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折紙機的設計,特別是關于一種折紙機的紙張預壓 黏著定位機構及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厚材質紙張或不透氣紙張在折紙機的折迭作業(yè)中,當各紙張交互 折彎堆棧時,常會因兩幅紙張間(每幅紙張由至少一層紙張所組成)定位不 確實,紙張幅(層)與幅(層)間易發(fā)生相對位移,因此折迭后幅(層)與幅(層) 間會產(chǎn)生皺折、波浪狀、紙迭蓬松等不平順現(xiàn)象。
公知的改善方法為在單幅紙張上沖打透氣孔,增加其透氣度,以提高 紙張幅(層)與幅(層)間的真空吸附力,使紙張幅(層)與幅(層)間達到定位目
的。例如美國發(fā)明專利第6,213,927Bl號專利中,公開了一種交互折迭不 透氣或透氣性不佳紙張的方法及機器,其是在二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開設有 復數(shù)個吸氣孔,各折紙滾輪上方分別設置有一上刀滾輪,上刀滾輪的外環(huán) 面設置有復數(shù)個針狀體,上刀滾輪的針狀體對應于折紙滾輪的吸氣孔,用 以在不透氣或透氣性不佳紙張的選定位置處打出孔洞。
然而,此法所沖打的透氣孔需位于紙張折彎處的特定狹窄范圍內才有 效,且打孔會破壞紙張,若打孔不良可能會產(chǎn)生破裂的不良紙張。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及方法, 以使各幅紙張間能完全確實地定位。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的折紙 機,以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來替代打孔裝置,以避免習知以沖打透氣孔 的技術所造成的紙張破裂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彼此相鄰的折紙滾輪,兩個折紙滾輪之間形成有一預壓空間,兩個 折紙滾輪以不同的旋轉方向旋轉;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 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一壓點機構,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分 別等距平均地分布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且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 列第一壓點機構之間的中央位置分別定義有一凹入部,兩個折紙滾輪上的 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兩個折紙滾輪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 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上的第一壓點機構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另一個折紙滾 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 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二壓點機構,該第二壓點機構的數(shù)目等于該第 一壓點機構的數(shù)目,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分別位于各列第一 壓點機構的相同側鄰近位置,兩個折紙滾輪上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相互交 錯地旋經(jīng)兩個折紙滾輪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上的 第二壓點機構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 預壓空間。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 第一壓點機構與其鄰近的第二壓點機構之間分別形成有一楔型凸點,兩個 折紙滾輪的各個凹入部的接近中央位置分別形成有一砧部凹槽,當其中一 個折紙滾輪的楔型凸點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其恰位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砧 部凹槽中。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 面分別開設有復數(shù)個環(huán)繞凹槽,而使得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一壓點機 構、第二壓點機構、楔型凸點和砧部凹槽分為數(shù)段。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個 楔型凸點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一抽氣通道,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個砧 部凹槽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二抽氣通道,操控者可控制該第一抽氣通道和 該第二抽氣通道的抽氣或停止抽氣而將傳遞至兩個折紙滾輪的紙片依序 吸附于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或將紙片由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依序釋放,當 其中一個折紙滾輪的砧部凹槽旋至該預壓空間時,由該砧部凹槽的第二抽 氣通道抽氣所產(chǎn)生的吸力以及另一個折紙滾輪的楔型凸點的協(xié)助,會使鄰
7貼于該砧部凹槽的紙片產(chǎn)生一折痕。
本發(fā)明提供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是在一折紙機設置有 兩個彼此相鄰的折紙滾輪,兩個折紙滾輪之間形成有一預壓空間,兩個折 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一壓點機構,各個折紙滾輪上相 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分別等距平均地分布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且 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之間的中央位置分別定義有一 凹入部,該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 使設置于折紙機上的兩個折紙滾輪以不同的旋轉方向旋轉,此時兩
