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海綿城市的斜坡式城市道路,屬于城市道路建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qū)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tǒng)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tǒng)性,協(xié)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huán)利用各環(huán)節(jié),并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
建海綿城市就要有“海綿體”,城市“海綿體”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雨水通過這些“海綿體”下滲、滯蓄、凈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徑流通過管網、泵站外排,從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標準,緩減城市內澇的壓力。
目前,人們對水的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水體的自然循環(huán)代謝速度。推廣使用雨水等非常規(guī)水和節(jié)水設施是發(fā)展趨勢。
現有的海綿城市道路在建設時需要大面積的施工,工期長,且低下需要鋪設大量的水管,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施工方便的海綿城市的斜坡式城市道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公路、植草溝、第一雨水花園、輔道、人行道、第二雨水花園、第三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溢流進水管、蓄水池和排水管;所述的公路的中間設有植草溝;所述的公路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雨水花園;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的外側設有輔道;所述的輔道與人行道之間設有第二雨水花園;所述的人行道的外側設有第三雨水花園;所述的第三雨水花園的外側設有下沉式綠地;所述的下沉式綠地的下方設有蓄水池;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第二雨水花園和第三雨水花園的底部通過溢流進水管與蓄水池連接;所述的蓄水池的外側設有排水管。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的前后側以及右側均設有路基;所述的路基的內側和第一雨水花園的左側設有數塊擋板;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的左側一塊隔水板;且所述的隔水板設置在擋板的內側。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路基的高度為0.25-0.35米;所述的隔水板的高度為0.1-0.3米;所述的擋板的高度為0.45-0.55米。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第二雨水花園、第三雨水花園的長度為8-10米;寬度為1.5-2.5米。
作為優(yōu)選,所述擋板垂直于地面,擋板之間設有隔水板,隔水板的高度可以調節(jié)(0.1-0.3米),隔水板的高度是整個雨水花園最低的,它決定了整個雨水花園的蓄水量。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第二雨水花園、第三雨水花園平行于地面,而且只有這樣,雨水花園才能蓄水;雨水花園的落差由道路的斜度決定;雨水花園與道路之間的路緣石斜度與道路斜度一致。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第二雨水花園、第三雨水花園的底面為平底或者凹底;凹底呈自然向內弧度,形狀像一個倒置的長條面包。凹底能有效提高雨水花園的蓄水能力。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第二雨水花園、第三雨水花園可以根據需要采用組合式的雨水花園。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道路的雨水通過雨水花園兩側的開孔路緣石進入雨水花園,雨水花園種植了具備過濾雨水(如蘆葦)和凈化能力的植物(如美人蕉),具備凈化雨水的能力,雨水通過一級一級的雨水花園流下來,在斜坡底部有溢流口,雨水可以通過溢流口進入溢流進水管,再進入地下蓄水池;雨水花園像梯田一樣放置在斜坡路段上,這樣雨水會滯留在每一個雨水花園中,直到雨水花園裝滿了,雨水才會溢出通過擋水板上方進入下一級的雨水花園,這樣能有效地滯留雨水,并使雨水下滲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海綿城市的斜坡式城市道路,借助自然的地勢,不需要鋪設太多的地下管道,可以直接在地表修建,減少了地下管道的鋪裝,不需要挖開大片地面,縮短工期,大大節(jié)約了道路改造的成本,且維護與管理簡單,與傳統(tǒng)的草坪景觀相比,雨水花園能夠給人以新的景觀感知與視覺感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第一雨水花園的示意圖;
圖3是組合式的雨水花園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公路1、植草溝2、第一雨水花園3、輔道4、人行道5、第二雨水花園6、第三雨水花園7、下沉式綠地8、溢流進水管9、蓄水池10、排水管11、路基31、擋板32、隔水板3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看如圖1--圖3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包含公路1、植草溝2、第一雨水花園3、輔道4、人行道5、第二雨水花園6、第三雨水花園7、下沉式綠地8、溢流進水管9、蓄水池10和排水管11;所述的公路1的中間設有植草溝2;所述的公路1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雨水花園3;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的外側設有輔道4;所述的輔道4與人行道5之間設有第二雨水花園6;所述的人行道5的外側設有第三雨水花園7;所述的第三雨水花園7的外側設有下沉式綠地8;所述的下沉式綠地8的下方設有蓄水池10;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第二雨水花園6和第三雨水花園7的底部通過溢流進水管9與蓄水池10連接;所述的蓄水池10的外側設有排水管11;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的前后側以及右側均設有路基31;所述的路基31的內側和第一雨水花園的左側設有數塊擋板32;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的左側一塊隔水板33;且所述的隔水板33設置在擋板32的內側。
其中,所述的路基31的高度為0.25-0.35米;所述的隔水板33的高度為0.1-0.3米;所述的擋板32的高度為0.45-0.55米;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第二雨水花園6、第三雨水花園7的長度為8-10米;寬度為1.5-2.5米;所述擋板32垂直于地面,擋板之間設有隔水板,隔水板的高度可以調節(jié)(0.1-0.3米),隔水板的高度是整個雨水花園最低的,它決定了整個雨水花園的蓄水量;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第二雨水花園6、第三雨水花園7平行于地面,而且只有這樣,雨水花園才能蓄水;雨水花園的落差由道路的斜度決定;雨水花園與道路之間的路緣石斜度與道路斜度一致;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第二雨水花園6、第三雨水花園7的底面為平底或者凹底;凹底呈自然向內弧度,形狀像一個倒置的長條面包。凹底能有效提高雨水花園的蓄水能力;所述的第一雨水花園3、第二雨水花園6、第三雨水花園7可以根據需要采用組合式的雨水花園。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雨水花園每塊最大蓄水量為9m×2m×0.15m=2.7立方米。以一公里長度來算,每公里下坡路共有1000÷9×6=666塊雨水花園。666塊雨水花園小塊可以同時容納最多1800立方米的雨水;在下雨時,雨水從公路和人行道流進雨水花園,首先雨水會灌滿整個雨水花園;在流動過程中緩慢下滲,下滲速度約為10cm/h,這樣下雨時,如果雨量較大,那么按照這個滲透速度,每小時會有1200立方米水(9m×2m×666×0.1m/h)滲入地下。當流入的雨水高度超過擋水板的高度會從左側的溢流口流出,進入下一級雨水花園內;整個雨水花園的地勢最低的方塊上設有溢流口,連接地下蓄水池。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a.不需要挖開大片地面,縮短工期,節(jié)約成本。
b.不需要鋪設太多的地下管道,可以直接在地表修建。
c.可以作為市政景觀使用,具有觀賞及教育意義。
d.下雨時,雨水會大量下滲,補充地下水。
e.雨水花園可以滯留大量的水,用于雨停后繼續(xù)下滲或蒸發(fā)。
f.雨水花園種植了具備凈化能力的植物,具備凈化雨水的能力。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