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推拉門。
背景技術:
以往,在推拉門上,設置有從推拉門主體的兩面向外側突出的把手部(例如專利文獻1)。并且,推拉門是通過把持這種把手部并使該推拉門整體沿水平方向滑動(slide)來進行開關操作的。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4285號公報
然而,例如是一只手持有拐杖的高齡者等的情況下,在用另一只手把持把手部打開推拉門時,有時如扶手那樣一邊用把手部支撐身體一邊進出房間。在此情況下,在通過已打開的推拉門的旁邊時,要暫時將所把持的把手部放手,因此身體的平衡變得不穩(wěn)定,可能會跌倒。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鑒于如以上那樣的情況做出的,課題在于,提供在打開推拉門進出房間時,能夠一邊用所把持的把手部支撐身體一邊穩(wěn)定地移動的推拉門。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是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而被進行開關操作的推拉門,其特征在于,具有:
推拉門主體,是具備互相對置的矩形狀的第一表面部和第二表面部的平板狀,并且,在一方的側端部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將所述第一表面部側與所述第二表面部側連通的切口部;
第一把手部,具備從所述推拉門主體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向外側突出、并且沿所述推拉門主體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
第二把手部,具備從所述推拉門主體的所述第二表面部向外側突出、并且沿所述推拉門主體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以及
第三把手部,與所述第一把手部及所述第二把手部連接,并且從所述推拉門主體分離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其特征在于,具有將所述切口部遮蔽的遮蔽板。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形成為半圓形狀。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把手部通過所述切口部與所述第一把手部及所述第二把手部連接。
實用新型的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在打開推拉門進出房間時,能夠一邊用所把持的把手部支撐身體一邊穩(wěn)定地移動。
附圖說明
圖1是例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側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從上方的剖視圖。
圖3是例示了圖1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切口部被遮蔽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4是圖3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側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從上方的剖視圖。
圖5是例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6是例示了圖5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切口部被遮蔽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推拉門
2:推拉門主體
21:第一表面部
22:第二表面部
3:第一把手部
31:把持部
4:第二把手部
41:把持部
5:第三把手部
6:切口部
7:遮蔽板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例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側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從上方的剖視圖。圖3是例示了圖1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切口部被遮蔽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4是圖3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側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從上方的剖視圖。
此實施方式的推拉門1,是使該推拉門1在水平方向上滑動(slide)來進行開關操作的推拉門。推拉門1具有推拉門主體2,該推拉門主體2是具備互相對置的矩形狀的第一表面部21和第二表面部22的平板狀,并且,在一方的側端部23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將第一表面部21側與第二表面部22側連通的切口部6。推拉門1具有第一把手部3,該第一把手部3具備從推拉門主體2的第一表面部21向外側突出并且沿著推拉門主體2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31。推拉門1具有第二把手部4,該第二把手部4具備從推拉門主體2的第二表面部22向外側突出并且沿著推拉門主體2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41。推拉門1具有第三把手部5,該第三把手部5與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連接,并且,從推拉門主體2分離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此推拉門1中,優(yōu)選的是,具有能夠遮蔽切口部6的遮蔽板7。
