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面板升降裝置,以及采用該面板升降裝置的茶幾,屬于家具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帶有面板的家具隨處可見,如茶幾、飯桌、辦公桌、電腦桌等等。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帶面板的家具的高度都是固定的,而且功能單一,缺乏靈活變動性,限制了空間的使用范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彌補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實現(xiàn)面板升降,且在升高或降低面板時,面板不會急速向上或向下移動的面板升降裝置,以及采用了該面板升降裝置的茶幾。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面板升降裝置,包括用于安裝面板的上安裝板,用于安裝在底座上的下安裝板,兩端分別鉸接于上安裝板、下安裝板的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以及緩沖機構;上安裝板、下安裝板、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機構;所述緩沖機構的兩端分別鉸接在所述四連桿機構的對角線鉸接軸上;還包括一端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及另一端折疊旋轉設于下安裝板的用于推動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向上轉動的彈力機構;所述彈力機構包括鉸接于下安裝板的第一旋轉塊,一端鉸接于第一支撐桿且另一端鉸接于第一旋轉塊的自由端的壓縮彈力件,一端與第一旋轉塊同心鉸接的第二旋轉塊,一端鉸接于下安裝板且另一端鉸接于第二旋轉塊的自由端的拉伸彈力件,以及設于下安裝板下端并限制第二旋轉塊向下轉動的第一擋板部;所述壓縮彈力件的彈力大于拉伸彈力件的彈力;所述第二旋轉塊設有限制第一旋轉塊向下轉動的第二擋板部;所述緩沖機構的下端設有沿緩沖方向延伸的滑槽;
面板處于上位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的水平線的夾角β大于90度,滑槽下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
面板處于下位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的水平線的夾角β等于0度,滑槽上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
面板從低位使用狀態(tài)開始升起時,壓縮彈力件和拉伸彈力件分別處于被壓縮和被拉伸的狀態(tài),均對第一支撐桿產生向上轉動的彈力,起到助力提升的作用;當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的水平線的夾角β為85°~89°時,彈力機構對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產生向上轉動的彈力為零;具體地,上升初始時,面板的重心遠離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分別設置于下安裝板的旋轉支點,此時面板向下的壓力最大;向上彈力大的壓縮彈力件配合外力使面板偏轉向上運動直至壓縮彈力件的最大行程;此時面板的重心離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分別設置于下安裝板的旋轉支點相對較近,面板向下的壓力較小,拉伸彈力較小的拉伸彈力件拉動第二旋轉塊偏轉,設置于第二旋轉塊的第二擋板部聯(lián)動第一旋轉塊向上托舉壓縮彈力件,進而推動第一支撐桿配合外力使面板繼續(xù)偏轉向上運動至拉伸彈力件處于自由狀態(tài);此時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水平線的夾角β為85~89°,壓縮彈力件和拉伸彈力件的行程均達到終點而不再對面板升降裝置提供繼續(xù)偏轉上升力,防止面板升降裝置在越過最高位后向前急速竄動,滑槽的上端脫離對角線鉸接軸,移動至下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外力繼續(xù)將面板向上前推至上端使用位置;面板處于上端使用位置時,第一支撐桿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水平線的夾角β為鈍角;
