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鉆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結構緊湊、加工精度高、生產效率高的鉆孔機。
背景技術:
印制電路板,又稱印刷電路板、印刷線路板,簡稱印制板,英文簡稱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或PWB(printed wiring board),以絕緣板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個導電圖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緊固孔、金屬化孔等),用來代替以往裝置電子元器件的底盤,并實現(xiàn)電子元器件之間的相互連接。由于這種板是采用電子印刷術制作的, 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習慣稱“印制線路板”為“印制電路”是不確切的,因為在印制板上并沒有“印制元件”而僅有布線。
印制電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其中,印制電路板中的孔 (Through hole / via)導通孔可使兩層次以上的線路彼此導通,較大的導通孔則做為零件插件用,另外有非導通孔(nPTH)通常用來作為表面貼裝定位,組裝時固定螺絲用。
隨著印制電路板發(fā)展得越來越快,從而也帶動了鉆孔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鉆孔機雖然具有對印制電路板鉆孔的功能,都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1、傳統(tǒng)鉆孔機在工作的過程中,由于鉆頭鉆在印制電路板上,會產生很多粉塵,而傳統(tǒng)的鉆孔機并未安裝有吸粉裝置,所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空氣污染,不利于工作人員進行正常的工作生產,阻礙了生產制造效率。
2、傳統(tǒng)鉆孔機所采用的油冷裝置一般都是由一散熱體以及鑲嵌于散熱體中的散熱管構成,其中,所述散熱管中的散熱管出口和散熱管進口顯露于散熱體外。所述散熱管極短,只在散熱體中繞幾圈,這樣結構的冷卻效果不理想,得不到所需的冷卻油,導致與其連接的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不高,使用起來十分不方便。
3、傳統(tǒng)的鉆機一般都沒有安裝有斷刀檢測裝置,即一種檢測鉆頭或鉆刀是否折斷的機構。這樣導致在生產過程中鉆頭或鉆刀是否折斷都不警告,會使提高產生不良產品的出品幾率,同時阻礙了生產,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降低了生產效率。
4、傳統(tǒng)鉆機所用的移動平臺,包括,一機臺以及固定安裝于機臺上的機架,所述機臺上設置有X軸平臺;所述機架設置有Y軸導軌;所述X軸平臺配合Y軸平臺連動,其中,所述機架設置有供Y軸平臺移動的Y軸導軌,機臺設置有供X軸平臺移動的X軸導軌。工作使,X軸平臺沿著X軸軌跡運行,Y軸平臺沿著Y軸軌跡運行,此雖然此結構具有移動功能, 但是由于所述X軸平臺以及Y軸平臺均沒有設置有用于提高運行軌跡精度的裝置,導致整個機器的運行軌跡都不精確,使整個機器的運行運行不順暢,阻礙了生產效率。
5、傳統(tǒng)的鉆機工作平臺中的電木是一體成型,導致整體面積較大,而且只是通過底座上設置的銷釘將其定位并使用膠紙將四周貼好,此結構的穩(wěn)固性較差,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變形以及容易松動,很容易造成產品品質異常。由于鉆機在工作的過程中,只是使用鉆機工作平臺中的電木兩側,中間很大部分都使用不上;另外,電木磨損需要更換時,將整塊電木更換,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提高了生產制造成本。
6、傳統(tǒng)鉆機所用的機械手的抓手裝置都是由一汽缸配合一抓取裝置構成;所述抓取裝置呈爪狀,其通過汽缸連動抓取裝置抓取物體。這種結構的機械手抓手裝置雖然具有一定的抓取功能,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其只是采用單一的汽缸配合抓取裝置連動,進行抓取動作,其抓取動作不夠靈敏,而且抓取物體時不夠穩(wěn)固,導致阻礙了生產制造的效率。
