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棘輪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關于一種棘輪扳手結構改良,尤指一種具有退齒更為順利之棘輪扳手,屬棘輪扳手工具。
一般棘輪扳手具有數(shù)十種基本旋動結構,使其具有正逆轉旋動螺合件之功效者,如美國專利案5626062 SOCKET AND RATCHET WRENCH,臺灣專利申請?zhí)?4202560、公告號262785“手工具之驅動結構(二)”,美國專利5230262“RATCHET WRENCH”,臺灣專利申請?zhí)?8217483、公告號399509“扳手制動方向之改良結構”,臺灣專利申請?zhí)?4201243、公告號281946“手工具驅動結構(一)”以及臺灣專利申請?zhí)?8212192、公告號386476“棘輪扳手改良結構”等專利所揭露之結構,即為目前棘輪扳手之各種旋動結構。
目前各類形專利結構之棘輪扳手旋動原理主要系利用當手一方向旋動棘輪扳手之手柄時,棘輪扳手內部之壁壓迫制齒(所謂制齒即為臺灣專利申請?zhí)?4202560專利結構之元件25、臺灣專利申請?zhí)?8217483之專利結構元件3,此類似與棘輪相咬合旋動功效之元件,于此申請案中為方便說明均統(tǒng)稱為制齒),而制齒再與棘輪相咬合,如此而旋動螺合件,當反向旋動時,因棘輪扳手內部之壁并無壓迫制齒,制齒無法再迫使棘輪旋動,而棘輪本身并受限于螺合件無法自由旋轉,如此棘輪與制齒間即產生制齒退齒現(xiàn)象,因此棘輪扳手即可一方向旋動螺合件,而另一方向無法旋動螺合件,此即為目前各類形棘輪扳手之旋動原理,但此棘輪扳手于退齒時即產生下述之缺失無論各類形之棘輪扳手結構,棘輪與制齒間之退齒現(xiàn)象主要系因制齒與棘輪扳手之壁并無接觸且棘輪受限于螺合件無法自由旋轉,如此克服制齒后部彈簧之力量而產生退齒現(xiàn)象,因此棘輪與制齒間之退齒主要系因上述之因素而自動于反向時產生退齒作用,但有時若螺合件已旋開至某一定之程度,螺合件本身于螺孔內系無多少之阻力,亦即棘輪亦無多少之阻力,如此當棘輪之阻力小于制齒后部彈性力時,制齒之退齒現(xiàn)象即無法發(fā)生,如此棘輪扳手于正轉或反轉時,制齒均能帶動棘輪再旋動螺合件,此即為一般棘輪扳手于當螺合件已松開某一程度時所產生之困擾,一般而言修車技工當遇到此情況時,常將棘輪扳手與螺合件分開,用手直接旋動螺合件,便此作業(yè)方并不恰當,為改善上述之缺失,常將制齒后端之彈性元件之彈性力改為較小,如此改善之情形,無論將制齒后端之彈性元件彈性力如何改小,亦會造成無法退齒之現(xiàn)象。
本實用新型一種棘輪扳手,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棘輪扳手其具有高扭力雙向制動,操作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一種棘輪扳手,其主要系于棘輪扳手制齒之卡制齒上適當位置設至少一容孔,于孔內置入彈性體,藉此,當制齒與棘輪相咬合時,制齒可因卡制齒面上之彈性體,使制齒與棘輪間可因彈性力而具一小間距,提供制齒與棘輪間退齒時更為順利。
其中,彈性體為鋼珠與彈性元件之組合。
其中,彈性體亦可為任何具彈性作用之元件。
本實用新型一種棘輪扳手,其優(yōu)點是因其結構之改良設計,當制齒為棘輪相咬合時,制齒可因卡制齒面上之彈性體,使制齒與棘輪間可因彈性力而具一小間距,使制齒與棘輪間退齒時更為順利,提高了其使用價值,操作使用更方便。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圖圖1系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棘輪扳手之分解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棘輪扳手組合立體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棘輪扳手順時針旋動示意圖。
圖4系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棘輪扳手強迫跳齒示意圖。
圖5系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6系本實用新型運用于另一形式棘棘輪扳手示意圖。
圖7系本實用新型運用于另一形式棘棘輪扳手示意圖。
圖8系本實用新型運用于另一形式棘棘輪扳手示意圖。
圖中標號如下10棘輪扳手11容置孔12卡緣13容置槽 14抵制緣20棘輪21六角槽 22咬合齒23套合端30制齒31靠抵面32卡制齒
33缺槽 34樞桿 35容孔40彈性體50抵制體51抵緣60轉向塊70鋼珠 71彈性元件80頂制件茲舉實施例并配合
如下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棘輪扳手,其主要特征在于棘輪扳手10制齒30之卡制齒32上適當位置設至少一容孔35,于容孔35內置入彈性體,彈性體一般可為常用鋼珠70與彈性元件71之組合,藉此,當制齒30與棘輪20相咬合時,制齒30可因卡制齒32面上之彈性體,使制齒30與棘輪20間可因彈性力而具一小間距,提供制齒30與棘輪20間退齒時更為順利。
