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高速鐵路測量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高速鐵路(高鐵)鋼箱系桿拱橋梁基樁控制網(wǎng)(CP III)測設方法。
背景技術:
高鐵技術是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重要研究成果,涉及的技術前沿,有利于提升我國的高端技術裝備的制造水平,因而,加快高鐵網(wǎng)絡建設具有重大現(xiàn)實和長遠意義。
作為主要軌道結構形式,無砟軌道在高鐵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而如何在無砟軌道中布設高速鐵路工程測量平面控制網(wǎng),成為一研究熱點。
目前,高速鐵路工程測量平面控制網(wǎng)在框架控制網(wǎng)(CP0)基礎上分三級布設,第一級為基礎平面控制網(wǎng)(CP I),主要為勘測、施工、運營維護提供坐標基準;第二級為線路控制網(wǎng)(CP II),主要為勘測和施工提供控制基準;第三級為軌道控制網(wǎng)(CP III),主要為軌道鋪設和運營維護提供控制基準。其中,高速鐵路部分CPIII控制點設置在橋梁上,橋梁上每60m左右,在下、上行兩側的防撞墻上各設一個點,路基也在下、上行兩側的電氣化桿基座上每100多米各設一個點。但由于但橋梁會隨著氣溫的變化產(chǎn)生熱脹冷縮,橋梁上的CPIII點均布設在軌道兩側防撞墻上,防撞墻會隨橋梁一起發(fā)生變形,因此帶動CPIII點移動,使得遠離橋梁固定支座端的大梁伸縮縫處CPIII點坐標變化最大,導致測設誤差較大,測量精度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速鐵路鋼箱系桿拱橋梁基樁控制網(wǎng)測設方法,能夠有效減少測設誤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高速鐵路鋼箱系桿拱橋梁基樁控制網(wǎng)測設方法,包括:
在大跨度橋梁內(nèi)側設置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
在大跨度橋梁外側設置固定CP III控制點;
基于設置的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以及固定CP III控制點進行測量,得到CP III控制點位置信息;
所述在大跨度橋梁內(nèi)側設置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包括:
在大跨度橋梁左端兩內(nèi)側的雙向固定座端處,分別設置第一CP III控制點以及第二CP III控制點;
在大跨度橋梁的中心位置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三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四CP III控制點;
在距離第一CP III控制點20米的大跨度橋梁的橋面上,設置全站儀;
所述在大跨度橋梁外側設置固定CP III控制點包括:
在距離大跨度橋梁左端的雙向固定座端的外側的64米處,分別設置第五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六CP III控制點;
在大跨度橋梁右端的簡支梁固定支座端處,分別設置第七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八CP III控制點。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雙向固定座端處上方對應的第一CP III控制點或第二CP III控制點布設處,設置CP III控制點,以調(diào)節(jié)橋跨兩側的CP III控制點布置位置,使之滿足布設規(guī)范網(wǎng)形規(guī)則要求。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實施方式中,采用八點法過渡通過大跨度橋梁進行CP III測量。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高速鐵路鋼箱系桿拱橋梁基樁控制網(wǎng)測設方法,包括:在大跨度橋梁內(nèi)側設置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在大跨度橋梁外側設置固定CP III控制點;基于設置的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以及固定CP III控制點進行測量,得到CP III控制點位置信息;所述在大跨度橋梁內(nèi)側設置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包括:在大跨度橋梁左端兩內(nèi)側的雙向固定座端處,分別設置第一CP III控制點以及第二CP III控制點;在大跨度橋梁的中心位置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三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四CP