7、傳統(tǒng)鉆機所用的氣缸的活塞密封圈與氣缸本體之間以及活塞桿與防塵圈之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接觸摩擦,極大的影響了氣缸的工作效率。為有效減少氣缸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業(yè)內做了諸多有意義的探索,如1、提高氣缸的加工精度;2、采用特殊的潤滑劑;3、使用摩擦系數(shù)小的材料等。上述一系列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氣缸的摩擦力,減低能量的損耗,但是仍然無法徹底解決摩擦力問題,且整個氣缸的加工成本不斷地提高,使用壽命也會大大降低。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的這種氣缸結構帶來的不良后果是能源的浪費、以及維護的不便。潤滑油的泄露往往造成不可彌補的環(huán)境危害,可見,此種氣缸結構已經非常不符合當前的環(huán)保主題。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加工精度高、生產效率高的鉆孔機。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鉆孔機,其包括一機臺,該機臺作為整個鉆機的承載裝置;一機架,該機架安裝于機臺上;一移動平臺,包括安裝于機臺上的X軸平臺以及安裝于機架上的Y軸平臺;一斷刀檢測機構,該斷刀檢測機構通過其殼體固定安裝于機架上;一吸粉裝置,該吸粉裝置安裝于機架旁側,并通過一小吸塵管與斷刀檢測裝置的殼體連通;一油冷裝置,該油冷裝置安裝于機架旁側;所述機架上安裝有至少六個機械手裝置,該機械手裝置包括一主抓手裝置以及安裝于主抓手裝置旁側的副抓手裝置。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移動平臺,其包括所述機架設置有供Y軸平臺移動的Y軸導軌,所述機臺設置有供X軸平臺移動的X軸導軌,所述機架設置有提高Y 軸平臺移動精度的Y軸絲桿裝置和感應Y軸平臺移動位移的光柵尺;所述機臺設置有提高 X軸平臺移動精度的X軸絲桿裝置和感應X軸平臺移動位移的光柵尺。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移動平臺上安裝有一工作平臺,該工作平臺包括一底座和一安裝于底座上的電木,所述電木突出于底座表面,所述電木包括第一電木、第二電木和第三電木,第一電木、第二電木和第三電木分別設置于底座。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斷刀檢測機構,其包括一安裝板,該安裝板作為承置整個機構的裝置;一殼體,該殼體內形成有一容納空間;一紅外檢測裝置,該紅外檢測裝置固定安裝于所述容納空間內;一固定架,該固定架套接于殼體的表面,該固定架的兩端固定安裝于安裝板上。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吸粉裝置,其包括一箱體,該箱體內設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一吸塵馬達,該吸塵馬達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空腔中廣鼓風機;該鼓風機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空腔中;一濾塵器;該濾塵器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三空腔中;所述箱體側邊設置安裝有一與第三空腔連通的吸塵管,其頂端設置有一排塵管,所述吸塵管與所述小吸塵管連通。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油冷裝置,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作為整個裝置的承載件;一殼體,該殼體固定安裝于基座上;一隔板將所述殼體的內腔分隔為第一內腔和第二內腔;一冷凝器,該冷凝器固定安裝于第一內腔中;一壓縮機,該壓縮機固定安裝于第二內腔中;一蒸發(fā)器,該蒸發(fā)器固定安裝于第二內腔中;一油箱,該油箱固定安裝于殼體旁側;所述的冷凝器、蒸發(fā)器和壓縮機通過管體相互連通,并相互配合運作。