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耐久性路緣石結構,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在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空隙中填充有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
背景技術:
1、在公路硬路肩或路緣帶外側通常均需設置路緣石,路緣石主要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限制車輛只能在車道上行駛,引導駕駛人員的視線,城市道路上的路緣石還實現(xiàn)人車分離;二是集中排水,將雨水或冰雪融水引流至下水道入口處。在市政、公路等道路工程中,普通混凝土路緣石由于受溫度、凍脹、除雪劑等因素的影響,路緣石外露面易出現(xiàn)開裂、起皮等病害,嚴重影響路緣石美觀與壽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耐久性路緣石結構。
2、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包括由透水混凝土澆筑成型的透水混凝土路緣石,耐久性路緣石結構設置在公路硬路肩或路緣帶外側,透水混凝土路緣石中形成有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空隙;其特征在于: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空隙中填充有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由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凝固形成。
3、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所述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包裹層,包裹層由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構成。
4、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所述包裹層的外圍包裹有一層避免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滲出的塑料薄膜。
5、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所述透水混凝土路緣石上部的內側設置有傾斜坡面。
6、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構成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透水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徑不超過2cm,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連通孔隙率在20%~26%,構成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透水混凝土的強度為25mpa~35mpa。
7、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所述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由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凝固形成,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中水泥的強度等級不小于32.5級,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30分鐘流動性為10s~18s。
8、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所述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長度為50cm~100cm。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由透水混凝土澆筑形成,澆筑形成的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空隙中填充有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因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能在惡劣條件下保持穩(wěn)定,不易開裂脫落,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與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結合后形成新的結構,即使路緣石在受溫度變化、凍脹、除雪劑等因素的影響下,也不會出現(xiàn)開裂、起皮等病害,達到了路緣石耐久性的目的。
10、進一步地,通過在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外表面設置一層由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夠層的包裹層,進一步提高了路緣石的防滲、防凍和抗腐蝕性能。
1.一種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包括由透水混凝土澆筑成型的透水混凝土路緣石(1),耐久性路緣石結構設置在公路硬路肩或路緣帶外側,透水混凝土路緣石中形成有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空隙(2);其特征在于: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空隙(2)中填充有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3),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3)由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凝固形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路緣石(1)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包裹層(4),包裹層由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3)構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層(4)的外圍包裹有一層避免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滲出的塑料薄膜(5)。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路緣石(1)上部的內側設置有傾斜坡面(8)。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其特征在于:構成透水混凝土路緣石(1)的透水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徑不超過2cm,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連通孔隙率在20%~26%,構成透水混凝土路緣石的透水混凝土的強度為25mpa~35mpa。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中水泥的強度等級不小于32.5級,水泥復合聚丙烯酸酯乳液30分鐘流動性為10s~18s。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久性路緣石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路緣石(1)的長度為50cm~1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