III控制點;在距離第一CP III控制點20米的大跨度橋梁的橋面上,設置全站儀;所述在大跨度橋梁外側設置固定CP III控制點包括:在距離大跨度橋梁左端的雙向固定座端的外側的64米處,分別設置第五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六CP III控制點;在大跨度橋梁右端的簡支梁固定支座端處,分別設置第七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八CP III控制點,能夠有效減少測設誤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高速鐵路鋼箱系桿拱橋梁基樁控制網(wǎng)測設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跨鋼箱系桿拱CP III控制點設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利用邊跨點測量更新主跨CP III控制點坐標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應當明確,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高速鐵路鋼箱系桿拱橋梁基樁控制網(wǎng)測設方法流程示意圖。參見圖1,該流程包括:
步驟101,在大跨度橋梁內(nèi)側設置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
本實施例中,在鋼橋上設置4個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以確保形成的CP III控制點網(wǎng)形規(guī)則,利用簡支梁上穩(wěn)定的CP III控制點設站以精調(diào)無砟軌道。
圖2為本實施例跨鋼箱系桿拱CP III控制點設置示意圖。參見圖2,圖中,單位為米,01為CP III控制點,02為全站儀設站位置,03為橋面,04為雙向固定座端,05為簡支梁固定支座端,140m為主跨單跨長度,32m為單跨簡支梁長度。
作為一可選實施例,在大跨度橋梁內(nèi)側設置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包括:
A11,在大跨度橋梁左端兩內(nèi)側的雙向固定座端處,分別設置第一CP III控制點以及第二CP III控制點;
A12,在大跨度橋梁的中心位置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三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四CP III控制點;
A13,在距離第一CP III控制點20米的大跨度橋梁的橋面上,設置全站儀。
步驟102,在大跨度橋梁外側設置固定CP III控制點;
本實施例中,CP III控制點點間距一般為50-60m為宜,長大連續(xù)梁可以設置為70m,長于70m的大跨橋梁,可以在橋跨上設置過渡點,設置過渡點的目的在于確保整網(wǎng)平差的平順性。
本實施例中,作為一可選實施例,在大跨度橋梁外側設置固定CP III控制點包括:
A21,在距離大跨度橋梁左端的雙向固定座端的外側的64米處,分別設置第五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六CP III控制點;
A22,在大跨度橋梁右端的簡支梁固定支座端處,分別設置第七CP III控制點以及第八CP III控制點。
本實施例中,作為一可選實施例,為確保設置的CP III控制點的有效性,該方法還包括:
在雙向固定座端處上方對應的第一CP III控制點或第二CP III控制點布設處,設置CP III控制點,以調(diào)節(jié)橋跨兩側的CP III控制點布置位置,使之滿足布設規(guī)范網(wǎng)形規(guī)則要求,即使設置的橋跨兩側的CP III控制點(第一CP III控制點至第八CP III控制點)滿足布設規(guī)范網(wǎng)形規(guī)則要求。
步驟103,基于設置的臨時過渡CP III控制點以及固定CP III控制點進行測量,得到CP III控制點位置信息。
本實施例中,為避免風振、活載及溫度荷載測量過程的影響,CP III控制點測設或測量時盡量選擇在陰天溫度恒定無風的情況下作業(yè),或者,夜間溫差、風速均較小的情況下進行測量作業(yè),以確保測設過程中儀器穩(wěn)定性,確保外業(yè)觀測數(shù)據(jù)滿足整網(wǎng)平差計算相關技術要求。
本實施例中,作為一可選實施例,在橋梁跨越既有鐵路或公路,行車密集的條件下,為減小橋梁共震對測量實施過程的影響,可盡量降低腳架高度或在腳架上配重,同時儀器架設時盡可能靠近橋梁支座位置以確保儀器設備穩(wěn)定。
本實施例中,作為另一可選實施例,為增加觀測頻次,提高觀測精度,CP III測量時采用八點法過渡通過大跨度橋梁。關于進行CP III測量,得到CP III控制點位置信息為公知技術,在此略去詳述。
圖3為本實施例利用邊跨點測量更新主跨CP III控制點坐標示意圖。參見圖3,采用八點法過渡通過大跨橋梁進行相關測量,測量的相關參數(shù)如圖3所示。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