腳,支柱包括連接體和垂直支承體,連接體從支柱腳的前端側向上且向后側延伸,垂直支承體從連接體相對于地板面大致垂直向上延伸。優(yōu)選支柱腳具有前輪和后輪,垂直支承體比前輪更靠后側配置。優(yōu)選支柱腳具有架設在支柱腳彼此之間的支柱腳重型擱板。
連接體也可以是包括從支柱腳的前端側大致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柱腳連接部和從支柱腳連接部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側彎曲延伸的支柱連接部的。連接體也可以是包括從支柱腳的前端側以前側鼓起的圓弧狀向上且向后側延伸的支柱連接部的。連接體也可以是包括從支柱腳的前端側大致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柱腳連接部和從支柱腳連接部的上端以前側鼓起的圓弧狀向上且向后側延伸的支柱連接部的。連接體也可以是包括從支柱腳的前端側向上且向后側以直線狀延伸的支柱連接部的。連接體也可以是包括從支柱腳的前端側以前側鼓起的圓弧狀向上延伸的支柱腳連接部和從支柱腳連接部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側以直線狀延伸的支柱連接部的。
實用新型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能夠確保使用者在支柱附近便于移動和安全性,不妨礙書寫和操作,并且能夠確保從斜方向觀看板的人的可見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白板的正面?zhèn)攘Ⅲw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白板的主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白板的右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的白板的局部放大右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的白板的局部放大右側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的白板的局部放大右側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的白板的局部放大右側視圖。
符號說明
1:板
2:支柱
3:支柱腳
31:支柱腳后連接體
4:連接體
41:支柱腳連接部
42:支柱連接部
5:垂直支承體
6:前輪
7:后輪
8:支柱腳重型擱板
9:支柱重型擱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白板。說明書中的前側以及后側是以圖2的紙面前方作為前側而背面作為后側。另外,關于右側以及左側,以圖2的紙面右側作為右側而左側作為左側。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白板具備可以書寫的板1、軸支承該板1的一對支柱2、以及支承該支柱2的支柱腳3。
如圖1以及圖2所示,板1使用鋼制成或者搪瓷制成的薄板,形成為水平長的矩形狀,外圍由合成樹脂制成或者鋁制成的框架10來保護。在板1的左右側面中心部分設置有朝向外側突出的一對支承軸(未圖示),通過這些支承軸旋轉自如地軸支承于支柱2。在使用時,板1被卡定成大致垂直于地板面。板1可以是黑板等書寫板,也可以是液晶觸摸面板等操作用面板。
支柱2包括與支柱腳3一體或者分開連接的連接體4和從該連接體4相對于地板面大致垂直向上延伸的垂直支承體5。支柱2使用鋼制成的管材,通過彎曲加工而形成。
如圖1所示,支柱腳3從支柱2的下端部向后側延伸,被配置成彼此大致平行。在支柱腳3的前后分別設置有前輪6以及后輪7,使得白板能夠移動。
在支柱腳3以架設于支柱腳3彼此之間的方式設置有支柱腳重型擱板8。支柱腳重型擱板8使用冷軋鋼板,形成為水平長的矩形狀,在前后端部向下側彎曲,在該彎曲的兩個頂端部進一步向內側彎曲。在背面?zhèn)赛c焊有左右橫跨的截面大致為U字狀的加強部件。支柱腳重型擱板8例如可以是木制的,另外,也可以是在外圍設置有橡膠等防滑部件的。
支柱腳重型擱板8比前輪6更靠后側配置,防止白板向前側傾倒。另外,通過在后側配置支柱腳重型擱板8,確保使用者的腳下空間以便于移動。此外,雖然優(yōu)選在后側配置支柱腳重型擱板8,但至少其重心比前輪6更靠后側即可。
