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推拉式兩用沙發(f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沙發(fā)。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89201964.4號公開了一種兩用三人沙發(fā),該沙發(fā)主要由鏈式活動床板和沙發(fā)坐框前沿等組成。在展開為床時,只需打開沙發(fā)坐框前沿,拉出鏈式活動檔板,即可展為標準雙人床。上述兩用沙發(fā)的結構較為復雜,清洗不方便,且占地面積較寬,從而存在著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清洗方便、占地面積小的推拉式兩用沙發(fā)。
本實用新型的推拉式兩用沙發(fā)具有可拆卸座墊、前板、背板和將前板與背板相連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特別地由橫梁和可沿前板方向展開的左、右折疊架構成。左、右折疊架分別位于前板和背板之間的左、右兩側,左、右折疊架的前端與前板相連,左、右折疊架的后端與背板相連。所述橫梁橫跨于左、右折疊架之間,其兩端分別由左、右折疊架的上部支承。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可沿前板方向展開的左、右折疊架可為多桿串連鉸接式折疊架,也可為多桿復合鉸接式折疊架(如構成現有推拉折疊門門體的多桿復合鉸接式折疊結構)等類似結構。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兩用沙發(fā)時,當左、右折疊架均處于折疊狀態(tài)時,將可拆卸座墊放置于橫梁之上,即作為沙發(fā)使用。當向外拉動前板,使左、右折疊架向前板方向展開,即讓左、右折疊架均處于展開狀態(tài)后,再將可拆卸座墊鋪設于其上,則可作為床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推拉式兩用沙發(fā)與現有同類產品相比,其結構更為簡單,翻轉變換的操作也極方便,且取下可拆卸座墊后便于對沙發(fā)內部進行清洗。另外,本沙發(fā)還能隨意制作成雙人沙發(fā)或單人沙發(fā),即展開后相應構成雙人床或單人床。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以下實施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僅限于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內容。
圖1是實施例中推拉式兩用沙發(fā)的結構示意圖(沙發(fā)狀態(tài))。
圖2是展開為床時的狀態(tài)圖。
圖3是折疊架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展開狀態(tài))。
圖4是圖3中所示結構的俯視圖。
圖5是A部放大示意圖。
圖6是B部放大示意圖。
如
圖1~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推拉式兩用沙發(fā)具有多個可拆卸座墊1、前板2、背板3和將前板2與背板3相連的連接架。在本實施例中,上述連接架由橫梁4和可沿前板3的方向展開的左、右折疊架5、6構成,左、右折疊架5、6分別位于前板2和背板3之間的左、右兩側,左、右折疊架5、6的前端與前板2相連,左、右折疊架5、6的后端與背板3相連,所述橫梁4橫跨于左、右折疊架5、6之間,其兩端分別由左、右折疊架5、6的上部支承。另外,本實施例中的左、右折疊架5、6均采用由多根(至少四根)等長的子桿7組成的多桿串連鉸接式折疊架。在上述折疊架中,各子桿7依次通過鉸軸8串聯連接,橫梁4的兩端分別與位于左、右折疊架5、6上部的處于相對位置的鉸軸8相接。另外,為使上述折疊架在展開后便于定位,此處在左、右折疊架5、6中的相鄰子桿之下端設置了連接拉繩9。在使用本實施例中的兩用沙發(fā)時,當左、右折疊架5、6均處于折疊狀態(tài)時,將可拆卸座墊1放置于橫梁4之上,即可作為沙發(fā)使用。若向外拉動前板2,使左、右折疊架5、6向前板2的方向展開,讓左、右折疊架5、6均處于展開狀態(tài),然后再把可拆卸座墊1鋪設于左、右折疊架之間的橫梁4上,就可作為床使用。本實施例中所采用的多桿串連鉸接式左、右折疊架在展開后各單元構成穩(wěn)定的三角形,其受力較好。另外,為便于折疊架的折疊和展開,本實施例在子桿的下部鉸接軸處套置了滾輪10。
權利要求1.一種推拉式兩用沙發(fā),具有可拆卸座墊、前板、背板和將前板與背板相連的連接架,其特征是所述連接架由橫梁和可沿前板方向展開的左、右折疊架構成,左、右折疊架分別位于前板和背板之間的左、右兩側,左、右折疊架的前端與前板相連,左、右折疊架的后端與背板相連,所述橫梁橫跨于左、右折疊架之間,其兩端分別由左、右折疊架的上部支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發(fā)床,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折疊架分別由至少四根等長的子桿組成,各子桿依次通過鉸軸串聯連接,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與位于左、右折疊架上部的處于相對位置的鉸軸相接,在左、右折疊架中相鄰子桿的下端具有連接拉繩。
專利摘要一種兩用沙發(fā),具有可拆卸座墊、前板、背板和將前板與背板相連的連接架。連接架特別地由橫梁和可沿前板方向展開的左、右折疊架構成。該左、右折疊架分別位于前板和背板之間的左、右兩側,左、右折疊架的前端與前板相連,左、右折疊架的后端與背板相連,所述橫梁橫跨于左、右折疊架之間,其兩端分別由左、右折疊架的上部支承。本沙發(fā)的結構簡單,翻轉變換和清洗均較方便,且能隨意制作成雙人或單人沙發(fā)。
文檔編號A47C17/00GK2271313SQ9623382
公開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3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10月3日
發(fā)明者李紅玲 申請人:李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