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食品加工,具體涉及多功能絞肉機。
背景技術:
1、傳統(tǒng)的絞肉機會在主機內設置輸出轉速不同的雙輸出機構,用戶擇一選用其中一個輸出結構并安裝上相應的加工件進行食材的加工,對不同食材實現(xiàn)不同的粉碎效果。這類絞肉機的雙輸出機構集成在主機內不能獨立運行,齒輪磨損較為嚴重。
2、申請?zhí)枮閏n201721363814.7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絞肉機,包括設置于主機內的電機以及可拆卸放置在絞肉蓋上的減速箱。減速箱脫離時,通過電機高轉速運轉實現(xiàn)攪拌刀具的高速轉動,對物料進行高速粉碎工作。減速箱安裝時,減速箱的傳入輸入端與電機輸出端耦合,減速箱的傳動輸出端與絞肉容器內的攪拌刀具傳動連接,此時減速箱與電機配合,實現(xiàn)攪拌刀具的慢速轉動。
3、此外,由于現(xiàn)有的絞肉機在使用時,用戶通常將生的食材放置在杯體內進行切碎,然后對切碎后的食材進行加工、加熱后食用。然而,由于生的食材會攜帶一些細菌,對于活性強的細菌不容易被高溫殺滅,造成用戶食用后可能會引起不適。而且,用戶在使用絞肉機后會通常會對杯體進行清洗,將主機與杯體、杯蓋組裝到位進行收納,如果用戶沒有對杯體進行擦干或晾干操作,容易在杯體內滋生細菌,在杯體透氣性不好的情況下,細菌會快速繁殖造成發(fā)霉、發(fā)臭等情況,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
4、因此,如何在可拆卸減速箱與主機安裝或拆卸兩種狀態(tài)下,進一步提升用戶使用絞肉機時的使用感受、實現(xiàn)絞肉機的滅菌功能有待進一步研究。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絞肉機,通過靈活拆裝減速箱以實現(xiàn)主機多種轉速輸出,實現(xiàn)多種功能,同時解決了攪拌杯內細菌滋生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多功能絞肉機,包括攪拌杯、杯蓋和安裝在所述杯蓋上方的主機,主機包括內設有電機的主體和可拆卸安裝在主體下端的減速箱,主機具有主體獨立安裝于杯蓋的第一狀態(tài)和主體與減速箱一起安裝于杯蓋的第二狀態(tài),主體的內部設有可產生臭氧的第一紫外燈,主體的底壁開設第一透氣口,杯蓋開設有第二透氣口,減速箱的頂壁和底壁分別開設相連通的第三透氣口和第四透氣口,在主機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第一透氣口通過第三透氣口和第四透氣口與第二透氣口連通。
4、通過設置減速箱可拆卸地安裝在主體的下端,即主體的輸出端,減速箱與主體的輸出端可拆卸連接,能夠實現(xiàn)不同轉速獨立輸出,在第一狀態(tài)時,主體獨立安裝于杯蓋,電機高轉速運轉實現(xiàn)絞肉機對物料的高速粉碎,在第二狀態(tài)時,減速箱與主體一起安裝于杯蓋,減速箱與主體的輸出端配合對物料進行慢速加工,即僅在絞肉機慢速加工物料時安裝減速箱,在高速粉碎食物時減速箱不用隨電機一起進行高轉速運轉,有利于降低減速箱齒輪磨損,提高減速箱使用壽命,且由于減速箱安裝于攪拌杯的上方,在對物料進行快速粉碎時,減速箱被拆卸,使得絞肉機整體重心降低,有利于電機高轉速運作時絞肉機的整體穩(wěn)定性,進一步提高絞肉機的使用性能,滿足絞肉機的多功能性和使用的靈活性,提升用戶使用感受。