面板由上位使用狀態(tài)開始下降時,外力往回推動面板,由于滑槽和第一旋轉塊的設置,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水平線的夾角β小于90度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轉動不會受到壓縮彈力件、拉伸彈力件和緩沖機構的阻滯;隨著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繼續(xù)轉動,滑槽的下端脫離對角線鉸接軸,直至滑槽的上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當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水平線的夾角β小于90度時,緩沖機構下端的滑槽移動至上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開始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下降起緩沖作用;與此同時壓縮彈力件與第一旋轉塊的鉸接處向后彎曲直至和設置于第二旋轉塊上的第二擋板部抵止;隨著面板繼續(xù)下降,第一旋轉塊通過帶動第二擋板部向下偏轉聯(lián)動第二旋轉塊拉伸拉伸彈力件、利用拉伸彈力配合緩沖機構加強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緩沖力度,第二旋轉塊的第二擋板部直至和設置于下安裝板的第一擋板部抵止而停止偏轉;此時由于第一旋轉板被設置于第二旋轉塊上的第二擋板部抵止,壓縮彈力件的下端以其與第一旋轉塊的鉸接處為支撐點,接力配合緩沖機構克服面板因偏轉下降重心更加遠離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分別設置于下安裝板的旋轉點而產生的重力,使面板在失去外力時,由于拉伸彈力件和壓縮彈力件分時段配合緩沖機構克服面板向下的重力而達到面板隨意停止或緩緩下降的效果。
上述結構的面板升降裝置,由于緩沖機構的下端設有滑槽,滑槽套設在四連桿機構的對角線鉸接軸上,且第一支撐桿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的水平線的夾角為80°~85°時,彈力機構不對第一支撐桿產生彈力,僅靠外力將面板前移至上位使用位置,有效地防止本面板升降裝置在升起時越過最高位后向前急速竄動;也避免了推動面板下降初始時,底座向前移動;
升起面板的過程中,彈力機構的彈力逐漸減小,彈力機構分多段對第一支撐桿產生向上的彈力,且彈力逐段減小,當?shù)谝恢螚U和第二支撐桿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水平線接近垂直的位置時不再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提供向上的彈力使得面板不會急速向上移動、也就不會而使得整個家具晃動;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度,也延長了家具的使用壽命;
還有面板下降過程中,第一支撐桿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水平線的夾角β小于90度時,緩沖機構下端的滑槽移動至上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開始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下降起緩沖作用;與此同時壓縮彈力件與第一旋轉塊的鉸接處向后彎曲直至和設置于第二旋轉塊上的第二擋板部抵止;隨著面板繼續(xù)下降,第一旋轉塊通過帶動第二擋板部向下偏轉聯(lián)動第二旋轉塊拉伸拉伸彈力件,此時面板的重心逐漸遠離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分別設置于下安裝板的旋轉點,緩沖機構同時配合壓縮彈力件的反拉力克服面板向下的重力;面板在外力作用下,繼續(xù)下降直至第二旋轉塊的第二擋板部和設置于下安裝板的第一擋板部抵止而停止偏轉;此時由于第一旋轉塊被設置于第二旋轉塊上的第二擋板部抵止,壓縮彈力件的下端以其與第一旋轉塊的鉸接處為支撐點,配合緩沖機構接力克服面板因偏轉下降重心更加遠離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分別設置于下安裝板的旋轉點而產生的重力,使面板在失去外力時,在壓縮彈力件和拉伸彈力件分時段配合緩沖機構克服面板向下的重力,使得面板在失去向下的外力時能隨意停止或緩緩下降。
