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有多個線性切割元件的切割領域,具體為一種豆制品切分機。
背景技術: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xiāng),中國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fā)生產(chǎn)豆制品的國家。幾千年來,漢族勞動人民利用各種豆類創(chuàng)制了許多影響深遠,廣為流傳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絲,腐乳,豆?jié){,豆豉,醬油,豆芽,豆腸,豆筋,豆魚,羊肚絲,貓耳,素雞翅,大豆耳等美食。
隨著工業(yè)化發(fā)展, 在豆制品加工領域中,豆制品切塊漸漸實現(xiàn)了機械化操作,發(fā)明號為CN103231399B、名為豆腐切塊機的文件中公布了一種切塊機,包括托盤、第一切割裝置和第二切割裝置,在托盤運動的時候,在經(jīng)過水平刀架時第一切割機構對托盤上的豆腐進行上下層的分割,當托盤到達豎直刀架的正下方時,豎直刀架向下切割豆腐塊,然后托盤運動至出口處,取下切割后的豆腐塊后,托盤回到起始位置,從而完成整個切割過程。采用該設備實現(xiàn)了將切割過程自動化,但是,由于托盤是采用來回往復運動的模式,當托盤上的豆腐塊完成切割操作后,需要等托盤再次回到起始位置,對托盤再次放置豆腐塊,同時設備的出口處也需要工人經(jīng)切割后的豆腐塊取下來,如此一來,則顯得操作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現(xiàn)有的切割設備操作復雜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操作簡單的切分機。
本發(fā)明提供基礎方案是:豆制品切分機,包括底座、對豆制品進行運輸?shù)倪\輸機構、第一切割裝置和第二切割裝置;第一切割裝置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第二切割裝置的一側,運輸機構上的豆制品通過第一切割裝置時,位于運輸機構上的豆制品被第一切割裝置沿水平方向切割,在運輸機構的下方設有電動機驅動運輸機構;其中:運輸機構包括主動輥、從動輥和運輸皮帶,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連接運輸皮帶,主動輥通過皮帶與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第二切割裝置包括支撐機構、切割機構和驅動機構;支撐機構連接在底座上,支撐機構設有支撐板,支撐板位于運輸皮帶的同一水平面上;切割機構包括連接板和連接在連接板下端面的切割刀組,切割刀組包括切割板和切割件,切割件位于切割板遠離第一切割裝置的一側;驅動機構包括氣缸,氣缸的活塞桿與連接板下端面連接。
基礎方案的工作原理:在需要對豆制品進行切分的時候,將待切割的豆制品放置在運輸皮帶上;電動機啟動,通過皮帶帶動主動輥轉動,主動輥轉動通過運輸皮帶驅動從動輥轉動,運輸機構對豆制品進行傳動;氣缸啟動,活塞桿運動,驅動連接板上下移動,帶動切割機構上下移動;隨著運輸機構的運動,待切割的豆制品被運輸?shù)降谝磺懈钛b置處時,第一切割裝置沿水平方向對豆制品進行上下層的切割;隨著運輸機構的繼續(xù)運動,完成上下層切割的豆制品被運輸?shù)降诙懈钛b置的支撐板上;隨著切割機構的上下運動,當切割刀組往下移動時,切割組的切割板首先與支撐板上的豆制品接觸,并對豆制品進行切割;同時,在切割板下降的時候,阻擋了一側的運輸機構上的豆制品的繼續(xù)移動,而此時切割刀組在下移的過程中開始對豆制品進行切割;當氣缸的活塞桿向上移動時,驅動切割機構向上移動,切割刀組向上移動,當切割件脫離與豆制品的接觸后,即可取下切割后的豆制品小塊;隨著切割機構的繼續(xù)上移,切割板脫離與豆制品的接觸,此時不再對運輸機構上的豆制品起阻擋作用,運輸機構上的豆制品則再次被運輸至支撐板上,隨著氣缸的繼續(xù)運動,切割機構對豆制品進行切割,從而實現(xiàn)對豆制品切割的流水作業(yè)。
設置第一切割裝置,用于對豆制品進行上下層運輸;設置第二切割裝置,用于完成對豆制品在豎向方向上的切割;設置電動機,用于驅動運輸機構;設置支撐機構,用于支撐完成上下層切割的豆制品;設置切割機構,用于對豆制品進行豎直方向上的切割;設置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切割機構;設置切割板,用于切割豆制品,同時也對運輸機構上后續(xù)的豆制品進行阻擋,保證了豆制品的順利切割。
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運輸機構對對豆制品的連續(xù)運輸,第二切割裝置在氣缸的驅動下,實現(xiàn)了在豎直方向上的往復運動,從而將豆制品進行切割,利用運輸機構的連續(xù)運輸和第二切割裝置的往復運動的切割,實現(xiàn)了豆制品切割操作的流水化,省去了對反正放置豆制品的操作,簡單了豆制品的切割操作,同時也提高了切割效率。
優(yōu)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yōu)選,切割件為沿水平方向排列的金屬絲,金屬絲的兩端連接有第二連接板,第二連接板的上端面連接在連接板的兩側。有益效果:由于豆制品的硬度不高,選用金屬絲作用切割件,節(jié)約了切割件的生產(chǎn)成本。
