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接件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拆裝工具,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拆裝力矩大且拆裝距離長的螺母的連接件扳手。
【背景技術】
[0002]針對螺栓連接或絲杠連接等中的螺母,傳統(tǒng)的拆裝工具為扳手,扳手根據其形狀和功能分為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絡扳手、呆扳手等多種類型,扳手利用杠桿原理擰轉螺栓、螺釘、螺母和其他螺紋緊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或套孔固件。在實際工作中,根據不同需要可以選用一種扳手來進行拆裝工作,而這些傳統(tǒng)扳手的共同點是其動力來源來自于人,因此對于工作人員是一個相當耗能的工具。針對傳統(tǒng)扳手費時費力的問題,目前公開有多種電動扳手來解決上述問題?,F有技術中的電動扳手包括手持電機和設置在手持電機的頭部的輸出軸,其中輸出軸均為套筒式,傳統(tǒng)電動扳手的使用方法是將套筒式的輸出軸套在所要旋擰的螺母的外周,當接通電動扳手的電源時,輸出軸與螺母同軸旋轉,從而拆裝螺母。
[0003]然而,輸出軸與螺母的旋轉軸線共線,螺母只能在套筒深度范圍內進行拆裝,而電動扳手的套筒深度有限,因此,現有技術中的電動扳手只能拆裝露出螺桿較短的螺母,針對拆裝距離長的螺母,例如裝在絲杠上的螺母,由于部分絲杠的長度長達5米,因此螺母的拆裝距離也為5米,現有技術中的電動扳手根本不能拆裝絲杠螺母(理論上,通過加長套筒的長度可長距離拆裝螺母,但實際上如果設置5米長的套筒,不僅耗材,而且需要采用比手持電機更大的動力源,缺乏經濟性),只能通過人力拆裝,而絲杠螺母承受的緊力非常大,因此,拆裝作業(yè)強度非常大、費時費力且效率低。
[0004]因此,本領域需要提供能夠拆裝緊力大且拆裝距離長的拆裝工具而提高拆裝工作效率。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扳手,該扳手能夠快速且省時省力地拆裝緊力大且需要長距離拆裝的連接件。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連接件扳手,其中,該連接件扳手包括驅動部和旋擰部,所述驅動部包括有輸出軸,所述旋擰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旋擰部上的連接件配合部,其中,所述輸出軸能夠驅動所述旋擰部的連接件配合部繞所述連接件配合部旋轉軸線旋轉,所述輸出軸的旋轉軸線與所述連接件配合部的旋轉軸線不共線。
[0007]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件配合部為設置在所述旋擰部的中心的孔,該孔與所述旋擰部共旋轉軸線,所述旋擰部的外周緣上形成有外齒,所述輸出軸能夠與該外齒相互配合并驅動所述旋擰部繞所述旋擰部的旋轉軸線旋轉。
[0008]優(yōu)選地,所述輸出軸的外周上形成有齒輪,該齒輪與所述外齒嚙合。
[0009]優(yōu)選地,所述輸出軸的旋轉軸線與所述旋擰部的旋轉軸線相互平行。
[0010]優(yōu)選地,所述輸出軸形成為蝸桿,所述旋擰部形成為蝸輪。
[0011]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件扳手還包括支撐部,所述旋擰部安裝在所述支撐部上,且所述旋擰部能夠相對于所述支撐部旋轉。
[0012]優(yōu)選地,所述旋擰部還包括形成在所述旋擰部的兩側表面上的凸臺,該凸臺沿所述連接件配合部的旋轉軸線的方向相對于所述旋擰部的兩側表面向外凸出,所述支撐部包括相互平行且間隔地設置的第一支撐壁和第二支撐壁,在所述第一支撐壁和所述第二支撐壁上分別相對應地設置有凸臺配合孔,其中所述旋擰部的兩側表面的所述凸臺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壁和所述第二支撐壁上的所述凸臺配合孔相配合連接。
[0013]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部還包括固定頭,所述支撐壁上還設置有固定孔,其中,當所述固定頭與所述固定孔相配合連接時,所述輸出軸能夠驅動所述旋擰部。
[0014]優(yōu)選地,所述輸出軸上設置有限位部,該限位部設置在所述輸出軸的末端向外凸出且與所述輸出軸共旋轉軸線,所述支撐壁上還設置有能夠與所述限位部相配合連接的限位槽,當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限位槽配合時,所述輸出軸能夠驅動所述旋擰部。
[0015]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部還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壁和所述第二支撐壁連接的第一本體部和第二本體部,所述第一本體部和所述第二本體部能夠可拆卸地連接。
[0016]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旋擰部的連接件配合部與所要拆裝的連接件配合連接,由于驅動部的輸出軸能夠驅動旋擰部的連接件配合部繞連接件配合部旋轉軸線旋轉,從而能夠拆裝連接件,其中,由于輸出軸的旋轉軸線與旋擰部的旋轉軸線不共線,因此輸出軸工作時不會干涉連接件的移動,從而能夠連續(xù)地驅動連接件實現長拆裝距離的運動,從而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能夠長距離地進行拆裝,大大提高拆裝工作的效率。
[0017]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8]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9]圖1是將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用于拆裝絲杠螺母的工作示意圖。
[0020]圖2(a)和圖2(b)分別是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的旋擰部的主視圖和側視圖。