進一步的,所述壓縮彈力件為壓縮氣撐桿或彈片或壓縮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拉伸彈力件為拉伸氣撐桿或彈片或拉伸彈簧。
進一步的,在面板穩(wěn)定于高位使用時,為了能有效地阻止其因外力作用而意外下降,所述下安裝板上設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轉動的鎖緊機構;
為了能夠實現(xiàn)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鎖緊,鎖緊機構包括固設于第一支撐桿的卡銷,轉動設置于下安裝板的鎖緊扣,以及設于下安裝板的磁鐵;所述鎖緊扣的上端設有用于卡固卡銷的卡口,中部為其轉動中心;
升起面板后,卡銷卡在卡口內,第一支撐桿被鎖緊,支撐桿不能相對于下安裝板轉動;
降低面板時,撥動鎖緊扣的下端朝向磁鐵移動直至下端被磁鐵吸合,上端保持抬升,卡口脫離卡銷,第一支撐桿被解鎖;當設于第一支撐桿上的卡銷向下移動至鎖緊扣的下端時,卡銷將鎖緊扣的下端推離磁鐵,鎖緊扣在重力的作用下復位,為下一次鎖緊第一支撐桿做準備。
進一步的,為了簡化結構,方便安裝及加工生產,所述鎖緊扣呈倒置的L形,包括上端的橫置部和下端的豎直部;所述卡口設于橫置部;橫置部與豎直部的連接處設有旋轉孔;所述鎖緊扣通過用銷釘穿過旋轉孔轉動設于下安裝板。
進一步的,在下降面板的過程中,為了防止鎖緊扣的橫置部的位置相對下安裝板下降太多,所述橫置部的前端處設有限位塊;限位塊緊靠下安裝板的上部后,就與下安裝板保持相對靜止。
進一步的,所述緩沖機構為氣壓支撐桿或油壓支撐桿或直線阻尼或旋轉式阻尼或壓簧式阻尼或拉簧式阻尼。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選材,便于加工生產,減輕重量,節(jié)省材料,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均呈長條形,四周均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呈環(huán)形;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加強筋的內側兩端各自設有一個旋轉加強座;所述第二支撐桿上的加強筋的內側兩端各自設有一個旋轉加強座;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與各自四周的加強筋構成凹槽;所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上的加強筋上各自固設有一個槽蓋,即槽蓋固定封閉在凹槽上。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茶幾,包括茶幾本體以及設置在茶幾本體上的面板,所述茶幾本體內部設有腔體;所述腔體內設有上述的兩個面板升降裝置;所述面板固設在所述上安裝板上,所述下安裝板固設在所述腔體內。
上述結構的茶幾,由于在茶幾本體的腔體內安裝有上述結構的面板升降裝置,使得在推動面板下降時,茶幾本體不會前移、下降過程中面板不會急速向下墜落,有效杜絕用戶被夾傷的隱患、也不會使得擺放在茶幾上的物件掉落,用戶體驗度大大提高;同時,在升起面板的過程中,面板最后不會急速升到穩(wěn)定位,不會帶動整個茶幾晃動,也就不會抖掉擺放在茶幾本體上的物件,茶幾的整個結構也不會時常受到劇烈沖擊,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為了能保證兩個面板升降裝置同步工作,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或第二支撐桿上設有同步件;當面板處于穩(wěn)定位時,為了防止面板越過穩(wěn)定位,朝向另一邊進行轉動,所述下安裝板上設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轉動的限位銷;在打開/關閉面板的過程中,為了防滑及降低噪音,每個鉸接處均設有墊圈。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面板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升起至最高位使用狀態(tài));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面板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升起過程中某一狀態(tài)或下降過程中某一狀態(tài));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面板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下降至最低位使用狀態(tài));