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主抓手裝置,其包括一本體,該本體中設置有一第一空腔,其后端設置有一限位部,其前端設置安裝有一防塵蓋;一氣缸后座,該氣缸后座前端設置有與所述限位部匹配的嵌位部,并通過該嵌位部固定安裝于本體后端;第一培林,該第一培林固定安裝于所述本體后端,其貫設有一第一通孔;第二培林,該第二培林固定安裝于所述本體前端,其貫設有一第二通孔;一軸芯,該軸芯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于第二通孔活動安裝于本體中;所述軸芯中還設置有一軸孔;所述軸孔前端安裝有一頂桿,末設置有一夾頭;所述的頂桿與夾頭通過一軸霸連接,并可于軸芯中無摩擦運行。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副抓手裝置,包括一汽缸以及由汽缸控制的抓取裝置,所述汽缸包括一第一汽缸以及與其相互配合連動的第二汽缸;所述抓取裝置設置安裝于第二汽缸中;所述抓取裝置包括一連接管以及位于連接管末端的瓣板組。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中的吸粉裝置不僅實現(xiàn)吸粉除塵的功能,還可配合紅外檢測裝置工作。 吸粉裝置中設置安裝有濾塵器,該濾塵器將從吸塵管吸入的粉塵進行過濾處理,使粉塵落入集塵桶或其它集塵裝置中,然后將粉塵從排塵管排出,大大減少了空氣污染,提高了生產制造效率。吸粉裝置安裝于機架旁側,其吸氣管與斷刀檢測裝置的殼體相連通,而斷刀檢測裝置則是通過檢測粉塵來控制整個機器運作,吸粉裝置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2、本發(fā)明中的油冷裝置是由冷凝器、蒸發(fā)器和壓縮機通過管體相互連通,并相互配合運作;高溫油體從油箱進油口流進其箱體,并通過進油管流入壓縮機;壓縮機將油體進行壓縮,并將壓縮后的高溫過熱蒸氣從出氣管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將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過熱蒸氣冷凝為高壓液體;再從出氣管流入蒸發(fā)器中,液體制冷劑在蒸發(fā)器中吸收冷卻油熱量之后,氣化為低溫低壓的氣態(tài)蒸氣,即蒸發(fā)器通過蒸發(fā)吸熱帶走冷卻油熱量;冷卻油最后到壓縮機回氣管,完成制冷循環(huán);這種油冷方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控制精密,冷卻效果非常好, 而且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3、本發(fā)明中的斷刀檢測裝置結構十分簡單,其由一殼體以及安裝于殼體內的紅外檢測裝置配合構成,體積小,結構簡單,可隨意安裝于鉆機鉆頭上方的任意處。斷刀檢測裝置通過殼體中上殼體的出氣口與吸粉裝置連通,在吸粉裝置吸取由鉆咀鉆孔產生的粉狀物時,粉狀物先經過本發(fā)明中的殼體,此時,紅外檢測裝置對殼體內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到殼體內不斷有粉狀物流通,則說明鉆咀沒有被折斷;如果檢測到殼體內沒有粉狀物流通,則說明鉆咀已經被折斷,此時發(fā)出警告,同時停止鉆機的工作;檢測過程十分精確,可達到理想的效果,減少了產生不良產品的出品幾率,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大大提高了鉆機的生產效率。
4、本發(fā)明設置有一移動平臺,該移動平臺中的X軸平臺以及與其配合連動的Y軸平臺均設置有絲杠,而絲杠是一種精度很高的零件,它能精確地確定工作臺坐標位置,在精度、強度及耐磨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絲杠使X軸平臺以及與其配合連動的Y軸平臺在移動時更加精確。移動平臺中的X軸平臺以及與其配合連動的Y軸平臺均設置有光柵尺,而光柵尺是利用光柵的光學原理工作的測量反饋裝置,其測量輸出的信號為數(shù)字脈沖,具有檢測范圍大,檢測精度高,響應速度快,因此可通過光柵尺調節(jié)X軸平臺以及與其配合連動的Y軸平臺的移動軌跡,使其運行軌跡更加精確;另外,光柵尺還起到一個補償運動誤差的作用。