在此推拉門1中,更優(yōu)選的是,切口部6形成為半圓形狀。
在此推拉門1中,特別優(yōu)選的是,第三把手部5通過切口部6與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連接。
以下,關于此實施方式的推拉門1,結合圖1~圖4詳細地進行說明。
推拉門1具有推拉門主體2、第一把手部3、第二把手部4及第三把手部5,通過使該推拉門1在水平方向(圖1中的箭頭方向)上滑動(slide)來進行開關操作。
推拉門主體2是具有矩形狀的第一表面部21、及與此第一表面部21為同一形狀的第二表面部22的縱長的平板狀。
另外,在推拉門主體2的一方的側端部23的中央附近,形成有朝向另一方的側端部24側被切口為凹狀的切口部6。此外,所謂的“側端部23的中央附近”,是在側端部23的上下方向上能夠實質上識別為中央部的區(qū)域。
推拉門主體2為,第一表面部21側的空間與第二表面部22側的空間在切口部6連通。
具體來講,切口部6被形成為通過上面部61、下面部62及立起面部63所包圍的空間。上面部61及下面部62從推拉門主體2的側端部23向內側方向(另一方的側端部24側)水平地切入,并在上下方向上對置。另外,立起面部63垂直地立起,將上面部61的內側端部61a與下面部62的內側端部62a上下連接。
第一把手部3設置在第一表面部21,與推拉門主體2的一方的側端部23相鄰。
另外,第一把手部3具有從推拉門主體2的第一表面部21向外側突出并沿著推拉門主體2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31。具體來講,第一把手部3具有在推拉門主體2的上側從第一表面部21朝向外側水平地突出的上端連接部32及在推拉門主體2的下側從第一表面部21朝向外側水平地突出的下端連接部33。并且,第一把手部3為,上端連接部32與下端連接部33通過沿著推拉門主體2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31上下連接。
另外,第一把手部3的上端連接部32與推拉門主體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上側,第一把手部3的下端連接部33與推拉門主體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下側。
第二把手部4與第一把手部3是同一形狀,設置在位于第一把手部3背面?zhèn)鹊牡诙砻娌?2。即,第二把手部4具有在推拉門主體2的上側從第二表面部22朝向外側水平地突出的上端連接部42及在推拉門主體2的下側從第二表面部22朝向外側水平地突出的下端連接部43。并且,第二把手部4為,上端連接部42與下端連接部43通過沿著推拉門主體2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41上下連接。
另外,第二把手部4的上端連接部42與推拉門主體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上側,第二把手部4的下端連接部43與推拉門主體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下側。此外,第二把手部4只要具有沿著推拉門主體2的縱向延伸的把持部41即可,也可以是與第一把手部3不同的形狀。
第三把手部5是從推拉門主體2分離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半圓弧狀,通過切口部6與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連接。具體來講,第三把手部5,從第一把手部3的把持部31的中央附近朝向第二把手部4的把持部41的中央附近一邊描繪半圓弧狀的曲線一邊水平地延伸,其中間部(水平方向的中央)位于切口部6內的空間。這里,“把持部31的中央附近”及“把持部41的中央附近”,是把持部31及把持部41的上下方向上能夠實質上識別為中央的區(qū)域。另外,第三把手部5與切口部6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相比位于下側,在切口部6內,與第三把手部5相比靠上側形成為空間更寬闊。
并且,此實施方式的推拉門1具有能夠將推拉門主體2的切口部6遮蔽的遮蔽板7。
推拉門主體2從形成切口部6的立起面部63的寬度方向中央附近朝向內側方向(側端部24側),形成有一直延伸到推拉門主體2的寬度方向中央附近為止的凹狀的縫隙部S。縫隙部S的縱向長度與切口部6的縱向長度(上面部61與下面部62之間的長度)對應。這里,“立起面部63的寬度方向中央附近”,是立起面部63的寬度方向(水平方向)上能夠實質上識別為中央的區(qū)域。另外,“推拉門主體2的寬度方向中央附近”是推拉門主體2的寬度方向上能夠實質上識別為中央的區(qū)域。
另外,在推拉門主體2的第一表面部21的中央附近,形成有橫長地開口并與縫隙部S連通的第一窗部211。同樣地,在位于第一窗部211背面?zhèn)鹊牡诙砻娌?2的中央附近,形成有與第一窗部211為同一形狀的第二窗部221,并與縫隙部S連通。這里,“第一表面部21的中央附近”及“第二表面部22的中央附近”,是在第一表面部21及第二表面部22的寬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上能夠實質上識別為中央的區(qū)域。
