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道閘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節(jié)能免維護伺服道閘。
背景技術:
現有的道閘由單相交流電機蝸輪蝸桿結構,或是直流電機蝸輪蝸桿結構,或是力矩電機直驅組成。但存在問題是蝸輪蝸桿結構雖能自鎖,但是在斷電后平衡彈簧無法自動將閘桿升起,使得道路仍然是被攔著的狀態(tài),需要人工打開箱體,打開離合裝置或者手搖電機手輪使得閘桿升起,費時費力,給通行造成堵塞。
故有必要對現有節(jié)能免維護伺服道閘進行進一步地技術革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節(jié)能免維護伺服道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節(jié)能免維護伺服道閘,它包括道閘控制結構和箱體;所述道閘控制結構設置在箱體的內部;所述道閘控制結構包括有軸承套、擺桿軸、軸筒、主動曲臂、連桿和波箱;所述波箱與箱體的內側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波箱上設置有轉軸孔;所述擺桿軸一端伸出到箱體的外部后與軸承套相固定連接;所述擺桿軸與箱體轉動連接;所述擺桿軸另一端穿過軸筒后插入到轉軸孔內;所述軸筒與擺桿軸相固定連接;所述軸筒的外側壁設置有u型臂;所述u型臂上設置有彈簧回復機構;所述彈簧回復機構一端與u型臂相固定連接;彈簧回復機構另一端與箱體的內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波箱上固定有行星減速機;所述行星減速機的輸出端與主動曲臂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主動曲臂另一端與連桿一端相鉸接;所述連桿另一端與u型臂其中一臂末端相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彈簧回復機構包括有下掛臂固定件、下掛臂、彈簧和上掛臂;所述彈簧一端與下掛臂相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另一端與上掛臂相固定連接;所述下掛臂通過下掛臂固定件與箱體的內壁相固定連接;所述上掛臂與u型臂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u型臂兩臂的頂部均設置有開口軸承槽;所述開口軸承槽內部均卡入有軸承;所述上掛臂的兩臂分別插入固定在軸承的內圈中。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節(jié)能免維護伺服道閘,道閘控制結構設置在箱體的內部;道閘控制結構包括有軸承套、擺桿軸、軸筒、主動曲臂、連桿和波箱;擺桿軸另一端穿過軸筒后插入到轉軸孔內;軸筒與擺桿軸相固定連接;軸筒的外側壁設置有u型臂;彈簧回復機構一端與u型臂相固定連接;彈簧回復機構另一端與箱體的內壁相固定連接;波箱上固定有行星減速機;行星減速機的輸出端與主動曲臂一端相固定連接;主動曲臂另一端與連桿一端相鉸接;連桿另一端與u型臂其中一臂末端相鉸接。在使用本發(fā)明時,通過外部電機帶動行星減速機,使主動曲臂擺動帶動連桿擺動,連桿拉動u型臂使固定在軸筒上的擺桿軸繞軸心轉動,從而帶動道閘轉動實現開閘和關閘;在斷電之后,電機的扭矩消失,由于彈簧回復機構對u型臂拉力的作用擺桿軸繞軸心轉動,實現自動道閘的自動打開;停電期間無需人工把道閘打開來維持道路暢通,極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爆炸圖;
圖3是道閘控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軸筒與上掛臂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軸承套;2、擺桿軸;3、軸筒;;301、u型臂;301a、開口軸承槽;
4、主動曲臂;5、連桿;6、波箱;601、轉軸孔;7、下掛臂固定件;
8、下掛臂;9、彈簧;10、上掛臂;11、軸承;12、行星減速機;
13、第一立板;14、拼裝底板;15、第二立板;16、拼裝頂板;
17、定制螺母;18、頂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4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節(jié)能免維護伺服道閘,它包括道閘控制結構和箱體;所述道閘控制結構設置在箱體的內部;所述道閘控制結構包括有軸承套1、擺桿軸2、軸筒3、主動曲臂4、連桿5和波箱6;所述波箱6與箱體的內側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波箱6上設置有轉軸孔601;所述擺桿軸2一端伸出到箱體的外部后與軸承套1相固定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軸承套可采用萬向球頭);所述擺桿軸2與箱體轉動連接;所述擺桿軸2另一端穿過軸筒3后插入到轉軸孔601內;所述軸筒3與擺桿軸2相固定連接;所述軸筒3的外側壁設置有u型臂301;所述u型臂301上設置有彈簧回復機構;所述彈簧回復機構一端與u型臂301相固定連接;彈簧回復機構另一端與箱體的內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波箱6上固定有行星減速機12;所述行星減速機12的輸出端與主動曲臂4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主動曲臂4另一端與連桿5一端相鉸接;所述連桿5另一端與u型臂301其中一臂末端相鉸接;箱體由兩塊第一立板13、拼裝底板14、兩塊第二立板15、拼裝頂板16和頂蓋18圍成;兩塊第二立板15的內部均設置有溝槽;溝槽的內部設置固定有定制螺母17;拼裝頂板16與第一立板13和第二立板15之間通過螺栓與定制螺母17螺紋連接固定,同樣拼裝底板14與第一立板13和第二立板15之間通過螺栓與定制螺母17螺紋連接固定;頂蓋18扣在箱體的頂部;通過外部電機帶動行星減速機12,使主動曲臂4擺動帶動連桿5擺動,連桿5拉動u型臂301使固定在軸筒3上的擺桿軸2繞軸心轉動,從而帶動道閘轉動實現開閘和關閘;當斷電的時候,電機的扭矩消失,由于彈簧回復機構對u型臂301拉力的作用擺桿軸2繞軸心轉動,實現自動道閘的自動打開;停電期間無需人工把道閘打開來維持道路暢通,極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彈簧回復機構包括有下掛臂固定件7、下掛臂8、彈簧9和上掛臂10;所述彈簧9一端與下掛臂8相固定連接;所述彈簧9另一端與上掛臂10相固定連接;所述下掛臂8通過下掛臂固定件7與箱體的內壁相固定連接;所述上掛臂10與u型臂301轉動連接;在關閘時,彈簧9處于拉伸狀態(tài),當斷電后外部電機對主動曲臂4的扭矩消失,又由于彈簧9的作用下,拉動u型臂301,使軸筒3發(fā)生旋轉,打開道閘。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u型臂301兩臂的頂部均設置有開口軸承槽301a;所述開口軸承槽301a內部均卡入有軸承11;所述上掛臂10的兩臂分別插入固定在軸承11的內圈中;軸承11從開口軸承槽301a處卡入到u型臂301內,由于彈簧(9)的拉力使軸承11始終抵壓在開口軸承槽301a的內壁上,該安裝機構提高安裝效率。
在使用本發(fā)明時,通過外部電機帶動行星減速機,使主動曲臂擺動帶動連桿擺動,連桿拉動u型臂使固定在軸筒上的擺桿軸繞軸心轉動,從而帶動道閘轉動實現開閘和關閘;當斷電的時候,電機的扭矩消失,在關閘時,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當斷電后外部電機對主動曲臂的扭矩消失,又由于彈簧的作用下,拉動u型臂,使軸筒發(fā)生旋轉,使自動道閘的自動打開;停電期間無需人工把道閘打開來維持道路暢通,極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