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清潔技術領域,具體而言,尤其涉及一種垃圾桶式吸塵器的桶蓋組件及具有其的垃圾桶式吸塵器。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吸塵器在不需要使用時,放置在室內(nèi)活其他地方,但是吸塵器仍占用一定的空間,影響用戶的生活質(zhì)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垃圾桶式吸塵器的桶蓋組件,所述垃圾桶式吸塵器的桶蓋組件具有結構優(yōu)化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垃圾桶式吸塵器,所述垃圾桶式吸塵器具有如上所述垃圾桶式吸塵器的桶蓋組件。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的桶蓋組件,所述吸塵器包括桶體組件和塵杯組件,所述桶體組件的上端具有桶體開口,所述桶蓋組件可樞轉地與所述桶體組件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所述桶體開口,所述桶蓋組件上設有塵杯底蓋和倒灰通道,所述倒灰通道具有倒灰出口和倒灰進口,所述塵杯底蓋包括主體部和兩個翻邊部,所述主體部與所述桶蓋組件和所述桶體組件中的一個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所述倒灰出口,所述主體部寬度方向上的兩個側邊朝向所述倒灰通道翻折形成所述翻邊部,所述主體部上位于兩個翻邊部之間的部位與所述倒灰出口相對;所述塵杯組件設在所述桶蓋組件上,所述塵杯組件具有灰塵出口,所述灰塵出口與所述倒灰進口連通;
其中,當所述桶蓋組件關閉所述桶體開口時,所述塵杯底蓋關閉所述倒灰出口;當所述桶蓋組件打開所述桶體開口時,所述塵杯底蓋打開所述倒灰出口。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的桶蓋組件,通過將塵杯底蓋設置成類似簸箕形,塵杯底蓋上的主體部可以實現(xiàn)對灰塵的導引,塵杯底蓋上的翻邊部可以輔助主體部導引灰塵,防止灰塵從主體部的兩側倒出,從而可以避免灰塵落到桶體組件的外部或是飛濺到桶體組件的內(nèi)側壁上,進而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的體驗性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塵杯底蓋與所述桶蓋組件可樞轉地連接。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些實施例,所述倒灰通道在水平面內(nèi)延伸,當所述桶蓋組件打開所述桶體開口時,在朝向所述倒灰出口的方向上,所述倒灰通道逐漸向下傾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再一些實施例,所述倒灰出口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倒灰通道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ε,所述ε的范圍是(0°,90°)∪(90°,180°)。
進一步地,所述ε的范圍是(25°,90°)。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塵杯組件上位于所述灰塵出口處的邊緣與所述倒灰通道上位于所述倒灰進口處的邊緣卡接。
在本發(fā)明的又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塵杯底蓋的朝向所述倒灰出口的壁面為導引斜面。
在本發(fā)明的再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倒灰通道沿所述桶體開口的徑向方向延伸。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倒灰出口靠近所述桶蓋組件上與所述桶體組件連接的部位。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包括:桶體組件,所述桶體組件的上端具有桶體開口;根據(jù)如上所述的垃圾桶式吸塵器的桶蓋組件,所述桶蓋組件可樞轉地與所述桶體組件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所述桶體開口。塵杯組件,所述塵杯組件設在所述桶蓋組件上,所述塵杯組件具有灰塵出口,所述灰塵出口與所述倒灰進口連通。風道組件,所述風道組件設在所述桶體組件和所述桶蓋組件上,所述風道組件限定出進風風道和出風風道,所述進風風道和所述出風風道與所述塵杯組件均連通。用于驅動所述風道組件內(nèi)氣流流動的驅動組件。地刷組件,所述地刷組件設在所述桶體組件的外底壁上。移動組件,所述移動組件設在所述桶體組件的底部且與所述地刷組件間隔開。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通過將塵杯底蓋設置成類似簸箕形,塵杯底蓋上的主體部可以實現(xiàn)對灰塵的導引,塵杯底蓋上的翻邊部可以輔助主體部導引灰塵,防止灰塵從主體部的兩側倒出,從而可以避免灰塵落到桶體組件的外部或是飛濺到桶體組件的內(nèi)側壁上,進而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的體驗性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地刷組件包括多個間隔開的刷體,所述刷體可轉動地設在所述桶體組件的外底壁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些實施例,所述進風風道的至少一個進風道進口靠近所述桶體組件的外底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出風風道的至少一個出風道出口靠近所述桶體組件的外周壁上。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移動組件包括定向輪和至少一個萬向輪,所述定向輪位于所述萬向輪的前側。
在本發(fā)明的又一些實施例中,垃圾桶式吸塵器還包括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設在所述桶體組件和所述桶蓋組件中的至少一個上。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上述和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2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3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3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3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控制線路圖;
圖3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3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4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4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4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5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8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8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附圖標記:
吸塵器100,
桶體組件1,蓋體樞轉孔11,第一限位件12,
外桶體13,限位槽131,定位筋132,加強筋133,
內(nèi)桶體14,容納腔141,桶體開口142,限位翻邊143,
收納槽15,吸管限位部151,
桶蓋組件2,蓋體樞轉軸21,蓋體開啟按鈕22,桶蓋限位件23,桶蓋止擋件24,桶蓋內(nèi)腔25,倒灰通道27,倒灰出口271,倒灰進口272,塵杯底蓋28,導引斜面281,第二限位件282,第三限位件283,主體部284,翻邊部285,裝飾蓋29,
傳動組件3,傳動樞轉桿31,驅動端311,傳動連接桿32,執(zhí)行端321,
地刷組件4,刷體41,轉軸輪齒411,限位軌道槽42,側壁輪齒421,電機箱43,安裝槽44,
塵杯組件5,杯體51,灰塵出口52,氣流進口53,杯蓋54,密封件55,氣流出口56,進風隔板57,氣流導引通道58,圍板59,主通道60,
蓋板6,平板部61,凸起部62,把手部63,容納槽64,邊緣延伸部65,腔室66,過濾棉67,