5、本發(fā)明中工作平臺的電木是由第一電木、第二電木和第三電木相互配合組裝構成,而且通過螺絲將電木固定安裝與底座上,穩(wěn)固性十分強,使鉆機在工作過程中運作順暢,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品質。由于鉆機在工作的過程中,只是使用鉆機工作平臺中的電木兩側,中間很大部分都使用不上,但是由于電木是由第一電木、第二電木和第三電木相互配合組裝構成,其可單獨更換其中一塊電木,不需要將整塊電木更換,不僅維修方便,而且還節(jié)省物質資源,并大大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
6、本發(fā)明中的副抓手裝置結構簡單,其由第一汽缸和第二汽缸配合抓取裝置組裝構成。抓手裝置抓取鉆咀時,瓣板組向外伸出,此時,瓣板組伸出通孔中喇叭孔,多數(shù)片瓣板張開,其抓取空間罩住鉆咀;隨后,第二汽缸的第二軸體往回運動,此時,瓣板組運行至通孔的柱形孔中,多數(shù)片瓣板收縮,進而抓緊鉆咀,從而實現(xiàn)抓取功能,抓手裝置抓取物體時十分穩(wěn)固,其大大提高了生產制造的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生產質量。
7、本發(fā)明中的主抓手裝置是通過供氣裝置將壓縮空氣輸入進氣管后,氣流轉至本體中,本體處設置有一直線盲孔至第一、第二培林安裝處,且將壓縮空氣通過第一培林中進氣口和出氣口,進入第一培林中的第一通孔中;另外,壓縮空氣也通過第二培林中進氣孔進入第二培林中的第二通孔中,從而使壓縮空氣均勻排出,軸芯浮起,并不斷回轉;避免了摩擦的產生,主抓手裝置利用夾頭將鉆咀夾緊并進行無摩擦、低耗能、高效率的作業(yè)。另外,主抓手裝置還有效地解決了現(xiàn)有低摩擦氣缸具有的結構復雜,加工維護困難,行程小, 負載敏感等缺陷與不足。
圖1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圖;圖2是本發(fā)明中移動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絲桿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移動裝置的主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中光柵尺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中斷刀檢測機構的立體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中吸粉裝置的立體圖; 圖8是本發(fā)明中吸粉裝置的內視圖; 圖9是本發(fā)明中油冷裝置的立體圖; 圖10是本發(fā)明中油冷裝置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11是本發(fā)明中油冷裝置的內視圖; 圖12是本發(fā)明中主抓手裝置的立體圖; 圖13是本發(fā)明中主抓手裝置的剖視圖;圖14是本發(fā)明中副抓手裝置的立體圖; 圖15是本發(fā)明中副抓手裝置的剖視圖; 圖16是本發(fā)明中工作平臺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機臺1,該機臺1作為整個鉆機的承載裝置; 一機架2,該機架2安裝于機臺1上;一移動平臺3,包括安裝于機臺1上的X軸平臺31以及安裝于機架2上的Y軸平臺32 ;—斷刀檢測機構4,該斷刀檢測機構4通過其殼體41固定安裝于機架2上;一吸粉裝置5,該吸粉裝置5安裝于機架2旁側,并通過一小吸塵管50 與斷刀檢測裝置4的殼體41連通;一油冷裝置6,該油冷裝置6安裝于機架2旁側;所述機架2上安裝有至少六個機械手裝置7,該機械手裝置7包括一主抓手裝置71以及安裝于主抓手裝置71旁側的副抓手裝置72。
具體而言,所述機臺1上設置有一外圍設備22 ;所述機架2上還設置有一罩殼20 和與罩殼20樞接的罩門21。所述移動平臺3,其包括所述機架2設置有供Y軸平臺32移動的Y軸導軌320,所述機臺1設置有供X軸平臺31移動的X軸導軌310,所述機架2設置有提高Y軸平臺32移動精度的Y軸絲桿裝置321和感應Y軸平臺32移動位移的光柵尺 322 ;所述機臺1設置有提高X軸平臺31移動精度的X軸絲桿裝置311和感應X軸平臺31 移動位移的光柵尺312。
所述X軸絲桿裝置311包括一桿體3111、安裝于桿體3111前端的擋塊3112以及安裝于桿體3111末端的驅動馬達3113 ;所述桿體3111上設置有螺紋,并還套設有一安裝塊3114。所述X軸絲桿裝置31驅動馬達3113安裝于機臺1上;所述安裝塊134固定安裝于X軸平臺1底部。