如圖3所示,連接體4包括從支柱腳3的前端側大致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柱腳連接部41和從該支柱腳連接部41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側彎曲延伸的支柱連接部42。在這種情況下,支柱腳3和連接體4通過螺旋緊固、焊接、嵌合來連接。
支柱腳連接部41相對于地板面大致垂直向上延伸,因此在使用者的腳附近不形成尖銳的突出部分。另外,支柱連接部42從支柱腳連接部41的上端以30°的角度彎曲而向上且向后側延伸。這樣一來,支柱2在腳附近并不礙事,使用者也不會絆倒或受傷,從而能夠確保在支柱2附近便于移動和安全性。
此外,如圖4所示,連接體4也可以包括從支柱腳3的前端側以前側鼓起的圓弧狀向上且向后側延伸的支柱連接部42。在這種情況下,支柱腳3和連接體4與所述圖3所示的同樣地,通過螺旋緊固、焊接、嵌合來連接。
如圖5所示,連接體4也可以包括從支柱腳3的前端側大致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柱腳連接部41和從該支柱腳連接部41的上端以前側鼓起的圓弧狀向上且向后側延伸的支柱連接部42。在這種情況下,支柱腳3和連接體4與所述圖3所示的同樣地,通過螺旋緊固、焊接、嵌合來連接。
如圖6所示,連接體4也可以包括從支柱腳3的前端側向上且向后側以直線狀延伸的支柱連接部42。在這種情況下,支柱腳3和連接體4與所述圖3所示的同樣地,通過螺旋緊固、焊接、嵌合來連接。
另外,如圖7所示,連接體4也可以包括從支柱腳3的前端側以前側鼓起的圓弧狀向上延伸的支柱腳連接部41和從該支柱腳連接部41的上端向上且向后側以直線狀延伸的支柱連接部42。在這種情況下,支柱腳3和連接體4可以通過彎曲加工而一體地形成,因此沒有組裝的麻煩,耐久性也優(yōu)良。
如圖3所示,垂直支承體5與板1的左右側面大致平行地配置,配置成從側面觀察時相比板1不向前側突出。這樣一來,即使使用者在板1的下角進行書寫或操作也不會干擾。另外,即使對從斜方向觀看板1的人來說,也不會被支柱2擋住視線而確保可見度。
在垂直支承體5的下側靠后側設置有支柱重型擱板9。支柱重型擱板9使用冷軋鋼板形成為水平長的矩形狀。在支柱重型擱板9的前端部設置有用于安裝垂直支承體5的安裝孔,在后端部設置有向上突出的阻擋片12,以防止放置的書等滑落。進一步,在支柱重型擱板9的左右側設置有用于加強支柱重型擱板9的肋13,在支柱重型擱板9的背面?zhèn)赛c焊有左右橫跨的截面大致U字狀的加強部件。在支柱重型擱板9的表面?zhèn)纫部梢栽O置用于立起書等的分隔框或分隔板。
通過從支柱2向后側設置支柱重型擱板9,能夠使白板的重心移動到后側。另外,能夠有效地利用以往的白板中未被利用的膝蓋附近的空間,從而能夠提高白板的可用性。
此外,在所述支柱腳3的后端部一體地形成有用于連接支柱腳3的后端部彼此的支柱腳后連接體31。通過將支柱腳后連接體31設置在支柱腳3的后端,使白板的重心移動到后側,從而防止向前側傾倒。支柱腳后連接體31也可以是可拆裝自如地安裝于支柱腳3的,也可以使用更具有重量的部件。通過將該支柱腳后連接體31與上述的支柱腳重型擱板8以及支柱重型擱板9一起使用,能夠使白板整體的重心逐步向后側移動。
如圖3所示,在支柱腳后連接體31的后側設置有能夠緩和碰壁時的沖擊的緩沖部件32。進一步,支柱腳后連接體31如下形成在支柱腳3的后端部,即,即便將白板靠墻等設置的情況下,板1也能夠不碰壁而進行反轉地配置在板1的可動區(qū)域的后側。
另外,在所述板1的下端側在垂直支承體5彼此之間架設有用于放置書寫工具和板擦的收容部14。收容部14也可以由如下兩個部件構成,即,連接垂直支承體5彼此的垂直支承體連接部件141和用于放置書寫工具和板擦的槽狀的托盤142。
在收容部14的中央設置有卡定工具15,該卡定工具15用于使板1相對于地板面大致垂直地卡定。卡定工具15也可以設置在收容部14的非中央位置,例如,也可以設置在板1或垂直支承體5上。
以上,詳細說明了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該實施例,在不脫離其要旨的范圍內可以進行變更。例如,支柱2也可以環(huán)繞板1的所有四個側面。支柱重型擱板9只要是能夠把白板的重心向后側移動即可,也可以將支柱2進一步向上延伸。支柱重型擱板9是能夠移動重心的適當重量的物體,也可以是擱板以外的物體,例如卷取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