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包括至少一組電磁機和開口向上的模型鋼槽;電磁機包括第一電磁機和第二電磁機,第一電磁機的一端通過彈簧與第二電磁機的一端連接;第二電磁機的另一端與模型鋼槽一端固定;模型鋼槽底部設置有滑輪;模型鋼槽的頂部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軌道,軌道的上設置有放礦系統(tǒng)和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第三橫梁上沿長度方向設置有通過鏈條連接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和第三鏈輪,第二鏈輪位于第一鏈輪和第三鏈輪之間,第二鏈輪上設置有激光儀。本發(fā)明即滿足對高濃縮粗粒尾礦放礦要求,又可以測試尾礦壩內部應力和不同工況下浸潤線變化規(guī)律,且可模擬不同降雨狀況及模擬在地震作用下尾礦壩的穩(wěn)定性。
【專利說明】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模擬試驗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尾礦庫是一種特殊的工業(yè)建筑,它的運營好壞,不僅影響到礦山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而且與庫區(qū)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及周邊環(huán)境息息相關,因此新建尾礦庫投入運營之前的穩(wěn)定性研究至關重要。
[0003]目前巖土工程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分別為:理論分析、數(shù)值模擬、現(xiàn)場測試及室內試驗。采用理論方法分析巖土問題時,均需將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給予簡化或假定,而數(shù)值計算在計算分析中對土的本構關系等同樣存在假設。尾礦庫作為大型礦山建筑不可能通過現(xiàn)場試驗測的,而且現(xiàn)場費用很高,再加之破壞性試驗及超前預見性的研究也無法通過現(xiàn)場試驗實現(xiàn)。
[0004]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fā)一種新型放礦裝置,即滿足對高濃縮粗粒尾礦放礦要求,又可以測試尾礦壩內部應力和不同工況下浸潤線變化規(guī)律,且可模擬不同降雨狀況及模擬在地震作用下尾礦壩的穩(wěn)定性。
【發(fā)明內容】
[0005]有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新型放礦裝置,即滿足對高濃縮粗粒尾礦放礦要求,又可以測試尾礦壩內部應力和不同工況下浸潤線變化規(guī)律,且可模擬不同降雨狀況及模擬在地震作用下尾礦壩的穩(wěn)定性。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包括至少一組電磁機和開口向上的模型鋼槽;
[0007]所述電磁機包括第一電磁機和第二電磁機,所述第一電磁機的一端通過彈簧與所述第二電磁機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磁機的另一端與所述模型鋼槽一端固定;所述模型鋼槽底部設置有滑輪;
[0008]所述模型鋼槽的頂部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軌道,所述軌道的上設置有放礦系統(tǒng)和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
[0009]所述放礦系統(tǒng)包括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的兩端均通過第一軌道輪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上;所述在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的上方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滑動連接;
[0010]所述工作臺的下方設置有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位于所述模型鋼槽中,所述操作平臺通過絞線與所述工作臺活動連接;所述操作平臺上設置有放礦支管,所述放礦支管上開有放礦口,所述放礦支管的上方設置有可伸縮的放礦管,所述放礦管上設置有流量計,所述放礦管的一端與所述放礦支管連接,所述放礦管的另一端連接有攪拌容器;
[0011]所述攪拌容器的頂部設置有電動機和進料口 ;所述攪拌容器的底部設置有濃度計;所述攪拌容器內設置有攪拌機,所述攪拌機通過所述電動機帶動;
[0012]所述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包括第三橫梁,所述沿第三橫梁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凹槽;
[0013]所述第三橫梁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二軌道輪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上;所述第三橫梁上設置有激光控制開關,所述第二軌道輪上設置有與所述激光控制開關相對應的激光控制開關觸發(fā)點;