當本實用新型之結構實施于申請人于2000年11朋24日在臺灣申請之申請?zhí)?9220599、專利名稱“棘輪扳手結構改良”時,請參閱圖1所示,其主要系于棘輪扳手10具一容置孔11,容置孔11底端內徑稍小形成一卡緣12,于容置孔11內可容置一棘輪20,棘輪20之外周緣并具咬合齒22,棘輪20之中心處形成六解槽21或其他形狀之槽孔以配合各式之螺合件,容置孔12之一側設一容置槽13,容置槽13之空間以供制齒30、轉向塊60、二抵制件50及二彈性體40容置,容置槽13于適當位置并形成兩抵制緣14,制齒30約略形成半弧狀,于適當位置形成缺槽33,于缺槽33適當位置凸伸一樞桿34,樞桿34可樞設一轉向塊60,轉向塊60中央具樞孔以樞設于樞桿34上,制齒30于一側形成可與棘輪20之咬合齒22相互咬合之卡制齒32,于卡制齒32之齒面上設至少一容孔35,于容孔35內置入鋼珠70與彈性元件71,制齒30之兩側邊面形成靠抵面31并抵靠于容置槽13之兩邊面上。另一邊面再受二左右兩抵制件50所抵制,兩抵制件50上端形成與抵制面可抵制于制齒30之底端,兩抵制件50尾端形成抵緣51再靠抵于容置槽13之抵制緣14上,兩抵制件50再受彈性體40抵制,使制齒30因彈性體40之彈性可與棘輪20相嚙合,彈性體40之另一端再靠抵于容置槽13之邊面上,當整體組合后即如圖2所示。
另外于整體組合后可利用一面板將之蓋合,蓋合方式可于面板適當位置上設有數(shù)裝配孔,而棘輪扳手10上設有數(shù)螺孔,面板再直接螺設于棘輪扳手10上,此蓋合方式即為習用之設計,全部之結構即可不掉出,當面板蓋合后,面板相對于轉向塊60位置挖一槽孔,再利用一轉鈕與轉向塊60固設,如此即可由棘輪扳手10外部旋轉轉鈕控制棘輪扳手10內部轉向塊60左右轉動。
當旋動時,請繼續(xù)參閱圖3所示,旋轉轉向塊60,迫使轉向塊60壓抵左抵制件50,使左抵制件50與制齒30分開,順時針旋動棘輪扳手10,棘輪扳手10壓抵右抵制件50,右抵制件50再壓迫制齒30,如此即可順時旋動棘輪20旋動螺合件。
當逆針旋動時,棘輪20受限于螺合件,且左抵制件50已被轉向塊60推開,因此棘輪扳手10無法帶動制齒30旋動棘輪20,且此時因制齒30并無受棘輪扳手10內部之壁壓迫,制齒30卡制齒32面上置入鋼珠70與彈性元件71,即將制齒30與棘輪20分開一小距離,如此即幫助產生棘輪20與制齒30之跳齒現(xiàn)象,如圖4所示。
本實用新型最主要之功效在于原先各專利申請之棘輪扳手,其結構系因制齒與棘輪扳手之壁并無接觸且棘輪受限于螺合件無法自由旋轉,如此克服制齒后部彈簧之力量而產生自動退齒現(xiàn)象,而本實用新型之結構原理主要系于制齒30之卡制齒32面上置入一彈性體,因此即可于退齒時幫助制齒30與棘輪20脫離,如此當旋動螺合件而螺合件之阻力較小時均可達到退齒之功效,此即為本實用新型最大之目的。
請繼續(xù)參閱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之結構亦可運用于一般之套筒扳手上,于棘輪扳手10上不是形成六角槽21而是凸伸一套合端23,套合端23即可套合套筒而形成類似套筒扳手之功效。
當本實用新型運用于一般單向之棘輪扳手10時,所謂單向棘輪扳手10即為類似臺灣專利申請?zhí)?4201243、公告號281946“手工具驅動結構(一)”相同功效之棘輪扳手,于制齒30上亦挖一容孔35,于容孔35內置入鋼珠70及彈性元件71,如此亦具幫助退齒之現(xiàn)象。
當本實用新型運用于另一單向之棘輪扳手10時,請繼續(xù)參閱圖7所示,于制齒30上亦挖一容孔35,于容孔35內置入鋼珠70及彈性元件71,如此亦具幫助退齒之現(xiàn)象。
當本實用新型運用于雙向之棘輪扳手10時,請繼續(xù)參閱圖8所示,此類形之棘輪扳手10與圖7所示之棘輪扳手10最大的不同在于具有雙向制動之功效,如此容孔35、鋼珠70、彈性元件71及頂制件80即均為二個,當利用各種控制方式使制齒30靠抵于容置槽13之一邊面時,即具雙向旋動之功效。
本實用新型之另一實施例,彈性體除常用鋼珠70與彈性元件71之配合外,亦可為任何具彈性作用之元件。
本實用新型最值得一提的,本實用新型之原理主要在于棘輪扳手10制齒30之卡制齒32上適當位置設至少一容孔35,于容孔35內置入彈性體,藉此,當制齒30與棘輪20相咬合時,制齒30可因卡制齒32面上之彈性體,使制齒30與棘輪20間可因彈性力而具一小間距,提供制齒30與棘輪20間退齒時更為順利,因此無論于任何專利結構如上述之專利結構或習用結構之棘輪扳手于其制齒埋入彈性體,均為本實用新型之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棘輪扳手制齒之卡制齒上預定位置處設至少一容孔,于容孔內置入彈性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棘輪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彈性體為鋼珠與彈性元件之組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棘輪扳手,其主要系于棘輪扳手制齒之卡制齒上適當位置設至少一容孔,于容孔內置入彈性體,藉此,當制齒與棘輪相咬合進,制齒可因卡制齒面上之彈性體,使制齒與棘輪間可因彈性力而具一小間距,提供制齒與棘輪間退齒時更為順利。
文檔編號B25B13/00GK2474282SQ01218719
公開日2002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4月2日
發(fā)明者陳木林 申請人:陳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