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載式機械洛陽鏟。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基坑支護及樁基工程中,當在地下水位埋深較深的場地進行護坡樁或灌注樁施工時,常常采用機械洛陽鏟成孔。
現(xiàn)有的機械洛陽鏟一般采用簡易三角架提供支撐,完成一個孔位施工后,需人工移動三角架至下一孔位。受此影響,工作效率相對較低。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設(shè)備進行適當改進,在保證施工質(zhì)量的情況下,增強設(shè)備的整體機動性,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通過一種車載式機械洛陽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一種車載式機械洛陽鏟,包括專用車輛、操作臺座椅、底座、卷揚機、主桿、副桿和機械洛陽鏟,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專用車輛的車廂上,所述操作臺座椅和所述卷揚機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操作臺座椅位于所述底座上靠近車頭的一端,所述副桿的底端和所述主桿的底端均轉(zhuǎn)動連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主桿和所述副桿的頂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滑輪通過轉(zhuǎn)動銷軸固定在所述主桿上,所述機械洛陽鏟通過繞過所述滑輪的鋼絞線與所述卷揚機連接。
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基礎(chǔ)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還包括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座椅的正后方,所述第二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車廂的尾端,所述副桿的底端轉(zhuǎn)動連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支座,所述主桿的底端均轉(zhuǎn)動連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支座,所述卷揚機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座與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之間。
進一步,所述螺栓為高強度螺栓。
進一步,所述專用車輛為小型貨車、皮卡或三輪車。
基于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專用車輛車廂內(nèi)固定有底座,依靠車輛的自重保證了洛陽鏟工作時設(shè)備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因為是車載設(shè)備,可以方便的在不同孔位間移動設(shè)備,可提高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車載式機械洛陽鏟的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專用車輛,2、操作臺座椅、3、底座,4、第一固定鉸支座,5、第二固定鉸支座,6、卷揚機,7、主桿,8,副桿、9、滑輪,10、螺栓,11、轉(zhuǎn)動銷軸,12機械洛陽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車載式機械洛陽鏟,包括專用車輛1、操作臺座椅2、底座3、卷揚機6、主桿7、副桿8和機械洛陽鏟12,底座3固定于專用車輛1的車廂上,操作臺座椅2和卷揚機6固定于底座3上,操作臺座椅2位于底座3上靠近車頭的一端,副桿8的底端和主桿7的底端均轉(zhuǎn)動連接在底座3上,主桿7和副桿8的頂端通過螺栓10固定連接,滑輪9通過轉(zhuǎn)動銷軸11固定在主桿7上,機械洛陽鏟12通過繞過滑輪9的鋼絞線與卷揚機6連接。
進一步,還包括第一固定支座4和第二固定支座5,第一固定支座4固定在座椅2的正后方,第二固定支座5固定在車廂的尾端,副桿8的底端轉(zhuǎn)動連接在第一固定支座4,主桿7的底端均轉(zhuǎn)動連接在第二固定支座5,卷揚機6位于第一固定支座4與第二固定支座5之間。
進一步,螺栓10為高強度螺栓。
進一步,專用車輛1為小型貨車、皮卡或三輪車。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車載式機械洛陽鏟工作流程如下:通過卷揚機6提升機械洛陽鏟12,當機械洛陽鏟12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松開卷揚機6,使機械洛陽鏟12自由落下,沖擊地基土,進而提升機械洛陽鏟12,將土帶出,如此重復(fù)施工,直至達到預(yù)定樁孔深度。然后移至下一孔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