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軌下墊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軌下墊板,涉及鐵路軌道領域。該墊板包括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第一板體可拆卸固定在第二板體的頂部,第一板體上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凹坑結構,且相鄰的凹坑結構之間有一定距離,受壓時凹坑內(nèi)部可平緩地被周圍材料填滿,同時將載荷通過較硬的第二板體傳遞到軌枕或扣件系統(tǒng)鐵墊板上,避免了軌下墊板與軌底和/或軌枕/鐵墊板之間的接觸應力集中效應。第一板體的四角處設有第一限位凸臺,第二板體的四角處設有第二限位凸臺,當軌下墊板被安裝在軌道上時,限位凸臺被壓緊,可以防止軌下墊板在鋼軌下的不規(guī)則移動。
【專利說明】
一種組合軌下墊板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軌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軌下的彈性墊板。
【背景技術】
[0002]鋼軌扣件是鐵路軌道系統(tǒng)的一個必備部件,能長期、有效地保持鋼軌和軌枕的可靠聯(lián)結,并能在動力作用下充分發(fā)揮其緩沖減震性能,延緩軌道殘余變形積累。因此要求其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和彈性,還應構造簡單,便于安裝和拆分。由于軌道交通通常使用走行軌作為回流軌,因此要求扣件必須具備良好的絕緣性能,防止電流通過扣件泄露,造成結構鋼筋和市政管線電腐蝕。
[0003]軌下墊板是鋼軌扣件組件中的一個重要零件,目前已經(jīng)公開了許多矩形平面狀的軌下墊板,作為減震和吸收動載荷的部件應用于鐵路上。這類軌下墊板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壓破損,破損后的墊板不能繼續(xù)使用,需要更換,導致使用成本較高;同時,墊板容易出現(xiàn)松動和移位,使得墊板受力不均,導致墊板及與墊板相配合的鋼軌扣件組件容易磨損,使用壽命縮短。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軌下墊板,能夠延長組合軌下墊板及鋼軌扣件組件的使用壽命。
[0005]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軌下墊板,包括第一板體,所述組合軌下墊板還包括第二板體,所述第一板體可拆卸固定在第二板體的頂部,所述第一板體上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凹坑結構,且相鄰的凹坑結構之間有一定距離;
[0006]所述第一板體的四角處設有第一限位凸臺,所述第一限位凸臺用于限制第一板體的移動;所述第二板體的四角處設有第二限位凸臺,所述第二限位凸臺用于限制第二板體的移動。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二板體相對兩側(cè)設有用于限制第一板體移動的限位邊,所述限位邊上設有若干個凸起結構。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二限位凸臺設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用于在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相配合時,包繞所述第一限位凸臺。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板體上設有第一聯(lián)結結構,且所述第二板體上設有與第一聯(lián)結結構配合使用的第二聯(lián)結結構,所述第一聯(lián)結結構與第二聯(lián)結結構可拆卸連接。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聯(lián)結結構位于第一限位凸臺下方,所述第二聯(lián)結結構位于第二限位凸臺上。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凹坑結構的縱截面呈圓弧形。
[0012]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板體頂面或底面設有若干個凹坑結構。
[0013]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板體頂面與底面均設有若干個凹坑結構。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位于頂面的凹坑結構與位于底面的凹坑結構錯列布置。
[0015]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一限位凸臺、第二限位凸臺和限位邊均由彈性絕緣材料制成。
[001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0017](I)本實用新型一種組合軌下墊板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一板體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板體頂部,受壓時第一板體能夠?qū)⑤d荷通過較硬的第二板體傳遞到軌枕或扣件系統(tǒng)鐵墊板上,避免了軌下墊板與軌底和/或軌枕/鐵墊板之間的接觸應力集中效應,增加了組合軌下墊板的耐久性。
[0018](2)第一板體上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凹坑結構,當車輛通過時,凹坑結構部分的空間可平緩地被周圍材料填滿,發(fā)生彈性形變,對壓力的緩沖效果比未設有凹坑結構時更好。
[0019](3)第一板體上設有第一限位凸臺,第二板體上設有第二限位凸臺,當組合軌下墊板被安裝在軌道上時,第一限位凸臺和第二限位凸臺被壓緊,可以防止軌下墊板在鋼軌下面的不規(guī)則移動,極大地提高了組合軌下墊板及其余扣件組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組合軌下墊板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為組合軌下墊板未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第一板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圖;
[0024]圖5為第一板體頂面的不意圖;
[0025]圖6為第一板體底面的示意圖;
[0026]圖7為第二板體頂面的示意圖;
[0027]圖8為第二板體底面的示意圖。
[0028]圖中:丨-第一板體,2-第二板體,3-凹坑結構,4-第一限位凸臺,5-第二限位凸臺,
6-限位邊,7-第一聯(lián)結結構,8-第二聯(lián)結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參見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軌下墊板,包括第一板體1、第二板體2,第一板體I可拆卸固定在第二板體2的頂部。
