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鋼管導向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穿管彈性回復元件導向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為實現穿管操作,現有技術需要用人手將保溫棉的管口進行校正,再向其中穿入管件,因此具有工作效率慢、不易實現自動穿管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需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穿管彈性回復元件導向裝置。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穿管彈性回復元件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導向管5和多個導向臂2,其中,導向管5包括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導向臂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多個導向臂2沿導向管5的周向可樞轉地設置;穿管導向裝置還包括彈性回復元件4,彈性回復元件4設置在導向管5和各導向臂2之間使得各導向臂2的第一端沿導向管5的徑向由外向內樞轉從而組合成導向部。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能夠實現對圓鋼或管件進行有效利用,能夠實現加工零件套裝組合,使鋼管定位精確,降低加工難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為一種穿管彈性回復元件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導向管5和多個導向臂2,其中,導向管5包括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導向臂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多個導向臂2沿導向管5的周向可樞轉地設置;穿管導向裝置還包括彈性回復元件4,彈性回復元件4設置在導向管5和各導向臂2之間使得各導向臂2的第一端沿導向管5的徑向由外向內樞轉從而組合成導向部。
上述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思,所作出的適當變通或修改,都應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