[0014]所述第三橫梁上沿長度方向設置有通過鏈條連接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和第三鏈輪,所述第二鏈輪位于所述第一鏈輪和第三鏈輪之間,所述第二鏈輪上設置有激光儀。
[0015]米用以上技術方案后,第一電磁機的一端與墻壁固定,第一電磁機和第二電磁機通過感應原理來控制模型鋼槽水平方向運動,從而使整個模型鋼槽處在一個水平震動過程,并且通過調節(jié)第一電磁機和第二電磁機的電流大小、頻率控制電磁的大小和振動頻率,來模擬在不同強度的地震下對尾礦庫穩(wěn)定性的影響。
[0016]在測試放礦系統(tǒng)時,尾礦通過進料口進入攪拌容器中,隨后攪拌容器中的攪拌機通過電機帶動,攪拌機的轉動能夠防止礦砂在攪拌容器底部沉積,影響放礦濃度,造成試驗誤差。攪拌容器底部設置的濃度計可以用于測試礦漿的濃度,而放礦管上的流量計可監(jiān)測礦漿的流量。
[0017]同時該放礦系統(tǒng)上的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可沿模型鋼槽前后移動,工作臺可在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上左右移動,工作臺通過絞線控制操作平臺的上下移動,從而放礦系統(tǒng)可前后左右上下方位移動的三維方位模擬放礦,實現(xiàn)壩前多點排放及尾礦庫不同位置放礦。
[0018]第三橫梁的通過第二軌道輪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上;實現(xiàn)對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前后移動和采樣間距(以輪周長計),且可通過改變第二軌道輪的直徑調節(jié)采樣間距,通過激光控制開關和設置在第二軌道輪上的激光控制開關觸發(fā)點實現(xiàn)等距采樣,數(shù)據(jù)精確可靠,避免人為測量帶來的誤差。
[0019]隨后通過設置在第三橫梁上的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和第三鏈輪控制鏈條和齒輪調節(jié)激光儀左右移動,確定采樣點。第三橫梁上設置凹槽,保證小輪凸起部分與凹槽咬合,以保證激光儀向正下方發(fā)射激光,保證測量準確性。通過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對尾礦庫灘面進行縱深方向的等距測量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后得出坡度變化規(guī)律,指導尾礦庫調洪驗算設計。操作簡單方便,數(shù)據(jù)精確可靠。
[0020]所述模型鋼槽的正上方設置有噴頭支架,所述噴頭支架大小與所述模型鋼槽的開口大小相應,所述噴頭支架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
[0021]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噴頭支架通過噴頭將雨水噴出,可在不同壩高下模擬降雨大小及雨量,以模擬不同降雨工況下對尾礦庫浸潤線變化規(guī)律、壩體內力變化及位移變化的影響,為壩體穩(wěn)定性分析提供依據(jù)。
[0022]所述模型鋼槽內設置有用于測試土壓力的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用于測試孔隙水壓的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與無線傳輸主機連接。
[0023]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可據(jù)試驗方案在庫區(qū)不同部位布置傳感器。按照預設方案,在放礦后通過預設在內部的用于測試孔隙水壓的第二壓力傳感器,測試壩體不同高度不同工況等情況下壩體內部應力變化規(guī)律,研究壩體內力變化情況。在無線傳輸主機中設置無線遠程監(jiān)測第一壓力傳感器,可實現(xiàn)全天候不間斷對壩體內力進行監(jiān)測。配合噴頭,實現(xiàn)對長期降雨天氣進行內力測試,研究內力變化系統(tǒng)。
[0024]所述模型鋼槽內設置有PVC塑料濾水管,所述PVC塑料濾水管的一端連接有帶小孔的濾水管,所述PVC塑料濾水管的另一端連接有透明玻璃管;所述PVC塑料濾水管與所述帶小孔的濾水管和透明玻璃管相垂直。
[0025]沿尾礦庫主溝方向布置多根濾水管,PVC塑料濾水管設置在模型鋼槽內部,設置在模型槽外部的透明有機玻璃管,便于清晰測量地下水位。
[002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即滿足對高濃縮粗粒尾礦放礦要求,又可以測試尾礦壩內部應力和不同工況下浸潤線變化規(guī)律,且可模擬不同降雨狀況及模擬在地震作用下尾礦壩的穩(wěn)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0028]圖2是本發(fā)明俯視圖;
[0029]圖3是放礦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0030]圖4是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0031]圖5是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俯視圖;
[0032]圖6是應力測試系統(tǒng)示意圖;
