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業(yè)灌溉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水渠閘門裝置。
背景技術:
水渠灌溉是農(nóng)作物灌溉的基本方式,以前的水渠灌溉是人為用土將水渠里的水進行堵住或者放水,再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水渠采用混凝土澆筑而成,在混凝土澆筑的水渠的兩邊開有凹槽,在凹槽中分塊嵌入木板,采用層疊的木板來實現(xiàn)灌溉過程中水渠里水的堵放以及水流大小的控制,采用層疊的木板來實現(xiàn)灌溉過程中水渠的堵截封閉性差,采用木板的閘門使用壽命也短,雖然目前也有一些鐵制的閘門,但是現(xiàn)有閘門的收放基本都是通過人工手動來操作抬起或者放下的,這樣不僅操作難度大,費時費力,而且對于水流大小的控制難以把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水渠閘門裝置,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新型水渠閘門裝置,包括由水泥基體澆注而成的水渠通道,及設置在所述水渠通道的左側并嵌入所述水泥基體中的左支撐柱體,及設置在所述水渠通道的右側并嵌入所述水泥基體中的右支撐柱體,及設置在所述左支撐柱體和右支撐柱體之間并靠近所述左支撐柱體和右支撐柱體的頂部位置處的固定橫梁,所述左支撐柱體的右側面上設置有左滑動槽,所述右支撐柱體的左側面上設置有右滑動槽,所述左滑動槽和右滑動槽的底部與所述水渠通道的底部齊平且所述左滑動槽和右滑動槽相對設置,所述固定橫梁和所述水渠通道底部的所述水泥基體之間固定連接且呈左右對稱設置有兩個導向立柱,所述兩個導向立柱上設置有可上下滑動的閘門板,所述閘門板的左端延伸到所述左滑動槽中并與所述左滑動槽滑動配合,所述閘門板的右端延伸到所述右滑動槽中并與所述右滑動槽滑動配合,所述閘門板的上方設置有用以驅動所述閘門板上下滑動的驅動組件,其中,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左右對稱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橫梁上的兩個固定套筒立柱以及位于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之下且與所述閘門板的上端面固定連接的固定連接板,所述固定連接板的左右兩邊分別與所述左滑動槽和所述右滑動槽滑動配合;其中,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的每個中均設置有與上下延伸的螺桿螺紋配合的螺孔,所述上下延伸的螺桿的下端伸入所述固定連接板中并通過上推力軸承和下推力軸承而與所述固定連接板軸向固定地連接,所述上推力軸承和下推力軸承分別通過上軸承蓋和下軸承蓋固定安裝于所述固定連接板中,所述上下延伸的螺桿在所述上推力軸承和下推力軸承之間安裝有用以與回轉驅動元件接合的驅動輪,其中,分別用以驅動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中的上下延伸的螺桿轉動的兩個回轉驅動元件延伸于所述固定連接板中的空腔內(nèi)并且上下錯開地與由安裝于所述固定連接板中部的升降驅動電機所驅動的主動輪接合;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的每個的外圍設置有與所述固定連接板固連的粉塵護罩;由此,所述升降驅動電機能夠通過所述兩個回轉驅動元件而分別驅動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中的上下延伸的螺桿轉動,從而實現(xiàn)對所述閘門板的升降驅動,進而實現(xiàn)對所述水渠通道的打開和關閉以及控制所述水渠通道中水流的速度,其中,所述閘門板的上端面位置處與所述固定連接板之間分開地設置有兩個溢水孔,當所述閘門板將所述水渠通道完全堵截關閉時,堵截的水位達到所述水渠通道的深度后水流就會從所述兩個溢水孔流出,從而防止堵截的水流超過所述水渠通道的深度而從所述水泥基體的兩邊溢出;其中,所述左滑動槽底部位置處的所述左支撐柱體中和所述右滑動槽底部位置處的所述右支撐柱體中設置有接觸傳感器,所述接觸傳感器與所述升降驅動電機電連接,所述接觸傳感器用以當所述升降驅動電機運行驅動所述閘門板下降而使得所述接觸傳感器與所述閘門板的底面接觸時傳遞信號并控制所述升降驅動電機停止運轉,從而防止所述升降驅動電機一直運轉驅動所述閘門板下降而使得所述閘門板與所述水渠通道的底面發(fā)生碰撞事故,所述接觸傳感器控制所述升降驅動電機停止運轉則表示所述閘門板下降將所述水渠通道堵截關閉到位。
其中,所述閘門板的長度大于所述水渠通道的寬度,所述閘門板的高度與所述水渠通道的深度相同。
其中,所述固定連接板與所述兩個導向立柱滑動配合從而被導向。
本申請通過使用兩根可旋轉的螺桿,其在為升降驅動電機提供支撐的同時,隨著閘門板的升降而帶動升降驅動電機以及其它傳動部件一起升降,而且,閘門板的高度與水渠通道的深度相同。由此,能夠在平時水渠通道被堵截關閉時使得驅動傳動系統(tǒng)處于最高水位之上,從而避免灌溉水對于驅動傳動系統(tǒng)的損壞。并且整個設備能夠節(jié)省安裝空間,使得結構更為緊湊,降低設備制造成本,整個設備運行穩(wěn)定,閘門板被緩慢平穩(wěn)地驅動升降,操作非常簡單,水渠內(nèi)水流的大小控制容易操作把握。