優(yōu)選方案二:作為優(yōu)選方案一的優(yōu)選,金屬絲橫截面的下端為楔形。有益效果:將下端設置為楔形,便于對豆制品進行切割。
優(yōu)選方案三:作為優(yōu)選方案二的優(yōu)選,金屬絲橫截面的上端為圓弧形。有益效果:將上端設置為圓弧形,方便在金屬絲完成切割后的上移。
優(yōu)選方案四:作為優(yōu)選方案一的優(yōu)選,第二連接板高度的大小小于切割板高度的大小。有益效果:設置第二連接板的高度大小小于切割板高度的大小,即金屬絲的位于位于切割板下端的上方,使得金屬絲會比切割板先脫離與豆制品的接觸,便于取下切割后的豆制品。
優(yōu)選方案五:作為基礎方案的優(yōu)選,第一切割裝置包括兩側的連接桿和連接桿上沿豎直方向排列的切割絲。有益效果:當豆制品經(jīng)過第一切割裝置的時候,切割絲對豆制品進行上下層的切割,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豆制品切分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圖1中第二切割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底座10、運輸機構20、連接桿31、切割絲33、主動輥21、從動輥23、運輸皮帶25、支撐板41、連接板43、切割板45、第二連接板47、金屬絲471、氣缸51。
如圖1所示的豆制品切分機,包括底座10、對豆制品進行運輸?shù)倪\輸機構20、第一切割裝置和第二切割裝置;
第一切割裝置固定在底座10上并位于第二切割裝置的一側,第一切割裝置包括兩側的連接桿31和切割絲33,切割絲33的兩端連接在連接桿31上且沿豎直方向排列;運輸機構20上的豆制品通過第一切割裝置時,位于運輸機構20上的豆制品被第一切割裝置沿水平方向切割,在運輸機構20的下方設有電動機驅動運輸機構20;運輸機構20包括主動輥21、從動輥23和運輸皮帶25,主動輥21和從動輥23之間連接運輸皮帶25,主動輥21通過皮帶與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
第二切割裝置包括支撐機構、切割機構和驅動機構;支撐機構連接在底座10上,支撐機構設有支撐板41,支撐板41位于運輸皮帶25的同一水平面上;切割機構包括連接板43和連接在連接板43下端面的切割刀組,切割刀組包括切割板45、第二連接板47和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切割件,本實施例中選用金屬絲471作為切割件;金屬絲471位于切割板45遠離第一切割裝置的一側,金屬絲471的兩端連接在第二連接板47上,第二連接板47的上端面連接在連接板43的兩側;金屬絲471截面的下端為楔形,上端為圓弧形;第二連接板47的高度大小小于切割板45高度的大小;驅動機構包括氣缸51,氣缸51的活塞桿與連接板43下端面連接。
在需要對豆制品進行切分的時候,將待切割的豆制品放置在運輸皮帶25上;電動機啟動,通過皮帶帶動主動輥21轉動,主動輥21轉動通過運輸皮帶25驅動從動輥23轉動,運輸機構20對豆制品進行傳動;氣缸51啟動,活塞桿運動,驅動連接板43上下移動,帶動切割機構上下移動;隨著運輸機構20的運動,待切割的豆制品被運輸?shù)降谝磺懈钛b置處時,第一切割裝置上的切割絲33沿水平方向對豆制品進行上下層的切割;隨著運輸機構20的繼續(xù)運動,運輸皮帶25上完成上下層切割的豆制品被運輸?shù)降诙懈钛b置的支撐板41上;氣缸51繼續(xù)運動,帶動切割機構上下運動,當切割刀組往下移動時,切割板45首先與支撐板41上的豆制品接觸,并對豆制品進行切割;同時,在切割板45下降的時候,阻擋了一側的運輸機構20上的豆制品的繼續(xù)移動,而此時金屬絲471在下移的過程中開始對豆制品進行切割;當氣缸51的活塞桿向上移動時,驅動切割機構向上移動,切割刀組向上移動,當切割件脫離與豆制品的接觸后,即可取下支撐板41上完成切割的豆制品小塊;隨著切割機構的繼續(xù)上移,切割板45脫離與豆制品的接觸,此時不再對運輸機構20上的豆制品起阻擋作用,運輸機構20上的豆制品則再次被運輸至支撐板41上,隨著氣缸51的繼續(xù)運動,切割機構對豆制品進行切割,從而實現(xiàn)對豆制品切割的流水作業(yè)。
通過設置運輸機構20,實現(xiàn)了對豆制品的連續(xù)運輸,而第二切割裝置在氣缸51的驅動下,實現(xiàn)了在豎直方向上的往復運動,從而對豆制品進行切割,實現(xiàn)了豆制品切割操作的流水化,省去了對反正放置豆制品的操作,簡單了豆制品的切割操作,同時也提高了切割效率。
在支撐板的出料端設置包裝機后,可以對完成切割后的豆制品及時包裝,本實施例中對豆制品進行包裝的包裝袋含有兩層包裝膜,內(nèi)外兩層包裝膜之間還有修復片,每個修復片為圓形塑料薄膜;修復片在圓心處與外包裝膜固定連接,所有修復片的圓心呈矩陣狀均布,相鄰的修復片的邊緣部分相互重疊;內(nèi)包裝膜朝向外包裝膜的側壁上涂設有雙氧水層。當外包裝膜磨破,空氣通過破損處進入內(nèi)外包裝膜之間,雙氧水層與進入的空氣接觸后產(chǎn)生大量氣體,氣體流動后,將外包裝膜和修復片頂起,修復片張開,緊貼在外包裝膜的內(nèi)側,堵住了破洞,內(nèi)外包裝膜之間形成空氣囊保護內(nèi)包裝膜不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