所述光柵尺312包括一承載件3121、安裝于承載件3121底部的承載座3122以及安裝于承載件3121中感應尺3123。所述承載件3121側邊設置有承載槽31M ;所述感應尺 3123安裝于該承載槽31M中。所述X軸絲桿裝置311和光柵尺312外套設有一可伸縮的外罩30,該外罩30安裝于機臺1上。
所述Y軸絲桿裝置321和光柵尺322與X軸絲桿裝置311和光柵尺312結構一樣,不再一一贅述。
所述移動平臺3上安裝有一工作平臺8,該工作平臺8包括一底座81和一安裝于底座81上的電木82,所述電木82突出于底座81表面,所述電木82包括第一電木821、第二電木822和第三電木823,第一電木821、第二電木822和第三電木823分別設置于底座 81,并通過螺釘83固定安裝于底座81上。
所述斷刀檢測機構4,其包括一安裝板41,該安裝板41作為承置整個機構的裝置;一殼體42,該殼體42內形成有一容納空間;一紅外檢測裝置,該紅外檢測裝置固定安裝于所述容納空間內;一固定架43,該固定架43套接于殼體42的表面,該固定架43的兩端固定安裝于安裝板41上。
所述殼體42包括一管體421和鑲嵌于管體421上端的上殼體422和鑲嵌于管體 421下端的下殼體423 ;所述上殼體422和下殼體423鑲嵌于管體421中,使管體421內形成所述的可容納紅外檢測裝置的容納空間。所述上殼體22設置有一出氣口 4221 ;下殼體 23設置有一進氣口 4231。
所述紅外檢測裝置包括固定安裝于殼體42內容納空間的控制電路板和與控制電路板電氣相接的紅外探頭,控制電路板設置于殼體42的容納空間。所述的紅外檢測裝置上還連接有一用于供電或傳輸數(shù)據(jù)的數(shù)據(jù)線44,其包括顯露于殼體42外的線體441以及安裝于線體441末端的插頭442。所述的固定架43包括一卡扣部431以及卡扣部431兩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安裝部432,其中,安裝部432上設置有通孔,該通孔用于將固定架43固定安裝于安裝板41上。所述固定架43中的卡扣部431壓扣住殼體42,兩端的安裝部432固定安裝于安裝板41上。
所述吸粉裝置5,其包括一箱體51,該箱體51內設置有第一空腔511、第二空腔 512和第三空腔513 ;—吸塵馬達52,該吸塵馬達52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空腔511中;一鼓風機53 ;該鼓風機53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空腔512中;一濾塵器M ;該濾塵器M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三空腔513中;所述箱體51側邊設置安裝有一與第三空腔513連通的吸塵管 514,其頂端設置有一排塵管515,所述吸塵管514與所述小吸塵管50連通。
所述第二空腔512中還設置有一盒體516,該盒體516位于所述鼓風機53上方。 所述鼓風機53的進氣口與所述第三空腔513連通;其出氣口與所述盒體516連通,其驅動軸與吸塵馬達52通過皮帶連動。
所述箱體51側邊設置安裝有一與第三空腔513連通的吸塵管514,其頂端設置有一排塵管515。所述第三空腔513外設置有一箱門510,旁側還設置安裝有一用于控制濾塵器M的控制桿Ml ;所述的濾塵器M有多數(shù)片過濾網或其它過濾裝置配合構成。
所述第三空腔513下方安裝有一用于收集粉塵的集塵漏斗517,該集塵漏斗517與第三空腔513相連通。所述第一空腔511旁側還固定安裝有一用于承置集塵桶或其它集塵裝置的承置座518,該承置座518位于集塵漏斗517正下方。所述箱體51第一空腔511下方以及承置座518下方均設置有車輪55,該車輪55不僅可支撐箱體51,還可以方便箱體51 進行移動。所述的吸塵管514于安裝于同在一鉆機上的斷刀檢測機構4相連通,即吸塵管 514與紅外檢測裝置中的殼體相連通。
所述油冷裝置6,其包括一基座61,該基座61作為整個裝置的承載件;一殼體 62,該殼體62固定安裝于基座61上;一隔板將所述殼體62的內腔分隔為第一內腔和第二內腔;一冷凝器63,該冷凝器63固定安裝于第一內腔中;一壓縮機64,該壓縮機64固定安裝于第二內腔中;一蒸發(fā)器65,該蒸發(fā)器65固定安裝于第二內腔中;一油箱66,該油箱66 固定安裝于殼體61旁側;所述的冷凝器63、蒸發(fā)器64和壓縮機65通過管體相互連通,并相互配合運作。
所述基座61上還設置有至少四個滾輪611 ;所述殼體62上方還設置有用于散熱的孔板621。所述冷凝器63包括一散熱體631以及鑲嵌于散熱體631中的散熱管632,其中,所述散熱管632中的散熱管出口和散熱管進口顯露于散熱體631外。所述散熱體631 中設置有復數(shù)個管孔,所述散熱管632穿越于復數(shù)個管孔中。
