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透水的地面覆蓋層以及生產這種地面覆蓋層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鋪設在地基上的可透水的地面覆蓋層,其中地面覆蓋層的上部結構是由壓實的礦質骨料和有機的粘結材料組成的混合體。此外,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生產這種地面覆蓋層的方法。
背景技術:
通過地面覆蓋層對地面加固是已公開的技術。該地面覆蓋層用于鋪設街道,廣場,建筑物的封閉層和其它可行走或者可行駛的地面?;炷粮采w層、瀝青覆蓋層、石子覆蓋層以及木質覆蓋層是很常見的。對于排出表面積水不利的是有限的或者完全缺乏的透水能力,因此經常談到表面的密封,人們通過大多很昂貴的排水設備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表面的密封的生態(tài)上不希望的副作用是河道的增大的負載,在強烈的或者持續(xù)的傾盆大雨時或者通過冰雪融化使該河道轉變成狂暴的洪流。其結果就是災難總是經常發(fā)生洪水,公共污水處理設備負擔過重或者失效,基礎水位下降。
鑒于建筑技術的特性提供了其他的要求。這涉及了在濕度、害蟲的防治、聲音技術的特性方面的特性、抵制化學影響和火的特性。地面的耐久性作為重要的要求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如耐壓強度,抗彎拉伸強度,抵制拖拉,滾動,碰撞和沖擊的耐磨強度,抵制擠壓的強度等特性都是基本的建筑技術參數。
對于特殊應用,例如跑馬場和運動場構造,由塑料制成的格網板被證明是很好的。這種類型的格網板在DE 19720006 C2中公開。一方面,格網板利用突起或者開口的精致的結構實現可行走或者可行駛的表面,另一方面格網板通過其水調節(jié)能力而避免使用密封。
平整地鋪設的格網板直接地鋪設在地基,如碎石、草、粘土和腐植土上。然而,同樣也可以在地基上鋪設沙層或者碎石層,以便在該層上鋪設格網板。通過沙層或者碎石層可以平衡地面的不平整性。根據運動場的應用情況,也許可以鋪設幾厘米厚的踩踏層。與格網板一起構成運動場覆蓋物的上部結構的該踩踏層,在馬場中通常由沙料組成、由具有填充料的混合料(木材碎片或者塑料碎片)或者僅僅由木材碎片組成。根據踩踏層的要求和構成,從格網板的上板測量,該踩踏層具有8至15厘米之間的厚度。
不過,在鋪設大的平面時,其缺點是格網板的相對高的成本以及不平整的結構。
帶有均勻的和視覺上美觀的表面結構的覆蓋層在DE 197 33588中已公開??赏杆采w層由礦質骨料和有機的粘結材料組成?;旌衔镌谶€沒有硬化和可變形的狀態(tài)中使用。大多有機的粘結材料適合作為粘結材料,該粘結材料和礦質骨料一起混合形成填充物,并且在硬化前加工。
由凝固的礦質骨料制成的覆蓋層的缺陷是缺乏與地基的連接,這正好損害了外層地面在凍融轉換時的機械應力。因此,建筑材料的化學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侵蝕可以引起在位于其下的底層地面的侵蝕和損壞。
因此公共建筑開發(fā)商希望不必封閉地面覆蓋層的表面,并且允許低廉地大面積鋪設,其可以毫無問題地承受例如通過機動車施加的高的機械應力。
發(fā)明內容
基于這個背景,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這樣類型的可透水的地面覆蓋層,該地面覆蓋層在復雜的形成中相對于已公開的地面覆蓋層和格網板系統(tǒng)而言也是成本低廉的。鑒于機械負荷能力,地面覆蓋層在所鋪設的表面的使用中應該沒有任何限制。此外提供了一種生產這種地面覆蓋層的方法,該方法使鋪設變得簡單且廉價。
根據本發(fā)明,關于地面覆蓋層所設置的目的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實現。地面覆蓋層相應地具有多層的結構,該結構具有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其中下部結構具有至少一層地基側的沙層和至少一層上部結構側的碎石層。在碎石中的細粒的平均尺寸k碎石為5mm或者更大。
在實踐中已經確定,即僅僅由格網系統(tǒng)或者凝固的礦質骨料構成的地面覆蓋層的耐久性和負荷能力受到限制。通過根據本發(fā)明的由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組成的地面覆蓋層結構,涉及到由凝固礦質骨料制成的上部結構的可透水性的積極的特性廣泛地適合于地基。下部結構的粒狀材料可以使負荷均勻地分布到在其下設置的地基中,從而在上部結構上起作用的點狀的荷載壓力通過地基側沙層大面積分布地傳導到地基中,因此,上部結構的靜力的或者液力的壓力負荷能力相對于已公開的解決方案得到決定性的改善。
