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檢測用的器具,特別是涉及被試件在檢測時不能受軸向外力的一種夾具。
目前所使用的夾具根據(jù)專利號為ZL00210724.4發(fā)明名稱為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都已很好地解決了如下缺點1、有些方案中需在管材中設置穿杠,使夾具對三通、彎頭等管件無法實施裝夾;2、有些方案無法裝夾不同壁厚的被試件;3、針對半硬質管材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使硬質和半硬質塑性管材夾具無法統(tǒng)一;4、有些測試管件需要事先在加熱的硅油中浸入處理、軟化,裝夾時間過長;5、試驗后,被試件與夾具緊固在一起,不便于拆卸,容易損壞夾具;6、一般夾具一次性裝夾很難成功,主要存在密封性不好、漏水等情況;7、有些夾具結構復雜,笨重等。
現(xiàn)存在如下問題夾具過重、對現(xiàn)有被試件密封可靠性欠佳、裝夾時間過長、實驗過程繁鎖。
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其目的在于解決檢測用夾具在夾具過重、對現(xiàn)有被試件密封可靠性欠佳、裝夾時間過長、實驗過程繁鎖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加以實現(xiàn)的一種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包括有接頭、密封座、O型密封圈、壓環(huán)、鎖母、卡環(huán),其特征在于卡環(huán)與鎖母聯(lián)接在一起,密封座內的密封圈處為錐面結構。
在密封座上安裝有放氣閥。
鎖母與卡環(huán)之間設置有自彈開裝置。
密封座上設置有吊環(huán)。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一種結構就可以實現(xiàn)對三通、彎頭等管件、管材,不同壁厚的被試件以及硬質和半硬質材料的被試件進行裝夾,由于取消了原專利中的管座,可使夾具輕便;由于密封座3內O型密封圈處設有錐面結構,可以實現(xiàn)一次性裝夾成功,密封可靠性增強,被試件無需進行熱處理就可直接裝夾,大大減少裝夾時間。由于鎖母7與卡環(huán)8之間設置有自彈開裝置10,可使試驗后被試件與夾具易于拆卸等實用要求。同時由于在密封座3上安裝有放氣閥4,可以實現(xiàn)將試件放入水箱前無需充水,減輕操作重量。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附
圖1的A向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具體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夾具通過接頭2與壓力試驗設備連接,可實現(xiàn)對被試件9的壓力試驗。夾具上設有的密封座3、鎖母7、卡環(huán)8,可把被試件9的出入口管段固緊在夾具內,從而可以實現(xiàn)管材、管件夾具的統(tǒng)一和硬質、半硬質材料被試件夾具的統(tǒng)一。通過夾具的密封座3、密封圈5、壓環(huán)6、鎖母7和卡環(huán)8這些結構,可大大增加被試件9的密封效果,實現(xiàn)一次裝夾成功,節(jié)省裝夾時間。該夾具的主要結構件均采用優(yōu)質鋁合金材料,使夾具的重量減輕了2/3。由于鎖母7和卡環(huán)8聯(lián)接時采用彈簧10的結構,使被試件9與夾具易于拆卸。由于卡環(huán)8為水平中開式結構,不僅可以實現(xiàn)固定被試件9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起到限制密封座3受壓時產(chǎn)生軸向位移的作用。
在檢測過程中,首先將鎖母7、壓環(huán)6、密封圈5依次套在被試件9的出入口上,將該出入口裝入帶有接頭2的密封座3內,鎖緊鎖母后,將鎖母7上的卡環(huán)8壓緊并同定在被試件9上,然后進行檢測。
權利要求1.一種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包括有接頭(2)、密封座(3)、O型密封圈(5)、壓環(huán)(6)、鎖母(7)、卡環(huán)(8),其特征在于卡環(huán)(8)與鎖母(7)聯(lián)接在一起,密封座(3)內的密封圈(5)處為錐面結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座(3)上安裝有放氣閥(4)。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其特征在于鎖母(7)與卡環(huán)(8)之間設置有自彈開裝置(10)。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管耐壓實驗用夾具,其特征在于密封座(3)上設置有吊鉤(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檢測用的器具,特別是涉及被試件在檢測時不能受軸向外力的一種夾具。其特征在于:卡環(huán)與鎖母聯(lián)接在一起,密封座內的密封圈處為錐面結構;在密封座上安裝有放氣閥;鎖母與卡環(huán)之間設置有自彈開裝置;密封座上設置有吊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檢測用夾具在夾具過重、對現(xiàn)有被試件密封可靠性欠佳、裝夾時間過長、實驗過程繁瑣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文檔編號B25B11/00GK2471479SQ0121136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月16日
發(fā)明者李攀, 張旭, 李文生, 李寶明 申請人:李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