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shù)涉及一種用于可活動座椅的機械伸展裝置以及包括所述機械伸展裝置的可活動座椅。
背景技術(shù):
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家居用品的日臻細致化的需求,可活動座椅的功能越來越多樣化。例如“老人椅”在具有常見的坐姿位置和躺姿位置之外,還具有所謂的“抬升位置”。在抬升位置中,老人椅的坐席部能夠相對于地面升高和向前傾斜,以便輔助使用者起身。然而,隨著功能的多樣化,也帶來了結(jié)構(gòu)上的復雜化。這一方面會導致所需零件增多,另一方面導致座椅整體上的體積增大。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如何提供一種在結(jié)構(gòu)緊湊的情況下保持良好的使用體驗和全面的功能性的座椅。
2、為解決所述技術(shù)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可活動座椅的機械伸展裝置,所述機械伸展裝置包括:
3、-固定支撐在地面上的底座;
4、-可活動地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承載框架、座部安裝板、靠背支架和腿部組件,其中,所述腿部組件包括腳踏安裝板和外翻組件;和
5、-布置在所述底座與所述承載框架之間的升降組件,其中,座部安裝板與所述承載框架樞轉(zhuǎn)連接,通過所述升降組件能夠使承載框架連同所述座部安裝板在坐姿位置與抬升位置之間變換。
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所述機械伸展裝置能夠至少在坐姿位置與躺姿位置之間變換,在所述躺姿位置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位于所述腳踏安裝板的前方,并且所述靠背支架相對于所述座部安裝板向后傾斜,其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相對于靠背支架的最前端更高。
7、優(yōu)選地,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相對于地面的高度為至少490mm。優(yōu)選地,在所述躺姿位置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相對于地面的高度為至少550mm。
8、在所述坐姿位置中,靠背支架連同與其附接的靠背大體上向上指向,腿部組件收攏,附接在腿部組件上的腳踏則收攏在坐席部下方;在所述躺姿位置中,靠背支架連同與其附接的靠背則與躺姿位置相比明顯地向后傾斜,腿部組件向前向上伸展,附接在腿部組件上的腳踏則向前向上抬升。在從坐姿位置變換至躺姿位置的過程中,腿部組件的外翻組件展開,使得外翻組件的最前端位于腳踏安裝板的前方,從而使對使用者的下肢、尤其至少對腳部和/或小腿部分的支撐部分延長,提供更好的零重力使用體驗。與此同時,由于外翻組件本身隨著從坐姿位置至躺姿位置的變換過程中才展開,而在坐姿位置中仍保持收攏,因此提供了更緊湊的結(jié)構(gòu)。
9、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外翻組件包括第一外翻連桿、第二外翻連桿、第三外翻連桿和外翻驅(qū)動桿,其中,通過所述腳踏安裝板、所述第一外翻連桿、第二外翻連桿和第三外翻連桿構(gòu)成四連桿機構(gòu),并且其中,通過所述外翻驅(qū)動桿能夠驅(qū)動所述四連桿機構(gòu)變形,從而使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位于所述腳踏安裝板的前方。
10、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腿部組件還包括第一腿部連桿、第二腿部連桿、第三腿部連桿和第四腿部連桿,其中,所述第三腿部連桿和所述第四腿部連桿的前端分別與所述腳踏安裝板鉸接,其中,所述外翻驅(qū)動桿的前端與所述四連桿機構(gòu)鉸接,并且所述外翻驅(qū)動桿的后端與所述第四腿部連桿在第一鉸接點處鉸接。
11、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翻連桿包括設(shè)置在其第一自由端部上的第二鉸接點、設(shè)置在其第二自由端部上的第四鉸接點和位于所述第二鉸接點與所述第四鉸接點之間的第三鉸接點,其中,所述第一外翻連桿在所述第二鉸接點處與所述外翻驅(qū)動桿鉸接,在第三鉸接點處與腳踏安裝板鉸接,并且在所述第四鉸接點處與所述第三外翻連桿鉸接。
12、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腿部組件的展開過程中,隨著所述第四腿部連桿與所述腳踏安裝板之間的夾角增大,所述外翻驅(qū)動桿促使所述第一外翻連桿的第二自由端部圍繞所述第三鉸接點向上樞轉(zhuǎn)。
13、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翻連桿構(gòu)造為曲拐件,其中,所述第二鉸接點與第四鉸接點的連線位于所述第三鉸接點前方。
14、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翻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腳踏安裝板的前端和所述第三外翻連桿鉸接。
15、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躺姿位置中,所述靠背支架的前側(cè)面與水平面的角度為最多22°。優(yōu)選地,在躺姿位置中,所述靠背支架的前側(cè)面與水平面的角度為最多13°。
