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日用品領域,特別指一種三點支撐式正姿運動椅。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社會有一大部分群體需要長時間坐在椅子上辦公或學習,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坐姿后易導致脊椎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傷,脊椎病是現(xiàn)代社會非常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且近年來有愈來愈增多的趨勢;對于大多數(shù)辦公人群來說,每天工作的8小時中,有4/5的時間都在坐著,久坐不僅使身體容易發(fā)胖變形、腰背疼痛、頸椎僵硬、肌肉痙攣,還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良、消化功能減退、腦部供血不足、心臟機能衰退等,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另外,經過實際調研發(fā)現(xiàn),因為緩解久坐導致的腿部酸麻,人們經常會通過抖腿來緩解酸痛,這在無形之中養(yǎng)成了不好的習慣,也容易造成腿形發(fā)育不美觀。脊椎病屬于脊椎的一種可恢復性損傷,目前暫未有切實有效地治療方法,只能通過專業(yè)的按摩技師長期逐步矯正,該種恢復方式耗時較長,見效慢,且成本較高,按摩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功能多樣,既可以作為普通椅子使用,也可以專用座脊椎恢復治療,使用方便快捷的三點支撐式正姿運動椅。
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三點支撐式正姿運動椅,包括支桿、轉輪、支柱、低墊、高墊、扶手、背墊及頭墊,其中,上述支柱豎直設置;上述支桿包括至少二根,支桿沿支柱的周緣間隔設置,支桿的一端連接固定在支柱上;上述轉輪包括至少二個,轉輪可轉動地連接于支桿的另一端,以便支撐支桿;上述高墊及低墊分別上下間隔設置,高墊及低墊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柱上,另一端分別傾斜向外側延伸;上述扶手包括二個,分別設置于高墊的兩側部,并向上延伸;上述背墊連接于支柱上,并位于高墊的后側,背墊向上延伸,以便人體后背靠墊;上述頭墊連接于背墊的頂部,并向上延伸,以便人體頭部靠墊;正姿時,人體屁股坐在高墊上,膝蓋頂住低墊,手部放置在扶手上,形成三點支撐結構,以便使人體后背豎直靠在背墊上,校正脊椎。
優(yōu)選地,所述的低墊與高墊沿支柱的前側方向傾斜向下設置;上述低墊的前部連接有支撐部,支撐部的一端連接于低墊上,支撐部的另一端沿低墊的前側方向傾斜向上延伸,形成膝蓋支撐面,以便支撐人體膝蓋。
優(yōu)選地,所述的背墊豎直設置于高墊的后側部,且通過第一支桿連接與支柱上,第一支桿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支柱及背墊的后側壁,以便從后側方向支撐背墊。
優(yōu)選地,所述的頭墊通過第二支桿連接于背墊上,第二支桿的兩端分別連接于背墊及頭墊的后側壁上,以便從后側方向支撐頭墊。
優(yōu)選地,所述的頭墊的前側壁上間隔設有兩個按摩部,按摩部向外側方向凸起,使兩按摩部之間形成頸部空間,人體頸部放置在頸脖空間內,以便通過兩按摩部擠壓按摩。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或缺陷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設計了一種功能多樣,既可以作為普通椅子使用,也可以專用座脊椎恢復治療,使用方便快捷的三點支撐式正姿運動椅;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的椅子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設計了一種雙坐墊結構的正姿椅,即上下間隔設置的高墊及低墊;并相應地在高墊的后側部連接豎直設置的背墊作為背部脊椎的倚靠部件;高墊及低墊分別固定于支柱的一側,并向外延伸;支柱通過支桿及轉輪支撐,從而實現(xiàn)了支柱在地面上的滑動;為達到挺直并抵住脊椎的目的,本發(fā)明的高墊及低墊分別沿前側方向傾斜向下設置,高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扶手,低墊的前側方向則設有斜向上延伸的支撐部,支撐部、扶手及高墊形成支撐人體的三個支撐點,并分別支撐人體的膝蓋、手部及屁股,并使整個人體保持沿前側方向微微傾斜的姿勢,同時,利用設置于高墊后側豎直設置的背墊從后側方向抵住人體背部,使脊椎挺直,而又不給人帶來太大的不適,達到正姿校正的目的;同時,為便于人體頭部倚靠,本發(fā)明在背墊的頂部連接有頭墊,頭墊的前側面設有向前凸起的兩個按摩部,兩按摩部間隔設置,兩按摩部之間的間隙空間為頸部放置空間,以便頸部嵌放在其內,并通過左右兩按摩部進行頸部血管按摩,提高正姿時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三點支撐式正姿運動椅,包括支桿1、轉輪2、支柱3、低墊4、高墊6、扶手7、背墊9及頭墊11,其中,上述支柱3豎直設置;上述支桿1包括至少二根,支桿1沿支柱3的周緣間隔設置,支桿1的一端連接固定在支柱3上;上述轉輪2包括至少二個,轉輪2可轉動地連接于支桿1的另一端,以便支撐支桿1;上述高墊6及低墊4分別上下間隔設置,高墊6及低墊4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柱3上,另一端分別傾斜向外側延伸;上述扶手7包括二個,分別設置于高墊6的兩側部,并向上延伸;上述背墊9連接于支柱3上,并位于高墊6的后側,背墊9向上延伸,以便人體后背靠墊;上述頭墊11連接于背墊9的頂部,并向上延伸,以便人體頭部靠墊;正姿時,人體屁股坐在高墊6上,膝蓋頂住低墊,手部放置在扶手上,形成三點支撐結構,以便使人體后背豎直靠在背墊9上,校正脊椎。