風道組件7,進風風道71,進風道進口711,導引彎管712,出風風道72,出風道出口712,
吸頭組件8,手持吸管81,
驅動電機91,電機軸911,控制組件92,驅動組件93,移動組件94,定向輪941,萬向輪942,推桿組件95,開關97,電池組件9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87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桶蓋組件2及具有其的垃圾桶式吸塵器100。
具體而言,如圖12-圖14所示,吸塵器100包括桶體組件1和塵杯組件5,桶體組件1的上端具有桶體開口142,桶蓋組件2可樞轉地與桶體組件1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桶體開口142。用戶可以打開桶蓋組件2向桶體內(nèi)扔垃圾,桶體組件1可以作為垃圾桶使用,桶蓋組件2可以將將垃圾覆蓋在桶體組件1內(nèi),避免垃圾露在外面,提高用戶視覺的美觀性。當不需要作為吸塵器100使用的時候,可以將其放置于客廳或者書房等地方,也就是家中正常放置垃圾桶的位置,作為垃圾桶使用,可以解決吸塵器100在不需使用時放置占空間的問題。
桶蓋組件2上設有塵杯底蓋28和倒灰通道27,倒灰通道27具有倒灰出口271和倒灰進口272。塵杯底蓋28包括主體部284和兩個翻邊部285,主體部284與桶蓋組件2和桶體組件1中的一個連接以打開或關閉倒灰出口271,主體部284寬度方向上的兩個側邊朝向倒灰通道27翻折形成翻邊部285,主體部284上位于兩個翻邊部285之間的部位與倒灰出口271相對。
可以理解的是,塵杯底蓋28的形狀與簸箕的形狀相似,塵杯底蓋28包括主體部284和位于主體部284兩個側邊上的兩個翻邊部285,兩個翻邊部285均位于主體部284上靠近倒灰出口271的一側,兩個翻邊部285位于主體部284的寬度方向上(如圖85所示的前后方向)。主體部284上兩個翻邊部285位間的部分適于打開或是關閉倒灰出口271,當主體部284關閉倒灰出口271時,倒灰出口271可以位于主體部284及兩個翻邊部285形成的凹槽內(nèi);當主體部284打開倒灰出口271時,塵杯底蓋28可以導引灰塵從凹槽內(nèi)流向桶體組件1。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主體部284及翻邊部285的具體形狀不作具體限定,例如,主體部284可以是矩形狀或是半橢圓狀等,翻邊部285可以是矩形狀或梯形狀。進一步地,翻邊部285的延伸方向與主體部284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可以是(0°,90°)∪(90°,180°)。更進一步地,翻邊部285的延伸方向與主體部284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可以是(90°,115°),例如,如圖85所示,翻邊部285的延伸方向與主體部284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塵杯組件5可以設在桶蓋組件2上,塵杯組件5具有灰塵出口52,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連通??梢岳斫獾氖牵瑝m杯組件5中的灰塵可以從灰塵出口52流出,由于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連通,灰塵可以從倒灰進口272進入倒灰通道27靠近倒灰進口272的一端。
其中,當桶蓋組件2關閉桶體開口142時,塵杯底蓋28關閉倒灰出口271,倒灰通道27與桶體組件1隔絕;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塵杯底蓋28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塵杯底蓋28可以遠離倒灰出口271,從而打開倒灰出口271,倒灰通道27內(nèi)的灰塵可以從倒灰出口271流出。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桶蓋組件2,通過將塵杯底蓋28設置成類似簸箕形,塵杯底蓋28上的主體部284可以實現(xiàn)對灰塵的導引,塵杯底蓋28上的翻邊部285可以輔助主體部284導引灰塵,防止灰塵從主體部284的兩側倒出,從而可以避免灰塵落到桶體組件1的外部或是飛濺到桶體組件1的內(nèi)側壁上,進而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體驗性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塵杯底蓋28與桶蓋組件2可樞轉地連接,從而可以通過轉動塵杯底蓋28實現(xiàn)灰塵出口52的打開或是關閉,結構簡單,容易實現(xiàn)。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些實施例,倒灰通道27在水平面內(nèi)延伸,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在朝向倒灰出口271的方向上,倒灰通道27逐漸向下傾斜??梢岳斫獾氖牵斖吧w組件2關閉桶體開口142時,倒灰通道27在水平面(如圖23所示的左右方向所在的平面)內(nèi)延伸,倒灰進口272與倒灰出口271在上下方向(如圖23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為零。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倒灰通道27隨著桶蓋組件2轉動,倒灰進口272與倒灰出口271在上下方向(如圖13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距離遞增,且倒灰出口271位于倒灰進口272的下方(如圖13所示的下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再一些實施例,倒灰出口271所在的平面與倒灰通道27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ε,ε的范圍可以是(0°,90°)∪(90°,180°)。可以理解的是,倒灰出口271采用斜口設計,可以方便灰塵從倒灰出口271流出。
進一步地,ε的范圍可以是(25°,90°)。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塵杯底蓋28可以遠離倒灰出口271,倒灰出口271采用斜口設計,可以增大倒灰出口271所在的平面與塵杯底蓋28所在的平面間的角度,從而可以方便灰塵從倒灰通道27中流出,例如,可以設置ε為45°。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塵杯組件5上位于灰塵出口52處的邊緣與倒灰通道27上位于倒灰進口272處的邊緣卡接,從而可以實現(xiàn)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的連通。
在本發(fā)明的又一些實施例中,塵杯底蓋28的朝向倒灰出口271的壁面為導引斜面281,灰塵從倒灰出口271流出后,可以通過導引斜面281導引流入桶體組件1的底部,從而可以避免灰塵流向、飛濺到桶體組件1的內(nèi)側壁或是桶體組件1的外部,影響用戶體驗性。
在本發(fā)明的再一些實施例中,倒灰通道27沿桶體開口142的徑向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倒灰通道27呈直線延伸,且倒灰通道27的延伸方向與桶體開口142的徑向方向平行,灰塵可以較易地從倒灰通道27內(nèi)流出。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倒灰出口271靠近桶蓋組件2上與桶體組件1連接的部位。由此,可以方便塵杯底蓋28的設置,也方便導引斜面281對灰塵的導引,可以避免灰塵飛濺到桶體組件1的內(nèi)側壁。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100,包括桶體組件1、地刷組件4、塵杯組件5、風道組件7、驅動組件93、移動組件94和如上所述的桶蓋組件2。
如圖12-圖14所示,桶體組件1的上端具有桶體開口142,桶蓋組件2可樞轉地與桶體組件1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桶體開口142。用戶可以打開桶蓋組件2向桶體內(nèi)扔垃圾,桶體組件1可以作為垃圾桶使用,桶蓋組件2可以將將垃圾覆蓋在桶體組件1內(nèi),避免垃圾露在外面,提高用戶視覺的美觀性。當不需要作為吸塵器100使用的時候,可以將其放置于客廳或者書房等地方,也就是家中正常放置垃圾桶的位置,作為垃圾桶使用,可以解決吸塵器100在不需使用時放置占空間的問題。
