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摘掛鉤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動機械手,具體地說是氣體驅動的具有摘鉤和掛鉤功能的
機械手。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生產(chǎn)搬運作業(yè)中,大部分摘掛鉤作業(yè)都采用人工掛鉤和摘鉤方式,如建筑施 工、工廠搬運、礦山機械等領域,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環(huán)境惡劣,工作效率低,而且存 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企業(yè)和操作人員自身來說都是一種潛在的風險。在摘掛鉤作業(yè)領域 中,目前缺乏一種能自動摘掛鉤的機械手。
發(fā)明內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掛鉤強度大、安裝維護方
便,可以實現(xiàn)自動摘鉤和掛鉤工程作業(yè)的氣動機械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xiàn)的 該自動摘掛鉤機械手具體是由位置傳感器、STC8051單片機控制裝置、電磁閥、雙 作用氣缸、法蘭支架、雙指型掛鉤、彈簧、擋塊、配合導桿及一些附屬機構組成的。雙作用氣 缸指兩腔可以分別輸入壓縮空氣,并且通過電磁閥換向來實現(xiàn)雙向運動的氣缸,氣缸前端 牢固地安裝在法蘭支架上,其活塞的前端分別與雙指型掛鉤和配合導桿聯(lián)接,在斜立氣缸 的帶動下雙指型掛鉤繞著支點轉動,而在直立氣缸的帶動下配合導桿可上下移動。并且有 安全彈簧和配合導桿一起聯(lián)合使用,可防止機械手突然斷電氣缸漏氣造成脫鉤危險。 當位置傳感器檢測到雙指型掛鉤移動到指定位置時,STC8051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控
制兩個雙作用氣缸聯(lián)合動作,使配合導桿穿過雙指型掛鉤的圓孔并與之鎖緊,從而實現(xiàn)自 動掛鉤或摘鉤動作。在垂直氣缸的作用下,配合導桿上下移動,與雙指型掛鉤鎖緊或分離, 使基礎件的吊環(huán)與雙指型掛鉤配合或脫離,從而將基礎件提升或放下。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雙指型掛鉤,2、氣缸,3、擋塊,4、螺紋孔,5、法蘭支架,6、氣缸,7、彈簧,8、
配合導桿。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結構如附圖所示,其包括雙指型掛鉤1、氣缸2、擋塊3、螺紋孔4、法蘭支 架5、氣缸6、彈簧7、配合導桿8、位置傳感器、電磁閥、STC8051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當位置傳 感器檢測到法蘭支架5移動到靠近所需提升物體時,由STC8051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控制氣缸 2使之伸出,讓雙指型掛鉤1直立并且使待掛基礎件吊環(huán)正好位于兩個手指之間,然后單片 機控制氣缸6使之動作讓配合導桿8穿過兩個手指間的圓孔,起到鎖緊的目的,從而完成自動掛鉤作業(yè)。當需完成自動摘鉤作業(yè)時,由STC8051單片機控制改變操作順序,先使氣缸6 回縮,配合導桿8與雙指型掛鉤1脫離,然后控制氣缸2回縮使雙指型掛鉤1順時針轉動與 基礎件的吊環(huán)分離,從而順序地完成摘鉤作業(yè)。 本實用新型利用安全彈簧配和氣缸一起配合使用,解決了基礎件容易脫鉤的問 題,而且能夠代替?zhèn)鹘y(tǒng)的人工摘掛鉤作業(yè),簡化了操作工藝,改善了勞動條件,節(jié)省了作業(yè) 人員,保障了生產(chǎn)安全減輕勞動強度,避免了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裝質量。 而且價格低廉、結構緊湊、簡化了操作工藝,能夠提高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
旦 足。
權利要求自動摘掛鉤機械手,具體是由位置傳感器、STC8051單片機控制裝置、電磁閥、雙作用氣缸、法蘭立柱支架、雙指型掛鉤、彈簧、擋塊、配合導桿及一些附屬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雙作用氣缸的前端安裝在法蘭支架上,氣缸活塞的前端分別與雙指型掛鉤和配合導桿聯(lián)接,當位置傳感器檢測到雙指型掛鉤移動到指定位置時,STC8051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控制兩個氣缸聯(lián)合作用,使配合導桿穿過雙指型掛鉤的圓孔,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掛鉤或摘鉤動作。
2. 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自動摘掛鉤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兩個雙作用氣缸的安裝 是通過可拆卸的螺釘或銷釘與法蘭支架聯(lián)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自動摘掛鉤機械手,屬于機械制造領域。這自動摘掛鉤機械手具體是由位置傳感器、STC8051單片機控制裝置、電磁閥、雙作用氣缸、法蘭支架、雙指型掛鉤、彈簧、擋塊、配合導桿及一些附屬機構組成。雙作用氣缸分別安裝在法蘭支架上,STC8051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位置傳感器檢測的信號控制兩個雙作用氣缸聯(lián)合作用,使配合導桿穿過雙指型掛鉤的圓孔并與之鎖緊,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掛鉤或摘鉤動作。本自動摘掛鉤機械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掛鉤強度大,可防止脫鉤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25J9/16GK201455996SQ200920024710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于復生, 劉繼志, 董茂起, 路松 申請人: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