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且旋經(jīng)該預 壓空間的第一壓點機構與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預壓空
間;
(b) 分別提供兩序列一張接續(xù)一張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每一
張紙片分別具有一尾端和一頭端;
(c) 由兩個折紙滾輪分別一張接續(xù)一張地接收一序列該紙片,兩個折紙 滾輪所接收的紙片的尾端是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第一壓點機構,且 兩個折紙滾輪所接收的紙片的中央系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
(d) 由兩個折紙滾輪分別將所接收的紙片一張接續(xù)一張地傳送通過該 預壓空間;
(e) 由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的第一壓點機構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的尾端與 鄰貼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一黏著壓點并壓著 在一起。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 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二壓點機構,該第二壓點機構的數(shù)目等于該第 一壓點機構的數(shù)目,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分別位于各列第一 壓點機構的相同側鄰近位置,且步驟(a)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二壓點 機構亦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且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的第二壓點機構與 另 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 第一壓點機構與其鄰近的第二壓點機構之間分別形成有一楔型凸點,兩個 折紙滾輪的各個凹入部的接近中央位置分別形成有一砧部凹槽,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的楔型凸點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其恰位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砧 部凹槽中,且步驟(C)中,兩個折紙滾輪所接收的紙片中央位置處各自鄰貼 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砧部凹槽,兩個折紙滾輪所接收的紙片尾端和 頭端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第一壓點機構和第二壓點機構。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個 楔型凸點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一抽氣通道,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個砧 部凹槽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二抽氣通道,操控者可控制該第一抽氣通道和 該第二抽氣通道的抽氣或停止抽氣而將傳遞至兩個折紙滾輪的紙片依序 吸附于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或將紙片由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依序釋放。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包括步驟(f):由旋經(jīng) 該預壓空間的砧部凹槽的第二抽氣通道抽氣所產(chǎn)生的吸力以及另一個折 紙滾輪的楔型凸點的協(xié)助使鄰貼于該砧部凹槽的紙片產(chǎn)生一折痕。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包括步驟(g):由旋經(jīng) 該預壓空間的第二壓點機構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的頭端與鄰貼于另一個 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二黏著壓點并壓著在一起。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在步驟(g)之后,重復 步驟(C)至步驟(g)—預定次數(shù),直至完成一迭可抽取式紙張。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 面分別開設有復數(shù)個環(huán)繞凹槽,而使得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一壓點機 構、第二壓點機構、楔型凸點和砧部凹槽分為數(shù)段。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個折紙滾輪所分別 接收的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是由一對底刀滾輪的復數(shù)支切斷刀 刃接觸于一對上刀軸桿的上刀刃所裁切而成。
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被該底刀滾輪的切斷 刀刃和該上刀軸桿的上刀刃所裁切而成的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 分別一張接續(xù)一張地經(jīng)由一對轉遞滾輪傳送至各個折紙滾輪。