鑒于水調節(jié)能力,下部結構到上部結構的透水的通道得到改善。在帶有高比例的粘土的挑剔的地基中,下部結構能夠補充上部結構的水存儲能力。穿過上部結構的上部表面水由下部結構容納,并且將水平地分布。這樣短期內能夠容納大量的水并暫存起來。直到地基或者其他的排水裝置將水排出。該排水能力歸因于高的空心腔部分,從而甚至在水防護區(qū)域中也可以毫無問題的裝入。該空心腔部分以及巖石的不同尺寸和材料的不同種類導致突出的聲吸收。
試驗指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覆蓋層表現出了突出的水吸收值。在野外實驗中,根據DIN 18035-6,章節(jié)5.1.6.3和5.1.6.2,測定地面覆蓋層的水吸收值,并且與常規(guī)的可透水運動場的結構的值比較。就此而言,DIN 18035-6的要求被多倍超額完成。因此,具有47mm的上部結構的層厚度的取樣得出k*=0.51cm/s的水吸收值。根據DIN 18035-6、表3,要求為>0.01cm/s。
在下部結構中的碎石顆粒的尺寸具有對地面的水吸收值和地面覆蓋層的水調節(jié)能力的另一個有利的影響。在平均的顆粒尺寸中,其允許篩下物顆粒為5mm或者更突出的值。在5至16mm、16-22mm或者16至32mm之間的區(qū)域中的平均碎石尺寸k碎石被證明是有利的。這就是說,碎石層由具有不同顆粒尺寸的碎石組成,其中碎石層的顆粒位于所述的一個區(qū)域中。壓實的碎石層的平均的層厚度dS優(yōu)選地在400和500mm之間。
同樣填充料的顆粒尺寸具有對地面覆蓋層的滲漏效率的重要的影響。特別優(yōu)選的是,填充料的顆粒的平均尺寸在1至7mm之間。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覆蓋層的層結構具有對機械的強度值的有利影響,從而對于顆粒的平均尺寸來說,超過5mm的值甚至是可能的,而不會出現非常高的破碎的危險。利用該顆粒直徑可以進一步提高滲漏效率。此外,在該值時,由于礦物的和有機的細小部分的參與,隨著時間的過去,滲漏效率下降很少。
上部結構的多孔的結構致使上部表面具有高的摩擦系數,從而地面覆蓋層作為防滑的覆蓋物適合用于行駛道路、行走道路、樓梯和演出場館,進而可以避免事故危險。
鑒于壓力負荷能力和較好的可透水性,用于上部結構的有效的層厚度在30至60mm之間。當然也可以是較小的值,其中鑒于壓力負荷能力必須做出讓步。用于上部結構的較大的層厚度對于壓力負荷能力來說僅僅帶來微不足道的改善,并且增加了地面覆蓋層的費用。因此多數應用情況下的最佳值在上面所述的范圍內。
通常顆粒尺寸分布根據DIN 66145確定。參數n至少為9,并且在忽略每1%的篩上物顆粒和篩下物顆粒下測定。
粘結材料優(yōu)選地是一種雙組分聚氨酯粘結材料。同樣也可以應用雙組分環(huán)氧樹脂粘結材料或者單組分聚氨酯粘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Koch Marmorit公司的Kryorit牌的。
應用雙組分環(huán)氧樹脂粘結材料的一個重要的優(yōu)點是其環(huán)境適應性。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覆蓋層例如不具有任何霉菌的毒效果,并且被認為很難由微生物分解。盡管如此,如材料試驗中所指出的,可從地面覆蓋層提取的材料可以很好地分解。如沖洗試驗證明,在表面水和地面覆蓋層材料之間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穿過地面覆蓋層滲透的表面水可以未加處理地導入排水系統(tǒng)中,或者可以不令人擔心地流到地下水中。最后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覆蓋層在其使用期限后,在沒有對環(huán)境消極影響的情況下,在土壤和碎石清洗設備中清除??蛇x地,在切碎后可以作為顆粒再次應用。
當加工粘結材料時,兩種方法被區(qū)分。如果作為碎石和沙存在的上部結構或者下部結構的組成部分被穩(wěn)固,那么該組成部分有利地與事先均勻分散的粘結劑在原處混合,并被散布。在碎石或者其它的較粗糙的顆粒固定時,環(huán)氧樹脂或者聚氨酯和固化劑同樣在原處混合,并且以液態(tài)的形式噴灑到碎石表面上。該粘結劑流入深處,并且將各個碎石塊或者顆粒彼此粘結。
所述的粘結材料能夠通過高的粘合力將每一個填充料以很好的粘合力粘結在有粘性的和呈毛細血管狀的作用范圍內。這樣額外地有助于地面覆蓋層的所述靜態(tài)的和動態(tài)的壓力負荷能力。相鄰的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的層的粘結對于高負荷能力是特別有效的,從而使得地面覆蓋層也能夠通行車輛。
為了使廣場在視覺上美觀,經常希望地面能夠被染色。通過應用作為填充物的彩色石英砂或者天然石料,有超過200種的色彩變化可供選擇,從而使地面覆蓋層的彩色外觀并沒有界限限制。建筑師們知道如何有效地使用該色彩效果。
除了用于適合作為行車道的重要的靜態(tài)下和動態(tài)下的強度值,例如相對于瀝青,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覆蓋層還通過較多的空腔部分更好地吸收了車輛的噪音。在空腔部分至少占上部結構的45%時得到特別有利的值。