如圖1-圖15所示,地刷組件4設在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當移動吸塵器100時,地刷組件4可與地面接觸,地刷組件4可以將地面的灰塵掃起以便于吸塵器100吸收灰塵,有利于提高地面的清潔度。塵杯組件5可以設在桶蓋組件2上,塵杯組件5具有灰塵出口52,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連通。塵杯組件5中的灰塵可以從灰塵出口52流出,由于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連通,灰塵可以從倒灰進口272進入倒灰通道27靠近倒灰進口272的一端。
如圖9-圖11所示,風道組件7設在桶體組件1和桶蓋組件2中的至少一個上,風道組件7限定出進風風道71和出風風道72。進風風道71和出風風道72與塵杯組件5均連通,氣流可以通過進風風道71進入塵杯組件5,在塵杯組件5內(nèi)進行風與塵土的分離后,去除大部分灰塵的氣流從塵杯組件5內(nèi)進向出風風道72。
如圖9和圖11所示,驅動組件93設在桶蓋組件2內(nèi),驅動組件93用于驅動風道組件7內(nèi)氣流流動,以實現(xiàn)吸塵器100的吸塵。如圖2、圖4和圖5所示,移動組件94設在桶體組件1的底部且與地刷組件4間隔開。當吸塵器100需要移動時,移動組件94轉動以使吸塵器100自由移動,從而實現(xiàn)不同地方的吸塵。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通過將塵杯底蓋28設置成類似簸箕形,塵杯底蓋28上的主體部284可以實現(xiàn)對灰塵的導引,塵杯底蓋28上的翻邊部285可以輔助主體部284導引灰塵,防止灰塵從主體部284的兩側倒出,從而可以避免灰塵落到桶體組件1的外部或是飛濺到桶體組件1的內(nèi)側壁上,進而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體驗性能。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圖4和圖15所示,地刷組件4包括多個間隔開的刷體41,刷體41可轉動地設在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例如,在圖1和圖2所示的示例中,地刷組件4包括兩個沿左右方向間隔開的刷體41,兩個刷體41的轉動軸與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連接,且兩個刷體41的轉動軸均沿豎直方向延伸,兩個刷體41均形成為傘裝且在水平面內(nèi)轉動。當吸塵器100工作時,刷體41可與地面接觸,刷體41轉動可以將地面的灰塵掃起以便于吸塵器100吸收灰塵,有利于提高地面的清潔度。
當然,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地刷組件4還可以包括更多個刷體41。例如地刷組價還可以包括三個刷體41,三個刷體41的轉動軸的連線呈三角形,地刷組件4還可以為四個,四個刷體41的轉動軸的連線呈矩形。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圖4、圖11和圖15所示,進風風道71的至少一個進風道進口711靠近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例如,在圖2、圖4和圖15所示的示例中,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面向地面,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設有一個進風道進口711,該進風道進口711朝向地面,當吸塵器100吸塵時,灰塵可以通過進風道進口711進入進風風道71內(nèi)并進入塵杯組件5內(nèi)。當進風道進口711設在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時,便于吸塵器100進行吸塵。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圖3、圖5、圖6、圖8所示,出風風道72的至少一個出風道出口712靠近桶體組件1的外周壁上。由此,避免了出風對著人吹,同時也起到了降噪和過濾的作用,使得噪音降低而且排出的氣體更加干凈。例如,在圖8所示的示例中,出風風道72的一個出風道出口712設在桶體組件1外周壁的下側,且沿桶體組件1的周向方向延伸,由此,避免了對著人吹,同時也起到了降噪和過濾的作用,使得噪音降低而且排出的氣體更加干凈。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圖4和圖15所示,移動組件94包括定向輪941和至少一個萬向輪942,定向輪941位于萬向輪942的前側。由此便于吸塵器100的移動,可以實現(xiàn)吸塵器100的自由移動。例如在圖2所示的示例中,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的前側設有一個定向輪941,后側設有兩個沿左右方向間隔開的萬向輪942,萬向輪942可以360°自由轉動,定向輪941和萬向輪942結合,可以使吸塵器100在室內(nèi)任意移動。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還包括電池組件98,電池組件98設在桶體組件1和桶蓋組件2中的至少一個上。電池組件98可以為吸塵器100供電,可以使吸塵器100無需與外接電源連接,便于吸塵器100的使用,且當吸塵器100作為垃圾桶使用時,無需考慮電源線的收納問題。
下面參考圖1-圖87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如圖1-圖87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垃圾桶式吸塵器100,包括桶體組件1、桶蓋組件2、地刷組件4、塵杯組件5、風道組件7、驅動組件93、移動組件94、推桿組件95、傳動組件3、驅動電機91、控制組件92、裝飾蓋29、手持吸管81、吸頭組件8。
具體而言,如圖12-圖14和圖34所示,桶體組件1的上端具有桶體開口142,桶蓋組件2和桶體組件1中的一個上設有蓋體樞轉軸21,另一個上設有與蓋體樞轉軸21配合的蓋體樞轉孔11,桶蓋組件2可樞轉地與桶體組件1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桶體開口142。用戶可以打開桶蓋組件2向桶體內(nèi)扔垃圾,桶體組件1可以作為垃圾桶使用,桶蓋組件2可以將垃圾覆蓋在桶體組件1內(nèi),避免垃圾露在外面,提高用戶視覺的美觀性。當不需要作為吸塵器100使用的時候,可以將其放置于客廳或者書房等地方,也就是家中正常放置垃圾桶的位置,作為垃圾桶使用,可以解決吸塵器100在不需使用時放置占空間的問題。
如圖1-圖15所示,地刷組件4設在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當移動吸塵器100時,地刷組件4可與地面接觸,地刷組件4可以將地面的灰塵掃起以便于吸塵器100吸收灰塵,有利于提高地面的清潔度。塵杯組件5設在桶體組件1和桶蓋組件2中的一個上,如圖9和圖11所示,塵杯組件5設在桶蓋組件2上,塵杯組件5可以容納吸塵器100吸收的灰塵。
如圖9-圖11、圖65所示,風道組件7設在桶體組件1和桶蓋組件2中的至少一個上,風道組件7限定出進風風道71和出風風道72,進風風道71和出風風道72與塵杯組件5均連通,灰塵通過進風風道71進入塵杯組件5內(nèi),灰塵在塵杯組件5內(nèi)被收集,去除灰塵的風再從出風風道72內(nèi)排出。
如圖9和圖11所示,驅動組件93設在桶蓋組件2內(nèi),驅動組件93用于驅動風道組件7內(nèi)氣流流動,以實現(xiàn)吸塵器100的吸塵。如圖2、圖4和圖15所示,移動組件94設在桶體組件1的底部且與地刷組件4間隔開。當吸塵器100需要移動時,移動組件94轉動以使吸塵器100自由移動,從而實現(xiàn)不同地方的吸塵。
如圖2、圖4和圖15所示,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面向地面,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設有一個進風道進口711,該進風道進口711朝向地面,當吸塵器100吸塵時,灰塵可以通過進風道進口711進入進風風道71內(nèi)并進入塵杯組件5內(nèi)。當進風道進口711設在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時,便于吸塵器100進行吸塵。
進一步地,如圖2、圖4和圖15所示,進風道進口711位于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的中間位置,進風道進口711呈長條狀,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兩個刷體41均位于進風道進口711的前側,兩個刷體41關于進風道進口711的沿前后方向延伸中心線對稱分布,位于左側的刷體41沿順時針方向(如圖2所示的w方向)轉動,位于右側的刷體41沿逆時針方向(如圖2所示的v方向)轉動,刷體41將兩側的垃圾掃到進風道進口711處,便于垃圾的清掃。
