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衛(wèi)生紙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卷筒衛(wèi)生紙卷紙機。
背景技術:
衛(wèi)生紙,主要是供人們生活日常衛(wèi)生之用,是人們?nèi)粘I钪须x不開的潔具。為了使衛(wèi)生紙柔軟,通常利用機械方法使紙產(chǎn)生皺紋增加衛(wèi)生紙的柔軟度,制造衛(wèi)生紙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棉漿、木漿、竹漿、草漿等天然無污染的原料;質量好的衛(wèi)生紙都是由原生木漿制成,原生木漿是指通過木片蒸煮萃取纖維制成的紙漿,氣味淡雅,有一股來自木頭的純正芬芳,制成的紙一般呈米白色,健康自然。原生木漿是完全以木材作為提取對象,而通過原生木漿制作衛(wèi)生紙要浪費大量的木材。
常見的有芯卷筒衛(wèi)生紙的加工生產(chǎn)流程為:將復卷成一定幅寬的衛(wèi)生紙大紙卷安裝至加工機臺上,紙幅以長度等于大紙卷幅寬的小直徑紙芯管為載體進行纏繞,紙幅纏繞一定的長度后,切斷紙幅,粘結紙尾,即完成了一個長度為大紙卷幅寬的小紙卷的生產(chǎn),所述小紙卷進入到分切工序,旋轉切刀將小紙卷切割成為市場上常見的有芯卷筒衛(wèi)生紙規(guī)格的產(chǎn)品,經(jīng)過包裝等的后段工序即流入市場。當制造多層卷筒衛(wèi)生紙時,需要將多個大紙卷一起纏繞在小直徑紙芯管上,多層卷筒衛(wèi)生紙的生產(chǎn)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紙漿,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等不可再生資源,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多層卷筒衛(wèi)生紙制造時,需要將多個大紙卷同時纏繞在卷紙輥上,卷筒衛(wèi)生紙生產(chǎn)過程復雜且需要消耗大量紙漿的問題,提供一種卷筒衛(wèi)生紙卷紙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基礎方案提供一種卷筒衛(wèi)生紙卷紙機,包括兩個大紙卷和從大卷紙上抽出的卷紙,大紙卷外側依次設有噴膠筒、第一輥輪組、第二輥輪組、機架和卷紙輥,噴膠筒的下方設有噴粉筒,噴膠筒和噴粉筒上連接有電機,噴膠筒和噴粉筒安裝在兩個卷紙的內(nèi)側,噴膠筒上安裝有若干噴膠孔,噴粉筒上安裝有若干噴粉孔,第一輥輪組和第二輥輪組均安裝在兩個卷紙的外側,機架的上方安裝有打孔刀,打孔刀下方設有控制打孔刀在豎直方向移動的控制裝置。
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在于:大紙卷用來給卷紙輥提供卷紙,噴膠筒用來盛裝膠液,噴膠筒通過噴膠筒上的噴膠孔給卷紙噴涂膠液。噴粉筒用來盛裝噴涂粉末,噴粉筒通過噴粉筒上的噴粉孔給卷紙噴涂粉末,該粉末為可再生的粉末。噴膠筒和噴粉筒上連接有電機,這樣在卷紙輥卷紙的過程中,在電機的轉動下,噴膠筒和噴粉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將噴膠筒中的膠液和噴粉筒中的粉末分別涂抹在卷紙上,且由于噴膠筒和噴粉筒均安裝在兩個卷紙內(nèi)側,這樣噴膠筒噴出的膠液和噴粉筒噴出的粉末可以均勻涂抹在兩層卷紙的內(nèi)側。