[0033]圖7是地下水位測試系統(tǒng)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5]如圖1所示,一種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包括至少一組電磁機I和開口向上的模型鋼槽2。本發(fā)明中設置兩組電磁機為最佳。
[0036]如圖1所示,所述模型鋼槽2的正上方設置有噴頭支架51,所述噴頭支架51大小與所述模型鋼槽2的開口大小相應,所述噴頭支架51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52。
[0037]如圖1、圖6所示,所述模型鋼槽2內設置有用于測試土壓力的第一壓力傳感器55和用于測試孔隙水壓的第二壓力傳感器56,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55和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56與無線傳輸主機57連接。
[0038]如圖1、圖7所示,所述模型鋼槽2內設置有PVC塑料濾水管60,所述PVC塑料濾水管60的一端連接有帶小孔的濾水管61,所述PVC塑料濾水管60的另一端連接有透明玻璃管62 ;所述PVC塑料濾水管60與所述帶小孔的濾水管61和透明玻璃管62相垂直。
[0039]如圖1所不,所述電磁機I包括第一電磁機100和第二電磁機101,所述第一電磁機100的一端通過彈簧3與所述第二電磁機101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磁機101的另一端與所述模型鋼槽2 —端固定;所述模型鋼槽2底部設置有滑輪31。
[0040]如圖2所示,所述模型鋼槽2的頂部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軌道4,所述軌道4的上設置有放礦系統(tǒng)5和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6。
[0041]如圖1-圖2所示,所述放礦系統(tǒng)5包括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所述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的兩端均通過第一軌道輪9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4上;所述在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的上方設置有工作臺36,所述工作臺36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滑動連接。
[0042]如圖1-圖3所示,所述工作臺36的下方設置有操作平臺10,所述操作平臺10位于所述模型鋼槽2中,所述操作平臺10通過絞線15與所述工作臺36活動連接;所述操作平臺10上設置有放礦支管12,所述放礦支管12上開有放礦口 11,所述放礦支管12的上方設置有可伸縮的放礦管13,所述放礦管13上設置有流量計16,所述放礦管13的一端與所述放礦支管12連接,所述放礦管13的另一端連接有攪拌容器14。
[0043]如圖3所示,所述攪拌容器14的頂部設置有電動機17和進料口 18 ;所述攪拌容器14的底部設置有濃度計19 ;所述攪拌容器14內設置有攪拌機20,所述攪拌機20通過所述電動機17帶動。
[0044]如圖2、圖4、 圖5所示,所述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6包括第三橫梁22,所述沿第三橫梁22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凹槽25。
[0045]如圖2、圖4所示,所述第三橫梁22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二軌道輪23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4上;所述第三橫梁22上設置有激光控制開關24,所述第二軌道輪23上設置有與所述激光控制開關24相對應的激光控制開關觸發(fā)點35。
[0046]如圖4、圖5所示,所述第三橫梁22上沿長度方向設置有通過鏈條29連接的第一鏈輪26、第二鏈輪27和第三鏈輪28,所述第二鏈輪27位于所述第一鏈輪26和第三鏈輪28之間,所述第二鏈輪27上設置有激光儀30。
[0047]本發(fā)明中的模型鋼槽試驗裝置設置在地下,方便試驗人員配置尾礦漿。
[0048]相似模型的實驗原理如下:
[0049](I)相似材料模擬實驗基本原理
[0050]相似材料模擬是可許實驗的一種,這是人們探討和認識低壓規(guī)律的途徑之一,用與現(xiàn)場地質性質相似的人工材料,按礦山實際原型,遵循一定比例縮小做成模型,然后按照現(xiàn)場尾礦堆筑方式,演繹尾礦庫堆筑過程,研究模型的變形、位移變化,研究尾礦壩地下水位線變化等情況,據(jù)以分析,推測原型中發(fā)生的情況,這種方法稱為相似材料模擬方法。
[0051]要使模型中發(fā)射功能的情況能如實反映原型中發(fā)生的情況,就必須根據(jù)問題的性質,找出主要矛盾,并根據(jù)主要矛盾,確定原型與模型之間的相似關系和相似準則,所以相似準則要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0052]①幾何相似
[0053]式中B1—原型與模型長度比;
[0054]1?一原型廣義長度;
[0055]lm—模型廣義長度;
[0056]一般 B1 = 20 ~100。
[0057]②運動相似
[0058]at =tV
/ IB