進風風道71的靠近進風道進口711部分管段為可伸縮管。結合圖55和圖60所示,通過將進風風道71靠近進風道進口711部分的管段設置為可伸縮管段,便于垃圾桶式吸塵器100在不同工作環(huán)境需求下對其形態(tài)進行相應地調(diào)節(jié)。
如圖8所示,出風風道72的一個出風道出口712設在桶體組件1外周壁的下側,且沿桶體組件1的周向方向延伸,由此,避免了對著人吹,同時也起到了降噪和過濾的作用,使得噪音降低而且排出的氣體更加干凈。如圖1所示,出風道出口712位于桶體組件1的右方,出風道出口712的中心線與桶體組件1的正后方的夾角α為90°。
如圖5、圖7和圖14所示,吸頭組件8的一端與進風風道71連通,吸頭組件8的另一端與進風道進口711連通。當吸塵器100清掃地面時,地面上的灰塵可以經(jīng)過進風道進口711進入吸頭組件8內(nèi),然后進入進風風道71內(nèi),再進入塵杯組件5中;當吸塵器100清掃沙發(fā)茶幾等時,可以將吸頭組件8與進風道進口711連接的一端拔出,并可以配上一些清掃附件(例如具有特定清理功能的吸頭),對沙發(fā)茶幾等進行清掃,由此便于吸頭的收納,同時可以簡化吸塵器100的結構。
進一步地,如圖5、圖7和圖14所示,吸頭組件8與進風風道71之間設有手持吸管81。吸頭組件8可以設在手持吸管81的端部并與手持吸管81連通,可以用手握持手持吸管81進行清掃。另外手持吸管81可以包括手持部和伸縮軟管,手持部的一端與吸頭組件8連接,伸縮軟管的一端與手持部的另一端連接,伸縮軟管的另一端與進風風道71連通。伸縮軟管在不使用時,可以縮在桶體組件1內(nèi)部,當吸頭組件8拔出需要清掃沙發(fā)茶幾等時,伸縮軟管伸出桶體組件1外,以使吸頭組件8可以自由移動,無需搬動桶體組件1,滿足用戶的清掃需求。
如圖40所示,手持吸管81的一端(手持吸管81與進風風道71連通的一端)與桶體組件1的上部連接。由此,可以使得吸塵器100的結構更加緊湊,合理,便于用戶收納,同時也可以提高吸塵器100的美觀性。
如圖5和圖40所示,桶體組件1的外周壁上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收納槽15,手持吸管81設在收納槽15內(nèi),手持吸管81的部分結構隱藏在桶體組件1內(nèi),部分結構外露在桶體組件1外,當需要清理沙發(fā)或者茶幾時,可以拔出吸頭組件8,手持吸管81可以伸長,這時可以直接拿吸頭組件8去清理沙發(fā)或者茶幾,也可以將吸頭組件8配合一些常規(guī)小附件使用,以便使使用效果更佳。
進一步地,收納槽15上設有吸管限位部151,吸管限位部151適于與手持吸管81的另一端(手持吸管81與吸頭組件8連接的一端)卡接。由此,可以將手持吸管81固定在收納槽15內(nèi),防止手持吸管81從收納槽15內(nèi)脫出,影響用戶使用。
如圖2、圖4和圖15所示,移動組件94包括定向輪941和至少一個萬向輪942,定向輪941位于萬向輪942的前側。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的前側設有一個定向輪941,后側設有兩個沿左右方向間隔開的萬向輪942,萬向輪942可以360°自由轉動,定向輪941和萬向輪942結合,可以使吸塵器100在室內(nèi)任意移動。
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還包括電池組件98,電池組件98設在桶體組件1和桶蓋組件2中的至少一個上。電池組件98可以為吸塵器100供電,可以使吸塵器100無需與外接電源連接,便于吸塵器100的使用,且當吸塵器100作為垃圾桶使用時,無需考慮電源線的收納問題。
如圖57-圖61所示,推桿組件95與桶體組件1連接。由此,用戶可以通過推桿組件95方便地推動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移動,從而使除塵工作更加靈活、便利。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進行除塵工作時,用戶利用推桿組件95推動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移動,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移動過程中,地刷組件4旋轉清掃灰塵,并將夾帶灰塵的氣流吸入進風風道71,夾帶灰塵的氣流經(jīng)過進風風道71進入至塵杯組件5內(nèi),灰塵在塵杯組件5內(nèi)分離、沉降,最后,去除灰塵的氣流從出風風道72排出,以完成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除塵。
桶體組件1和推桿組件95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推桿安裝部,由此,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作為垃圾桶使用時,可以將推桿組件95收起并通過推桿安裝部穩(wěn)固固定。推桿安裝部可以為多個且沿推桿組件95的長度方向間隔開以將推桿組件95固定至桶體組件1上,由此,可以增強推桿組件95固定的穩(wěn)固可靠性。
進一步地,多個推桿安裝部中的至少一個為卡接部。由此,便于推桿安裝部的加工制造,從而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而且便于推桿組件95的固定。
如圖59-圖61所示,桶體組件1相對于地刷組件4可轉動。可以理解的是,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清理地面上的灰塵時,可以轉動桶體組件1至圖60中所示的狀態(tài),以方便用戶推動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進行除塵清理工作;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需要清理高度受限的空間內(nèi)的灰塵時,例如,床底、沙發(fā)底下等,可以將桶體組件1旋轉至如圖61中所示的狀態(tài),以將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整體高度進一步調(diào)低,以順利進行除塵工作。
如圖6-圖9所示,推桿組件95與桶體組件1連接且推桿組件95下端與桶體組件1的下端可樞轉地連接。由此,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作為垃圾桶使用時,可以將推桿組件95旋轉靠近桶體組件1收起,以減少占用空間。而且,用戶可以根據(jù)身高和使用習慣,將推桿組件95旋轉至舒適的角度進行除塵工作,從而使除塵工作更加方便、舒適。
如圖58-圖61所示,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推桿組件95可以為可伸縮推桿。由此,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作為垃圾桶使用時,可以將推桿組件95收起,以減小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占用空間;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進行洗塵工作時,可以將推桿組件95拉出,以方便推動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進行除塵工作。
進一步地,如圖5-圖9所示,推桿組件95可以設置為三節(jié)可伸縮桿,可伸縮桿拉伸開后的總長度可以設置為110cm左右。當進行除塵工作時,用戶可以自身的身高和使用習慣將推桿組件95拉伸出不同的長度,并旋轉調(diào)整至不同的角度,以方便、舒適的進行除塵。而且,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作為垃圾桶使用時,可以將推桿組件95壓縮收起,并旋固定于近桶體組件1后方,以減小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占用空間,并提高了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外觀美觀度。當然,推桿組件95也可以設置為多節(jié),可伸縮桿的總長度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求進行不同設置。
如圖16-圖19所示,傳動組件3的驅動端311設在桶體組件1上,傳動組件3的執(zhí)行端321與桶蓋組件2連接以驅動桶蓋組件2轉動,從而驅動驅動端311即可打開桶蓋組件2。例如可以用腳踩踏驅動端311,以使桶蓋打開。當用戶手拿垃圾需要扔,再去用手開啟桶蓋組件2會很不方便,而用腳踩踏驅動端311以使桶蓋組件2打開,當把腳移開后,桶蓋組件2自動關閉,便于用戶的使用。
