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地漏,具體涉及一種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
背景技術:
家庭或賓館的浴室是人們用來洗浴的場所,洗浴時的用水量一般較大,降落至地面的水,由于下水道所處地面凹心位置,洗浴水會自然涌向下水道入口處,由于下水道不便直接于浴室空間相通(不便之處在于返臭,毛發(fā)堵塞等),所以在下水道處都需要安裝地漏裝置,傳統地漏原理簡單,結構簡單,僅能依靠水自身重力完成簡單的排水,由于無法獲得虹吸形式的附加抽吸力來完成干凈利落的排水功能。因此,排水無力,毛發(fā)等雜物無法排除,這些毛發(fā)堆積在地漏處,滋生細菌,污染環(huán)境。在人們洗浴過程中,都要產生較多的脫落毛發(fā),這些毛發(fā)隨水流落飄移至地漏處,由于傳統的地漏結構所致,這些毛發(fā)堵塞纏繞在地漏體周圍,形成藏污納垢的網絡體,洗浴時,人體皮膚表面的油脂經過堿性肥皂或沐浴劑的中和作用,在水流的沖洗下,以一種泡沫油泥的方式流入地漏,毛發(fā)所形成的纏繞網絡體,將這些污水過濾,相對清淡的水通過,而泡沫油泥被留在毛發(fā)網絡體上,尤其在夏季,這些毛發(fā)和被留下來的過濾物很快就發(fā)酵發(fā)臭,污染室內空氣衛(wèi)生,令人討厭和困擾。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它包括地漏體,地漏體內上部設有上虹吸結構、下部設有下虹吸結構,上虹吸結構上端連通地漏體入水口,下虹吸結構上端連通上虹吸結構、下端連通地漏體出水口 ;所述上虹吸結構包括上虹吸腔體,下虹吸結構包括下虹吸腔體,所述下虹吸腔體大于上虹吸腔體。所述上(下)虹吸腔體指的是上(下)虹吸結構能夠容納水的空間,即上(下)虹吸腔體下底面到上沿所具備的空間。根據本發(fā)明上下兩層虹吸結構,當水流經過流入上虹吸結構體中,隨水量的增加,液面高度隨之升高,當液面升至位于上虹吸結構通道最高點時,由于出口狹窄水流會迅速封閉出口,并翻過該最高點,延通道降落至下虹吸結構的下虹吸腔體內,形成第一層虹吸。虹吸發(fā)生后,所有上虹吸體的水都儲存在下虹吸體腔體內,當上述過程第二次重復發(fā)生時,由于設計下虹吸腔體體積稍微大于上虹吸體腔體體積,下虹吸體腔體可迅速被水注滿,此時下虹吸體將發(fā)生虹吸現象,腔體內水量迅速減少,隨即可在上、下虹吸腔體之間形成真空空間(形成真空腔體),這個真空體將對上虹吸腔體內的水體形成一個抽吸力,從而完成助力排水的功能,脫落毛發(fā)隨之排出并對整個地漏內部進行了有力度的沖洗作用。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和細化,本發(fā)明的上虹吸通道和下虹吸通道有如下結構特征 所述上虹吸腔體內設有上虹吸通道,上虹吸通道的入口在上虹吸腔體內的下端,上虹
吸通道的出口經過上虹吸腔體的上端向下連通下虹吸腔體。所述下虹吸腔體內設有下虹吸通道,下虹吸通道的入口在下虹吸腔體內的下端,下虹吸通道的出口經過下虹吸腔體的上端向下連通地漏體出水口。本發(fā)明的上(下)虹吸通道的最高點即上(下)虹吸腔體的上沿處,而上下虹吸腔體之間以及下虹吸腔體與地漏體出水口之間除上下虹吸通道外無其它連通結構,故上(下)虹吸腔體內的水高于上(下)虹吸腔體的上沿時,水會瞬時且只能由上(下)虹吸通道流過。所述上虹吸通道為多個,均勻設在上虹吸腔體的四周。上虹吸通道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個數。 所述上虹吸通道為兩個,分別設在上虹吸腔體的兩側。所述下虹吸通道為多個,均勻設在下虹吸腔體的四周。下虹吸通道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個數。所述下虹吸通道為兩個,分別設在下虹吸腔體的兩側。所述上(下)虹吸通道也可以為環(huán)形,位于上(下)虹吸腔體的四周。所述上虹吸通道的上升段由上虹吸腔體側壁和上導流板圍成,下降段由上虹吸腔體側壁和地漏體側壁圍成。所述下虹吸通道的上升段由下虹吸腔體側壁和下導流板圍成,下降段由下虹吸腔體側壁和地漏體側壁圍成。所述地漏體上設有蓋板,起到過濾較大物體的作用。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上、下兩層虹吸結構的設計,在排水過程中在兩層虹吸體之間可保證形成真空腔體,這個真空腔體可產生附加的抽吸力,從而實現了強力排水的作用。本發(fā)明充分發(fā)揮和利用了虹吸的原理,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排水干凈有力;對傳統的下水道和傳統地漏有良好的替代性能;可形成兩層水封,以隔絕下水道內返味;安裝、清洗方便。
圖I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其中I.蓋板,2.上虹吸腔體,3.下虹吸腔體,4.上虹吸通道,5.下虹吸通道,6.上虹吸腔體側壁,7.上導流板,8.地漏體側壁,9.下虹吸腔體側壁,10.下導流板,11.地漏體入水口,12.地漏體出水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左”、“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下面參照圖I描述本實施例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它包括地漏體,地漏體上設有蓋板1,地漏體內的上部設有上虹吸結構、下部設有下虹吸結構。