并且,在縫隙部S的內部,收納有與縫隙部S的形狀為互補的平板狀的遮蔽板7。在此遮蔽板7的前端部71,形成有與第三把手部5的截面形狀及高度位置對應的彎曲凹部71a。
在圖1及圖2所例示的狀態(tài)下,遮蔽板7的前端部71與立起面部63為齊平面,并從立起面部63的縫隙部S的前端部S1露出。
并且,推拉門1具有與遮蔽板7連接并且從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向外側突出的操作部8。
操作部8具有連結棒部81和柄部82。連結棒部81在第一表面部21和第二表面部22之間沿水平方向延伸,貫通遮蔽板7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后將第一窗部211與第二窗部221連通。柄部82設置在連結棒部81的兩端,從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向外側突出。柄部82形成為具有比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的上下方向的寬度大的直徑的球狀。
操作部8能夠通過使柄部82沿著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在水平方向上滑動,來使與連結棒部81連接的遮蔽板7在縫隙部S內及切口部6內在水平方向上移動。
在推拉門1上設置有與第一把手部及第二把手部連接的半圓弧狀的第三把手部5。因此,例如,一只手持有拐杖的高齡者等,能夠用另一只手把持著第一把手部3(或第二把手部4)使推拉門1滑動并打開后,一邊如扶手那樣抓住第三把手部5來支撐身體一邊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向室內外移動。
另外,從第一把手部及第二把手部離開的位置的第三把手部5的中間部(水平方向的中央),與推拉門主體2的側端部23相比位于內側的切口部6內。因此,即使使推拉門1滑動,第三把手部5也不會與對置的門框(未圖示)接觸,側端部23與門框抵接,因此能夠可靠地將推拉門1關閉。并且,第三把手部5與切口部6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相比位于下側,因此易于將手向第三把手部5的上側的切口部6內插入,能夠容易并且穩(wěn)定地抓住第三把手部5。
并且,如圖3及圖4所例示那樣,在推拉門1為關閉狀態(tài)時,能夠通過遮蔽板7將切口部6遮蔽。具體來講,通過朝向形成有切口部6的側端部23側操作操作部8,能夠使遮蔽板7的前端部71從縫隙(slit)部S朝向切口部6側突出。據此,遮蔽板7被向切口部6內插入,遮蔽板7的彎曲凹部71a與第三把手部5抵接。此時,遮蔽板7的前端部71被一直拉到推拉門主體3的側端部23的位置,切口部6的空間被遮蔽板7遮蔽。因此,推拉門主體2的第一表面部21側與第二表面部22側通過遮蔽板7而成為非連通狀態(tài),在推拉門1為關閉狀態(tài)時,為推拉門主體2與門框之間幾乎沒有間隙的狀態(tài)。因此,推拉門1能夠確保第三把手部5的功能,并且能夠通過遮蔽板7將推拉門主體2與門框之間可靠地封閉。
圖5是例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6是例示了圖5所例示的推拉門的切口部6被遮蔽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對與圖1~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以同一附圖標記,以下將說明一部分省略。
此實施方式的推拉門1,在推拉門主體2的側端部23形成有彎曲成半圓形狀的切口部6。在此推拉門1上也是,在切口部6的彎曲面61,形成有一直延伸到推拉門主體2的寬度方向中央附近為止的縫隙(slit)部S,在縫隙(slit)部S內收納有通過操作部8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自如的遮蔽板7。在此推拉門1中也是,通過操作部8的操作向切口部6內插入遮蔽板7,遮蔽板7的前端部71的彎曲凹部71a與第三把手部5抵接,從而能夠將切口部6內的空間遮蔽。
在此推拉門1中,切口部6形成為半圓形狀。因此,在用手把持第一把手部3(或第二把手部4)而使推拉門1滑動(slide)并打開后,能夠進一步順暢地將手移動到第三把手部5上,一邊如扶手那樣抓住第三把手部5,一邊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向室內外移動。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第三把手部5是半圓弧狀,并通過切口部6與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連接,但第三把手部5的形狀也可以是橢圓或矩形等。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第三把手部5,其中間部(水平方向的中央)位于切口部6內,但第三把手部5也可以是通過切口部6的外側(側端部23的外側)與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連接的形態(tài)。在此情況下,第三把手部5向比側端部23更靠外側突出,因此能夠在與推拉門1對置的門框設置切入部來收納第三把手部5。
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門不限定于以上的實施方式。例如,第三把手部的截面形狀、彎曲等,能夠考慮推拉門的使用性能等來適當設計。另外,切口部的形狀、大小、配設位置、遮蔽板、縫隙部的形狀、操作部的滑動機構等,也能夠適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