如圖17和圖19所示,驅動端311設在桶體組件1底部。驅動端311的自由端超出桶體組件1的外周壁壁面。由此便于用腳去踩踏驅動端311以驅動桶蓋組件2轉動。如圖17和圖19所示,傳動組件3包括傳動樞轉桿31和傳動連接桿32,傳動樞轉桿31可以為杠桿結構,傳動樞轉桿31大體水平設在桶體組件1的底部,傳動連接桿32豎直設在桶體組件1內(nèi),傳動樞轉桿31的超出桶體組件1外周壁的一端被構造成驅動端311,傳動樞轉桿31的一端具有彎折部,彎折部形成為驅動端311。傳動連接桿32的一端與傳動樞轉桿31的另一端連接,傳動連接桿32的另一端與桶蓋組件2連接,傳動連接桿32的另一端被構造成執(zhí)行端321。當用腳向下踩踏驅動端311時,傳動樞轉桿31的另一端向上移動,從而帶動傳動連接桿32向上運動以驅動桶蓋組件2轉動,從而使桶體開口142露在外面,便于將垃圾扔進桶體組件1內(nèi)。
如圖19所示,傳動連接桿32的上端與桶蓋組件2連接的部位靠近桶蓋組件2與桶體組件1連接的部位。由此,當桶蓋組件2轉動到打開位置時,可以避免傳動連接桿32遮擋桶體開口142,影響向桶體組件1內(nèi)扔垃圾。
如圖17、圖19和圖34所示,驅動組件93靠近桶蓋組件2上與桶體組件1連接的部位。具體地,驅動組件93設在桶體組件1與桶蓋組件2的蓋體樞轉軸21以及執(zhí)行端321的上方,因為驅動組件93的重量比較大,將驅動組件93的重心置于桶體組件1與桶蓋組件2的蓋體樞轉軸21以及執(zhí)行端321的位置,可以減小開啟力,只需輕輕踩下驅動端311,桶蓋組件2并可開啟,把腳移開,桶蓋組件2并可自動關閉。
如圖20-圖23所示,驅動電機91為步進電機,驅動電機91與桶蓋組件2連接以驅動桶蓋組件2運動,在桶蓋組件2與桶體組件1的蓋體樞轉軸21處設有驅動電機91以驅動桶蓋組件2繞蓋體樞轉軸21轉動。控制組件92與驅動電機91通訊連接以控制驅動電機91的啟動或停止。由此,通過控制組件92即可實現(xiàn)使驅動電機91啟動,從而帶動桶蓋組件2轉動,使桶蓋組件2打開,無需用手直接打開桶蓋組件2,便于用戶的使用。
如圖20和圖21所示,控制組件92為紅外感應器,紅外感應器與驅動電機91通訊連接,紅外感應器可以感應其周圍的物體,當紅外感應器感應到其周圍有物體存在時,即可控制驅動電機91動作,并帶動桶蓋組件2打開。
如圖20和圖21所示,桶蓋組件2的上端面上臨近前側位置處設有兩個紅外感應器,兩個紅外感應器沿左右方向間隔設置,可以增加紅外感應器的感應范圍。只要有物體靠近紅外感應器,驅動電機91并會自動開啟,驅動電機91的電機軸911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電機91的電機軸911也會帶動桶蓋組件2的蓋體樞轉軸21一起按照順時針方向(如圖23所示的順時針方向u)旋轉,桶蓋組件2被開啟,開啟到45°角以后,驅動電機91自動停止轉動,并且會保持此角度不動,此刻無論在紅外感應器面前怎么晃動,驅動電機91都不會再次轉動,桶蓋組件2會處于開啟狀態(tài)不動,放完垃圾以后,無需手動關閉桶蓋組件2,紅外感應器連續(xù)5秒鐘感應不到有物體時,驅動電機91會再次啟動,這時驅動電機91的電機軸911將會按照逆時針方向旋轉,并帶動桶蓋組件2的蓋體樞轉軸21一同轉動,關閉桶蓋組件2,桶蓋組件2關閉以后,驅動電機91自動停止工作。
需要說明的是,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作為垃圾桶使用時,吸塵器100的開關97處于關閉狀態(tài),這時紅外感應器與驅動電機91之間接通;當垃圾桶式吸塵器100作為吸塵器100使用時,開啟吸塵器100的開關97后,紅外感應器會自動與驅動電機91斷開連接,這時再有障礙物靠近紅外感應器,驅動電機91也不會被啟動而導致桶蓋被打開。另外,紅外感應器和驅動電機91作用的電源跟吸塵器100的電源可以是同一個,均可以為機器中的電池組件98。
如圖20和圖21所示,桶蓋組件2的上端面上還設有蓋體開啟按鈕22,蓋體開啟按鈕22與驅動電機91通訊連接。按下蓋體開啟按鈕22,驅動電機91啟動,開啟桶蓋組件2,扔完垃圾后,桶蓋組件2同樣會自動關閉;如果兩個紅外感應器都壞了,按下蓋體開啟按鈕22,同樣能夠開啟桶蓋組件2,但是關閉桶蓋組件2也就需要手動完成,設計此蓋體開啟按鈕22的目的就是在為了在紅外感應器壞了的情況下,桶蓋組件2同樣能夠通過驅動電機91實現(xiàn)自動開啟的功能。
如圖25-圖33所示,桶體組件1上設有兩個桶蓋限位件23,兩個桶蓋限位件23間隔開,且朝向桶體組件1的一側凸起,桶蓋組件2的朝向桶體組件1的一側設有凸起的桶蓋止擋件24,在從上向下的方向上,桶蓋止擋件24的橫截面積逐漸減小,桶蓋止擋件24的輪廓線圓滑過渡,桶蓋止擋件24的橫截面積最小處,即桶蓋止擋件24的下端設有凸起結構,凸起結構的側壁適于與桶蓋限位件23配合以限定桶蓋組件2的打開角度。
當桶蓋組件2開啟到一定角度時,桶蓋組件2會首先與靠近其的桶蓋限位件23配合,當用戶再稍稍往上開啟一點,凸起部位與桶蓋限位件23過盈配合,凸起部位與桶蓋限位件23充分接觸,桶蓋組件2可保持開啟,如果想要桶蓋組件2開啟的更大一點,可以繼續(xù)向上開啟桶蓋組件2,最大可以開啟到凸起部位與遠離其的桶蓋限位件23配合的位置,這時桶蓋組件2的開啟角度已經(jīng)最大,無法繼續(xù)開啟。凸起部位限定在兩個桶蓋限位件23之間,桶蓋組件2可以保持不動。
需要說明的是,當桶蓋止擋件24與靠近其的桶蓋限位件23配合時,桶蓋開啟角度可以限定在45°,此時,往桶體組件1內(nèi)部扔垃圾影響較??;當桶蓋止擋件24與遠離其的桶蓋限位件23配合時,桶蓋組件2的開啟角度可以限定在60°,此時,塵杯組件5可以從桶體組件1里面取出。本發(fā)明取了45°和60°兩個角度,本發(fā)明也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定其它角度。
如圖25-圖33所示,在桶蓋組件2開啟過程中,與桶蓋止擋件24首先接觸的桶蓋限位件23形成為圓柱狀,桶蓋止擋件24上的凸起部位與柱狀的桶蓋限位件23的外周壁配合,由此,便于凸起部位越過柱狀的桶蓋限位件23與后接觸的桶蓋限位件23配合。另外,在桶蓋組件2開啟過程中,與桶蓋止擋件24后接觸的桶蓋限位件23形成為矩形柱狀,矩形柱的側壁與凸起部位配合,防止凸起部位繼續(xù)越過矩形柱狀的桶蓋限位件23,影響用戶的使用。
如圖9、圖11和圖34所示,驅動組件93用于驅動風道組件7內(nèi)氣流流動,以實現(xiàn)吸塵器100的吸塵。驅動組件93設在桶蓋組件2上,桶蓋組件2采用整體設計,在放置驅動組件93的部位是沒有任何縫隙和零件結合面的,在使用中如果把水灑到了桶蓋組件2上面,水只能沿著桶蓋組件2側面流到地上,是沒有辦法被吸入驅動組件93的,避免了用戶因為使用不當而導致驅動組件93燒壞的現(xiàn)象發(fā)生。另外,塵杯組件5和驅動組件93均設置在桶蓋組件2上,塵杯組件5和驅動組件93平行設置,可以減小風道的距離,以便減少吸力損耗。
如圖13、圖79和圖71-圖78所示,塵杯組件5包括杯體51和杯蓋54。杯體51可以呈單錐狀,杯體51可以設有灰塵出口52和氣流進口53,杯蓋54可以罩設在杯體51上,杯蓋54上可以設有氣流出口56。氣流進口53與進風風道71連通,氣流出口56與出風風道72連通。
夾帶灰塵的氣流通過進風風道71后,可以從氣流進口53進入杯體51內(nèi),灰塵與氣流經(jīng)過分離后,灰塵可以從灰塵出口52流出杯體51,去除大部分灰塵的氣流可以從杯體51流向杯蓋54,并從杯蓋54上設有的氣流出口56進入出風風道72。
如圖73-圖80所示,氣流進口53可以包括多個圓孔,圓孔可以使風和小顆?;覊m通過,且能夠阻隔大顆?;覊m通過,從而可以實現(xiàn)風與灰塵的初步分離。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提到的“圓孔”只是一種結構表述,圓孔可以是任意形狀,例如,方形、矩形或是三角形等。如圖71-圖80所示,灰塵出口52可以設在杯體51的下方(如圖76所示的下方)。進一步地,灰塵出口52的中心軸可以與桶體開口142的中心軸平行,從而可以方便灰塵從杯體51內(nèi)流出。
如圖71-圖80所示,杯體51內(nèi)具有主通道60,主通道60貫穿杯體51,主通道60呈單錐狀,主通道60的截面面積從上往下(如圖76所示的上下方向)遞減。杯體51內(nèi)靠近杯蓋54的一端設有多個氣流導引通道58,氣流導引通道58的一端可以與主通道60連通,氣流導引通道58的另一端可以與氣流進口53連通。在杯體51的徑向外側至徑向內(nèi)側方向上,氣流導引通道58朝向杯體51的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中的一個偏離,例如,氣流導引通道58沿著主通道60的切向方向逆時針(如圖78所示的a方向)延伸。氣流可以從氣流進口53進入氣流導引通道58,再從氣流導引通道58進入主通道60。
進一步地,杯體51內(nèi)可以設有多個圍板59,氣流導引通道58可以由圍板59限定出。如圖67和圖76所示,杯體51設置多個圍板59以限定出氣流導引通道58。由此,可以使塵杯組件5結構簡單,簡化加工工藝,從而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如圖73-圖80所示,杯體51的外側壁上可以設有進風隔板57,進風隔板57位于氣流導引通道58的下方(如圖76所示的下方)。進一步地,杯蓋54可以與桶蓋組件2的內(nèi)周壁連接,進風隔板57可以與桶蓋組件2的內(nèi)周壁相抵,進風隔板57、杯蓋54與桶蓋組件2的內(nèi)周壁形成一個腔室66,氣流導引通道58的另一端穿過杯體51的杯壁與腔室66連通,氣流進口53可以設在進風隔板57上,氣流進口53與腔室66連通。
