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飯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智能電飯煲。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智能電飯煲,因大米和水需要從煲蓋進入鍋內(nèi),故在其煲蓋上設有進米管、進水管、排氣管(大米是由風力從進米管送入的,所以需要排氣管把進入鍋內(nèi)的風排出)和多根控制線。由于煲蓋需經(jīng)常開關,故煲蓋上的進米管、進水管、排氣管與鍋座上相應的管口需要密封,現(xiàn)有的密封多采用插接結構。插接結構的密封方式存在的缺陷是:1. 管、線裸露,密封插接結構的插接處同心度要求高,稍有變形或磨損就會出現(xiàn)漏氣漏水;2. 進米管、進水管、排氣管和多根控制線各自獨立的通入煲蓋上部,不僅結構凌亂,而且占用空間大;3. 導線彎折部變形較大,反復彎折存在各種隱患。
申請公布號為CN 105167564 A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具有自動進米加水功能的智能電飯煲的一體化翻蓋結構,包括煲體、蓋體和電控裝置,在蓋體后部兩邊設有左、右蓋體轉(zhuǎn)軸,后中部的兩側(cè)設有左、右轉(zhuǎn)動連接管,在煲體后部設有左、右固定連接管,左、右蓋體轉(zhuǎn)軸、左、右轉(zhuǎn)動連接管及左、右固定連接管同軸設置,左轉(zhuǎn)動連接管與左固定連接管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 左轉(zhuǎn)動連接管與蓋體排氣管連接,左固定連接管與排氣管道連接, 右轉(zhuǎn)動連接管與右固定連接管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 右轉(zhuǎn)動連接管的前部與蓋體進米管連接,右固定連接管的下部與進米管道連接。
上述已公開的專利雖然對翻蓋結構進行了一定改進,但是仍然存在下列不足:在氣管之外設置額外的轉(zhuǎn)軸,結構更為復雜,且轉(zhuǎn)軸為兩根,增加加工和安裝難度;電線管道和水管道設置在氣管中,需要額外密封,增加密封不良的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的智能電飯煲在氣管之外設置額外的兩根轉(zhuǎn)軸帶來的結構復雜,加工、安裝難度高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智能電飯煲,減少樞軸數(shù)量,簡化結構,降低加工、安裝難度。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具有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智能電飯煲,包括煲體和煲蓋,煲體上設置第一進氣管和第一出氣管,煲蓋上設置第二進氣管和第二出氣管,第一進氣管和第二進氣管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第一出氣管和第二出氣管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第一進氣管、第二進氣管、第一出氣管和第二出氣管同軸設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進氣管和第一出氣管的壁體形成軸座,第二進氣管和第二出氣管的壁體形成轉(zhuǎn)軸,或第一進氣管和第一出氣管的壁體形成轉(zhuǎn)軸,第二進氣管和第二出氣管的壁體形成軸座,轉(zhuǎn)軸與軸座插接,形成兩個樞接部位,煲蓋與煲體之間通過兩個樞接部位形成樞接。
本實用新型將氣管直接作為轉(zhuǎn)軸和軸座,不需要設置額外的樞軸,減少樞軸數(shù)量,簡化結構,降低加工和安裝難度。
作為優(yōu)選,兩個樞接部位間隔設置,煲蓋與煲體之間設置煲蓋彈啟組件,煲蓋彈啟組件設置在兩個樞接部位之間,煲蓋彈啟組件上的銷軸與兩個樞接部位同軸線。通過設置煲蓋彈啟組件,當煲蓋沒有扣入煲體時,煲蓋可以自動打開。
作為優(yōu)選,煲蓋彈啟組件包括扭簧,扭簧中部套置于銷軸上,扭簧的一扭轉(zhuǎn)臂抵觸在煲體上,另一端扭轉(zhuǎn)臂抵觸在煲蓋上。采用扭簧,成本低,安裝方便,彈啟可靠。
作為優(yōu)選,扭簧為兩根扭簧,兩根扭簧和兩個樞接部位均以煲蓋的中截面為對稱面對稱設置。通過設置兩根對稱的扭簧,煲蓋受力均勻,彈啟平穩(wěn)。
作為優(yōu)選,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為止口連接,止口處設置密封圈。采用止口連接,可以對氣管進行一定限位,設置密封圈保證密封性能。
作為優(yōu)選,第一進氣管和第一出氣管上開設凹止口,第二進氣管和第二出氣管上開設凸止口,凸止口處開設安裝密封圈用凹槽。將可轉(zhuǎn)動的氣管設置于固定的氣管內(nèi),提高密封效果;設置凹槽放置密封圈,便于安裝同時提高密封效果。
作為優(yōu)選,第二進氣管和第二出氣管上開設凹止口,第一進氣管和第一出氣管上開設凸止口,凸止口處開設安裝密封圈用凹槽。將可轉(zhuǎn)動的氣管設置于固定的氣管內(nèi),提高密封效果;設置凹槽放置密封圈,便于安裝同時提高密封效果。
作為優(yōu)選,密封圈的橫截面包括平直部、位于平直部一端的上折部、位于上折部上端并傾斜向上延伸的傾斜部,密封圈橫截面的三個部位包圍形成V字形口。密封圈的傾斜部由于受力向平直部收縮,傾斜部的外端面抵觸氣管的內(nèi)壁,保證密封效果;同時,只有傾斜部受力,密封圈的變形較小,密封圈與氣管內(nèi)壁的阻力較小,使得煲蓋的開合更為平穩(wěn)順暢。
作為優(yōu)選,第一進氣管、第一出氣管、第二進氣管和第二出氣管外設置電線管道和水管道。將電線管道和水管道設置在氣管外而不是氣管內(nèi),不影響氣管的氣流運動,保證吸米的準確穩(wěn)定。
作為優(yōu)選,電線管道和水管道為軟管管道。采用軟管管道作為電線管道和水管道,多次彎曲后不會影響管道的密封,降低密封不良的隱患。
本實用新型將氣管直接構成轉(zhuǎn)軸和軸座,減少樞軸數(shù)量,簡化結構,降低加工、安裝難度。各技術特征組合后,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設置扭簧,當煲蓋沒有卡入煲體時,煲蓋可以自動打開;
2. 設置兩根對稱的扭簧,煲蓋受力均勻;