[0059]式中at—時間比;
[0060]tn—原型運動所需時間;
[0061]tm—模型運動所需時間;
[0062]③動力相似[0063]aS = —a}
rm
[0064]a s—應力比;
[0065]rn—原型密度比;
[0066]rm一模型視密度;一般rm取在1.5~1.8g/cm3,過大容易造成制作模型時夯實困難。過小則使模型材料松散不易成型。
[0067]根據(jù)相似準則計算模型上相應的參數(shù),相似模型同時滿足原由物理力學指標相似是很困難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根據(jù)要解決的問題,應選取影響模型與原型的主要指標作為相似參數(shù)。
[0068](2)相似材料的選擇
[0069]相似材料包括地基物質和充填物,地基即用于模擬預選尾礦庫庫址區(qū)域山地模型,充填物即為選礦 廠所排放尾礦。尾礦庫堆壩模型中地基材料一般選用透水性差的粘性土,地基模型制作時,對粘性土進行夯實,使之與現(xiàn)場實際類似。模型試驗用尾礦則直接取自選礦廠所排放尾礦,與現(xiàn)場排放尾礦性質相同。
[0070](3)堆壩模型制作
[0071]尾礦庫庫區(qū)地形制作需按照實際尾礦庫現(xiàn)場地形等高線圖,對其進行一定比尺縮小后在模型槽中進行制作,制作過程中必須對壩基進行夯實。在壩基制作之前需設置地下水位測試系統(tǒng),地下水位測試系統(tǒng)依據(jù)“U”型管原理制作,庫區(qū)內部設置濾水管,用塑料管塑料管與模型槽外部的透明有機玻璃管相連,以保證可以通過外部透明管觀測地下水位。
[0072]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73]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在測試前需進行山地模型制作,在模型鋼槽2內,根據(jù)實際尾礦庫選址,通過實際等高線圖按一定比尺縮小后,選用粘土材料堆筑尾礦壩壩基,堆筑過程中需不斷夯實,保證壩基為透水性較差狀況。
[0074]在進行地震模擬測試時,第一電磁機100的一端與墻壁固定,第一電磁機100和第二電磁機101通過感應原理來控制模型鋼槽2水平方向運動,從而使整個模型鋼槽2處在一個水平震動過程,并且通過調節(jié)第一電磁機100和第二電磁機101的電流大小和頻率控制電磁的大小和振動頻率,來模擬在不同強度的地震下對尾礦庫穩(wěn)定性的影響。
[0075]在測試放礦系統(tǒng)5時,尾礦通過進料口 18進入攪拌容器14中,隨后攪拌容器14中的攪拌機20通過電機17帶動,攪拌機20的轉動能夠防止礦砂在攪拌容器14底部沉積,影響放礦濃度,造成試驗誤差。攪拌容器14底部設置的濃度計19可以用于測試礦漿的濃度,而放礦管13上的流量計16可監(jiān)測礦漿的流量。
[0076]同時該放礦系統(tǒng)5上的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可沿模型鋼槽2前后移動,工作臺36可在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上左右移動,工作臺36通過絞線15控制操作平臺10的上下移動,從而放礦系統(tǒng)5可前后左右上下方位移動的三維方位模擬放礦,實現(xiàn)壩前多點排放及尾礦庫不同位置放礦。
[0077]在進行坡度測量時,中間開縫的第三橫梁22的通過第二軌道輪23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4上;實現(xiàn)對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6前后移動和采樣間距(以輪周長計),且可通過改變第二軌道輪23的直徑調節(jié)采樣間距,通過激光控制開關24和設置在第二軌道輪23上的激光控制開關觸發(fā)點35實現(xiàn)等距采樣,數(shù)據(jù)精確可靠,避免人為測量帶來的誤差。[0078]隨后通過設置在第三橫梁22上的第一鏈輪26、第二鏈輪27和第三鏈輪28控制鏈條29和齒輪調節(jié)激光儀30左右移動,確定采樣點。第三橫梁22上設置凹槽25,保證小輪凸起部分與凹槽25咬合,以保證激光儀30向正下方發(fā)射激光,保證測量準確性。通過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6對尾礦庫灘面進行縱深方向的等距測量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后得出坡度變化規(guī)律,指導尾礦庫調洪驗算設計。操作簡單方便,數(shù)據(jù)精確可靠。
[0079]在進行降雨模擬系統(tǒng)測試時,噴頭支架51通過噴頭52將雨水噴出,可在不同壩高下模擬降雨大小及雨量,以模擬不同降雨工況下對尾礦庫浸潤線變化規(guī)律、壩體內力變化及位移變化的影響,為壩體穩(wěn)定性分析提供依據(jù)。
[0080]本發(fā)明還可據(jù)試驗方案在庫區(qū)不同部位布置傳感器。按照預設方案,在放礦后通過預設在內部的用于測試孔隙水壓的第二壓力傳感器56,測試壩體不同高度不同工況等情況下壩體內部應力變化規(guī)律,研究壩體內力變化情況。在無線傳輸主機中設置無線遠程監(jiān)測第一壓力傳感器55,可實現(xiàn)全天候不間斷對壩體內力進行監(jiān)測。配合噴頭,實現(xiàn)對長期降雨天氣進行內力測試,研究內力變化系統(tǒng)。
[0081]本發(fā)明還可沿尾礦庫主溝方向布置多根濾水管61,PVC塑料濾水管60設置在模型鋼槽內部,設置在模型槽外部的透明玻璃管62,該透明玻璃管62為有機透明玻璃管,便于清晰測量地下水位。