圖4為本發(fā)明一種面板升降裝置中的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的結構相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兩個本發(fā)明一種面板升降裝置配合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左邊的面板升降裝置省略了下安裝板);
圖6為本發(fā)明一種茶幾的結構示意圖(采用了兩個面板升降裝置)。
10 上安裝板 20 下安裝板
21 限位銷 30 第一支撐桿
31 加強筋 32 旋轉加強座
33 凹槽 34 槽蓋
40 第二支撐桿 50 彈力機構
51 壓縮氣撐桿 52 第一旋轉塊
53 第二旋轉塊 54 拉伸氣撐桿
55 第一擋板部 56 第二擋板部
60 緩沖機構 61 滑槽
70 鎖緊機構 71 卡銷
72 鎖緊扣 721 橫置部
722 豎直部 723 旋轉孔
724 銷釘 73 磁鐵
74 限位塊 75 卡口
80 同步件 90 對角線鉸接軸
S1 面板升降裝置 S2 茶幾
S21 茶幾本體 S22 面板
S23 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圖1~圖5所示,一種面板升降裝置S1,包括用于安裝面板的上安裝板10,用于安裝在底座上的下安裝板20,兩端分別鉸接于上安裝板10、下安裝板20的第一支撐桿30、第二支撐桿40,一端設于第一支撐桿30及另一端折疊旋轉設于下安裝板20的用于推動第一支撐桿30、第二支撐桿40向上轉動的彈力機構機50,緩沖機構60,設于下安裝板20上的用于限制第一支撐桿30和第二支撐桿40轉動的鎖緊機構70,以及兩根分別設于第一支撐桿30和第二支撐桿40上的同步件80(本實施例為同步桿);上安裝板10、下安裝板20、第一支撐桿30和第二支撐桿40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機構;緩沖機構60的兩端分別鉸接在四連桿機構的對角線鉸接軸90上;彈力機構50包括鉸接于下安裝板20的第一旋轉塊52,一端鉸接于第一支撐桿30且另一端鉸接于第一旋轉塊52的自由端的壓縮支撐桿51,一端與第一旋轉塊52同心鉸接的第二旋轉塊53,一端鉸接于下安裝板20且另一端鉸接于第二旋轉塊53的自由端的拉伸氣撐桿54,以及設于下安裝板20下端并限制第二旋轉塊53向下轉動的第一擋板部55;第二旋轉塊53設有限制第一旋轉塊52向下轉動的第二擋板部56;下安裝板20上設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撐桿30和第二支撐桿40轉動的限位銷21;第一支撐桿30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20的水平線的夾角β為85~89°時,彈力機構50不再對第一支撐桿30產生彈力;緩沖機構60的上端鉸接于上部的對角線鉸接軸90,下端設有滑槽61;滑槽61套設在下部的對角線鉸接軸90上;
面板處于上位使用狀態(tài)時,第一支撐桿3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20的水平線的夾角β大于90度,滑槽61下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90;
面板處于下位使用狀態(tài)時,第一支撐桿3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20的水平線的夾角β等于0度,滑槽61上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90;
面板從下端使用狀態(tài)開始升起時,壓縮彈力件51和拉伸彈力件54分別處于被壓縮和被拉伸的狀態(tài),均對第一支撐桿30產生向上轉動的彈力,當所述第一支撐桿3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20的水平線的夾角β為85°時,彈力機構50對第一支撐桿30、第二支撐桿40產生向上轉動的彈力為零;
面板由上端使用狀態(tài)下降的過程中,第一支撐桿3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與下安裝板20水平線的夾角小于90度時,緩沖機構60下端的滑槽61移動至上端緊靠對角線鉸接軸90,開始對第一支撐桿30和第二支撐桿40的下降起緩沖作用。