所述壓縮機64包括一母壓縮機641以及與母壓縮機641連通的子壓縮機642 ;所述母壓縮機641上安裝有一出氣管6411,該出氣管6411與冷凝器63連通,即所述母壓縮機 641通過出氣管6411與冷凝器63的散熱管進口相連通。所述子壓縮機642上安裝有一進油管6421,并通過該進油管6421與油箱66相連通,即所述子壓縮機642通過進油管6421 與油箱66中的出油口相連通。
所述蒸發(fā)器65包括一蒸發(fā)裝置,該蒸發(fā)裝置上設置有一與所述冷凝器63連通的出氣管651、與壓縮機64連通的回氣管652以及顯露于殼體62外的出油管653 ;即蒸發(fā)器 65通過出氣管651與冷凝器63中的散熱管出口相連通,蒸發(fā)器65通過回氣管652與壓縮機64中的子壓縮機642相連通。
所述油箱66包括一箱體661,該箱體661設置安裝有一進油口 663、出油口 664和用于排泄費油的排油口 665 ;所述箱體661上還設置有一便于觀看箱內油量的油量計662。 所述隔板上鑲嵌有一散熱裝置67,該散熱裝置67包括與冷凝器63相抵觸的散熱板67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內腔中的散熱風扇672,散熱裝置67可對冷凝器63進行散熱。
所述主抓手裝置71頂端設置有一驅動氣缸70,所述主抓手裝置71包括一本體 711,該本體711中設置有一第一空腔,其后端設置有一限位部7111,其前端設置安裝有一防塵蓋7112 ;—氣缸后座712,該氣缸后座712前端設置有與所述限位部7111匹配的嵌位部7121,并通過該嵌位部7121固定安裝于本體711后端;第一培林713,該第一培林713固定安裝于所述本體711后端,其貫設有一第一通孔;第二培林714,該第二培林714固定安裝于所述本體711前端,其貫設有一第二通孔;一軸芯715,該軸芯715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于第二通孔活動安裝于本體711中;所述軸芯715中還設置有一軸孔7151 ;所述軸孔7151 前端安裝有一頂桿716,末設置有一夾頭717 ;所述的頂桿716與夾頭717通過一軸霸718 連接,并可于軸芯715中無摩擦運行。
所述氣缸后座712前端設置有所述的嵌位部7121,其后端設置有一第二空腔,一氣缸后蓋7122安裝于第二空腔后端,所述氣缸后蓋7122通過螺栓固定安裝于氣缸后座2 第二空腔的后端;所述氣缸后座712上還設置有一進氣管7125,該進氣管7125外接供氣裝置。
所述嵌位部7121設置有第三通孔,所述頂桿716套設一彈簧并穿過該第三通孔嵌入所述軸孔7151,所述彈簧將頂桿716與第三通孔上方相抵觸;所述第二空腔內安裝有多數(shù)塊動力板7123,所述動力板7123以及氣缸后蓋7122中間設置有板孔,一頂桿螺絲7161 穿過該板孔和第三通孔與所述頂桿716固定相接;一氣缸接頭71M與所述頂桿螺絲7161 相抵觸。
所述第一培林713外側設置有復數(shù)個進氣口 7131,其內側還設置有復數(shù)個呈兩排并均勻發(fā)布的出氣口 7133,其側邊還設置有復數(shù)個出氣口 7134 ;所述第一培林713中還設置有連通進氣口 7131與出氣口 7133、71;34的連通孔7132。所述進氣口 7131寬大;所述出氣口 7133,7134末端窄小,口部向外擴張,呈喇叭形。
所述第二培林714外側設置兩個環(huán)槽,環(huán)槽中設置有復數(shù)個貫通第二通孔的進氣孔7141,該兩個環(huán)槽中的復數(shù)個進氣孔7141 —一對應并均勻發(fā)布;所述進氣孔7141末端窄小,口部向外擴張,呈喇叭形;而進氣孔7141前端寬大。所述本體711處開有一直線盲孔至第一、第二培林713、714安裝處,所述第一培林713與第二培林714之間還設置有一線圈組件7113。
所述軸霸718末端設置有一螺孔;所述夾頭717上端設置有螺紋,并通過該螺紋與螺孔螺接而固定安裝于軸霸718上;所述軸霸718與所述軸孔末端通過一彈片7180相抵觸。
所述副抓手裝置72,包括一汽缸721以及由汽缸721控制的抓取裝置722,所述汽缸721包括第一汽缸723以及與其相互配合連動的第二汽缸724 ;所述抓取裝置722設置安裝于第二汽缸724中;所述抓取裝置722包括一連接管725以及位于連接管725末端的瓣板組7沈。
所述第二汽缸7 包括第二殼體7241以及安裝與第二殼體7241中的第二軸體 7242 ;所述第二軸體7242與所述連接管725連動;所述第二殼體7241向外延伸形成有一軸管7243。所述軸管7243設置有一通孔7244,該通孔7244包括一柱形孔7245以及沿柱形孔7245末端向兩側擴張形成的喇叭孔7246,所述柱形孔7245與喇叭孔7246相連通。