所述上虹吸結構包括上虹吸腔體2,上虹吸腔體2連通地漏體入水口 11。上虹吸腔體2內設有上虹吸通道4,上虹吸通道4的入口在上虹吸腔體2內的下端,上虹吸通道4的出口經過上虹吸腔體2的上端向下連通下虹吸腔體3。下虹吸結構包括下虹吸腔體3,所述下虹吸腔體3稍微大于上虹吸腔體2。下虹吸腔體3內設有下虹吸通道5,下虹吸通道5的入口在下虹吸腔體3內的下端,下虹吸通道5的出口經過下虹吸腔體3的上端向下連通地漏體出水口 12。下虹吸腔體3通過上虹吸通道4連通上虹吸結構、下端連通地漏體出水口 12。所述上虹吸通道4為兩個,分別設在上虹吸腔體2的兩側。所述下虹吸通道5為兩個,分別設在下虹吸腔體3的兩側。上(下)虹吸通道4、5為兩個或多個或環(huán)形可以使虹吸時排水速度快且可以防止其中一個虹吸通道堵塞時,該地漏仍能正常工作。所述上虹吸通道4的上升段由上虹吸腔體側壁6和上導流板7圍成,下降段由上 虹吸腔體側壁6和地漏體側壁8圍成。所述下虹吸通道5的上升段由下虹吸腔體側壁9和下導流板10圍成,下降段由下虹吸腔體側壁9和地漏體側壁8圍成。上下導流板7、10均連接在地漏體上,且上下導流板7、10之間形成高度高于上下虹吸腔體2、3上沿(即上下虹吸通道最高點)的空間,使水高于虹吸腔體上沿時實現虹吸排水。上下導流板7、10還是實現上虹吸腔體2的進水一端與下虹吸腔體3之間、以及下虹吸腔體3的進水一端與地漏體出水端不連通的具體實現方式之一,且本實現方式更節(jié)約空間。本發(fā)明兩層虹吸結構可形成兩層水封,實現更好地隔絕下水道返味的作用。根據本發(fā)明上下兩層虹吸結構,當水流經過流入上虹吸腔體2中,隨水量的增加,液面高度隨之升高,當液面升至位于上虹吸通道4最高點時,由于出口狹窄水流會迅速封閉出口,并翻過該最高點,沿通道降落至下虹吸結構的下虹吸腔體3內,形成第一層虹吸。虹吸發(fā)生后,所有上虹吸腔體2的水都儲存在下虹吸體腔體3內,當上述過程第二次重復發(fā)生時,由于設計下虹吸腔體3體積稍微大于上虹吸腔體2體積,下虹吸腔體3可迅速被水注滿,此時下虹吸腔體3將發(fā)生虹吸現象,腔體內水量迅速減少,隨即可在上、下虹吸腔體2、3之間形成真空空間(形成真空腔體),這個真空體將對上虹吸腔體內的水體形成一個抽吸力,從而完成助力排水的功能,脫落毛發(fā)隨之排出并對整個地漏內部進行了有力度的沖洗作用。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它包括地漏體,其特征是,地漏體內上部設有上虹吸結構、下部設有下虹吸結構,上虹吸結構上端連通地漏體入水口,下虹吸結構上端連通上虹吸結構、下端連通地漏體出水口 ;所述上虹吸結構包括上虹吸腔體,下虹吸結構包括下虹吸腔體,所述下虹吸腔體大于上虹吸腔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上虹吸腔體內設有上虹吸通道,上虹吸通道的入口在上虹吸腔體內的下端,上虹吸通道的出口經過上虹吸腔體的上端向下連通下虹吸腔體。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下虹吸腔體內設有下虹吸通道,下虹吸通道的入口在下虹吸腔體內的下端,下虹吸通道的出口經過下虹 吸腔體的上端向下連通地漏體出水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上虹吸通道為多個,均勻設在上虹吸腔體的四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上虹吸通道為兩個,分別設在上虹吸腔體的兩側。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下虹吸通道為多個,均勻設在下虹吸腔體的四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下虹吸通道為兩個,分別設在下虹吸腔體的兩側。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上虹吸通道的上升段由上虹吸腔體側壁和上導流板圍成,下降段由上虹吸腔體側壁和地漏體側壁圍成。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下虹吸通道的上升段由下虹吸腔體側壁和下導流板圍成,下降段由下虹吸腔體側壁和地漏體側壁圍成。
10.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地漏體上設有蓋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雙層虹吸結構真空抽吸式地漏,它包括地漏體,地漏體內上部設有上虹吸結構、下部設有下虹吸結構,上虹吸結構上端連通地漏體入水口,下虹吸結構上端連通上虹吸結構、下端連通地漏體出水口;所述上虹吸結構包括上虹吸腔體,下虹吸結構包括下虹吸腔體,所述下虹吸腔體大于上虹吸腔體。本發(fā)明上、下兩層虹吸結構的設計,在排水過程中在兩層虹吸體之間可保證形成真空腔體,這個真空腔體可產生附加的抽吸力,從而實現了強力排水的作用。本發(fā)明充分發(fā)揮和利用了虹吸的原理,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排水干凈有力;對傳統的下水道和傳統地漏有良好的替代性能;可形成兩層水封,以隔絕下水道內返味;安裝、清洗方便。
文檔編號E03C1/29GK102797289SQ20121033598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崔建軍, 萬桂怡, 孫曉明, 崔瀟 申請人: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