換言之,本發(fā)明為解決公知技術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提供一 種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彼此相鄰的折紙滾輪,兩個 折紙滾輪之間形成有一預壓空間,兩個折紙滾輪是以不同的旋轉方向旋 轉,其中于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一壓點機構和
9第二壓點機構,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分別等距平均地 分布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且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 構之間的中央位置分別定義有一凹入部,兩個折紙滾輪上的各列第一壓點 機構是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兩個折紙滾輪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當其中一個 折紙滾輪上的第一壓點機構旋經(jīng)預壓空間時,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 同時旋經(jīng)預壓空間,此時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第一壓點機構會將鄰貼于其上的 紙片的尾端與鄰貼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一黏 著壓點并壓著在一起。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分別位于各列第 一壓點機構的相同側鄰近位置,兩個折紙滾輪上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相互 交錯地旋經(jīng)兩個折紙滾輪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上 的第二壓點機構旋經(jīng)預壓空間時,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預 壓空間,此時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第二壓點機構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的頭端與 鄰貼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二黏著壓點并壓著 在一起。
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功效
經(jīng)由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可以使得各幅(層)紙張間確實定位, 即使當折紙機在高速運轉時,亦能生產(chǎn)出折迭平順的產(chǎn)品,如抽取式擦手 紙,并且壓點機構的設計完全避免了公知以沖打透氣孔的技術所造成的紙 張破裂問題。
圖1是本發(fā)明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的折紙滾輪的上視圖3是本發(fā)明中的第一壓點機構旋經(jīng)一預壓空間的示意圖; 圖4是圖3中C部位的放大圖5是本發(fā)明中的楔型凸點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示意圖; 圖6是圖5中D部位的放大圖7是本發(fā)明中的第二壓點機構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示意圖; 圖8是圖7中E部位的放大圖9是本發(fā)明中的折紙滾輪與紙片的放大示意圖;圖IO是本發(fā)明所制造出的抽取式紙張的黏著壓點的示意圖;
圖11是圖10中的抽取式紙張的展開示意圖12是本發(fā)明的操作流程圖。 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0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
200折紙機
la、 lb折紙滾輪
ll第一壓點機構
12第二壓點機構
13楔型凸點
14砧部凹槽
15環(huán)繞凹槽
16第一抽氣通道
17第二抽氣通道
2基座
21a、 21b第一滾輪 22a、 22b第二滾輪 23a、 23b第三滾輪 24a、 24b第四滾輪 3a、 3b底刀滾輪 31a、 31b切斷刀刃 4a、 4b上刀軸桿 41a、 41b上刀刃 5a、 5b轉遞滾輪 6a、 6b折迭臂 7承置臺 8抽取式紙張 8a、 8b紙張 81a、 81b紙片 811尾端
ii812頭端 813尾端
814頭端
815第一黏著壓點 816折痕
817第二黏著壓點 A凹入部 B凸出部 P預壓空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具體實施例,將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所示,本發(fā)明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ioo設置于一 折紙機200的選定位置。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IOO包括兩個彼 此相鄰的折紙滾輪la、 lb,折紙滾輪lb設置于折紙滾輪la的鄰近位置, 折紙滾輪la和折紙滾輪lb之間形成有一預壓空間P,預壓空間P為折紙 滾輪la的外環(huán)面距離折紙滾輪lb的外環(huán)面的最短距離,折紙滾輪la和 折紙滾輪lb是以不同的旋轉方向旋轉。
折紙機200包括一基座2、 一對第一滾輪21a和21b、 一對第二滾輪 22a和22b、 一對第三滾輪23a和23b、 一對第四滾輪24a和24b(此些傳遞
紙張用的滾輪的位置及數(shù)量會因機臺空間大小不同而隨的調整)、一對底刀 滾輪3a和3b、 一對上刀軸桿4a和4b、 一對轉遞滾輪5a和5b、 一對折紙 滾輪la和lb、 一對折迭臂6a和6b、以及一承置臺7。
底刀滾輪3a和3b、上刀軸桿4a和4b、轉遞滾輪5a和5b、折紙滾輪 la和lb分別經(jīng)由各自的軸心結合于基座2。底刀滾輪3a、 3b分別具有復 數(shù)支切斷刀刃31a、 31b,切斷刀刃31a、 31b分別均布于底刀滾輪3a、 3b 的外環(huán)面。上刀軸桿4a、 4b分別設置于底刀滾輪3a、 3b上方鄰近位置, 上刀軸桿4a、 4b分別具有一上刀刃41a、 41b。轉遞滾輪5a、 5b分別鄰近 于底刀滾輪3a、 3b。折紙滾輪la設置于轉遞滾輪5a下方鄰近位置,折紙滾輪lb設置于于轉遞滾輪5b下方鄰近位置。