16、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坐姿位置中,所述腿部組件相對于所述座部安裝板收攏。
17、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抬升位置中,所述座部安裝板相對于所述底座抬升且向前傾斜,并且所述腿部組件相對于所述座部安裝板收攏,其中,通過所述升降組件能夠使所述機械伸展裝置依次從躺姿位置、坐姿位置變換至抬升位置,并且能夠使所述機械伸展裝置反向地依次從抬升位置、坐姿位置變換至躺姿位置。
18、為解決所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可活動座椅。所述可活動座椅包括機械伸展裝置、與所述機械伸展裝置附接的坐席部、靠背和腳踏。所述機械伸展裝置包括:
19、-固定支撐在地面上的底座;
20、-可活動地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承載框架、與坐席部附接的座部安裝板、與靠背附接的靠背支架和與腳踏附接的腿部組件,其中,所述腿部組件包括腳踏安裝板和外翻組件;和
21、-布置在所述底座與所述承載框架之間的升降組件,其中,座部安裝板與所述承載框架樞轉(zhuǎn)連接,通過所述升降組件能夠使承載框架連同所述座部安裝板在坐姿位置與抬升位置之間變換。
2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所述機械伸展裝置能夠至少在坐姿位置與躺姿位置之間變換,在所述躺姿位置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位于所述腳踏安裝板的前方,并且所述靠背支架相對于所述座部安裝板向后傾斜,其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相對于靠背支架的最前端更高。
23、優(yōu)選地,在躺姿位置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相對于地面的高度為至少490mm。優(yōu)選地,在所述躺姿位置中,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相對于地面的高度為至少550mm。
24、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外翻組件包括第一外翻連桿、第二外翻連桿、第三外翻連桿和外翻驅(qū)動桿,其中,通過所述腳踏安裝板、所述第一外翻連桿、第二外翻連桿和第三外翻連桿構(gòu)成四連桿機構(gòu),并且其中,通過所述外翻驅(qū)動桿能夠驅(qū)動所述四連桿機構(gòu)變形,從而使所述外翻組件的最前端位于所述腳踏安裝板的前方。
25、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腿部組件還包括第一腿部連桿、第二腿部連桿、第三腿部連桿和第四腿部連桿,其中,所述第三腿部連桿和所述第四腿部連桿的前端分別與所述腳踏安裝板鉸接,其中,所述外翻驅(qū)動桿的前端與所述四連桿機構(gòu)鉸接,并且所述外翻驅(qū)動桿的后端與所述第四腿部連桿在第一鉸接點處鉸接。
26、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翻連桿包括設(shè)置在其第一自由端部上的第二鉸接點、設(shè)置在其第二自由端部上的第四鉸接點和位于所述第二鉸接點與所述第四鉸接點之間的第三鉸接點,其中,所述第一外翻連桿在所述第二鉸接點處與所述外翻驅(qū)動桿鉸接,并且在所述第四鉸接點處與所述第三外翻連桿鉸接。
27、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腿部組件的展開過程中,隨著所述第四腿部連桿與所述腳踏安裝板之間的夾角增大,所述外翻驅(qū)動桿促使所述第一外翻連桿的第二自由端部圍繞所述第三鉸接點向上樞轉(zhuǎn)。
28、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翻連桿構(gòu)造為曲拐件,其中,所述第二鉸接點與第四鉸接點的連線位于所述第三鉸接點前方。
29、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翻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腳踏安裝板的前端和所述第三外翻連桿鉸接。
30、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躺姿位置中,所述靠背支架的前側(cè)面與水平面的角度為最多22°優(yōu)選地,在躺姿位置中,所述靠背支架的前側(cè)面與水平面的角度為最多13°。
31、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坐姿位置中,所述腳踏收攏在所述坐席部下方。
32、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抬升位置中,所述座部安裝板相對于所述底座抬升且向前傾斜,并且所述坐席部收攏在所述坐席部下方,其中,通過所述升降組件能夠使所述機械伸展裝置依次從躺姿位置、坐姿位置變換至抬升位置,并且能夠使所述機械伸展裝置反向地依次從抬升位置、坐姿位置變換至躺姿位置。
33、在此要說明的是,對于機械伸展裝置所述的細節(jié)和優(yōu)點也適用于包括這種機械伸展裝置的可活動座椅。
34、此外,在此還要說明的是,本技術(shù)中所述“前后方向”或者說“縱向”是就可活動座椅或其機械伸展裝置的腿部組件的伸展方向而言的,具體來說,“前方”是指朝向腿部組件的方向,“后方”是指朝向靠背組件的方向?!白笥曳较颉被蛘哒f“橫向”是就可活動座椅或其機械伸展裝置的在水平方向上與“前后方向”或“縱向”垂直的方向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