氣流從氣流進口53進入腔室66后,可以繞著腔室66內(nèi)的部分杯體51外周壁流動,例如,繞著腔室66內(nèi)的部分杯體51外周壁逆時針(如圖78所示的v1方向)流動。隨后,氣流通過多個氣流導引通道58進入主通道60,繞著主通道60的內(nèi)周壁流動,由于氣流導引通道58沿著主通道60的切向方向逆時針延伸,進入主通道60的氣流流動方向與杯體51外周壁氣流的流動方向相反,例如,繞著主通道60的內(nèi)周壁順時針(如圖78所示的v2方向)流動,從而可以降低灰塵的轉動慣性。
由于主通道60呈單錐狀,含有塵土的氣流會隨著主通道60向下旋轉,灰塵落下并從灰塵出口52流出杯體51,氣流速度逐漸增大,達到某一速度值后氣流突然上升從杯體51內(nèi)流出,進而實現(xiàn)灰塵與氣流的進一步分離。
如圖13、圖79-圖80和圖71-圖72所示,塵杯組件5還可以包括蓋板6和過濾棉67,蓋板6可以蓋設在杯體51上且與桶蓋組件2的內(nèi)周壁連接,過濾棉67可以鋪設在蓋板6上以對流向杯蓋54的氣流進行過濾。由此,過濾棉67可以避免塵土隨著氣流進入杯蓋54,從而可以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吸塵性能。例如,過濾棉67可以是絮狀的棉花,由于棉花的縫隙小,能夠阻隔絕大部分的灰塵及異物,阻隔效果佳且容易獲得、成本低。
如圖80所示,蓋板6與桶蓋組件2的內(nèi)周壁之間可以設有密封件55,從而可以避免灰塵從蓋板6與桶蓋組件2的內(nèi)周壁之間的縫隙處流進杯蓋54,可以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封閉性。進一步地,如圖74所示,蓋板6的外周壁上可以設有容納槽64,密封件55可以嵌設在容納槽64內(nèi),既能提高塵杯組件5的密封性,又能提高塵杯組件5的集成化與美觀性。
如圖80和圖71-圖72所示,蓋板6可以包括平板部61和凸起部62,凸起部62可以設在平板部61上靠近杯體51的一側,且凸起部62可以伸入杯體51內(nèi),平板部61可以蓋設在杯體51上,平板部61的周緣可以與杯蓋54的內(nèi)側壁相抵。蓋板6具有通孔,通孔穿通凸起部62與平板部61且與杯體51內(nèi)的主通道60連通,氣流可以從杯體51內(nèi)通過蓋板6上的通孔流進杯蓋54內(nèi)。過濾棉67可以鋪設在平板部61上以對流向杯蓋54的氣流進行過濾,避免塵土隨著氣流進入杯蓋54,從而可以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吸塵性能。
蓋板6的平板部61與杯蓋54的內(nèi)周壁之間可以設有密封件55,從而可以提高塵杯組件5的密封性,避免灰塵從蓋板6與杯蓋54內(nèi)周壁之間的縫隙處流進杯蓋54,進而可以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吸塵性能。進一步地,平板部61的外周壁上可以設有容納槽64,密封件55可以嵌設在容納槽64內(nèi),既能提高塵杯組件5的密封性,又能提高塵杯組件5的集成化與美觀性。
如圖71-圖80所示,平板部61的周緣可以設有邊緣延伸部65,邊緣延伸部65沿著杯蓋54上與平板部61抵接的部分延伸,從而可以避免氣流從蓋板6的周緣流向杯蓋54。更進一步地,如圖72所示,平板部61上靠近桶蓋組件2的一側可以設有把手部63,從而可以方便將蓋板6從杯體51上拆卸下來或是安裝到杯體51上。
進一步地,杯蓋54與杯體51卡接,例如,杯蓋54上可以設有卡接凹槽,杯體51上可以設有卡接凸起,卡接凹槽與卡接凸起一一對應,從而可以將杯體51卡接到杯蓋54上。杯蓋54可樞轉地與桶蓋組件2連接,從而可以方便對杯蓋54的操作。杯體51與桶蓋組件2可拆卸地連接,從而可以方便杯體51的清潔與更換。
如圖79-圖80所示,桶蓋組件2包括塵杯底蓋28和倒灰通道27,倒灰通道27設于桶蓋組件2,且倒灰通道27具有倒灰出口271和倒灰進口272,塵杯底蓋28與桶蓋組件2可樞轉地連接,從而可以通過轉動塵杯底蓋28實現(xiàn)灰塵出口52的打開或是關閉。塵杯組件5可以設在桶蓋組件2上,塵杯組件5具有灰塵出口52,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連通。塵杯組件5中的灰塵可以從灰塵出口52流出,由于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連通,灰塵可以從倒灰進口272進入倒灰通道27靠近倒灰進口272的一端。
其中,當桶蓋組件2關閉桶體開口142時,塵杯底蓋28關閉倒灰出口271,倒灰通道27與桶體組件1隔絕;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塵杯底蓋28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塵杯底蓋28可以遠離倒灰出口271,從而打開倒灰出口271,倒灰通道27內(nèi)的灰塵可以從倒灰出口271流出。
如圖79-圖80所示,倒灰通道27在水平面內(nèi)延伸,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在朝向倒灰出口271的方向上,倒灰通道27逐漸向下傾斜。可以理解的是,當桶蓋組件2關閉桶體開口142時,倒灰通道27在水平面(如圖23所示的左右方向所在的平面)內(nèi)延伸,倒灰進口272與倒灰出口271在上下方向(如圖23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為零。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倒灰通道27隨著桶蓋組件2轉動,倒灰進口272與倒灰出口271在上下方向(如圖13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的距離遞增,且倒灰出口271位于倒灰進口272的下方(如圖13所示的下方)。
如圖82所示,倒灰出口271所在的平面與倒灰通道27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ε,ε的范圍可以是(0°,90°)∪(90°,180°)??梢岳斫獾氖?,倒灰出口271采用斜口設計,可以方便灰塵從倒灰出口271流出。
進一步地,ε的范圍可以是(25°,90°)。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塵杯底蓋28可以遠離倒灰出口271,倒灰出口271采用斜口設計,可以增大倒灰出口271所在的平面與塵杯底蓋28所在的平面間的角度,從而可以方便灰塵從倒灰通道27中流出,例如,可以將ε設置為45°。
如圖81所示,塵杯組件5上位于灰塵出口52處的邊緣與倒灰通道27上位于倒灰進口272處的邊緣卡接,從而可以實現(xiàn)灰塵出口52與倒灰進口272的連通。
如圖85所示,塵杯底蓋28的朝向倒灰出口271的壁面為導引斜面281,灰塵從倒灰出口271流出后,可以通過導引斜面281導引流入桶體組件1的底部,從而可以避免灰塵流向、飛濺到桶體組件1的內(nèi)側壁或是桶體組件1的外部,影響用戶體驗性。
如圖83所示,倒灰通道27沿桶體開口142的徑向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倒灰通道27呈直線延伸,且倒灰通道27的延伸方向與桶體開口142的徑向方向平行,灰塵可以較易地從倒灰通道27內(nèi)流出。
如圖83所示,倒灰出口271靠近桶蓋組件2上與桶體組件1連接的部位。由此,可以方便塵杯底蓋28的設置,也方便導引斜面281對灰塵的導引,可以避免灰塵飛濺到桶體組件1的內(nèi)側壁。
具體地,塵杯底蓋28包括主體部284和兩個翻邊部285,主體部284與桶蓋組件2和桶體組件1中的一個連接以打開或關閉倒灰出口271,主體部284寬度方向上的兩個側邊朝向倒灰通道27翻折形成翻邊部285,主體部284上位于兩個翻邊部285之間的部位與倒灰出口271相對。
可以理解的是,塵杯底蓋28的形狀與簸箕的形狀相似,塵杯底蓋28包括主體部284和位于主體部284兩個側邊上的兩個翻邊部285,兩個翻邊部285均位于主體部284上靠近倒灰出口271的一側,兩個翻邊部285位于主體部284的寬度方向上(如圖85所示的前后方向)。主體部284上兩個翻邊部285位間的部分適于打開或是關閉倒灰出口271,當主體部284關閉倒灰出口271時,倒灰出口271可以位于主體部284及兩個翻邊部285形成的凹槽內(nèi);當主體部284打開倒灰出口271時,塵杯底蓋28可以導引灰塵從凹槽內(nèi)流向桶體組件1。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主體部284及翻邊部285的具體形狀不作具體限定,例如,主體部284可以是矩形狀或是半橢圓狀等,翻邊部285可以是矩形狀或梯形狀。進一步地,翻邊部285的延伸方向與主體部284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可以是(0°,90°)∪(90°,180°)。更進一步地,翻邊部285的延伸方向與主體部284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可以是(90°,115°),例如,如圖85所示,翻邊部285的延伸方向與主體部284所在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