具一預定寬度的兩幅長條紙張8a、 8b可為厚材質紙張、不透氣紙張 或透氣性不佳的紙張,兩幅長條紙張8a、 8b分別包含至少一層紙張(例如 分別由兩層紙張所組成)。兩幅長條紙張8a、 8b分別經(jīng)過第一滾輪21a、 21b、第二滾輪22a、 22b、第三滾輪23a、 23b、第四滾輪24a、 24b而被輸 送至底刀滾輪3a、 3b,當上刀軸桿4a、 4b的上刀刃41a、 41b借著底刀滾 輪3a、 3b的旋轉而分別接觸于底刀滾輪3a、 3b的各支切斷刀刃31a、 31b 時,長條紙張8a、8b分別被裁切成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81a、81b。
紙片81a、 81b分別經(jīng)過轉遞滾輪5a、 5b而被傳送至折紙滾輪la、 lb。 當紙片81a、 81b分別隨著折紙滾輪la、 lb的旋轉而被傳遞至折紙滾輪la 和折紙滾輪lb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P時,紙片81a和81b彼此貼合且 相互交錯排列,此時折紙滾輪la和折紙滾輪lb會輪流將紙片81a和81b 預壓產(chǎn)生黏著壓點,而使紙片81a和81b的幅(層)與幅(層)間壓著在一起, 并產(chǎn)生折痕,然后經(jīng)過折迭臂6a、 6b的交互折壓,紙片81a和81b會沿 著折痕互相交迭,而堆棧于承置臺7上成為一迭抽取式紙張8,如抽取式 擦手紙。其中黏著壓點和折痕的產(chǎn)生過程,將于圖3至圖8詳細說明。
底刀滾輪3a和3b、轉遞滾輪5a和5b、折紙滾輪la和lb分別連接有 一抽氣裝置(圖中未示),使得底刀滾輪3a和3b、轉遞滾輪5a和5b、折紙 滾輪la和lb可將紙片81a和81b吸附在其外環(huán)面上,或將紙片81a和81b 從其外環(huán)面上釋放。
且上刀軸桿4a、 4b連接有一氣壓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利用其氣缸的 桿臂做伸縮,可控制上刀軸桿4a、 4b旋轉。當長條紙張8a、 8b使用完畢 而必須引入新的長條紙張時,氣壓控制裝置可旋轉上刀軸桿4a、 4b以加 大上刀刃41a、 41b與底刀滾輪3a、 3b的切斷刀刃31a、 31b的間隙,待新 的長條紙張置入后再將上刀軸桿4a、 4b歸位以繼續(xù)生產(chǎn)。
參閱圖2至圖4所示,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 數(shù)列第一壓點機構11,折紙滾輪la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11等距平 均地分布于折紙滾輪la的外環(huán)面,折紙滾輪lb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 構11亦等距平均地分布于折紙滾輪lb的外環(huán)面。且折紙滾輪la、 lb上 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11之間的中央位置分別定義有一凹入部A。
13并且,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二壓點機 構12,第二壓點機構12的數(shù)目等于第一壓點機構11的數(shù)目,折紙滾輪
la、 lb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12分別位于各列第一壓點機構11的相同側鄰 近位置。
折紙滾輪la、 lb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11與其鄰近的第二壓點機構12 之間分別形成有一楔型凸點13。第一壓點機構ll、第二壓點機構12和楔 型凸點13所在的位置定義為折紙滾輪la、 lb的凸出部B。折紙滾輪la、 lb的各個凹入部A的接近中央位置分別形成有一砧部凹槽14。
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分別開設有復數(shù)個環(huán)繞凹槽15,而使得折 紙滾輪la、 lb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11、第二壓點機構12、楔型凸點13 和砧部凹槽14分為數(shù)段。
折紙滾輪la、 lb上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11是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折紙滾 輪la、 lb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P。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上的第一壓點機 構11旋經(jīng)預壓空間P時,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A同時旋經(jīng)預壓空 間P。
折紙滾輪la、 lb的各個楔型凸點13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一抽 氣通道16(本實施例在側視圖中各個楔型凸點13的兩側分別僅看到一第一 抽氣通道16),折紙滾輪la、 lb的各個砧部凹槽14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 二抽氣通道17(本實施例在側視圖中是看到二個第二抽氣通道17),操控者 可控制第一抽氣通道16和第二抽氣通道17的抽氣或停止抽氣而將傳遞至 折紙滾輪la、 lb的紙片81a、 81b依序吸附于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 或將紙片81a、 81b由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依序釋放。
折紙滾輪la所接收的每一張紙片81a分別具有一尾端811和一頭端 812,折紙滾輪lb所接收的每一張紙片81b分別具有一尾端813和一頭端 814。折紙滾輪la所接收的每一張紙片81a的尾端811鄰貼于折紙滾輪la 的第一壓點機構11,且所接收的每一張紙片81a的中央系鄰貼于折紙滾輪 la的凹入部A;折紙滾輪lb所接收的每一張紙片81b的尾端813系鄰貼 于折紙滾輪lb的第一壓點機構11,且所接收的每一張紙片81b的中央系 鄰貼于折紙滾輪lb的凹入部A。
當紙片81a的尾端811隨著折紙滾輪la的旋轉而被傳送至預壓空間P