本實施例中,還進一步采用了鎖緊機構70,它包括固設在第一支撐桿30上的卡銷71,轉動設置在下安裝板20上的鎖緊扣72,以及設置在下安裝板20上的磁鐵73;鎖緊扣72的上端設有用于卡固卡銷71的卡口75,中部為其轉動中心;鎖緊扣72呈倒置的L形,包括上端的橫置部721和下端的豎直部722;卡口75設置在橫置部721上;橫置部721與豎直部722的連接處設有旋轉孔723;鎖緊扣72通過用銷釘724穿過旋轉孔723轉動設置在下安裝板20上;橫置部721的前端處設有限位塊74。升起面板時,卡銷71卡在卡口75內,第一支撐桿30被鎖緊,使得第一支撐桿30不能相對于下安裝板20轉動。降低面板時,撥動鎖緊扣72的下端朝向磁鐵73移動,下端被磁鐵73吸合,上端保持抬升,卡口75脫離卡銷71,第一支撐桿30被解鎖;當設于第一支撐桿30上的卡銷71向下移動至鎖緊扣72的下端時,卡銷71將鎖緊扣72的下端推離磁鐵73(鎖緊扣72的內側為弧形表面,在降低面板過程中,卡銷71始終緊鄰鎖緊扣72的內側表面),鎖緊扣72在重力的作用下復位,為下一次鎖緊第一支撐桿30做準備。
進一步的,在其他實施例中,緩沖機構60為氣壓支撐桿或油壓支撐桿或直線阻尼或旋轉式阻尼或壓簧式阻尼或拉簧式阻尼。
進一步的,在其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桿30呈長條形,四周設有加強筋31,加強筋31呈環(huán)形,與第一支撐桿形成凹槽33;加強筋31內部兩端分別設有一個旋轉加強座32;每個凹槽33上均固設有一個槽蓋34;第二支撐桿40的結構與第一支撐桿30的結構相同。
進一步的,在其他實施例中,壓縮氣撐桿51還可以換為彈片或壓縮彈簧。
進一步的,在其他實施例中,拉伸氣撐桿54還可以換為彈片或拉伸彈簧。
綜上所述:上述結構的面板升降裝置S1,可以用于折疊桌、折疊茶幾等需要收納、節(jié)省空間的產品上,由于設置有第一旋轉塊52、第二旋轉塊53及設置于第二旋轉塊53上的第二擋板部56,使得升起時第一支撐桿30與下安裝板20的夾角β為85~89°時,彈力機構50已經(jīng)不再對第一支撐桿30產生彈力,僅靠外力進行將面板前移至上位使用位置;升起面板的過程中,彈力機構50分多段對第一支撐桿30產生向上的彈力,且彈力逐段減小,使得面板不會急速向上移動,也就不會使得整個家具晃動,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度,也延長了家具的使用壽命;在面板下降時,外力推動面板,第一支撐桿30與下安裝板20的夾角β由鈍角變?yōu)殇J角前,第一旋轉塊52轉動,加上滑槽61的設置,使面板在平移過程中,彈力結構50和緩沖機構60不會對支撐桿的偏轉產生支撐力,避免推動面板造成底座前移;在面板升起的過程中,當壓縮氣撐桿51不再對面板產生向上的推力時,拉伸氣撐桿54通過恢復彈力,還能繼續(xù)推動面板上移,由于拉伸氣撐桿54的恢復彈力比壓縮氣撐桿51的恢復彈力要小很多,使得面板不會急速上移,整個家具也就不會發(fā)生晃動;還有,鎖緊機構70的設置,防止了面板受到意外的力的影響而下降。
如圖6所示,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茶幾S2,包括茶幾本體S21以及設置在茶幾本體S21上的面板S22;茶幾本體S21內部設有腔體S23;腔體S23內設有兩個上述結構的面板升降裝置S1;面板S22固設在上安裝板10上,下安裝板20固設在腔體S23內。
面板S22閉合在茶幾本體S21上時,為本茶幾S2的下端使用狀態(tài),外觀與普通的茶幾無異;當下端使用狀態(tài)下的茶幾過低,不方便使用者使用時,人力抬升面板,在面板升降裝置S1的輔助抬升力作用下,面板被抬升到上端使用位置,通過鎖緊機構70及限位銷21將面板S22固定在上端使用位置,供使用者使用;面板S22處于上端使用狀態(tài),當使用完畢后,解除鎖緊機構70對第一支撐桿30的鎖緊,使用者對面板S22施加向下的較小的力,面板S22就會閉合在茶幾本體S21上,實現(xiàn)對面板S22的關閉。
綜上所述:上述結構的茶幾S2,由于在茶幾本體S21的腔體S23內安裝有上述結構的面板升降裝置S1,使得在關閉面板S22時,茶幾本體S21不會前移,也就不會使得擺放在茶幾S22上的物件掉落,用戶體驗度大大提高;同時,在打開面板S22的過程中,面板S22最后不會急速升到穩(wěn)定位,不會帶動整個茶幾S2晃動,也就不會抖掉擺放在茶幾本體S21上的物件,茶幾S2的整個結構也不會時常受到劇烈沖擊,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
上述僅以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內容,以便于讀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僅限于此,任何依本發(fā)明所做的技術延伸或再創(chuàng)造,均受本發(fā)明的保護。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