通過設置能夠滑動式配合于固定套筒立柱外周上的粉塵護罩,能夠保證固定套筒立柱內(nèi)部的螺紋配合與外部粉塵環(huán)境隔絕,從而避免惡劣環(huán)境對于螺紋配合的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新型水渠閘門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一側螺柱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推力軸承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3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一種新型水渠閘門裝置,包括由水泥基體1澆注而成的水渠通道2,及設置在所述水渠通道2的左側并嵌入所述水泥基體1中的左支撐柱體11,及設置在所述水渠通道2的右側并嵌入所述水泥基體1中的右支撐柱體12,及設置在所述左支撐柱體11和右支撐柱體12之間并靠近所述左支撐柱體11和右支撐柱體12的頂部位置處的固定橫梁10,所述左支撐柱體11的右側面上設置有左滑動槽111,所述右支撐柱體12的左側面上設置有右滑動槽121,所述左滑動槽111和右滑動槽121的底部與所述水渠通道2的底部齊平且所述左滑動槽111和右滑動槽121相對設置,所述固定橫梁10和所述水渠通道2底部的所述水泥基體1之間固定連接且呈左右對稱設置有兩個導向立柱13,所述兩個導向立柱13上設置有可上下滑動的閘門板211,所述閘門板211的左端延伸到所述左滑動槽111中并與所述左滑動槽111滑動配合,所述閘門板211的右端延伸到所述右滑動槽121中并與所述右滑動槽121滑動配合,所述閘門板211的上方設置有用以驅動所述閘門板211上下滑動的驅動組件200,其中,所述驅動組件200包括左右對稱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橫梁10上的兩個固定套筒立柱4以及位于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4之下且與所述閘門板211的上端面固定連接的固定連接板21,所述固定連接板21的左右兩邊分別與所述左滑動槽111和所述右滑動槽121滑動配合;其中,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4的每個中均設置有與上下延伸的螺桿43螺紋配合的螺孔,所述上下延伸的螺桿43的下端伸入所述固定連接板21中并通過上推力軸承431和下推力軸承432而與所述固定連接板21軸向固定地連接,所述上推力軸承431和下推力軸承432分別通過上軸承蓋412和下軸承蓋411固定安裝于所述固定連接板21中,所述上下延伸的螺桿43在所述上推力軸承431和下推力軸承432之間安裝有用以與回轉驅動元件32接合的驅動輪33,其中,分別用以驅動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4中的上下延伸的螺桿43轉動的兩個回轉驅動元件32延伸于所述固定連接板21中的空腔20內(nèi)并且上下錯開地與由安裝于所述固定連接板21中部的升降驅動電機3所驅動的主動輪31接合;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4的每個的外圍設置有與所述固定連接板21固連的粉塵護罩42;由此,所述升降驅動電機3能夠通過所述兩個回轉驅動元件32而分別驅動所述兩個固定套筒立柱4中的上下延伸的螺桿43轉動,從而實現(xiàn)對所述閘門板211的升降驅動,進而實現(xiàn)對所述水渠通道2的打開和關閉以及控制所述水渠通道2中水流的速度,其中,所述閘門板(211)的上端面位置處與所述固定連接板21之間分開地設置有兩個溢水孔401,當所述閘門板211將所述水渠通道2完全堵截關閉時,堵截的水位達到所述水渠通道2的深度后水流就會從所述兩個溢水孔401流出,從而防止堵截的水流超過所述水渠通道2的深度而從所述水泥基體1的兩邊溢出;其中,所述左滑動槽111底部位置處的所述左支撐柱體11中和所述右滑動槽121底部位置處的所述右支撐柱體12中設置有接觸傳感器313,所述接觸傳感器313與所述升降驅動電機3電連接,所述接觸傳感器313用以當所述升降驅動電機3運行驅動所述閘門板211下降而使得所述接觸傳感器313與所述閘門板211的底面接觸時傳遞信號并控制所述升降驅動電機3停止運轉,從而防止所述升降驅動電機3一直運轉驅動所述閘門板211下降而使得所述閘門板211與所述水渠通道2的底面發(fā)生碰撞事故,所述接觸傳感器313控制所述升降驅動電機3停止運轉則表示所述閘門板211下降將所述水渠通道2堵截關閉到位。
有益地,其中,所述閘門板211的長度大于所述水渠通道2的寬度,所述閘門板211的高度與所述水渠通道2的深度相同。
有益地,其中,所述固定連接板21與所述兩個導向立柱13滑動配合從而被導向。
本申請通過使用兩根可旋轉的螺桿,其在為升降驅動電機提供支撐的同時,隨著閘門板的升降而帶動升降驅動電機以及其它傳動部件一起升降,而且,閘門板的高度與水渠通道的深度相同。由此,能夠在平時水渠通道被堵截關閉時使得驅動傳動系統(tǒng)處于最高水位之上,從而避免灌溉水對于驅動傳動系統(tǒng)的損壞。并且整個設備能夠節(jié)省安裝空間,使得結構更為緊湊,降低設備制造成本,整個設備運行穩(wěn)定,閘門板被緩慢平穩(wěn)地驅動升降,操作非常簡單,水渠內(nèi)水流的大小控制容易操作把握。通過設置能夠滑動式配合于固定套筒立柱外周上的粉塵護罩,能夠保證固定套筒立柱內(nèi)部的螺紋配合與外部粉塵環(huán)境隔絕,從而避免惡劣環(huán)境對于螺紋配合的損壞。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明確,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總體精神以及構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對于以上實施例的各種變型。其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本發(fā)明的保護方案以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