14時,折紙滾輪la的第一壓點機構11會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81a的尾端811 與鄰貼于折紙滾輪lb的凹入部A的紙片Slb預壓出一道第一黏著壓點815 并壓著在一起。同理,當紙片81b的尾端813隨著折紙滾輪lb的旋轉而 被傳送至預壓空間P時,折紙滾輪lb的第一壓點機構11亦會將鄰貼于其 上的紙片81b的尾端813與鄰貼于折紙滾輪la的凹入部A的紙片81a預 壓出一道第一黏著壓點815并壓著在一起。
參閱圖5和圖6所示,當折紙滾輪la的楔型凸點13旋經(jīng)預壓空間P 時其恰位于折紙滾輪lb的砧部凹槽14中,此時由折紙滾輪lb的第二抽 氣通道17抽氣所產(chǎn)生的吸力以及折紙滾輪la的楔型凸點13的協(xié)助,會 使鄰貼于折紙滾輪lb的砧部凹槽14的紙片81b產(chǎn)生一折痕816。同理, 當折紙滾輪lb的楔型凸點13旋經(jīng)預壓空間P時其恰位于折紙滾輪la的 砧部凹槽14中,此時由折紙滾輪la的第二抽氣通道17抽氣所產(chǎn)生的吸 力以及折紙滾輪lb的楔型凸點13的協(xié)助,亦會使鄰貼于折紙滾輪la的 砧部凹槽14的紙片81a產(chǎn)生一折痕816。
參閱圖7和圖8所示,折紙滾輪la、 lb上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12亦 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折紙滾輪la、 lb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P,當其中一個折 紙滾輪上的第二壓點機構12旋經(jīng)預壓空間P時,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 入部A同時旋經(jīng)預壓空間P。
當紙片81a的頭端812隨著折紙滾輪la的旋轉而被傳送至預壓空間P 時,折紙滾輪la的第二壓點機構12會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81a的頭端812 與鄰貼于折紙滾輪lb的凹入部A的紙片81b預壓出一道第二黏著壓點817 并壓著在一起。
此情況下,當凸出部B旋轉至預壓空間P的鄰近位置時,凸出部B 的第一抽氣通道16停止抽氣,而與其相對應的凹入部A的第二抽氣通道 17是在抽氣狀態(tài)(由抽氣幫浦將空氣抽出,圖中未示)并產(chǎn)生真空吸力,使 得折紙滾輪lb的凹入部A的第二抽氣通道17將紙片81b吸住,且使紙片 81a亦隨著貼附于紙片81b上。
同理,當紙片81b的頭端814隨著折紙滾輪lb的旋轉而被傳送至預 壓空間P時,折紙滾輪lb的第二壓點機構12亦會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81b 的頭端814與鄰貼于折紙滾輪la的凹入部A的紙片81a預壓出一道第二黏著壓點817并壓著在一起。
經(jīng)預壓出第一黏著壓點815和第二黏著壓點817后,則紙片81a、 81b 即被壓著在一起,即使在交迭的過程中亦可確實定位,且在折紙機200高 速運轉時亦能制造出折迭平順的產(chǎn)品。
且圖8顯示一紙片81a的頭端812和另一紙片81a的尾端811分別位 于紙片81b的折痕816的稍上游及稍下游處。當紙片81a及紙片81b被傳 遞至預壓空間P時彼此交錯排列。
參閱圖9所示,折紙滾輪Ia的楔型凸點13的稍上游處為一紙片81a 的頭端812,稍下游處為另一紙片81a的尾端811。同理,折紙滾輪lb的 楔型凸點13的稍上游處為紙片81b的頭端814,稍下游處為另一紙片81b 的尾端813。紙片81a及紙片81b即如此互相交錯排列地于折紙滾輪la、 lb上被傳遞。
參閱圖10所示,其顯示折紙機200所完成的一迭抽取式紙張8,由復 數(shù)張紙片81a、 81b所交互迭合而成。紙片81a、 81b上有第一壓點機構11 所預壓出的第一黏著壓點815、第二抽氣通道17所產(chǎn)生的吸力造成的折痕 816以及第二壓點機構12所預壓出的第二黏著壓點817。由于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分別開設有復數(shù)個環(huán)繞凹槽15,而使得折紙滾輪la、 lb的各 列第一壓點機構11和第二壓點機構12分為數(shù)段,故在成品中,第一壓點 機構11和第二壓點機構12所分別預壓出的第一黏著壓點815和第二黏著 壓點817分別為至少一段,如本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壓點機構11和 第二壓點機構12所分別預壓出的第一黏著壓點815和第二黏著壓點817 分別分為三段。
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所開設的環(huán)繞凹槽15的數(shù)量以及環(huán)繞凹槽 15彼此間的間距可由生產(chǎn)者所決定,使得第一壓點機構11和第二壓點機 構12所分別預壓出的第一黏著壓點815和第二黏著壓點817可分為任意 個段落,每個段落可為任意的長度。并且,除了第一壓點機構11和第二 壓點機構12之外,折紙滾輪la、 lb的外環(huán)面的選定位置亦可分別形成預 定數(shù)量的壓點機構,而在紙片81a、 81b上產(chǎn)生預定數(shù)量的黏著壓點,亦 即每道黏著壓點的位置只要是位于紙片81a、 81b的重迭處,均可利用壓 點機構預壓而使紙片81a、 81b產(chǎn)生黏著壓點,使紙片81a、 81b的幅(層)與幅(層)間壓著在一起并確實定位。
參閱圖ll所示,其顯示紙片81a、 81b互相交錯排列的展開示意圖。 其中一紙片81a的頭端812和另一紙片81a的尾端811位于其中一紙片81b 的中央位置;其中一紙片81b的頭端814和另一紙片81b的尾端813位于 其中一紙片81a的中央位置。
圖12是本發(fā)明的操作流程圖,配合前述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整 個操作流程作一說明。
首先,使設置于折紙機上的兩個折紙滾輪以不同的旋轉方向旋轉(步驟 101),此時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預壓空間, 且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第一壓點機構與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 預壓空間,并且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亦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預壓 空間,且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第二壓點機構與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亦同 時旋經(jīng)預壓空間。
