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窗結構;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具有通風及防雨功能的百葉窗(Shutter)。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與圖2,圖1為常見百葉窗的示意圖,以及圖2為圖1所示的百葉窗的縱向剖面圖。常見百葉窗10包括框架12及多個葉片14。框架12由相對設置的上框架16與下框架18及相對設置的左框架20與右框架22所構成,且框架12具有進氣口24與出氣口26。葉片14由上而下、互相平行且相隔相同間距的方式斜向設置于左框架20與右框架22上,以組成相鄰葉片14之間有可供空氣流通的斜向通道28。為了避免雨水由進氣口24經(jīng)斜向通道28滲入室內,葉片20的設置方向通常是朝著進氣口24的方向向下傾斜。
雖然常見百葉窗10具有通風、遮陽及防雨滲入等功能,但在臺風來臨的惡劣氣候下,由于臺風將帶來強風及急驟暴雨,此時雨水將會受到強風吹襲導致雨水從斜向通道28滲入室內。
因此,一種具有良好通風且可防止雨水滲入的百葉窗結構是有需要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百葉窗結構,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并可有效防止雨水滲入室內。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百葉窗結構,具有相對的第一氣口及第二氣口。百葉窗結構包括框架、多個第一葉片、多個第二葉片及擋板??蚣苡上鄬Φ纳峡蚣芘c下框架及相對的左框架與右框架所構成。第一葉片沿第一氣口相互間隔地排列連接于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第一葉片鄰近于第一氣口且朝著第一氣口的方向向下傾斜。第二葉片沿第二氣口相互間隔地排列連接于上框架與下框架之間,且第二葉片較第一葉片鄰近于第二氣口。各第二葉片包括左葉片及右葉片,左葉片鄰近于第一葉片且左葉片朝著第一氣口往右框架的方向向下傾斜,右葉片鄰近于第二氣口且右葉片朝著第二氣口往右框架的方向向下傾斜。擋板的一端連接于鄰近第二氣口的下框架上。
于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氣口為進氣口,而該第二氣口為出氣口。
于一實施例中,該擋板由鄰近該第二氣口的該下框架向上延伸形成。
于一實施例中,該擋板更包括一擋水片,該擋水片由該擋板遠離該下框架的另一端朝著該第一氣口的方向向上傾斜延伸形成。
于一實施例中,各該第一葉片包括一彎曲部,該彎曲部由鄰近該上框架的該第一葉片的一端朝著該第一氣口的方向彎曲延伸形成。
于一實施例中,最接近該上框架的該第一葉片與該上框架之間沒有縫隙。
于一實施例中,各該第一葉片為近似于一字型的葉片,而各該第二葉片為近似于人字型的葉片。
于一實施例中,該擋板是以一體成形方式形成于該下框架上。
附圖說明
圖1為常見百葉窗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百葉窗的縱向剖面圖;
圖3A為本實用新型的百葉窗結構的正視圖;
圖3B為圖3A所示的百葉窗結構的側視剖面圖;
圖3C為圖3A所示的百葉窗結構的下視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百葉窗
12、42 框架
14 葉片
16、50 上框架
18、52 下框架
20、54 左框架
22、56 右框架
24 進氣口
26 出氣口
28 斜向通道
40 百葉窗結構
44 第一葉片
46 第二葉片
58 第一氣口
60 第二氣口
62 左葉片
64 右葉片
66 擋板
68 擋水片
70 彎曲部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3A至圖3C,圖3A為本實用新型的百葉窗結構的正視圖,圖3B為圖3A所示的百葉窗結構的側視剖面圖,以及圖3C為圖3A所示的百葉窗結構的下視剖面圖。
百葉窗結構40包括框架42、多個第一葉片44及多個第二葉片46。必須說明的是,圖3A顯示出10個第一葉片44及13個第二葉片46,但第一葉片44及第二葉片46的數(shù)量并不限于此,其可依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增減。
框架42由相對的上框架50與下框架52及相對的左框架54與右框架56所構成。百葉窗結構40具有相對的第一氣口58及第二氣口6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氣口58為進氣口(對應于室外側),而第二氣口60為出氣口(對應于室內側)。