[0082]本發(fā)明主要用于演繹尾礦庫不同筑壩方式堆壩過程,研究尾礦庫堆筑過程中洪水正常工況下和不同降雨量工況下的尾礦庫的應力變化規(guī)律和浸潤線變化規(guī)律,以及在地震工況下尾礦庫的穩(wěn)定性。以上述測試結果為依據(jù)對尾礦壩穩(wěn)定性進行分析,以此指導新建尾礦庫設計施工,而且可為已投入使用尾礦庫安全評價提高指導。
[0083]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fā)明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組電磁機(I)和開口向上的模型鋼槽⑵; 所述電磁機(I)包括第一電磁機(100)和第二電磁機(101),所述第一電磁機(100)的一端通過彈簧(3)與所述第二電磁機(101)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磁機(101)的另一端與所述模型鋼槽(2) —端固定;所述模型鋼槽(2)底部設置有滑輪(31); 所述模型鋼槽(2)的頂部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軌道(4),所述軌道(4)的上設置有放礦系統(tǒng)(5)和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6); 所述放礦系統(tǒng)(5)包括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所述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的兩端均通過第一軌道輪(9)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4)上;所述在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的上方設置有工作臺(36),所述工作臺(36)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橫梁(7)和第二橫梁(8)滑動連接; 所述工作臺(36)的下方設置有操作平臺(10),所述操作平臺(10)位于所述模型鋼槽(2)中,所述操作平臺(10)通過絞線(15)與所述工作臺(36)活動連接;所述操作平臺(10)上設置有放礦支管(12),所述放礦支管(12)上開有放礦口(11),所述放礦支管(12)的上方設置有可伸縮的放礦管(13),所述放礦管(13)上設置有流量計(16),所述放礦管(13)的一端與所述放礦支管(12)連接,所述放礦管(13)的另一端連接有攪拌容器(14); 所述攪拌容器(14)的頂部設置有電動機(17)和進料口(18);所述攪拌容器(14)的底部設置有濃度計(19);所述攪拌容器(14)內設置有攪拌機(20),所述攪拌機(20)通過所述電動機(17)帶動; 所述激光坡度測試系統(tǒng)(6)包括第三橫梁(22),所述沿第三橫梁(22)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凹槽(25); 所述第三橫梁(22)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二軌道輪(23)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軌道(4)上;所述第三橫梁(22)上設置有激光控制開關(24),所述第二軌道輪(23)上設置有與所述激光控制開關(24)相對應的激光控制開關觸發(fā)點(35); 所述第三橫梁(22)上沿長度方向設置有通過鏈條(29)連接的第一鏈輪(26)、第二鏈輪(27)和第三鏈輪(28),所述第二鏈輪(27)位于所述第一鏈輪(26)和第三鏈輪(28)之間,所述第二鏈輪(27)上設置有激光儀(3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模型鋼槽(2)的正上方設置有噴頭支架(51),所述噴頭支架(51)大小與所述模型鋼槽(2)的開口大小相應,所述噴頭支架(51)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5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模型鋼槽(2)內設置有用于測試土壓力的第一壓力傳感器(55)和用于測試孔隙水壓的第二壓力傳感器(56),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55)和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56)與無線傳輸主機(57)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礦庫堆壩模型試驗及動力學模擬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模型鋼槽(2)內設置有PVC塑料濾水管(60),所述PVC塑料濾水管(60)的一端連接有帶小孔的濾水管(61),所述PVC塑料濾水管(60)的另一端連接有透明玻璃管(62);所述PVC塑料濾水管(60)與所述帶小孔的濾水管(61)和透明玻璃管(62)相垂直。
【文檔編號】E02B1/02GK103938576SQ201410186328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fā)明者】張東明, 尹光志, 鄭彬彬, 王浩, 魏作安, 齊消寒, 張先萌, 許江, 李東偉, 何兵, 易理德, 白鑫, 湯伏蛟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