相關于地面覆蓋層的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有利的實施例在權利要求11至14中所述的特征中提出。
根據本發(fā)明,鑒于用于地面覆蓋層的生產的方法的目的通過權利要求15的特征實現。相應地,根據下面的方法步驟實現了該生產·將由粘結材料和沙制成的還可變形的混合物鋪設到地基上,·壓實粘結材料和沙的混合物,·將由粘結材料和碎石制成的還可變形的混合物鋪設到沙層上,
·將由填充料和粘結材料構成的還可變形的混合物構成的上層鋪設到最后鋪設的層上,·壓實還可變形的混合物,·硬化。
當在其之下的層硬化之前,壓實第一層后直接鋪設下一層時,出現各層之間強化的粘結。這一點需要在層與層之間迅速地鋪設和壓實。
相關于地面覆蓋層的本發(fā)明的其他的有利的實施例在權利要求16至20的特征中提出。
接下來,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有利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中示出圖1穿過在地基上鋪設的帶有兩層下部結構的地面覆蓋層的示意性截面圖,以及圖2穿過在地基上鋪設的帶有三層下部結構的地面覆蓋層的示意性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以截面圖直觀地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覆蓋層1的多層結構。該地面覆蓋層在本實施例中具有三層,其最底層,下部結構2鋪設在地基3上。在下部結構2可以鋪設之前,首先要準備地基3。挖掘地基直到40至60cm的防凍深度。挖掘深度取決于,保持下部結構2和地基3之間的連接不被凍融轉換的侵蝕效應影響。
下部結構2本身由在地基一側的由沙構成的層、所謂的沙層4和位于其上的碎石層5共同組成。此外首先準備由粘結材料和沙組成的填料,它們彼此混合。粘結材料是一種雙組分聚氨酯粘結材料。同樣也可以應用雙組分環(huán)氧樹脂粘結材料或者單組分聚氨酯粘結材料。在準備完填料后,只要填料還可變形或者未硬化,就可以快速地加工這種混合物。這通過盡可能地將沙層4均勻地、平整地鋪設在地基3上而發(fā)生。壓實的沙層4的厚度d沙至少為20mm。
在沙層4的壓實和已經開始的硬化后,鋪設碎石層5。在本實施例中碎石的平均顆粒尺寸k碎石在5至16mm的區(qū)域中,其中篩下物顆粒的平均尺寸為5mm。利用這個有限的顆粒尺寸區(qū)域,可獲得統(tǒng)一的特性。同樣這里將碎石與粘結材料混合,從而使混合物盡可能均勻地鋪設到沙層4上。之后,碎石層5利用機械振動器壓實。碎石層5具有大約500mm的平均的層厚度dS。
最后產生在完成狀態(tài)中的可視的多孔的上部機構6的構造。首先,將粘結材料以150g/cm2的量噴灑到支承上部結構6的碎石層5上,以獲得在上部結構6和下部結構2之間的牢固的連接。粘結材料的滲透深度為大約150mm。另外在粘結材料硬化之前,鋪設由礦質骨料組成的層。
同樣涉及一種與粘結材料混合的、礦質骨料的混合物,該混合物在還可變形的狀態(tài)下鋪設。可以考慮選擇石英巖、花崗巖、玄武巖和石英作為填充料。在這個所述的實施例中,應用了被染色的花崗巖?;◢弾r顆粒的平均尺寸在2至5mm的范圍內。在參數至少為9且在忽略每1%的篩上物顆粒和篩下物顆粒時,根據DIN 66145定義顆粒尺寸分布。
在鋪設混合物后,利用軋輥機將混合物壓實,并且利用帶有葉片整平板平整。優(yōu)選地以10至50N/cm2的壓緊力進行壓實。上部結構在壓實后具有50mm的層厚度dO。在壓實后完成了上部結構的硬化。在此之后地面覆蓋層可負重。
在原則上,在下面的層上鋪設另一個層之前沒有必要硬化下面的層。相反,在沒有硬化的一層上的鋪設導致各層之間彼此更好的連接。
在圖2中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地面覆蓋層1的另一個可選的實施例,該地面覆蓋層利用額外的沙層4′負載。額外的沙層4′鋪設在碎石層5上,并且如同地基側的沙層4一樣利用粘結材料穩(wěn)固。為了改善該粘合,在鋪設沙層4′之前將粘結材料噴灑到碎石層5上。在壓實后實現了如根據圖1的實施例所描述的上部結構6的構造。
參考標識1 地面覆蓋層2 下部結構3 地基4、4′沙層5 碎石層6 上部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可透水的地面覆蓋層(1),用于鋪設在地基上,其中所述地面覆蓋層(1)的上部結構(6)是由壓實的、礦質骨料和有機的粘結材料組成的混合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覆蓋層(1)具有多層的結構,該結構具有所述上部結構(6)和下部結構(2),其中所述下部結構(2)具有至少一層地基側的沙層(4)和至少一層上部結構側的碎石層(5),在碎石中的篩下物顆粒的平均尺寸k碎石為5mm。