5、通過在主體內部設置可產生臭氧的第一紫外燈,由于臭氧的密度較大,有向下擴散的趨勢,第一紫外燈設置在主機內部,主機安裝在杯蓋和攪拌杯的上方,則主機內產生的臭氧有順勢向下擴散至攪拌杯的趨勢,有利于實現(xiàn)對攪拌杯內的消毒滅菌效果。由于主機的主體有獨立安裝的第一狀態(tài)和與減速箱同時安裝的第二狀態(tài),且減速箱安裝在主體的下端,當主體獨立安裝時,主體獨立安裝于杯蓋,主體與杯蓋之間無其他部件遮擋,第一紫外燈產生的臭氧由第一透氣口和第二透氣口進入攪拌杯內,實現(xiàn)對攪拌杯內的滅菌效果;當主體與減速箱一起安裝于杯蓋時,由于減速箱位于主體下端,對臭氧的擴散形成遮擋,通過設置第三透氣口和第四透氣口,第一透氣口通過第三透氣口和第四透氣口與第二透氣口聯(lián)通,則位于主體內的第一紫外燈產生的臭氧順次通過第一透氣口、第三透氣口、第四透氣口和第二透氣口后流通至攪拌杯內,在減速箱與主體一起安裝的狀態(tài)下,仍然實現(xiàn)對攪拌杯內的有效滅菌,與可拆卸減速箱配合實現(xiàn)絞肉機的多功能性。
6、優(yōu)選地,所述主機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透氣口和所述第三透氣口橫向錯位且連通。
7、由于氣體有著向壓強更小的方向擴散的趨勢,且臭氧本身密度較大,有向下流通的趨勢,通過第一透氣口與第三透氣口的橫向錯位連通,對臭氧實現(xiàn)由第一透氣口向第三透氣口的流動引導,實現(xiàn)臭氧集中由主體向減速箱的流通,進而實現(xiàn)向杯蓋處及攪拌杯內的流通,實現(xiàn)臭氧對攪拌杯內部的殺菌效果。同時通過將第一透氣口和第三透氣口在橫向錯位設置,使第一紫外燈的燈光因錯位的第一透氣口和第三透氣口出現(xiàn)散射與折射,實現(xiàn)紫外線的減弱,在滿足臭氧流通的同時,實現(xiàn)紫外線的削弱,提高對人眼的保護效果。
8、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透氣口和第四透氣口之間連接有導氣管。
9、由于在第二狀態(tài)時,主體下端增設減速箱,對第一紫外燈產生的臭氧的流通存在阻擋,與第一狀態(tài)相比,一方面減速箱本身具有一定的結構設置,會導致臭氧的流通路徑變長,另一方面,臭氧進入減速箱后會在減速箱內部空間流通擴散,然后再通過第四透氣口逸出至攪拌杯內,影響臭氧對攪拌杯內部的滅菌效率,通過在第三透氣口與第四透氣口之間設置導氣管,即在減速箱的頂壁和底壁之間設置導氣管,臭氧經第三透氣口流向第四透氣口時,通過導氣管實現(xiàn)對臭氧的集中引導流通,加快臭氧的流通速度,且有利于提升攪拌杯內的臭氧濃度,進而實現(xiàn)第二狀態(tài)時,提高第二紫外燈對攪拌杯內部的滅菌效率。
10、優(yōu)選地,所述減速箱的頂壁設有圍繞所述第三透氣口的上圍筋,所述減速箱的底壁設有圍繞所述第四透氣口的下圍筋,所述上圍筋與所述下圍筋對接以形成所述導氣管;
11、或者,導氣管為柔性管。
12、通過上圍筋和下圍筋的對接,在減速箱內部形成導氣管,提高減速箱內部空間利用率,且有利于實現(xiàn)在減速箱的頂壁與底壁之間臭氧的快速流通,實現(xiàn)對臭氧由第三透氣口向第四透氣口的集中引導,提高滅菌效率;且設置上圍筋和下圍筋,加強第三透氣口和第四透氣口周圍的密封效果,有利于臭氧由第三透氣口向第四透氣口的流通,加強流入攪拌杯內的臭氧濃度,進一步提高滅菌效率。
13、導氣管設置為柔性管,便于根據減速箱內部結構以及減速箱與主體及杯蓋的配合連接結構來設置導氣管的走向,不影響減速箱原有結構,合理利用空間設置導氣管。
14、優(yōu)選地,所述減速箱包括位于頂端與所述電機的轉軸插接配合的輸入軸以及位于底端與攪拌件插接配合的輸出軸,在所述減速箱的頂壁和底壁分別設有與所述輸入軸和輸出軸對應的輸入孔和輸出孔,所述第三透氣口與所述輸入孔橫向錯開,所述第四透氣口與所述輸出孔橫向錯開。