低墊4與高墊6沿支柱3的前側方向傾斜向下設置;上述低墊4的前部連接有支撐部5,支撐部5的一端連接于低墊4上,支撐部5的另一端沿低墊4的前側方向傾斜向上延伸,形成膝蓋支撐面,以便支撐人體膝蓋。
背墊9豎直設置于高墊6的后側部,且通過第一支桿8連接與支柱3上,第一支桿8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支柱3及背墊9的后側壁,以便從后側方向支撐背墊9。
頭墊11通過第二支桿10連接于背墊9上,第二支桿10的兩端分別連接于背墊9及頭墊11的后側壁上,以便從后側方向支撐頭墊11。
頭墊11的前側壁上間隔設有兩個按摩部12,按摩部12向外側方向凸起,使兩按摩部12之間形成頸部空間13,人體頸部放置在頸脖空間13內,以便通過兩按摩部12擠壓按摩。
進一步,本發(fā)明設計了一種功能多樣,既可以作為普通椅子使用,也可以專用座脊椎恢復治療,使用方便快捷的三點支撐式正姿運動椅;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的椅子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設計了一種雙坐墊結構的正姿椅,即上下間隔設置的高墊及低墊;并相應地在高墊的后側部連接豎直設置的背墊作為背部脊椎的倚靠部件;高墊及低墊分別固定于支柱的一側,并向外延伸;支柱通過支桿及轉輪支撐,從而實現(xiàn)了支柱在地面上的滑動;為達到挺直并抵住脊椎的目的,本發(fā)明的高墊及低墊分別沿前側方向傾斜向下設置,高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扶手,低墊的前側方向則設有斜向上延伸的支撐部,支撐部、扶手及高墊形成支撐人體的三個支撐點,并分別支撐人體的膝蓋、手部及屁股,并使整個人體保持沿前側方向微微傾斜的姿勢,同時,利用設置于高墊后側豎直設置的背墊從后側方向抵住人體背部,使脊椎挺直,而又不給人帶來太大的不適,達到正姿校正的目的;同時,為便于人體頭部倚靠,本發(fā)明在背墊的頂部連接有頭墊,頭墊的前側面設有向前凸起的兩個按摩部,兩按摩部間隔設置,兩按摩部之間的間隙空間為頸部放置空間,以便頸部嵌放在其內,并通過左右兩按摩部進行頸部血管按摩,提高正姿時的舒適性。
為了能夠解決現(xiàn)代社會的大部分人在久坐時都難以保持正確的坐姿,而長期不正確的坐姿不僅會使眼部過度疲勞,導致近視的發(fā)生或加深,而且容易造成脊椎變形,腰酸背痛的問題;本發(fā)明的設計利用了力學三點靜定的原理,由兩個相互傾斜的高低墊組成,高墊為坐墊,低墊為膝部支撐墊,在人們就座時采用大約15-30°的自然夾角來使臀部前傾,人體重心前移,全身的重量由臀部和膝部分解承受,此時由于膝部支撐點反作用力的影響,腰椎、脊椎為保持受力平衡,不得不做向上運動,脊椎由此被完全拉直,自然地呈端坐姿勢;同時利用手部、腿部和臀部三點受力、多點支撐、重力平衡,可以長時間保持頸椎正常生理曲度,在長時間久坐時也能有效保持脊柱的生理彎曲,抬頭挺胸,眼睛與桌面之間始終能夠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使氣血通暢,大腦供血充足,有效的杜絕了近視和駝背的發(fā)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fā)明用于支撐頭部頭墊(頭枕)可以在小角度范圍內進行前后和左右的旋轉;使用時先抬頭后仰,緊靠頭枕,同時吸氣,使雙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緩慢向前胸部位低頭,此時頭枕緩慢回彈,幫助拉伸,同時呼氣,雙眼看地,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復做四次;借助彈性頭枕,舒展、輕松、緩慢的活動頸椎,以達到緩解頸部問題的目的;另外,本發(fā)明還可在頭枕后部配備拉力帶,拉力帶可由頭枕內部拉伸出來,不用時自動回縮。使用時,調整坐姿為上半身與地面保持垂直、大腿與地面保持平行,此時將肘關節(jié)伸直,軀干伸直穩(wěn)定;將彈力帶繞一圈后固定在手上,雙手由前向兩側平拉開,拉到最大處緩慢放回;或將彈力帶舉至耳部,保持肘伸直,向身體前下方伸拉,拉到最大處緩慢放回;如此可加強胸部、背部肌群的力量,提高胸廓、脊柱的運動和穩(wěn)定能力,提高呼吸能力;為方便使用,拉力帶可選型號、可更換,以適應不同氣力、不同需求的人群使用,方便快捷。
本發(fā)明通過調整背墊(靠背)及高墊(坐墊)的角度為大鈍角,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仰臥起坐,使用方法為:旋轉坐墊下旋鈕,緩慢使靠背向后旋轉,身體保持仰臥姿勢,屈膝,雙腳自然向外分開踏在膝部支撐墊上;雙臂彎曲,雙手互握對側的肘關節(jié)或小臂,放在頭后,抵住頭部;收緊腹肌,吸氣,然后呼氣,同時雙臂和雙肩抬離地面,保持頭部抵在雙臂上,下巴保持水平,雙腿放松;吸氣,然后呼氣,軀干再往上抬高一點;身體放回地面,然后重復練習;為了適應腹部力量弱的人群,還可在靠背后部設置彈簧,在使用者起身時緩慢回彈,助力上身立起,避免腰部損傷,同時椅子的把手處可以旋轉,手抓時可起到助力作用。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只是介紹其具體實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護范圍。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啟發(fā)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發(fā)明專利范圍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屬于本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