此外,由于噴粉筒噴出的粉末在重力作用下容易散落,將噴粉筒設置在噴膠筒的下方,使得噴粉筒噴出的粉末沉積在下層卷紙的內(nèi)側,這樣隨著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的同時傳動,能夠使得上層卷紙上涂抹的膠液將下層卷紙內(nèi)側的可再生粉末粘在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之間。這樣,涂抹膠液和粉末的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在第一輥輪組和第二輥輪組的轉動下,逐漸傳送到卷紙輥上進行卷紙;第一輥輪組和第二輥輪組均分別安裝在卷紙外側,不會對涂抹膠液和粉末一側的卷紙造成損壞,且能對卷紙起到定位的作用;此外,機架的上方的打孔刀在控制裝置的控制下可以對卷紙進行擠壓加固,使得兩側卷紙牢固的黏合在一起,還能對黏在一起的卷紙進行打孔。
本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對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的內(nèi)側設置噴膠筒和噴粉筒,使得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在卷動復合的過程中,噴膠筒能夠給上層卷紙不斷涂抹膠液,噴粉筒能夠給下層卷紙不斷噴灑可再生粉末,使得兩層卷紙的內(nèi)側分別涂抹膠液和粉末,這樣膠液和可再生粉末的結合作為兩層卷紙之間的夾層,使得卷紙之間的復合過程更加容易,防止多層大卷紙同時纏繞在卷紙輥上而導致的卷紙錯落不整齊。2、通過在卷紙一側設置第一輥輪組和第二輥輪組,可以將涂抹膠液的上層卷紙和噴灑粉末的下層卷紙張緊,使得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對齊,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同步纏繞在卷紙輥上;3、通過在機架上設置打孔刀,可以實現(xiàn)對加工后的卷紙壓緊后進行打孔,使得卷繞在卷紙輥上的多層卷紙,相隔相同距離時,會有一排小孔,使用者使用時,能夠一塊一塊撕扯卷紙,防止使用卷紙時,將多余卷紙撕裂;與傳統(tǒng)將多層卷紙直接纏繞在一個卷紙輥的生產(chǎn)方法相比,該裝置操作方法簡單,實用性強,且將兩層卷紙之間涂抹可再生粉末和膠液,使得制作相同厚度卷紙時,大卷紙的使用量少,節(jié)省了大卷紙制作所使用的紙漿,解決了多層卷筒衛(wèi)生紙制造時,需要將多個大紙卷同時纏繞在卷紙輥上,卷筒衛(wèi)生紙生產(chǎn)過程復雜且需要消耗大量紙漿的問題。
方案二:此為基礎方案的優(yōu)選,控制裝置包括彈簧、電磁線圈、上鐵芯和下鐵芯,彈簧一端連接打孔刀,另一端連接上鐵芯,上鐵芯的下方安裝電磁線圈和下鐵芯,電磁線圈和下鐵芯固定安裝在機架上,電磁線圈連接有脈沖信號發(fā)生器。有益效果:脈沖發(fā)生器周期性的向電磁線圈發(fā)出脈沖電流,當電磁線圈有脈沖電流通過時,下鐵芯在電磁線圈的感應下產(chǎn)生電磁力,通過上鐵芯將打孔刀拉下,對卷紙進行打孔,電磁消失后,電磁鐵失去磁力,打孔刀在彈簧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卷紙輥對壓緊的卷紙一直進行卷紙。
方案三:此為方案二的優(yōu)選,噴膠孔的孔徑為2mm,噴粉孔的孔徑為1mm。有益效果:噴膠筒中的膠液處于黏流狀態(tài),經(jīng)試驗驗證,噴膠孔的孔徑為2mm時,卷紙上的膠液噴射比較均勻;而噴粉筒中的粉末顆粒比較小,經(jīng)試驗驗證,噴粉孔的孔徑為1mm時,卷紙上的粉末噴射比較均勻。