如圖12-圖14所示,桶體組件1的上端具有第一限位件12,塵杯底蓋28上設有第二限位件282和第三限位件283。第一限位件12可以設置在桶體組件1上靠近塵杯底蓋28的位置處,第二限位件282可以設置在塵杯底蓋28上靠近第一限位件12的一側,當桶蓋組件2關閉桶體開口142時,第一限位件12可以與第二限位件282相抵以使塵杯底蓋28關閉倒灰出口271,倒灰通道27與桶體組件1隔絕;第三限位件283可以設置在塵杯底蓋28上遠離倒灰出口271的一側,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塵杯底蓋28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塵杯底蓋28可以遠離倒灰出口271,第三限位件283可以隨著塵杯底蓋28轉動至與桶蓋組件2相抵的位置處,從而可以使得塵杯底蓋28固定、停止轉動,從而可以導引倒灰出口271流出的灰塵至桶體組件1內(nèi)。
其中,第一限位件12、第二限位件282和第三限位件283可以為限位凸起。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限位凸起的形狀不作具體限定,限位凸起可以是三角形、多邊形或橢圓形等。
第一限位件12可以位于桶體組件1的內(nèi)周壁上,從而可以配合塵杯底蓋28的設置,較易地實現(xiàn)第一限位件12與塵杯底蓋28上第二限位件282的抵接。第三限位件283位于靠近塵杯底蓋28上的與桶蓋組件2連接的部位,不僅可以簡化第三限位件283的設置,而且可以提高第三限位件283與桶蓋組件2的抵接穩(wěn)定性,進而可以提高塵杯底蓋28的導引穩(wěn)定性。
如圖87所示,塵杯底蓋28朝向倒灰出口271的表面與倒灰通道27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β,當桶蓋組件2關閉桶體開口142時,β的范圍是(25°,90°)。例如,β可以是95°,在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的過程中,隨著桶蓋組件2與桶體開口142之間的夾角逐漸增大,由于塵杯底蓋28重力的作用,β也逐漸增大,當β增大到95°時,塵杯底蓋28上的第二限位件282與桶體組件1上的第一限位件12相抵,β不再隨著桶蓋組件2與桶體開口142之間的夾角的增大而增大,β保持95°不變,從而可以避免灰塵倒到桶體組件1的外部。
如圖87所示,塵杯底蓋28朝向倒灰出口271的表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γ,當桶蓋組件2打開桶體開口142時,γ的范圍是(30°,80°)。例如,γ可以是50°,此時灰塵從塵杯底蓋28下滑到桶體組件1內(nèi)的速度比較平衡,灰塵不易揚起。
桶蓋組件2與桶體組件1之間的夾角為θ,θ的范圍是(0°,90°)。例如,θ可以是45°,此時,垃圾可以較易地扔進垃圾桶內(nèi),倒灰通道27中的灰塵也能夠較易地滑出。
如圖24、圖34、圖41和圖42所示,裝飾蓋29罩設在桶蓋組件2上且與桶蓋組件2限定出桶蓋內(nèi)腔25,塵杯組件5設在桶蓋內(nèi)腔25內(nèi)。一方面。裝飾蓋29可以起到整體裝飾的作用,提高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美觀性;另一方面,氣流在塵杯組件5內(nèi)會產(chǎn)生噪音,裝飾蓋29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如圖41所示,裝飾蓋29與桶蓋組件2可樞轉地連接。由此,當打開裝飾蓋29時,可以防止裝飾蓋29從桶蓋組件2上脫落。當然,本發(fā)明不限于此,裝飾蓋29與桶蓋組件2可以通過螺紋緊固件連接或桶蓋組件2與裝飾蓋29卡接。
如圖24所示,裝飾蓋29的面積小于桶蓋組件2的面積,即裝飾蓋29不能完全覆蓋桶蓋組件2的上端面。當然,本發(fā)明不限于此,裝飾蓋29的面積可以等于或大于桶蓋組件2的面積,只要能夠使吸塵器100保持美感且有利于降低噪音即可。
垃圾桶式吸塵器100的桶體組件1內(nèi)限定出容納腔141,容納腔141的上端敞開以形成桶體開口142。桶體組件1可以作為垃圾桶使用,垃圾可以扔到容納腔141內(nèi)。如圖43-圖50所示,桶體組件1的上端面上設有設有限位槽131,限位槽131與容納腔141間隔開,限位槽131內(nèi)設有定位筋132,定位筋132的橫截面為矩形,當然還可以為圓形、橢圓形或其他多邊形。一般用戶在使用垃圾桶時,經(jīng)常在垃圾桶內(nèi)套設垃圾袋以便于傾倒垃圾,或者避免經(jīng)常清洗垃圾桶,保持垃圾桶干凈衛(wèi)生。當然,在容納腔141內(nèi)可套設垃圾袋,將垃圾袋套設在容納腔141內(nèi)后,可將垃圾袋的邊沿纏繞在限位槽131內(nèi)的定位筋132上,避免垃圾袋滑落,然后將垃圾袋邊沿處多余部分擰緊塞到限位槽131中,保持桶體組件1的美觀性。
限位槽131為兩個且對稱分布于桶體組件1的左右兩側,另外,在由內(nèi)向外的方向上,限位槽131的橫截面積逐漸減小。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內(nèi)側是指靠近容納腔141中心軸線的方向,外側是指遠離容納腔141中心軸線的方向。
如圖43-圖49所示,桶體開口142的邊緣朝向限位槽131內(nèi)部翻折以構造成限位翻邊143。當垃圾袋塞到限位槽131內(nèi)時,限位翻邊143可以將垃圾袋的多余部分限定在限位槽131內(nèi),防止垃圾袋的多余部分向上滑出限位槽131。另外限位翻邊143還可以起到提手的作用,當向上提起桶體組件1時,可以在限位翻邊143處提起,便于用戶的使用。
如圖43所示,限位翻邊143為一整個,限位翻邊143沿桶體開口142的周向方向延伸,限位翻邊143的兩端靠近限位槽131的兩個端部,由此可以簡化限位翻邊143的結構,從而簡化桶體組件1的結構,節(jié)約生產(chǎn)周期,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定位筋132的固定端與限位槽131的底壁連接,定位筋132的自由端朝向限位槽131的外部延伸。在圖43所示的示例中,容納腔141沿豎直方向延伸,桶體開口142朝上,限位槽131與容納腔141間隔開,限位槽131的開口朝上,定位筋132沿豎直方向延伸。如圖43所示,定位筋132為一個且位于限位槽131的一側設置,
如圖50所示,限位槽131內(nèi)設有加強筋133,加強筋133的一端與定位筋132連接,另一端與限位槽131的內(nèi)壁連接。加強筋133可以對定位筋132起到加強的作用,提高定位筋132工作的可靠性,從而提高垃圾袋固定的可靠性。進一步地,加強筋133位于限位槽131的底壁上。由此便于加強筋133與限位槽131一起加工,便于簡化限位槽131的結構,節(jié)約生產(chǎn)周期,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如圖43、圖44、圖46、圖47、圖49和圖50所示,桶體組件1包括外桶體13和內(nèi)桶體14,限位槽131設于外桶體13,內(nèi)桶體14具有容納腔141,內(nèi)桶體14嵌設于外桶體13,外桶體13與內(nèi)桶體14可拆卸地連接。容納腔141的橫截面的輪廓線為四邊形,其中位于前側的輪廓線為向前凸的弧形線,外桶體13的外周壁形成為柱狀,限位槽131設在外桶體13上且靠近內(nèi)桶體14設置,限位槽131與內(nèi)桶體14的外周壁共同限定出一個容納垃圾袋的邊沿處多余部分的腔室66,將垃圾袋套設在容納腔141內(nèi)后,可將垃圾袋的邊沿纏繞在限位槽131內(nèi)的定位筋132上,避免垃圾袋滑落,然后將垃圾袋邊沿處多余部分擰緊塞到限位槽131中,保持桶體組件1的美觀性。
如圖43、圖45和圖48所示,外桶體13和內(nèi)桶體14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內(nèi)桶體14的上端朝向外桶體13翻折形成限位翻邊143,垃圾袋放入內(nèi)桶體14內(nèi),然后將垃圾袋的邊沿沿著內(nèi)桶體14與外桶體13之間的縫隙套進去,在任意一邊的限位槽131處收緊,然后將垃圾袋多余的部分擰緊,塞到限位槽131內(nèi),這樣垃圾袋就放置好了,整個過程無需提起內(nèi)桶體14。另外,位于限位槽131內(nèi)的限位翻邊143的翻折長度大于其他地方的限位翻邊143的翻折長度,位于限位槽131內(nèi)的限位翻邊143可以起到提手的作用。
內(nèi)桶體14的外周壁與外桶體13的內(nèi)周壁可以限定出進風風道71。由此,無需單獨設置風道結構,可以簡化桶體組件1的結構,節(jié)約生產(chǎn)周期,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如圖2、圖4和圖15所示,兩個刷體41還可以在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向外側移動。當吸塵器100工作時,刷體41向外側移動并轉動,刷體41可與地面接觸,刷體41轉動可以將地面的灰塵掃起以便于吸塵器100吸收灰塵,有利于提高地面的清潔度。