15、通過設置輸入孔、輸入軸與輸出孔和輸出軸實現(xiàn)減速機與電機和攪拌杯內的攪拌刀之間的傳動連接,從而實現(xiàn)減速機的變速效果,設置第三透氣口與輸入孔橫向錯開,減速機的傳動與臭氧的流通分別從不同的位置實現(xiàn),避免第三透氣口對輸入軸的傳動干涉,同樣的,設置第四透氣口與輸出孔橫向錯開,避免第四透氣口對輸出軸的傳動干涉,從而即能夠進一步保證減速機的傳動效果,提高絞肉機的功能穩(wěn)定性,又能夠實現(xiàn)第二狀態(tài)時臭氧的流通,實現(xiàn)第一紫外燈對攪拌杯內的滅菌效果。
16、優(yōu)選地,所述減速箱包括位于頂端與所述電機的轉軸插接配合的輸入軸以及位于底端與攪拌件插接配合的輸出軸,在所述減速箱的頂壁和底壁分別設有與所述輸入軸和輸出軸對應的輸入孔和輸出孔,所述輸入軸與輸入孔之間形成所述第三透氣口;
17、或者,所述減速箱包括與所述電機轉軸插接配合的輸入軸和與輸入軸配合的輸出軸,在所述減速箱的頂壁和底壁分別設有與所述輸入軸和輸出軸對應的輸入孔和輸出孔,所述輸出軸與輸出孔之間形成所述第四透氣口。
18、通過在輸入軸與輸入孔之間形成第三透氣口,不必在減速箱的頂壁額外開設透氣口,利用原有連接結構實現(xiàn)臭氧的流通,降低加工難度的同時實現(xiàn)第一紫外燈的滅菌效果。
19、通過在輸出軸與輸出孔之間形成第四透氣口,同樣不必在減速箱的底壁額外開設透氣口,利用原有連接結構實現(xiàn)臭氧的流通,降低加工難度的同時實現(xiàn)第一紫外燈的滅菌效果。
20、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的底壁與所述減速箱的頂壁圍合形成將所述第一透氣口和所述第三透氣口連通的第一通道。
21、通過設置第一通道,臭氧由第一透氣口沿第一通道流通至第三透氣口,實現(xiàn)對臭氧的集中引導流通,有利于加快臭氧流通速率并提高第一通道內臭氧濃度,進一步提高臭氧的滅菌效率。且第一通道由主體的底壁和減速箱的底壁圍合形成,避免在主體與減速箱直接另設部件,有利于臭氧流通的同時不影響主體與減速箱之間的連接,不改變兩者之間的連接結構,減輕加工難度和安裝負擔。
22、優(yōu)選地,所述第四透氣口與所述第二透氣口橫向錯位,所述減速箱的底壁與所述杯蓋的上表面之間設有將所述第四透氣口與所述第二透氣口連通的第二通道。
23、通過設置第二通道,臭氧由第四透氣口沿第二通道流向第二透氣口,實現(xiàn)在第四透氣口與第二透氣口之間對臭氧的集中引導流通,有利于加快減速箱與杯蓋之間的臭氧流通速率,且臭氧沿第二通道集中流向第二透氣口,有利于臭氧繼續(xù)由第二透氣口流入攪拌杯內部,加強攪拌杯內的臭氧濃度,進一步提高滅菌效率。
24、優(yōu)選地,所述減速箱的內部設有第二紫外燈,所述第二紫外燈在所述減速箱內產生臭氧,并使臭氧自所述第四透氣口排出。
25、第二紫外燈設置于減速箱內,當主體與減速箱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通過設置第二紫外燈,進一步提升產生的臭氧濃度,與第一紫外燈配合實現(xiàn)更好地滅菌效果。且第二紫外燈距離第四透氣口更近,有利于產生的臭氧更快到達第四透氣口并流向攪拌杯內,提高臭氧的滅菌效率,并且第二紫外燈產生的臭氧流通路徑更短,能夠進一步避免臭氧的擴散,使臭氧更多地流向攪拌杯內,進一步提高滅菌效率。
26、優(yōu)選地,所述減速箱與所述主體之間設置電耦合結構,所述第二紫外燈與所述電耦合結構連接;
27、或者,所述減速箱的內部設置控制組件,所述第二紫外燈與所述控制組件連接,所述減速箱的側壁安裝有控制按鈕。
28、由于第二紫外燈位于減速箱內部,設置電耦合結構,便于在第二狀態(tài)時,實現(xiàn)第二紫外燈的開啟,不必手動開啟第二紫外燈,減少操作步驟,簡化使用方式,提高用戶使用感受。設置控制組件與控制按鈕實現(xiàn)第二紫外燈的啟停,便于根據使用需求進行第二紫外燈的開啟與關閉,滿足用戶不同程度的滅菌需求,進一步提高用戶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