所述第一汽缸723包括一第一殼體7231以及安裝與第一殼體7231中的第一軸體 7232,所述第一汽缸723通過該第一軸體7232與第二汽缸7M連動。所述第一殼體723與第二殼體7M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殼體723與第二殼體7M通過一固定桿727穿過該固定孔固定相接。所述瓣板組7 呈喇叭形,其由多數(shù)片瓣板7260配合構成,其中間還形成一抓取空間7261。所述的瓣板組7 卡嵌安裝與所述通孔7244中。所述第一殼體723 旁側設置有一安裝板728,該安裝板7 上設置有兩個或以上的安裝孔7280。
本發(fā)明工作時,工作平臺8安裝于移動平臺3上的X軸平臺31中。將PCB板安裝于工作平臺8上,并可通過移動平臺3實現(xiàn)前后移動;機械手裝置7安裝于移動平臺3上的 Y軸平臺32中,驅動氣缸70配合主抓手裝置71和副抓手裝置72實現(xiàn)對PCB板鉆孔作業(yè); 油冷裝置6可對高溫油體實現(xiàn)冷卻作用。斷刀檢測機構4通過殼體42中上殼體422的出氣口 4221與所述吸粉裝置5連通,在吸粉裝置5吸取由鉆咀鉆孔產生的粉狀物時,粉狀物先經過本發(fā)明中的殼體42,此時,紅外檢測裝置對殼體42內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到殼體42 內不斷有粉狀物流通,則說明鉆咀沒有被折斷;如果檢測到殼體內沒有粉狀物流通,則說明鉆頭或鉆刀已經被折斷,此時發(fā)出警告,同時停止鉆機的工作。吸粉裝置5的吸塵管514與紅外檢測裝置中的殼體42相連通 ’馬達52啟動,并通過皮帶帶動鼓風機53,使動鼓風機53 進行吸粉工作,箱體51中的濾塵器M將從吸塵管514吸入的粉塵進行過濾處理,使粉塵落入承置座518上放置的集塵桶或其它集塵裝置中,然后將粉塵從排塵管515排出,此大大減少了空氣污染,提高了生產制造效率。此外,本發(fā)明還可配合紅外檢測裝置工作,使紅外檢測裝置進行一定的控制。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而已,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或改進,這些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機臺(1 ),該機臺(1)作為整個鉆機的承載裝置; 一機架(2 ),該機架(2 )安裝于機臺(1)上;一移動平臺(3),包括安裝于機臺(1)上的X軸平臺(31)以及安裝于機架(2)上的Y 軸平臺(32);一斷刀檢測機構(4),該斷刀檢測機構(4)通過其殼體(41)固定安裝于機架(2)上; 一吸粉裝置(5),該吸粉裝置(5)安裝于機架(2)旁側,并通過一小吸塵管(50)與斷刀檢測裝置(4)的殼體(41)連通;一油冷裝置(6),該油冷裝置(6)安裝于機架(2)旁側;所述機架(2)上安裝有至少六個機械手裝置(7),該機械手裝置(7)包括一主抓手裝置 (71)以及安裝于主抓手裝置(71)旁側的副抓手裝置(7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平臺(3),其包括所述機架(2)設置有供Y軸平臺(32)移動的Y軸導軌(320),所述機臺(1)設置有供X軸平臺 (31)移動的X軸導軌(310),所述機架(2)設置有提高Y軸平臺(32)移動精度的Y軸絲桿裝置(321)和感應Y軸平臺(32)移動位移的光柵尺(322);所述機臺(1)設置有提高X軸平臺(31)移動精度的X軸絲桿裝置(311)和感應X軸平臺(31)移動位移的光柵尺(31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平臺(3)上安裝有一工作平臺(8),該工作平臺(8)包括一底座(81)和一安裝于底座(81)上的電木(82),所述電木(82)突出于底座(81)表面,所述電木(82)包括第一電木(821)、第二電木(822)和第三電木(823),第一電木(821)、第二電木(822)和第三電木(823)分別設置于底座(8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斷刀檢測機構(4),其包括 一安裝板(41),該安裝板(41)作為承置整個機構的裝置;一殼體(42),該殼體(42)內形成有一容納空間; 一紅外檢測裝置,該紅外檢測裝置固定安裝于所述容納空間內; 