[0031]第一板體1、第二板體2采用彈性絕緣材料制成,例如PU(polyurethane—聚氨酯)和HVN(high viscosity nylon—高粘度尼龍),受壓時能發(fā)生彈性形變,并且具有絕緣性,防止電流通過軌下墊板泄露,造成結構鋼筋和市政管線電腐蝕。
[0032]參見圖3、圖4所示,第一板體I上均勻設有若干個凹坑結構3,凹坑結構3的縱截面呈圓弧形,相鄰的凹坑結構3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當受壓時,第一板體I發(fā)生彈性形變,凹坑結構3內(nèi)部分空間被周圍部分填滿,能起到對壓力的緩沖作用。并且凹坑結構3的均勻分布,能夠使第一板體I受力更均勻。第二板體2上不設有凹坑結構3。
[0033]當車輛通過時,第一板體I能夠?qū)⑤d荷通過較硬的第二板體2傳遞到軌枕或扣件系統(tǒng)鐵墊板上,避免了軌下墊板與軌底和/或軌枕/鐵墊板之間的接觸應力集中效應,增加了組合軌下墊板的耐久性。
[0034]參見圖5、圖6所示,第一板體I至少一面上設有若干個凹坑結構3,凹坑結構3可以位于第一板體I的頂面,或位于第一板體I的底面,或位于第一板體I的頂面和底面。
[0035]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第一板體I頂面和底面均設有凹坑結構3,此時第一板體I兩面都可以發(fā)生彈性形變填充凹坑結構3內(nèi)部空間,對壓力的緩沖效果最佳。當?shù)谝话弩wI頂面和底面均設有凹坑結構3時,凹坑結構3錯列布置,兩面的凹坑結構被填充部分錯開,對壓力的緩沖效果更好。
[0036]參見圖3、圖7所示,第一板體I的四角處設有第一限位凸臺4,第一限位凸臺4用于限制第一板體I的移動;第二板體2的四角處設有第二限位凸臺5,第二限位凸臺5設有凹陷部分,該凹陷部分用于在第一板體I與第二板體2相配合時,包繞第一限位凸臺4,從而限制第二板體2的移動,并且同時限制第一板體I與第二板體2之間發(fā)生相對位移。
[0037]第二板體2相對兩側(cè)還設有限位邊6,限位邊6用于限制第二板體2的移動,限位邊6上設有凸起結構,相鄰的凸起結構之間有一定距離。在安裝時,第一限位凸臺4、第二限位凸臺5、限位邊6會被壓緊在鋼軌下,從而減少組合軌下墊板在剛軌下的不規(guī)則移動,使組合軌下墊板和與組合軌下墊板相配合使用的鋼軌扣件組件不易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0038]第一限位凸臺4沿第一板體I中心線對稱布置,第二限位凸臺5沿第二板體2中心線對稱布置,使四角處受力更均勻,因此能更好地限制軌下墊板的移動。
[0039]參見圖4、圖8所示,第一板體I上設有第一聯(lián)結結構7,第二板體2上設有用于與第一板體連接的第二聯(lián)結結構8,第一聯(lián)結結構7、第二聯(lián)結結構8可以為一個或者多個,本實施例中,第一聯(lián)結結構7、第二聯(lián)結結構8均優(yōu)選為4個。
[0040]當?shù)谝宦?lián)結結構7和第二聯(lián)結結構8相結合時,第一板體I和第二板體2呈連接狀態(tài),當?shù)谝宦?lián)結結構7和第二聯(lián)結結構8未結合時,第一板體I和第二板體2呈分開狀態(tài),可拆卸式的聯(lián)結結構方便了當?shù)谝话弩w或第二板體其中一塊板體受損時的更換。
[0041]此處的可拆卸的機械聯(lián)結結構有多種,例如常用的螺紋連接、鍵連接、銷連接、鉚接,還有將兩個部件互相扣在一起的滑動連接等,因此對第一聯(lián)結結構8、第二聯(lián)結結構9的材質(zhì)和連接方式不做限定。
[0042]第二板體2,頂面與第一板體I通過聯(lián)結結構連接,底面與軌枕或扣件墊板接觸,從而把壓力向下傳遞,減緩組合軌下墊板所承受的負載。
[0043]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chǎn)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組合軌下墊板,包括第一板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軌下墊板還包括第二板體(2),所述第一板體(I)可拆卸固定在第二板體(2)的頂部,所述第一板體(I)上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凹坑結構(3),且相鄰的凹坑結構(3)之間有一定距離; 所述第一板體(I)的四角處設有第一限位凸臺(4),所述第一限位凸臺(4)用于限制第一板體(I)的移動;所述第二板體(2)的四角處設有第二限位凸臺(5),所述第二限位凸臺(5)用于限制第二板體(2)的移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體(2)相對兩側(cè)設有用于限制第一板體(I)移動的限位邊(6),所述限位邊(6)上設有若干個凸起結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凸臺(5)設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用于在第一板體(I)與第二板體(2)相配合時,包繞所述第一限位凸臺⑷。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I)上設有第一聯(lián)結結構(7),且所述第二板體(2)上設有與第一聯(lián)結結構(7)配合使用的第二聯(lián)結結構(8),所述第一聯(lián)結結構(7)與第二聯(lián)結結構(8)可拆卸連接。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聯(lián)結結構(7)位于第一限位凸臺(4)下方,所述第二聯(lián)結結構(8)位于第二限位凸臺(5)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結構(3)的縱截面呈圓弧形。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I)頂面或底面設有若干個凹坑結構(3)。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I)頂面與底面均設有若干個凹坑結構(3)。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位于頂面的凹坑結構(3)與位于底面的凹坑結構(3)錯列布置。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組合軌下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I)、第二板體(2)、第一限位凸臺(4)、第二限位凸臺(5)和限位邊(6)均由彈性絕緣材料制成。
【文檔編號】E01B9/68GK205443812SQ201620181445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0日
【發(fā)明人】周鋼, 高嵩, 李文洲
【申請人】瑞泰潘得路鐵路技術(武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