而后分別提供兩序列一張接續(xù)一張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步 驟102),每一張紙片分別具有一尾端和一頭端。其中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 數(shù)張紙片可由一對底刀滾輪的復數(shù)支切斷刀刃接觸于一對上刀軸桿的上 刀刃所裁切而成,且可分別一張接續(xù)一張地經(jīng)由一對轉遞滾輪傳送至各個 折紙滾輪。
然后由兩個折紙滾輪分別一張接續(xù)一張地接收一序列紙片(步驟103), 兩個折紙滾輪所接收的紙片的尾端和頭端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第 一壓點機構和第二壓點機構,且兩個折紙滾輪所接收的紙片的中央位置處 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砧部凹槽。
再由兩個折紙滾輪分別將所接收的紙片一張接續(xù)一張地傳送通過預 壓空間(步驟104)。
由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第一壓點機構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的尾端與鄰貼 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一黏著壓點并壓著在一 起(步驟105)。
由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砧部凹槽的第二抽氣通道抽氣所產(chǎn)生的吸力以及 另一個折紙滾輪的楔型凸點的協(xié)助使鄰貼于砧部凹槽的紙片產(chǎn)生一折痕 (步驟106)。
17由旋經(jīng)預壓空間的第二壓點機構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的頭端與鄰貼 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二黏著壓點并壓著在一 起(步驟107)。
在步驟(107)之后,重復步驟(103)至步驟(107)—預定次數(shù),直至完成
一迭可抽取式紙張,如抽取式擦手紙。
惟以上的敘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依 據(jù)上述的說明而作其它種種的改良,惟這些改變仍屬于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精神 及所申請的權利要求界定和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彼此相鄰的折紙滾輪,兩個折紙滾輪之間形成有一預壓空間,兩個折紙滾輪以不同的旋轉方向旋轉,其特征在于,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一壓點機構,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分別等距平均地分布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且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之間的中央位置分別定義有一凹入部,兩個折紙滾輪上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兩個折紙滾輪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上的第一壓點機構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二壓點機構,該第二壓點機 構的數(shù)目等于該第一壓點機構的數(shù)目,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 分別位于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的相同側鄰近位置,兩個折紙滾輪上的各列第 二壓點機構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兩個折紙滾輪之間所形成的預壓空間,當其中 一個折紙滾輪上的第二壓點機構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 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與其鄰近的第二壓點機構之間分別形成 有一楔型凸點,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個凹入部的接近中央位置分別形成有一 砧部凹槽,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的楔型凸點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其恰位于另 一個折紙滾輪的砧部凹槽中。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開設有復數(shù)個環(huán)繞凹槽,而使得兩個折紙滾輪的 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第二壓點機構、楔型凸點和砧部凹槽分為數(shù)段。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的各個楔型凸點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一抽氣通道,兩個 折紙滾輪的各個砧部凹槽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二抽氣通道,操控者可控制 該第一抽氣通道和該第二抽氣通道的抽氣或停止抽氣而將傳遞至兩個折紙滾輪的紙片依序吸附于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或將紙片由折紙滾輪的 外環(huán)面依序釋放,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的砧部凹槽旋至該預壓空間時,由 該砧部凹槽的第二抽氣通道抽氣所產(chǎn)生的吸力以及另一個折紙滾輪的楔 型凸點的協(xié)助,會使鄰貼于該砧部凹槽的紙片產(chǎn)生一折痕。