2.根據權利要有1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結構(6)和/或所述下部結構(2)的層通過粘結劑彼此連接。
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填充料的顆粒度kz為1至7mm。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結構(6)的平均的層厚度dO為30至60mm。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結構(6)的空隙度為直到45%。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從石英巖、花崗巖、玄武巖和石英選出礦質骨料。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礦質骨料具有窄范圍顆粒尺寸分布,其中顆粒的平均尺寸dk在1至3mm、2至3mm、2至4mm、2至5mm或者3至7mm之間。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礦質骨料具有由圓的顆粒和至少20%帶有棱角的顆粒組成的混合物。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粘結材料是雙組分環(huán)氧樹脂粘結材料或者單組分聚氨酯粘結材料或者雙組分聚氨酯粘結材料。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結構(6)的填充物的一部分是彩色的,并且該部分優(yōu)選地由石英砂組成。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實的沙層(4)的平均厚度d沙至少為20mm。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層(5)具有篩下物顆粒,它的平均尺寸k小顆粒為5mm。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層(5)的平均顆粒尺寸k顆粒在5至16mm、16至22mm或者16至32mm之間的范圍中。
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層(5)的平均厚度dS為400至500mm。
15.一種用于生產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面覆蓋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面的方法步驟·將由粘結材料和沙制成的還可變形的混合物鋪設到地基(3)上,·壓實所述粘結材料和沙的混合物,·將由所述粘結材料和碎石(5)構成的還可變形的混合物鋪設到沙層(4)上,·由填充料和所述粘結材料構成還可變形的混合物構成的上層鋪設到最后鋪設的層上,·壓實所述還可變形的混合物,·硬化。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部結構(2)的上部結構側的層完全硬化前,將所述上部結構(6)鋪設到所述下部結構(2)上。
17.根據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鋪設所述碎石層(5)后鋪設一沙層(4)。
18.根據權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碎石層(5)鋪設到所述沙層(4)之前,例如通過噴涂將粘結材料層涂敷在所述沙層(4)上。
19.根據權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上部結構(6)鋪設到所述碎石層(5)之前,例如通過噴涂將粘結材料層涂敷在所述碎石層(5)上。
20.根據權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粘結材料制成的層的滲透深度t至少為150m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鋪設在地基上的可透水的地面覆蓋層(1)。地面覆蓋層(1)的上部結構(6)包括由壓實的礦質骨料和有機的粘結材料組成的混合體。地面覆蓋層(1)具有多層的結構,該結構具有上部結構(6)和下部結構(2),其中下部結構(2)具有至少一層地基側的沙層(4)和至少一層上部結構側的碎石層(5),在碎石中的篩下物顆粒(5)的平均尺寸k
文檔編號E01C7/30GK1981090SQ200580007470
公開日2007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2月7日
發(fā)明者羅格·哈滕伯格 申請人:特拉伊拉斯特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