3. 將扭簧與氣管同軸設置,使得煲蓋的轉(zhuǎn)動更為平穩(wěn)順暢;
4. 氣管連接處采用止口連接,可以對氣管進行一定限位,設置密封圈保證密封性能;
5. 將轉(zhuǎn)動氣管設置于固定氣管內(nèi),提高密封效果;設置凹槽放置密封,便于安裝同時提高密封效果;
6. 密封圈凸緣式的結構,在保證密封的前提下,降低轉(zhuǎn)動阻力,煲蓋的開合更為平穩(wěn)順暢;
7. 將電線管道和水管道設置在氣管外而不是氣管內(nèi),不影響氣管的氣流運動,保證吸米的準確穩(wěn)定;
8. 采用軟管管道作為電線管道和水管道,多次彎曲后不會影響管道的密封,降低密封不良的隱患。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是圖1 的A-A 向剖視圖;
圖3是圖2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密封圈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進氣管;2-第二進氣管;3-第二出氣管;4-第一出氣管;5-銷軸;6-扭簧;7-密封圈; 11-凹止口;21-凹槽;71-矩形部;72-上折部;73-傾斜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解釋和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全部?;趯嵤┓绞街械膶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結構示意,具有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智能電飯煲,包括煲體和煲蓋,煲體上設置固定的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煲蓋上設置可轉(zhuǎn)動的第二進氣管2和第二出氣管3,第一進氣管1和第二進氣管2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第一出氣管4和第二出氣管3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第一進氣管1、第二進氣管2、第一出氣管4和第二出氣管3同軸設置,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設置于煲體后部中間,第二進氣管2和第二出氣管3設置于煲蓋后部兩端,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之間安裝銷軸5。第一進氣管1的右端與第二進氣管2的左端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第二出氣管3的右端與第一出氣管4的左端可轉(zhuǎn)動密封連接。也可以將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位置左右調(diào)換,同時將第二進氣管2和第二出氣管3位置左右調(diào)換,但是第一進氣管1與第一出氣管4需要始終在第二進氣管2和第二出氣管3之間。銷軸5上安裝兩根扭簧6,扭簧6一端抵觸煲蓋,另一端抵觸煲體。兩根扭簧6、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第二進氣管2和第二出氣管3均以鍋蓋的中截面為對稱面對稱設置。第一進氣管1、第二進氣管2、第二出氣管3和第一出氣管4的轉(zhuǎn)折處為圓弧過渡。
氣管外設置電線管道和水管道,電線管道和水管道為軟管管道。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剖視圖,具有密封通氣翻蓋結構的智能電飯煲,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的開口背向設置,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相向面開設用于固定安裝銷軸5的槽,銷軸5兩端設有凸起,銷軸5通過凸起固定在第一進氣管1和第一出氣管4上。
如圖3所示,第一進氣管1和第二進氣管2的連接處的結構示意,第一進氣管1與第二進氣管2的接口處設有凹止口11,第二進氣管2與第一進氣管1的接口處設有凸止口,凸止口安裝于凹止口11中。凸止口處設有環(huán)形凹槽21,凹槽21中安裝密封圈7。密封圈7內(nèi)側(cè)抵觸凹槽21,密封圈7外側(cè)抵觸凹止口11。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密封圈,密封圈7為帶凸緣的密封圈,密封圈7包括一圈橫截面為矩形的矩形部71,矩形部71向外水平延伸上折部72,上折部72向上且朝外延伸傾斜部73,傾斜部73的高度低于矩形部71,豎直延伸部72和傾斜部73的厚度相同且小于矩形部71的厚度,傾斜部73的外端為豎直面。當密封圈7被豎直安裝到第二進氣管2的凹槽21中后,密封圈7被徑向壓縮,密封圈7的內(nèi)側(cè)面抵觸凹槽21的水平面,密封圈7的外端面水平且抵觸凹止口11的水平面。當密封圈7為普通的密封圈例如其橫截面為矩形,密封圈被緊緊壓縮,密封圈與第一進氣管1和第二進氣管2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將使得煲蓋不能平穩(wěn)順暢的開合。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密封圈,密封圈7與第一進氣管1和第二進氣管2之間的摩擦力較小,在保證密封性能的同時,對煲蓋的開合的影響很小。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該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本實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圖和上面具體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內(nèi)容。任何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和結構原理的修改都將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