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封閉式基坑圍護結構體系,特別是一種T形截面支護樁聯(lián)合旋噴水泥樁的圍護結構體系。
背景技術:
當前的深基坑支護通常以變形控制為主,增加圍護結構的截面抗彎剛度可以降低支護體系的變形量,達到控制變形的目的。排樁和地下連續(xù)墻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兩種圍護結構形式,由于排樁工程造價低而備受青睞,但當前排樁受限于施工設備和施工工藝,多為圓形截面灌注樁,從而限定了排樁圍護結構可獲得的最大剛度。
為獲得較大的排樁圍護結構剛度,工程界已經開始探索使用截面剛度較大的矩形截面支護樁替代傳統(tǒng)的圓形截面支護樁。矩形截面支護樁可以獲得較高的截面抗彎剛度,但矩形截面支護樁間距較大時,樁間土在受力上不合理,后期支護工作量較大。另一方面,對于地下水位較高地區(qū)需要隔水的基坑工程,采用大剛度矩形截面支護樁時,必須設置單獨的封閉式隔水帷幕,工程造價較高。T形截面支護樁與水泥土攪拌樁咬合形成的封閉式圍護體系,需要在水泥土攪拌樁凝結硬化前施工T形截面灌注樁,施工難度大,止水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T形樁聯(lián)合樁間旋噴的圍護結構體系,要解決大剛度異形截面支護樁基坑工程中樁間土后期支護工作量大,高地下水位地區(qū)的基坑工程中應用時需要設置單獨的封閉式隔水帷幕所帶來的工期長、造價高等,以及T形截面支護樁咬合水泥土攪拌樁形成的封閉式圍護體系施工難度大、止水效果差等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T形樁聯(lián)合樁間旋噴的圍護結構體系,沿基坑周邊布置,包括間隔設置的一排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相鄰的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之間設置的后旋噴水泥土樁以及樁頂冠梁,所述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是由面向迎坑側、平行基坑邊壁的翼緣和垂直基坑邊壁的腹板組成,所述后旋噴水泥土樁是在相鄰的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之間旋噴而成的凸字形水泥土樁。
所述凸字形水泥土樁的底邊中心為旋噴中心,所述旋噴中心位于腹板長度的范圍之內。
所述樁頂冠梁垂直基坑邊壁的寬度大于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垂直基坑邊壁的長度。
所述凸字形水泥土樁的半圓形的旋噴弧線(4)與凸字形水泥土樁的輪廓線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5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T形樁聯(lián)合樁間旋噴的圍護結構體系,由抗彎剛度較大的T形截面支護樁作為受荷結構,承擔水土壓力,并聯(lián)合凸字形旋噴水泥土樁和樁頂冠梁一起形成封閉的圍護體系。
本實用新型的T形截面支護樁能夠減小支護體系的變形,有利于保護周邊環(huán)境,與傳統(tǒng)圓形截面支護樁相比,能夠降低材料用量;同時只需通過旋噴作業(yè)封堵T形截面支護樁之間的樁間縫隙即可形成凸字型旋噴水泥土樁。凸字型旋噴水泥土樁與T形截面支護樁的形狀相適應并且連接緊密可靠。
本實用新型施工簡單,只需先施工T形截面支護樁然后施工高壓旋噴樁,封閉兩根支護樁之間的間隙,即可形成集擋土與止水為一體的封閉式圍護結構體系,并且無需施工多個水泥樁,節(jié)省樁身材料用量,減輕后期支護工作量。本實用新型止水效果好,無需單獨設置封閉止水帷幕,節(jié)省止水帷幕材料用量,節(jié)約了施工場地。
本實用新型在后續(xù)基坑開挖過程中,無需再對樁間土進行支護處理,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基坑圍護結構體系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1.1-翼緣、1.2-腹板、2-后旋噴水泥土樁、3-樁頂冠梁、4-旋噴弧線、5-旋噴中心。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2所示,一種T形樁聯(lián)合樁間旋噴的圍護結構體系,沿基坑周邊布置,包括間隔設置的一排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1、相鄰的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1之間設置的后旋噴水泥土樁2以及樁頂冠梁3,所述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1是由面向迎坑側、平行基坑邊壁的翼緣1.1和垂直基坑邊壁的腹板1.2組成,所述后旋噴水泥土樁2是在相鄰的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之間旋噴而成的凸字形水泥土樁。
所述凸字形水泥土樁的底邊中心為旋噴中心5,所述旋噴中心5位于腹板1.2長度的范圍之內。所述凸字形水泥土樁的半圓形的旋噴弧線4與凸字形水泥土樁的輪廓線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50mm,即與T形支護樁各部分搭接寬度最小不小于150mm。本實施例中,所述旋噴中心5的設置位置以兩個相鄰的旋噴中心5旋噴形成的半圓形的旋噴弧線4相切為準,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不相切。
所述樁頂冠梁3垂直基坑邊壁的寬度大于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1垂直基坑邊壁的長度。
所述凸字型樁的迎坑側邊緣與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1的迎坑側邊緣平齊、超過或縮后。以上實施例的T形樁聯(lián)合樁間旋噴的圍護結構體系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驟如下:
步驟一、根據擬建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基坑開挖深度等,通過設計計算,確定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的截面、配筋、樁長以及間距等參數,確定后旋噴水泥土樁的直徑、樁長以及施工工藝。
步驟二、沿基坑周邊測量放線,標識出圍護體系的位置。
步驟三、成樁孔。在施工圍護體系起始位置處,采用免共振振動錘將與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配套的雙套管通過振動沉到設計深度,吊出內套管取土,外套管留于地層中護壁。
步驟四、吊放鋼筋籠。將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的鋼筋籠吊放到由外套管護壁的樁孔中。
步驟五、灌注混凝土成樁。吊放泵送混凝土的管道入樁孔底部,澆灌混凝土,同時通過振動錘振動拔出外套管,形成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外套管的拔出速度與樁孔內混凝土灌注速度相匹配,也即混凝土泵管管口應始終高于外套管的底部。
步驟六、按施工組織計劃連續(xù)施工下一位置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直至施工完全部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
步驟七、待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的樁身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后,即可在相鄰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之間施工高壓旋噴樁水泥土樁??筛鶕形先澆鋼混支護樁的先后順序依次施工,直至施工完成全部高壓旋噴樁水泥土樁,形成封閉式圍護體系。參見圖2所示,高壓旋噴施工自旋噴中心5開始形成旋噴弧線4,本實施例中旋噴弧線4為半圓弧。
步驟八、施工頂冠梁。
T形先澆鋼混支護樁由雙套管振沉法施工,成樁過程中由外套管護壁,無需泥漿護壁,施工現場文明環(huán)保,且不存在廢棄泥漿處理等環(huán)境保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