如圖3B所示,第一葉片44沿第一氣口58相互間隔地排列連接于左框架54與右框架56之間,并朝著第一氣口58的方向向下傾斜,換言之,第一葉片44是以橫向方式設置于左框架54與右框架56之間。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葉片44較佳是固定式地連接于左框架54與右框架56上。此外,最接近上框架50的第一葉片44的頂端較佳是和上框架50的底部接觸,亦即在第一葉片44與上框架50之間沒有縫隙。
如圖3C所示,第二葉片46沿第二氣口60相互間隔地排列連接于上框架50與下框架52之間,換言之,第二葉片46是以直向方式設置于上框架50與下框架52之間。在一實施例中,第二葉片46較佳是固定式地連接于上框架50與下框架52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葉片44較第二葉片46鄰近于第一氣口58,而第二葉片46較第一葉片44鄰近于第二氣口6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葉片44為如圖3B所示的近似于一字型的葉片,而第二葉片46為如圖3C所示的近似于人字型的葉片。如圖3C所示,各第二葉片46由左葉片62與右葉片64所構成。左葉片62鄰近于第一葉片44,且左葉片62朝著第一氣口58往右框架56的方向向下傾斜。右葉片64鄰近于第二氣口60,且右葉片64朝著第二氣口60往右框架56的方向向下傾斜。
如圖3C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百葉窗結構40更包括一擋板66,其中擋板66的一端連接于鄰近第二氣口60的下框架52上。在較佳實施例中,擋板66由鄰近第二氣口60的下框架52向上延伸形成,即擋板66和下框架52是一體成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擋板66和下框架52可以是兩個獨立零件,并通過任何合適的連接方式使擋板66固設于下框架52上。此外,擋板66的高度較佳是對應于或高于設置在最接近下框架52的第一葉片44的中間位置,以阻擋從第二葉片46通過的雨水。
在本實施例中,擋板66更包括一擋水片68,且擋水片68由擋板66遠離下框架66的另一端朝著第一氣口58的方向向上傾斜延伸形成。依照這種設計,如圖3A至圖3C所示,伴隨強風而從第一氣口58進入的雨水會被第一葉片44所阻擋并落下到下框架52上,然后從第一氣口58排出窗結構40外部。假使強風很大,雨水可能會通過相鄰第一葉片44之間的間隙而到達后方的第二葉片46。由于第二葉片46的阻擋,雨水會落下到下框架52上,然后從第一氣口58排出窗結構40外部。假如強風非常的大,導致落下到下框架52上的雨水有可能會沿著下框架52表面被吹往第二氣口60的方向,由于擋板66的設置,因此可有效阻絕雨水滲入室內。即使強風大到足以使雨水可能沿著擋板66往上竄升,由于擋板66頂端還設置有擋水片68,因此可有效阻絕雨水越過擋板66而滲入室內。
請再參照圖3B,第一葉片44還包括至少一彎曲部70,彎曲部70由鄰近上框架50的第一葉片44的一端朝著第一氣口58的方向彎曲延伸形成。彎曲部70的形狀較佳是呈L形,然并不限于此形狀,例如U形。此外,圖3B所繪示出的第一葉片44與圖3C所繪示出的第二葉片46的整體形狀僅是一個范例,本實施例的第一葉片44與第二葉片46并不限于圖3B與圖3C所示的葉片形狀。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彎曲部70的設置將可更加強雨水的阻擋效果。舉例來說,當雨水伴隨強風被吹進百葉窗結構40內部時,由于彎曲部70具有彎曲結構,故可阻擋雨水越過第一葉片44的上方而到達其后面,并可使被阻擋的雨水順著第一葉片44的迎風面(即面向第一氣口58的表面)流到下方。
綜上,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百葉窗結構40,采用兩層的葉片(橫向設置的第一葉片44及直向設置的第二葉片46)排列設計,即使是臺風帶來的強風豪雨,也不會造成雨水滲入室內,可有效將雨水限制在百葉窗結構40內部并排出至百葉窗結構40外部,同時可保有一定的通風效果。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本實用新型做各種修飾與變化。因此,在權利要求及其均等的范圍內進行各種修飾與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