一固定架(43),該固定架(43)套接于殼體(42)的表面,該固定架(43)的兩端固定安裝于安裝板(41)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粉裝置(5),其包括 一箱體(51),該箱體(51)內設置有第一空腔(511)、第二空腔(512)和第三空腔(513); 一吸塵馬達(52),該吸塵馬達(52)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空腔(511)中;一鼓風機(53);該鼓風機(53)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空腔(512)中; 一濾塵器(54);該濾塵器(54)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三空腔(513)中; 所述箱體(51)側邊設置安裝有一與第三空腔(513)連通的吸塵管(514),其頂端設置有一排塵管(515),所述吸塵管(514)與所述小吸塵管(50)連通。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裝置(6),其包括 一基座(61),該基座(61)作為整個裝置的承載件;一殼體(62),該殼體(62)固定安裝于基座(61)上;一隔板將所述殼體(62)的內腔分隔為第一內腔和第二內腔;一冷凝器(63),該冷凝器(63)固定安裝于第一內腔中; 一壓縮機(64),該壓縮機(64)固定安裝于第二內腔中;一蒸發(fā)器(65),該蒸發(fā)器(65)固定安裝于第二內腔中; 一油箱(66),該油箱(66)固定安裝于殼體(61)旁側;所述的冷凝器(63 )、蒸發(fā)器(64 )和壓縮機(65 )通過管體相互連通,并相互配合運作。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抓手裝置(71),其包括 一本體(711),該本體(711)中設置有一第一空腔,其后端設置有一限位部(7111),其前端設置安裝有一防塵蓋(7112);一氣缸后座(712),該氣缸后座(712)前端設置有與所述限位部(7111)匹配的嵌位部 (7121),并通過該嵌位部(7121)固定安裝于本體(711)后端;第一培林(713),該第一培林(713)固定安裝于所述本體(711)后端,其貫設有一第一通孔;第二培林(714),該第二培林(714)固定安裝于所述本體(711)前端,其貫設有一第二通孔;一軸芯(715),該軸芯(715)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于第二通孔活動安裝于本體(711)中; 所述軸芯(715)中還設置有一軸孔(7151);所述軸孔(7151)前端安裝有一頂桿(716), 末設置有一夾頭(717);所述的頂桿(716)與夾頭(717)通過一軸霸(718)連接,并可于軸芯(715)中無摩擦運行。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抓手裝置(72),包括一汽缸 (721)以及由汽缸(721)控制的抓取裝置(722),所述汽缸(721)包括第一汽缸(723)以及與其相互配合連動的第二汽缸(7M);所述抓取裝置(722)設置安裝于第二汽缸(7M)中; 所述抓取裝置(722 )包括一連接管(725 )以及位于連接管(725 )末端的瓣板組(7 )。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鉆孔機,其包括一機臺,該機臺作為整個鉆機的承載裝置;一機架,該機架安裝于機臺上;一移動平臺,包括安裝于機臺上的X軸平臺以及安裝于機架上的Y軸平臺;一斷刀檢測機構,該斷刀檢測機構通過其殼體固定安裝于機架上;一吸粉裝置,該吸粉裝置安裝于機架旁側,并通過一接管與斷刀檢測裝置的殼體連通;一油冷裝置,該油冷裝置安裝于機架旁側;所述機架上安裝有至少六個機械手裝置,該機械手裝置包括一主抓手裝置以及安裝于主抓手裝置旁側的副抓手裝置。本發(fā)明結構緊湊、加工精度高、生產效率高,本發(fā)明還可節(jié)省物質資源,并大大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B26D7/20GK102514043SQ20111044286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梁啟光, 歐陽建英 申請人:特新微電子(東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