[0021]圖3是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的支撐部的結構圖。
[0022]圖4(a)和圖4(b)分別是圖3中的支撐部的包括第一支撐壁的主視圖和側視圖。
[0023]圖5(a)和圖5(b)分別是圖3中的支撐部的包括第二支撐壁的主視圖和側視圖。
[0024]圖6是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連接件扳手的驅動部沒有與旋擰部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a)和圖7(b)分別是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的旋擰部和支撐部連接后的主視圖和側視圖。
[0026]圖8是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連接件扳手的驅動部沒有與旋擰部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
[0028]10螺桿20螺母
[0029]30驅動部31輸出軸
[0030]32固定頭33限位部
[0031]40旋擰部41外齒
[0032]42連接件配合部43凸臺
[0033]50支撐部51第一支撐壁
[0034]510第一本體部52第二支撐壁
[0035]520第二本體部53凸臺配合孔
[0036]54固定孔55限位槽
[0037]56手柄套60螺檢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
[0039]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連接件扳手,該連接件扳手包括驅動部30和旋擰部40,驅動部30包括有輸出軸31,旋擰部40上包括形成在旋擰部40上的連接件配合部42,連接件配合部42與所要旋擰的連接件例如螺母等配合連接(以下說明中,均以螺母作為連接件進行說明,當然,連接件也可以是其他部件),并且輸出軸31能夠驅動旋擰部40的連接件配合部42繞連接件配合部42旋轉軸線旋轉,從而旋擰部40的旋轉能夠帶動螺母旋轉,最終能夠拆裝螺母。
[0040]另外,螺母一般套設在具有一定長度的螺桿上,在螺桿上拆裝螺母時,螺母的拆裝距離就等于螺母沿桿件移動的距離,而本發(fā)明中的輸出軸31的旋轉軸線與連接件配合部42的旋轉軸線不共線,因此,螺母的旋轉軸線與輸出軸31的旋轉軸線不共線,當輸出軸31驅動旋擰部40的連接件配合部42進行旋轉時,輸出軸31工作時不會干涉螺母相對于螺桿的移動,不管拆裝距離多長,輸出軸31能夠持續(xù)地驅動螺母旋轉,從而實現長距離的連續(xù)的拆裝。
[0041]本發(fā)明的驅動部30的動力源優(yōu)選為如圖1和圖6中所示的手持電機,輸出軸31設置在手持電機的頭部,但驅動部30也可以是如圖8所示的氣動驅動的裝置。不管驅動部30是電動驅動還是氣動驅動,只要是能夠使工作人員省力而能夠迅速快捷地進行拆裝即可。
[0042]圖1是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用于拆裝絲杠螺母的工作示意圖,在此,參照圖1,將說明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的使用方法。需要從絲杠上拆裝螺母20時,首先,將旋擰部40的連接件配合部42配合連接在螺母20上,其次,采用驅動部30的輸出軸31驅動旋擰部40的連接件配合部42繞連接件配合部42旋轉軸線旋轉,此時,螺母20隨著旋擰部40的旋轉被旋抒,從而能夠拆裝螺母20。
[0043]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輸出軸31的旋轉軸線與連接件配合部42的旋轉軸線不共線,因此輸出軸31工作時不會干涉螺母20相對于螺桿10的移動,從而能夠連續(xù)地驅動螺母20相對于螺桿10實現長拆裝距離的運動,從而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能夠長距離地進行拆裝,大大提高拆裝工作的效率。
[0044]為了實現輸出軸31的旋轉軸線與連接件配合部42的旋轉軸線不共線這一功能,在此提供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即,參照圖1、圖2(a)和圖2(b),連接件配合部42是設置在旋擰部40的中心的孔,該孔與旋擰部40共旋轉軸線,其中,該孔可以是梅花孔,也可以是六角孔等,即該孔的形狀可根據所要旋擰的連接件的外形設計,需要注意的是,該孔應能夠卡緊連接件并能夠帶動連接件進行旋轉。另外,旋擰部40的外周緣上形成有外齒41,輸出軸31能夠直接與該外齒41相互配合并驅動旋擰部40繞旋擰部40的旋轉軸線旋轉,從而簡化連接件扳手的結構。然而,輸出軸31與旋擰部40之間還可以通過其他中間部件傳動,中間部件可以是齒輪或者齒輪機構等,只要能夠使輸出軸31的旋轉軸線與連接件配合部42的旋轉軸線不共線,從而能夠進行連續(xù)的拆裝工作即可。
[0045]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采用輸出軸31與旋擰部40的外齒41直接配合的方式,以下,介紹兩種輸出軸31與旋擰部40的配合方式。
[0046]第一種配合方式是輸出軸31的外周上形成有齒輪,參照圖1、圖6以及圖8,該齒輪與外齒41嚙合,這種齒輪傳動方式結構非常簡單且操作方便,并且齒輪傳動具有傳動平穩(wěn)、傳動比可靠、效率高、壽命長等諸多優(yōu)點,從而能夠提高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
[0047]進一步地,參照圖1和圖6,在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扳手中,將輸出軸31的齒輪與旋擰部40的外齒41設計成直齒輪,從而輸出軸31的旋轉軸線與旋擰部40的旋轉軸線相互平行,因此,驅動部30整體能夠與螺母20共同沿螺桿10的長度方向同向移動,工作人員能夠操縱驅動部30的電機,沿螺桿10的長度方向連續(xù)地拆裝螺母20。
[0048]另外,輸出軸31與旋擰部40的第二種配合方式是參照圖7和圖8,輸出軸31形成為蝸桿,旋抒部40形成為蝸輪,旋抒部40的外齒41與作為蝸桿的輸出軸31嗤合,從而將輸出軸31的旋轉動力傳遞給旋擰部40,由于蝸輪蝸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