6、 一種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是在一折紙機設置有兩個 彼此相鄰的折紙滾輪,兩個折紙滾輪之間形成有一預壓空間,兩個折紙滾 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一壓點機構,各個折紙滾輪上相鄰的 各列第一壓點機構分別等距平均地分布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且各個 折紙滾輪上相鄰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之間的中央位置分別定義有一凹入 部,該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 使設置于折紙機上的兩個折紙滾輪以不同的旋轉方向旋轉,此時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且旋經(jīng)該預 壓空間的第一壓點機構與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b) 分別提供兩序列一張接續(xù)一張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每一 張紙片分別具有一尾端和一頭端;(c) 由兩個折紙滾輪分別一張接續(xù)一張地接收一序列該紙片,兩個折紙 滾輪所接收的紙片的尾端是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第一壓點機構,且 兩個折紙滾輪所接收的紙片的中央系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d) 由兩個折紙滾輪分別將所接收的紙片一張接續(xù)一張地傳送通過該 預壓空間;(e) 由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的第一壓點機構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的尾端與 鄰貼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一黏著壓點并壓著 在一起。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凸出形成有復數(shù)列第二壓點機構,該第二壓點機 構的數(shù)目等于該第一壓點機構的數(shù)目,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 分別位于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的相同側鄰近位置,且步驟(a)中,兩個折紙滾 輪的各列第二壓點機構亦相互交錯地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且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 的第二壓點機構與另一個折紙滾輪上的凹入部同時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的各列第一壓點機構與其鄰近的第二壓點機構之間分別形成 有一楔型凸點,兩個折紙滾輪的各個凹入部的接近中央位置分別形成有一砧部凹槽,當其中一個折紙滾輪的楔型凸點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時其恰位于另 一個折紙滾輪的砧部凹槽中,且步驟(C)中,兩個折紙滾輪所接收的紙片中 央位置處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砧部凹槽,兩個折紙滾輪所 接收的紙片尾端和頭端各自鄰貼于各個折紙滾輪的第一壓點機構和第二 壓點機構。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的各個楔型凸點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一抽氣通道,兩個 折紙滾輪的各個砧部凹槽分別開設有至少一第二抽氣通道,操控者可控制 該第一抽氣通道和該第二抽氣通道的抽氣或停止抽氣而將傳遞至兩個折 紙滾輪的紙片依序吸附于兩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或將紙片由折紙滾輪的 外環(huán)面依序釋放。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包括步驟(f):由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的砧部凹槽的第二抽氣通道抽氣所產(chǎn)生的吸力以及另一個折紙滾輪的楔型凸點的協(xié)助使鄰貼于該砧部凹槽的紙片產(chǎn) 生一折痕。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包括步驟(g):由旋經(jīng)該預壓空間的第二壓點機構將鄰貼于其上的紙片的頭 端與鄰貼于另一個折紙滾輪的凹入部的紙片預壓出一道第二黏著壓點并 壓著在一起。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 在步驟(g)之后,重復步驟(c)至步驟(g)—預定次數(shù),直至完成一迭可抽取 式紙張。
13、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的外環(huán)面分別開設有復數(shù)個環(huán)繞凹槽,而使得兩個折紙滾輪的 各列第一壓點機構、第二壓點機構、楔型凸點和砧部凹槽分為數(shù)段。
14、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兩 個折紙滾輪所分別接收的具有一預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是由一對底刀滾輪的復數(shù)支切斷刀刃接觸于一對上刀軸桿的上刀刃所裁切而成。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方法,其中, 被該底刀滾輪的切斷刀刃和該上刀軸桿的上刀刃所裁切而成的具有一預 定長度的復數(shù)張紙片分別一張接續(xù)一張地經(jīng)由一對轉遞滾輪傳送至各個 折紙滾輪。
全文摘要
一種折紙機的紙張預壓黏著定位機構及方法,在兩幅厚材質紙張或不透氣紙張的重迭處,利用壓點機構預壓而使紙張產(chǎn)生局部黏著壓點,使紙張幅(層)與幅(層)間壓著在一起,達到各幅(層)紙張間的確實定位。如此當折紙機在高速運轉時,亦能制造出折迭平順的抽取式紙張,如抽取式擦手紙。
文檔編號B31D5/00GK101518963SQ2008100812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蔡東義 申請人:全利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