如圖1-圖4、圖36和圖37所示,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上設有兩個安裝槽44,兩個安裝槽44在左右方向上間隔開且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兩個安裝槽44關于桶體組件1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線對稱分布,安裝槽44的底壁上設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貫通的限位軌道槽42,刷體41可移動地設在限位軌道槽42內(nèi)。如圖4所示,當刷體41位于限位軌道槽42的一端(如圖4所示的外端)時,刷體41超出外底壁;如圖2所示,當刷體41位于限位軌道槽42的另一端(如圖2所示的內(nèi)端)時,刷體41在外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外底壁上。
如圖38和圖39所示,安裝槽44的底壁為斜面,在限位軌道槽42的一端(如圖39所示的外端)至限位軌道槽42的另一端(如圖39所示的內(nèi)端)的方向上,安裝槽44的底壁逐漸向桶體開口142傾斜,即在限位軌道槽42的外端至內(nèi)端的方向上,安裝槽44的底壁逐漸向上傾斜。機器停止工作時,刷體41可以移動到限位軌道槽42的內(nèi)端,刷體41被收到桶體組件1下面,可以讓刷體41離開地面,以便吸塵器100不工作時用戶需要移動吸塵器100時刷體41在地面上刮蹭,降低刷體41的使用壽命;機器工作時,刷體41可以移動到限位軌道槽42的外端,主要是將吸塵器100周邊的垃圾掃到桶體組件1下面以便于被吸走,設計為斜面結構,刷體41外側與地面充分接觸,越往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的內(nèi)端靠近,刷體41對地面的作用力逐漸減小,這樣可以避免掃到桶體組件1下面的垃圾再次被刷體41帶出去,可以提高清掃效果。
如圖36和圖37所示,限位軌道槽42的前側壁上設有側壁輪齒421,刷體41上設有與側壁輪齒421嚙合的轉軸輪齒411,吸塵器100開機后,刷體41按照圖2所示的方向旋轉,并通過側壁輪齒421與轉軸輪齒411之間的作用向外側移動,到達圖4所示的位置以后,限位軌道槽42對應的位置無對應側壁輪齒421相互作用,刷體41停止移動,在固定位置(如圖4所示的位置)進行旋轉工作。關機以后,兩個刷體41開始反向旋轉(即按照圖4所示的4方向進行旋轉),刷體41轉軸輪齒411與限位軌道槽42上的側壁輪齒421相互作用,刷體41向內(nèi)側移動,當刷體41移動到圖2所示位置以后,刷體41也停止旋轉。
如圖2、圖4和圖36所示,兩個刷體41的軸線位于同一條直線m上,直線m沿左右方向延伸,進風道進口711設在直線m的后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刷體41轉動的過程中,便于將周邊的垃圾清掃到進風道進口711下面,然后被吸入杯體51中。
進一步地,如圖2、圖4和圖36所示,驅動刷體41轉動的電機箱43位于桶體組件1的外底壁的內(nèi)部且沿安裝槽44的底壁移動,電機箱43的移動軌跡的寬度與安裝槽44的寬度相同,刷體41的外徑為d1,安裝槽44的寬度為d2,直線m與進風道進口711上靠近直線m的邊沿之間的距離為l1,且滿足:d2/2≤l1≤d1/2。由此,既便于將周邊的垃圾清掃到進風道進口711處,且可以使桶體組件1外底壁上的結構更加緊湊,另外便于限位軌道槽42和進風道進口711的加工。
更進一步地,如圖2、圖4和圖36所示,在直線m上,位于端部的兩個刷體41的軸線之間的距離為l2,進風道進口711的長度為l3,滿足:d1≤l2≤l3。如圖2所示,兩個刷體41的軸線之間的距離為l2。由此,即可以避免刷體41在轉動的過程中相互干渉,還可以使桶體組件1外底壁上的結構更加緊湊,另外,便于將周邊的垃圾清掃到進風道進口711處。
如圖62-圖69所示,風道組件7限定出進風風道71和出風風道72,進風風道71設于桶體組件1,進風風道71和出風風道72與塵杯組件5均連通,出風風道72的一部分設于桶蓋組件2,出風風道72的另一部分設于桶體組件1,進風風道71的進風道進口711設于桶體組件1且位于桶體組件1的下部,出風風道72的出風道出口712設于桶體組件1且位于桶體組件1的下部。由此,灰塵可以通過桶體組件1下部的進風道進口711進入風道組件7內(nèi),帶有灰塵的氣流經(jīng)過進風風道71進入到桶蓋組件2上的塵杯組件5內(nèi),灰塵在塵杯組件5內(nèi)被收集,去除灰塵的風再從桶體組件1下部的出風風道72內(nèi)排出。
當進行除塵工作時,夾帶灰塵的氣流可以經(jīng)桶體組件1的進風道進口711進入到氣流通道內(nèi)(如圖62中箭頭a1→a2→a3所示氣流流動方向),進入氣流通道內(nèi)的氣流由下向上流動,并進入到塵杯組件5中(如圖65中箭頭a4→a5→a6→a7→a8→a9所示的氣流流動方向)。氣流進入塵杯組件5后旋轉流動(如圖62中箭頭c1→c2→c3→c4→c5→c6所示氣流流動方向),氣流在塵杯組件5內(nèi)過濾除塵后過驅動組件93進入到出風風道72內(nèi)(如圖64中箭頭c7→c8→c9→c10所示的流動方向)。如圖65所示,出風風道72內(nèi)的氣流由上向下流動(如圖65中箭頭),最后經(jīng)過出風道出口712流出。
如圖9和圖11所示,驅動件設于桶蓋組件2且位于出風風道72內(nèi),氣流繞過驅動組件93后朝向出風道出口712流動。由此,可以延長氣流在風道組件7內(nèi)的流動距離,從而可以降低出風道出口712處氣流流出速度,進而降低了氣流流動噪音。
出風風道72的位于桶蓋組件2的橫截面積小于出風風道72的位于桶體組件1的橫截面積。可以理解的是,當氣流從桶蓋組件2中出風風道72流向桶體組件1中的出風風道72時,出風風道72的面積逐漸增大,由此,可以降低氣流從出風道出口712處流出的流速,從而降低了出風道出口712處的氣流噪聲。
可選地,出風風道72內(nèi)設有吸音件(圖中未示出),吸音件位于桶體組件1內(nèi)。由此,通過在桶體組件1內(nèi)設置吸音件,可以吸收氣流流動產(chǎn)生的噪聲,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垃圾桶式吸塵器100除塵時的噪音,進而提高了垃圾桶式吸塵器100使用時的舒適性。
如圖13、圖79和圖71-圖78所示,杯體51的外周壁設有進風隔板57,氣流進口53位于進風隔板57上,杯體51內(nèi)部設有氣流導引通道58,在杯體51的徑向外側至徑向內(nèi)側方向上,氣流導引通道58朝向杯體51的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中的一個偏離。
需要說明的是,氣流導引通道58可以朝向杯體51的順時針方向,氣流通道也可以設置為朝向杯體51的逆時針方向??梢岳斫獾氖?,氣流從氣流進口53進入杯體51時,在杯體51中可以旋轉流動(如圖64所示),旋轉流動的氣流經(jīng)過氣流導引通道58時可以改變旋轉流動方向,從而可以降低灰塵的流動慣性,提高灰塵的分離效果。
風道組件7限定出進風風道71和出風風道72,氣流出口56與出風風道72連通,氣流進口53與進風風道71連通。由此,氣流可以經(jīng)進風風道71從氣流進口53進入到塵杯組件5內(nèi),灰塵在塵杯組件5內(nèi)過濾、沉降,去除大部分灰塵的氣流從氣流出口56進入到出風風道72排出。從氣流進口53進入的氣流沿杯體51的周向方向流動,且氣流沿順時針和逆時針中的另一個方向流動。由此,可以提高灰塵的分離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如圖67和圖76所示,夾帶灰塵的氣流經(jīng)過進風風道71從氣流進口53進入到塵杯組件5內(nèi),氣流沿杯體51的周向方向旋轉流動,大顆?;覊m會沉降在塵杯組件5底部,而且進風隔板57具有阻擋灰塵的作用,氣流在穿過進風隔板57的過程中,部分灰塵被進風隔板57阻擋沉降至塵杯組件5內(nèi)。穿過進風隔板57的氣流在杯體51內(nèi)旋轉流動,旋轉流動的氣流經(jīng)過氣流導引通道58時會改變旋轉方向,如由逆時針旋轉流動改變?yōu)轫槙r針旋轉流動(如圖67所示)或由順時針旋轉流動改變?yōu)槟鏁r針旋轉流動。由此,可以降低細小灰塵的旋轉慣性,讓部分灰塵沉降、分離,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氣流中的灰塵含量。
杯體51內(nèi)設有多個圍板59,氣流導引通道58由圍板59限定出。如圖67和圖76所示,杯體51設置多個圍板59以限定出氣流導引通道58。由此,可以使塵杯組件5結構簡單,簡化加工工藝,從而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進風風道71與氣流進口53之間設有導引彎管712以限定氣流進入杯體51的流動方向。如圖64所示,進風風道71與氣流進口53之間連接有導引彎管712,由此,導引彎管712具有引導和改變氣流流動方向的作用,從而可以使氣流順暢的從進風風道71流入杯體51內(nèi)。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