方案四:此為方案三的優(yōu)選,噴膠筒內(nèi)設置有熱熔膠,噴粉筒內(nèi)設置有淀粉。有益效果:熱熔膠是一種可塑性的粘合劑,且無毒無味,是一種環(huán)保型的粘合劑;淀粉取自小麥,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熱熔膠與淀粉的配合使用既能防止淀粉散落也能節(jié)省木材等不可再生資源。
方案五:此為方案四的優(yōu)選,卷紙輥由紙質材料制作而成。有益效果:卷紙輥通過紙質材料制成,可以在卷紙節(jié)省后,直接進行切斷。
方案六:此為方案五的優(yōu)選,噴膠筒與噴粉筒的外壁與卷紙相接觸,噴膠筒與噴粉筒的長度與卷紙的寬度相當。有益效果:與卷紙寬度相當?shù)膰娔z筒與噴粉筒,可以使得噴膠筒將上層卷紙均勻噴灑膠液,也使得噴粉筒將下層卷紙上均勻噴灑粉末,使得上層卷紙和下層卷紙之間的膠液和粉末均勻分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卷筒衛(wèi)生紙卷紙機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噴膠筒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
大紙卷10、卷紙11、噴膠筒12、第一輥輪組13、第二輥輪組14、卷紙輥15、機架16、打孔刀17、彈簧18、電磁線圈19、噴膠孔20、噴粉筒21、上鐵芯22、下鐵芯23。
如圖1所示的卷筒衛(wèi)生紙卷紙機,包括兩個大紙卷10和從大紙卷10上抽出的卷紙11,卷紙11分為上層卷紙11和下層卷紙12,大紙卷10右側依次設有噴膠筒12、第一輥輪組13、第二輥輪組14、機架16和卷紙輥15,上層卷紙11的下層設有噴膠筒12,下層卷紙11的上層設有噴粉筒21,噴膠筒12和噴粉筒21上連接有電機噴膠筒12內(nèi)放置有熱熔膠,噴粉筒21內(nèi)放置有淀粉,噴膠筒12和噴粉筒21上設有如圖2所示噴膠孔20和噴粉孔,噴膠孔20的孔徑為2mm,噴粉孔的孔徑為1mm,第一輥輪組13和第二輥輪組14均分別安裝在上層卷紙11和下層卷紙11的外側,機架16的上方安裝打孔刀17,彈簧18一端連接打孔刀17,彈簧18的另一端連接上鐵芯22,上鐵芯22的下方連接電磁線圈19和下鐵芯23,電磁線圈19和下鐵芯23固定安裝在機架16上,電磁線圈19連接有脈沖信號發(fā)生器。
卷筒衛(wèi)生紙卷紙機使用時,先將上方大紙卷10上抽出的卷紙11依次通過噴膠筒12的上方、第一輥輪組13中上方輥輪的下方、第二輥輪組14中上方輥輪的下方、機架16和卷紙輥15,將下方大紙卷10上抽出的卷紙11依次通過噴粉筒21的下方、第一輥輪組13中下方輥輪的上方、第二輥輪組14中下方輥輪的上方、機架16和卷紙輥15,將這兩個卷紙11通過同一個卷紙輥15進行卷紙11。然后將噴膠筒12和噴粉筒21中分別加入熱熔膠和淀粉,開啟噴膠筒12與噴粉筒21上的電機,脈沖信號發(fā)生器和卷紙11輥上的電機,噴膠筒12和噴粉筒21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不斷向卷紙11內(nèi)側噴灑熱熔膠和淀粉,隨著卷紙輥15的不斷牽引,噴灑熱熔膠和淀粉的卷紙11黏合并且在第二輥輪組14的擠壓作用下將上層卷紙11和下層卷紙11以及上層卷紙11和下層卷紙11之間的熱熔膠與淀粉的混合物壓緊,隨著機架16上的脈沖信號發(fā)生器帶動打孔刀17上下往復運動,將黏合在一起的上層卷紙11和下層卷紙11上按照一定的打擊頻率不斷打孔,最后卷紙輥15將壓緊的卷紙11卷在卷紙輥15上,完成卷筒衛(wèi)生紙的卷紙。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